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思維 擁有不同的視界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林盈秀〈臺南分會親子一團育成會會長,自然名:紫茉莉〉、圖/王靜萍〈臺南分會一團育成會奔鹿前副會長,自然名:蘋果〉、賴慶男〈臺北分會親子三團複式團團長,自然名:大閃電〉

       第一次接觸荒野的訓練(育成會基訓)是在五年前,當時因為臺南分會要成立南一小蟻,為了更瞭解親子團,也為了提供孩子正確的方向,我們幾個剛加入的大蜂沒有任何選擇的(前輩說必須參加),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基訓。老實說,當時的我,心中並沒有荒野的理念與親子團的藍圖,反倒是為了能暫時脫離一下工作、家庭,而產生的一點小確幸。和伙伴共住的一晚,徹夜在大津的星空下長談,感覺又回到了距離不是太遠的「少女時代」(嘻)。

       從小,因為在家排行老四,兄姐們個個功課、體育都非常優秀,只有我是個害羞內向的孩子,靜靜的,不引人注意,應該算是醜小鴨一個。還好,我的爸媽和家人,給了我很多的愛與信心,讓我從小就懂得學習做自己,不跟人比較。所以到高中、大學時期,我下了一個決心「讓自己學習和人接觸」,於是我強迫自己參加了活動性/服務性社團,為的就是培養自己企劃、溝通的能力。

       因此,參加親子團時,安排活動、企劃活動,對我來說並不難。對於基訓這件事,我其實沒有很在乎,而且一直以來,都有許許多多熱情的伙伴承擔著工作,我當然就繼續選擇當那位不引人注意的小妹妹就好。只是,在每一次的活動過程中,我漸漸發現自己,當選擇來臨時,還是留在舒適的範圍「人家說、我就做」,並沒有勇氣,也沒有信心去承擔重要的工作。

       同期進來的幾位伙伴李淨榆〈自然名:仙丹〉、余宛庭〈自然名:孔雀魚〉,甚至我的另一半林俊成〈自然名:Mountain〉俗稱:硬綁綁三人組,他們卻願意突破舒適圈選擇承擔,從不善人際的溝通到打開內心的接納,雖然一開始的想法,是為了親子團,但最後最大的受益者還是自己。因為內心的開放,讓他們願意接受任何的挑戰,生活視界也跟著不同。

       於是,在一個團集會的中午,我坐在角落,看著每位南一的家人,我想起了這些年,前輩和伙伴微笑的面容,我的心有了不同的漣漪,原來「心到了那裡,腳步自然就走到那裡」,我想我願意真正的開放,給自己全然不同的挑戰,接受並學習承擔,然後,我報名了鷹基,也參加了17進(第17期進階訓練)。鷹基與進階的訓練,跟我想像的不同,它讓我學會如何關照與瞭解自己,如何領導與陪伴他人,這樣的技能,只用在親子團,實在太可惜了,因為它竟然讓我在親子的教育上、工作的崗位上,也有不同的調整與進步。原來,我一直以為去上基訓、報名進階是為了親子團,這樣的想法只對了一半,原來,這一切最大的收獲永遠是自己。感謝一路陪伴的南一家人,更感謝自己當初的起心動念,讓現在的我,可以擁有不同的視界。

 

附加檔案大小
304_p13_1102.pdf2.2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