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農田的辛勤與美好

我們正在做的事: 
台灣以農立國,但隨著人口增多、生活形態改變,農地非農用的情形持續增加,休耕補貼政策讓許多農地閒置,久居都巿的學童更是不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
農田是重要的生態環境,如宜蘭的水田是一期稻作,冬天放水休耕時,是成千上萬冬候鳥的理想棲地。透過友善的耕作方式,使人與生物和諧共存,現今在宜蘭、新竹、嘉義皆已在運作中,未來將透過夥伴的一齊努力,讓在地更多農地活用。
 
宜蘭雙連埤溼地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擁有90多種以上水生植物及罕見的浮島生態,縣府於92年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內政部更於96年評選為「國家重要溼地」。然而學術單位監測發現雙連埤水質不佳,且有持續性的污染源進入,顯示周圍的農業活動(化肥、農藥、除草劑)對雙連埤水體確實有相當影響。儘管宜蘭縣政府曾輔導當地進行有機耕種,但農民擔心生計及有機作物賣相不佳與產量不穩定,大多仍選擇過往的慣性農法。
 
2010年起,荒野與緯創人文基金會以雙連埤生態教室為基地推動環境教育,於2014年推行4分地友善農耕契作,並引導荒野親子團共113個家庭以類似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模式,進行2分地的友善契作,用團購方式預先支付作物金額,一起採收與分享作物,風險與維護則由支持的家庭與農民共同承擔。這樣的契作方式,能讓利潤回歸農場,農民願意不使用化學農藥、肥料,且無須擔心銷售問題。參與契作的家庭除了親身體驗耕種的辛勞與採收的樂趣外,契作期間以「吃的力量」友善土地、進行環境保育,同時保護雙連埤水域,減少化肥造成埤塘優氧化、除草劑因下雨流進水域對水生植物造成影響。
 
另外一方面,新竹分會從2012年起開始投入友善契作,從南埔田的3分地出發,擴展至竹北東海里,以及橫山豐田(油羅)村,「穀東」也從荒野夥伴延伸到新竹市、新竹縣的一般民眾。友善契作發起人副分會長許天麟老師最初主要推廣無毒農產,接著以田間體驗活動帶領消費者實際接觸土地,至今已超過600人參與,尤其到今年,油羅田嘗試建立起農事工作團隊,發現在這樣鄉間基地裡,不但孩子有無限的新鮮樂趣、寬廣的場地,一群大人也因親自耕作、呵護蔬果從種子到收成,從中體會到踏實的喜悅。
 
在友善耕作之下,油羅田間重新看見了泥鰍,東海田則陸續觀察到龍虱、水蠆、赤蛙、白腹秧雞、彩鷸。於是荒野新竹的友善契作,不再只是無毒農產的買賣,同時兼具食農教育、棲地守護,重新建構人與土地的關係。
 
宜蘭雙連埤契作豐碩果實
4分地友善農耕契作
2分地以類似社區支持型農業(CSA)模式,由荒野親子團共113個家庭進行友善契作
 
新竹友善農作豐碩果實
北埔南埔:2012 / 3分地 
竹北東海:2013、2014 / 6分地 
橫山大山背:2013 / 2分地(契作案終結,地主收回)
橫山豐田(油羅):2014 / 4分水田  3分旱田
 
 
欲閱讀更多內容,請線上參考2014成果報告
附加檔案大小
2014成果報告第26~27頁.pdf626.38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