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2015 年荒野保護協會邁入20週年之際,不僅籌辦「棲地守護研討會」,讓民眾近距離了解荒野保護協會的棲地守護內容與成果並出版《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希望藉此盤點過去努力累積的成果,並擘畫未來努力的方向。

以「棲地守護」為宗旨,荒野20 年來,步步朝向宗旨目標前進。創會之初,即以宜蘭雙連埤為第一個圈護目標,雖然功虧一簣,但歷經幾番波折後,在2003 年總算順利成立了雙連埤野生動物保護區。我們也一直沒有放棄最初的想望,先和宜蘭縣政府合作,成立了雙連埤生態教室,作為生態教育基地,一方面進行生態復育,並積極和當地居民合作,進行友善農耕,期待它恢復往日的豐美。

荒野第二個長期守護的案例則為新竹蓮花寺食蟲植物區復育保育,1998 年荒野夥伴開始對這塊棲地進行人工復育。未來也將持續人力介入,讓此處食蟲植物能夠在此自行繁殖、生長,達到一種動態平衡。

2004 年認養五股溼地,則讓我們看到棲地圈護夢想實現的可能,原來只是期待留下一塊比較自然的野地,沒想到在這裏發現世界級的保育類生物——四斑細蟌,每年八九月更有數以萬計的燕群聚集蘆葦叢來驗收我們復育的成果。天鵝來了,黑面琵鷺回來了,我們期盼黑鳶有一天也會回來定居。

為了搶救棲地遭到破壞的雙連埤水生植物,我們成立了萬里等水生植物庇護中心,由此培育的志工更參與了夢幻湖臺灣水韮,以及金門田埔食蟲植物的復育工作。

其後包括臺北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以及新竹自然谷環教基地信託等的認養圈護;桃園志工投入臺灣萍蓬草原生池、豔紅鹿子百合復育以及新屋藻礁的關懷;新竹志工在大山背護蛙行動、香山溼地守護,雲嘉南各地分會看望著諸羅樹蛙,高雄的悟洞自然中心、花蓮馬太鞍溼地自然中心。這些荒野人走過的足跡與經驗的累積,已經匯聚成邁向棲地圈護的能量。

透過文字與影像,棲地的真實現況得以被記錄、傳播,棲地守護的重要性得以被彰顯並獲得認同。2013年我們彙編了《邁向荒野棲地守護》特刊,匯集了所有荒野夥伴在棲地守護的記錄。2014年則啟動了「定點生態調查」計劃。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在荒野全臺各分會的觀察定點進行同步自然觀察,並把調查紀錄彙整至荒野生態資料庫。未來,將擴大到觀察定點以外區域,期待建立臺灣最普及化的長期生態資料庫。

2015年發表首本《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期望透過生態調查數據守護臺灣珍貴的土地。荒野各地分會持續培訓志工,醞釀能量,未來將串連各地生態觀察家,並透過公民教育將棲地調查、生態記錄普及全國,邀請全民一同蒐集、累積全臺各地區生態數據,建構全面性的生態資料庫。

2015 年發表之《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共介紹荒野關注棲地32處,包含該地基本地理資訊、棲地型態、一般描述、生物資源、棲地現況與威脅、議題活動、荒野的行動及參考資料等。當中也有許多由持續關注生態的志工夥伴所提供的豐富棲地、生物照片與活動記錄影像。當我們對一處棲地越瞭解,掌握越多資訊,面臨開發的壓力時,我們將能提出具體有力的證據,證明維護棲地原貌的價值,遠大於開發建設的利益。

自然棲地是臺灣最珍貴的寶藏,棲地不僅是野生動物的家園,更是保護人類安全生活的重要屏障。自己的土地,由自己守護,邀請全民和荒野保護協會一同關心自己的家園。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86期第10~11頁1.0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