五股-人工浮島

我們正在做的事: 

浮島(Floating Islands)顧名思義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島嶼,同時也會隨著水流或風向在水域中四處飄移。
天然浮島的形成原因,是由具有發達的地下走莖或匍匐根莖的挺水性水生植物(如李氏禾)不斷向水域中生長,且因其莖部或葉面含有空氣,因此能在水面上形成浮力可以使叢聚的根部漂浮於水中,而隨著下層的植物體死亡腐爛,上部新的植物體根區得以附著生長且逐漸茂密,進而脫離了與陸域介面的接觸,形成了一塊漂浮於水面的草毯,同時由於草毯不斷地增厚使得陸域的植物得以漸次進駐,而終於形成了一座宛若水上小森林般的島嶼。通常這樣的過程需經過數百年的時間,且在各項環境條件(風、流速、溫度等)恰能配合之下才有機會成形,因此可以說是彌足珍貴,例如宜蘭雙連埤中的浮島便是一例。另一方面,由於浮島與陸地隔絕,陸域型的掠食動物不易侵入,因此形成許多水鳥、蛙類、爬蟲類和昆蟲等水棲動物的棲息地或庇護所。
 
人工浮島(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s)是人工方式構築而成的浮島,最早的人工浮島應用是出自愛鳥者的傑作。1970年,美國的克勞福特(Gurney I. Crawford)為了讓加拿大雁有棲息和繁殖的場所,利用木頭、木箱、樹枝、葉子和草桿等材料建造了第一座的人工浮島。經過幾十年來的演變,人工浮島逐漸被應用在各種水域相關的工程設施中,其主要之功能與應用領域可以歸納如下:
◎生態功能-提供鳥類及魚類等生物棲地
◎淨水功能-吸收水中氮、磷等元素,淨化水質
◎生產功能-可以生產農作物及水產養殖功能
◎景觀功能-具有水域環境景觀綠美化功能
◎護岸功能-具有消波效果,保護水邊堤岸
 
五股溼地圳邊公園的人工浮島主要為改善大水池中的生態性而設置。圳邊公園內兩座大型的水池由於水深極深且池岸陡峭,水生植物生長受到限制,因此長久以來,始終僅做為釣魚池之用,生態性極待加強。為增加池中棲地之多樣性,除了利用挖土機調整池岸坡度形成緩坡淺灘地外,並在中央水域處填出一處和岸邊分離的生態島;另一方面,由荒野保護協會、疏洪道生態保育聯盟和在地社區組織等團體,於民國94年秋天,動員義工夥伴三十餘人,利用竹子、回收寶特瓶、塑膠網等材料,製作人工浮島數座,並以本土性之水生植物如燈心草、水芋、荸薺、大安水蓑衣等栽植其上。經過一段生長時間,浮島上的植物將逐漸成長茂密,同時可以吸引更多的鳥類、蛙類、昆蟲等動物進駐,水池之生態性也將可以獲得改善。
 
 
人工浮島從何來?
台灣「人工浮島」的起源,則是居住在日月潭一帶的邵族,他們以竹子作成水上浮架,鋪上草毯、種植水稻,成為「浮田」。這種巧思成為台灣傳統工法的資產,並逐漸在各地廣泛應用,例如嘉義東石的居民用木框種植水筆仔,放在海口,就成了能削波的結構;花蓮壽豐鄉的客家先民,也用竹子圍成三角形種上水生植物,用以淨化水質、美化景觀。轉載自行政院環保署
 
作者/陳江河(荒野台北總會解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