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

因為經濟發展,城市應運而生。故城市成為交通發達、人口密集、建築物多、工商業密集的區域,相對的,城市也會有綠地減少、熱島效應、汙水及垃圾處理壓力、農產作物不足等等困境。城市位居山林及海洋自然環境之間,城市生態維護或保存好,除了生活其間的人民,環境因子穩定度較高外,也是部分生物隨著季節或天候變化可以從山林或海洋沿著生態綠廊找到棲息地或暫棲處所,增加城市生態多樣性。故讓城市的經營及管理能夠以生態系的概念來思考,讓城市能夠更生態化及朝著永續概念規畫及經營管理,降低城市因人口集中及經濟發展的不利因子減少,人民生活在城市中,也能享受在大自然中的喜悅及樂趣。 雖然現今因為交通發達,城市的界線已漸漸模糊,但仍可以依照輸入城市、城市產生廢棄物兩者間的比較而推估生態化程度,如農產品得完全依賴其他縣市輸入都會區、廢汙水無法完全處理而排放至河流,表示城市的經營管理還有努力空間,另外有空氣污染、廢棄物問題以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無法紓解等等也可因為城市生態化程度而獲得稍稍緩解。人與萬物和諧共生、共享自然,在都會區更應努力朝此面向經營,因此「生態城市」使城市經營管理更永續才是都會區居民之福。在推動自然生態公園的生態化方向,致力於擴大社會參與,提升民眾環境意識,帶動環境典範的轉移,倡議公園生態化行動:水泥化的降低、綠地空間增加、外來種問題減少、提升綠覆率、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含水域)、保護生物的棲息地環境、生態公園分區管理與利用、城市公園串連成完整生態廊道等等。 生態城市可以朝著下列面向而推動: 1.、城市的水資源管理、下水道接管率、污水處理及排放該符合生態永續原則。 2.、城市的食物生產、物資供應、資源回收再利用及垃圾處理,該朝著城市自給自足目標設計。 3、.城市的能源利用應朝著節能及減少外源供應面向規劃(在建築物設計、公共空間管理、宣傳廣播規範及交通運輸節能減碳)。 4、城市的生態系統建置及保留,該朝著韌性城市的面向設計,以保持最高自然景觀為原則。 臺灣各城市於地理條件上均有其特色及得天獨厚之處,擁有良好的環境資源,若能有好的都市規劃,或許大環境無力改變、但卻可以逐步改善,為此本會以「生態城市」為方向,期望藉由與公部門、社區、企業結合的方式,以實際的「示範與成果」來形成另一股溫柔而堅定的民間力量,期使能逐漸改善都市生活品質與提升社區認同感,朝「生態城市」願景邁進。

氣候變遷下的節能志工修練

2024-03-10

圖、文/許煥彬〈台北分會氣候變遷節能講師,自然名:大米〉 2024.03.10 荒野節能講師培訓很精實   當初看到荒野招募「節能講師」的消息時,對簡章上授課的主題與內容產生了興趣,希望能有多一點管道瞭解氣候變遷,讓工作上對永續議題的知識能累積多一點,於是我就報名了培訓。   五月開訓的第一次上課, 聽總召講完成為節能講師的規則後,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哇,怎麼這麼硬呀!」除了繳作業外,還得熟讀上百頁的PPT教案,中間有分段試講的考驗,最後還有兩個小時的教案試講關卡,通過後才能取得講師資格,代表荒野出去上課。   老實說對一個上班族來說,要把特休拿去上課而不是休息或是去玩,真的是很掙扎。不過最後我選擇成為一個可以和大家分享節能減碳的志工。回頭來看,我很開心當初做了這樣的選擇。   出講初體驗帶來使命感   第一次出講,我們一行三人來到位於新北市的一所國中,這是我第一次出講,難免緊張。感謝隊輔在培訓時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導加叮嚀,到了真正上台時,我很快就能流暢地跟台下的同學互動,過程中發現同學對氣候變遷議題都很專注,還有同學對台灣的發電結構提出問題,讓我心中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沒錯!氣候災難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問題了, 減碳是這個世代面臨的重要議題。希望藉由這些分享,能夠在這些青少年的心中種下氣候變遷及節能減碳的觀念,進而讓他們化為行動。 節能小撇步省電20%   今年的夏天雖然來的很早,但我統計家裡的用電,卻比去年同期省了20%,是怎麼辦到的呢? 首先要先有管理的觀念,就是要很清楚的知道家裡每個月的用電度數,接著同期比較分析,找出用電熱點後,開始擬定策略與行動。例如: 一、抽水馬達增加了開關, 只有在需要水壓的時候才打開。 二、電熱水瓶增加了定時器,設定煮沸後關機。 三、冷氣設定在26~28度, 並搭配吹電扇。 四、當然,別忘了節能的基本功--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 一起加入我們志工的行列吧   氣候變遷現在已經是重要的全球議題了,減碳是每一位地球公民都該承擔的責任,誠摯地邀請大家加入我們的行列,成為推動節能減碳的志工,讓更多的人把節能減碳的理念落實在生活中。   第八期氣候變遷【節能講師】培訓 熱忱招募中 【培訓日期】:6/7–7/26, 共6天上課 台北分會今年僅一梯次,快快報名!這班車沒搭到,下班車要等明年了 報名連結      

守護棲地的關鍵鑰匙—碳稅

2023-08-10

文/黃嘉瑩〈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鳳蝶〉   七月是旅遊旺季,也是酷暑的開始。當我們貪涼,走入思源埡口,會發現氣溫不若數十年前涼爽;當我們想追尋海中五彩的珊瑚,潛入澎湖南方四島,會發現海水怎麼是溫的?是的,氣候變遷是進行式,而且越加感受明顯。當我們面對高溫,可以躲到冷氣房中避免中暑,但是在高山雪線上的動植物該如何呢?是不是就直接升天了?海中的珊瑚蟲該如何呢?是不是就得棄守家園?   面對氣候危機,政府提出了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藍圖,在方方面面力求減少碳排放,但是如果細細思量,會發現若要全面推動,需要很大的推力,而這推力在哪裡呢?從荒野長年推動節能、減廢的經驗來看,光靠道德勸說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且額外耗費成本,效果卻有限。而在這關鍵時刻,我們需要更有力的減碳推力,就是讓排碳者付費!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推動碳稅就像開啟低碳社會的鑰匙,讓排碳者付費,不但能夠以價制量、促進節能,同時加速產業轉型。減碳已是世界趨勢,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不從制度上讓產業節能轉型、就會被淘汰。我們也不用太擔心收了碳稅的物價波動,因為只要自身做好減碳的動作、選擇低碳商品,就不會收到碳稅。更好的是,透過碳稅返還機制,讓排碳者繳納的稅費用於社會福利制度,增加民眾福祉。 資料來源:環教組   另一方面,移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以及保留氣候基金給後代使用也是必須關注的事情。從大氣中移除溫室氣體的成熟技術還在發展,把工業革命以來從地底釋放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因此必須將前人遺留下來的碳債,準備足夠的氣候基金讓後代子孫移除溫室氣體,如此才是負責任的大人應該做的事情! 資料來源:環教組     未來即將實施的碳費受限於制度,無法積極達成使用者付費的理想,也無法收取足夠費用,將資金留給後代。因此需要更有力的政策工具,就是真正可以做到全面減碳、產業轉型、社會公平、世代正義的碳稅制度。邀請大家一起來連署,更歡迎轉傳這個訴求,讓所有的政黨拿出魄力和決心,撇開政黨對立,大家一起為台灣、為年輕世代、也為自己的未來,來支持碳稅!讓我們一起做對的事!     更詳細的說明請見「碳稅聯盟」官網 —————————————————— 點這裡加入連署  

每一天都可以是城市自然大挑戰!

2023-07-04

文/謝祥彥(棲地守護部主任,自然名:雁子)、陳德諠(企劃推廣部專員) 圖/陳德諠(企劃推廣部專員) 2023.07.10   每年在四月的最後一週,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會共同參與一個為期四天的活動——城市自然大挑戰(City Nature Challenge,簡稱CNC)。城市自然大挑戰最早於2016年由美國發起,荒野從2019年開始參與策辦台灣地區活動,在四天的活動中,所有參與者會仔細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尋找物種(包含動物、植物或真菌),並使用相機、手機拍攝或錄下物種發出的聲音,將照片或錄音檔上傳至愛自然(iNaturalist)App並標註畫面中的物種及拍攝的地點,而這些紀錄就會被上傳至照片拍攝或錄音的所在地區。四天活動結束後,官方將統計各參與地區的紀錄總筆數、總參與人數、總紀錄物種數等排名。   而如果上傳照片或錄音檔時無法確認物種,也可以透過愛自然App的AI辨識功能,或是交由平台上其他專業的研究者來協助鑑定,增加紀錄的正確性。   今年(2023)的活動於4/28至5/1舉行,共46個國家、482個城市或地區參與。活動後經過一星期的資料上傳與鑑定,官方於5月9日公布了成果,2023城市自然大挑戰活動全世界共有65,800人參與,1,846,839筆紀錄上傳並紀錄到超過57,277個物種,其中包含2,570種稀有、瀕危或受威脅物種。世界上最常被紀錄的物種是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 )。   而在台灣,我們今年以10個分區(包含16個縣巿,台北、新北、基隆、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宜蘭、花蓮、台東)參與,統計共有1,394位觀察者參與活動、62,046筆紀錄上傳,並紀錄到超過4,903個物種,其中包含217種稀有、瀕危或受威脅物種。台灣最常被紀錄的物種是毛地黃(Digitalis purpurea)。   今年台灣的觀察紀錄及參與人數都是荒野參與這五年來最多的一年。更令人振奮的是,台灣有多位參與者在全世界的各項排名中名列前茅,愛自然平台帳號tony2148以3,999筆觀察紀錄排名世界第二,lily2020以3,712筆排名世界第三,ku6777則以2,757筆排名世界第六;而紀錄物種數更是被來自台灣的ku6777拿下,在這四天內足足紀錄了1,388種生物,同時也是唯一紀錄超過一千種的參與者!另外sh1025則以898種物種得到世界第四;最後在鑑定者的部分,第一名也是來自台灣,galanhsnu在活動期間共鑑定了21,710筆觀察,較第二名多了八千多筆!   除此之外,在今年台灣城市自然大挑戰紀錄到的4,903個物種中,包含了許多稀有或瀕危的珍貴物種,例如在新北紀錄到的海米(Carex kobomugi),海米以全球尺度來說並不稀有,但台灣卻僅剩馬祖與貢寮龍門沙灘上存有野外族群;或是在南投觀察到的楚南氏山椒魚(Hynibius sonani),楚南氏山椒魚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中北部,是台灣瀕臨絶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更多珍貴物種紀錄請見下方圖式) 台灣特殊觀察記錄圖   這些珍貴物種的紀錄正說明了城市自然大挑戰及愛自然App的意義與功能,在活動期間盡力將觀察到的物種紀錄下來,除了讓參與者更認識自己所生長的環境外,更能在自然棲地遭受開發危機時提供最直接的佐證,並讓更多人意識到:「原來這片樹林裡,有這麼多物種生存在其中。」進而做出更全面的判斷。   而物種調查也不應只是在每年城市自然大挑戰期間進行,我們隨時都可以停下來,仔細觀察身旁的這棵樹,認真觀看每一片葉子,也許你會發現有一隻長腳蜂正在築巢,或是一隻斜綠天蛾的若蟲正在覓食,這時可以把手機拿出來將牠拍下,上傳至愛自然平台,讓台灣的生物資料庫更加豐富。   明年(2024)的城市自然大挑戰會在4/27到4/30舉行,在那之前我們先透過平常的觀察來訓練自己尋找物種的能力吧!   最後再次感謝今年參與活動的所有人,也感謝今年各分區參與籌備的伙伴—— 台北|曾意婷、陳德諠 新北-基隆|卓昕岑 桃園|郭益昌 新竹|邱熙亭、孫博甫 中台灣|利字洋、羅忠良 嘉義-雲林|林政道、蔡佩君 台南|謝忠良 高雄|許珮珊 宜蘭-花蓮|謝祥彥 台東|劉漢鼎  

畫地圖救地球

2023-07-03

文/林伯頤(台北分會綠色生活地圖組長,自然名:過山蝦) 圖/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群 2023.07.10   你知道畫地圖也可以拯救地球嗎?隨手關燈可以拯救北極熊、少用塑膠袋可以拯救海龜、減少垃圾可以拯救整片海洋、而畫一張「綠色生活地圖」(Green Map)則可以拯救全世界!   1992年溫蒂.包爾女士創作出全世界第一張「綠色生活地圖」(Green Apple Map),當時她只是在地圖上標示出綠色生活景點的小圖示(ICON),就吸引了全世界46個國家、315個地區加入綠色生活地圖的行列!   綠色生活景點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拯救地球的地點,就連我們每天使用的廁所也可以被視為是一個綠色生活景點。廁所除了可以讓人類排放尿液、拯救我們的膀胱,也有機會守護地球資源。若該廁所是使用省水水龍頭、感應式沖水系統、省水沖水裝置、雨水再利用沖洗系統等裝置,每上一次這種類型的廁所,就可以拯救地球一次,所以只要把這樣的綠色生活景點清楚地標示在「綠色生活地圖」上,就可以讓看到這張地圖的人一起上廁所救地球!   還有像是火車站也是一個綠色生活景點。火車屬於大眾運輸系統,火車上可以攜帶自行車共乘,還有免費的WIFI可以使用,因此,在台灣你可以邊騎車,邊搭乘火車環島,到了車站還可以免費上網、打卡、按讚,將你環保之旅的照片上傳給全世界的人知道!只要這樣將綠色生活景點清楚地標示在「綠色生活地圖」上,就可以讓看到這張地圖的人可以一起遊台灣救地球!   那麼,畫一張「綠色生活地圖」會很困難嗎?說實話還真不容易!但在溫蒂.包爾女士有系統的整理下,「綠色生活地圖」變得簡單容易許多!甚至小學生都能輕易上手!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綠色生活地圖推廣小組的講師們,每次到學校推廣時,總是能獲得滿滿的回饋:   「 原來學校有這麼多綠色生活景點啊!」    「 原來我們的社區這麼美啊!」   「這個地方我都住了10多年了,都還不知道有這麼棒的綠色生活景點!」   在畫地圖的過程當中,總是驚喜連連,也因此每個人在畫完地圖之後,對於自己的土生土長的環境都更加認同也更加喜愛!而這也是我們這些推廣講師們最大的成就!我們希望透過「綠色生活地圖」,讓民眾能夠更加認識周遭的生活景點,只要細心留意,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環境真的很美好!   來吧!跟著我們一起畫地圖救地球吧!  

賞燕熱潮,即將襲捲今年夏天!

2023-06-08

文/2022賞燕季參與志工、民眾 圖/台北分會五股組解說志工 林秀麗、徐銘澤、賴榮孝 2023.06.10 一、 從印尼到台灣--荒野初相遇    文/賴金嵋 <荒野五股賞燕季解說員,自然名:話梅>         猶記剛搬回台時驚訝家園的蛻變:何時增加這麼多公園?大大小小遠郊近鄰,設備還都完善!腳踏車步道更是驚艷!輕輕鬆鬆就可上路逛遍台北。體力若允許,鄰市甚至全台任你奔馳。         一個仲夏午後,騎車漫遊到五股腳踏車區,遠遠就看到一群群人,看似隨興漫遊卻又有人領頭。靠近了才知道群眾是來看燕子。         燕子?         黑色有剪尾的,很普通啊!哪裡不都有?         台北人沒看過?         心裏好奇於是推車靠近加進群裏。沒想到,這一靠近,短短百公尺距離,平淡無異的步道,其間經過的野花茂樹、飛過的蝶蜓蟲鳥,經過領頭人解說,瞬間牠們都有了名字!有了特性!遠處看得到的山形面天大屯七星觀音,腳下剛踩過的塊磚石叢、路傍的潺潺小溪,原來,都有淵源有故事!         就這樣跟著領頭人邊聽講解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地走到橋邊,天色已漸暗。領頭解說人要我們輕聲仰望頭頂上聚集的飛鳥,仔細辨認家燕洋燕和混在其中的赤腰燕、蝙蝠。是的!我們都看過飛燕。可我沒看過這麼大群的、這麼整齊的飛燕!且近在我的頭頂上。我還聽得見啾啾燕聲,也感受得到群燕拍翅臨空的張力。伴隨黃昏多彩的天際,群眾紛紛舉鏡捕捉感動影相。無人例外。         領頭解說人說:西邊升起了金星,也是我跟各位告別的時候。願各位能和荒野保護協會一同來守護燕子守護自然,永續家園永續環境!         這就是我受感召參與荒野協會的原動力:成為荒野一份子!一群人,同目標,延續荒野宗旨,永續你我家園!       二、 賞燕集1 文/哥哥吳佑洹 <2022第一次賞燕, 目前國一>          我覺得這次賞燕很有意義,因為我原本從來不會想要參加這種活動,但我覺得很好玩!因為我學習到很多,也看了很多不一樣的花花草草!         經過解說員幽默的介紹,他介紹了很多關於歷史的東西,像是蘆洲的忠義廟是從疏洪道遷到蘆洲長安街,也讓我瞭解了更多的在地文化! 2022年賞燕季解說員向民眾解說           第一次看到上萬隻燕子在天空飛,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居然有成千上萬隻的燕子一起飛出來,除了刷新我的感官之外!我真的很怕會有鳥大便滴下來!         但這樣代表我們台灣保育做得很好,才會有那麼多隻的燕子來台灣繁殖,我們要繼續做這項事情,才能讓後代子孫看到這美麗的事蹟。     三、 賞燕集2  文/弟弟吳佑烝 <2022第一次賞燕, 目前小六>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賞鳥活動,我覺得非常新鮮,因為可以出來散散步,也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的景色,尤其是到黃昏時,可以看到上萬隻燕子在空中覓食和飛翔,十分有趣。         我抱著期待的心情,一邊聽著導覽員幽默的解說,一邊前往等一下要賞燕的地點。途中,導覽員不僅跟我們分享不同品種的燕子,並且講解牠的特色,還拿出他自己手做的「燕子紙飛機」,非常的酷!         之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當時就已經有一些燕子在那兒覓食,然後愈來愈多,到了最後已經有上百萬隻的燕子在那邊,真的有夠壯觀!我覺得這次的賞燕活動非常棒!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四、 賞燕集3 文/伍宥竹 <台北分會親子四團小鹿,自然名:螢火蟲>         因為媽媽每年都會去當賞燕季解說志工,所以我也跟著去了幾次,還曾在這裡遇到同學呢!這些飛來五股濕地的燕子,是準備要去長途旅行的,傍晚陸續回到濕地的蘆葦叢,休息睡覺。         看燕子成群在天空飛舞,很壯觀,數大就是美!祝福牠們明年平安回來喔!     五、 賞燕季初試啼聲 文/楊景埕 <台北分會棲地志工,自然名:銻石>         我對步道志工活動有很大的興趣,在受過荒野步道志工的訓練後,就積極參與各項步道活動,以致有段時間未出現於荒野的活動,後來加入荒野棲地的LINE群組,看到大家很認真推展各種業務,實在有點慚愧!         2022年在群組看到呼籲急需賞燕志工的訊息,簡章中有行政志工與解說志工兩者;住在新北多年,卻第一次聽到五股濕地有賞燕活動,但對燕子和五股濕地沒有研究,所以就報名了行政志工幫幫手腳。經過事前訓練,我才知道原來燕群還有這麼多知識需要吸收,真慶幸我是報名行政志工!  服勤第一天所有行政志工都提早到場,大家原本互不認識,經過簡單的自我介紹,也漸漸熟習,看著人群人來人往,心情也漸漸激動起來,在五股濕地當貨櫃屋大門一開,我們行政志工桌子搬一搬,椅子排一排,就開始吆喝準備上工。         看著滿滿的人群準備出發,內心十分激動,因為期待已久的活動終於要開始了!總召此時也突然出現在報到處,她的表情看起來十分開心!不過距開始時間還有半小時,依上課講師的經驗傳承得知,太早出發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燕子還沒出現,遊客會在賞燕區乾等並會嚴重塞車,太晚出發天會太黑,所以時間要控制好。         既然時間還早,我靈機一動,伸手向總召要麥克風,在沒編排下給它全部台語版的解說說明,介紹荒野和賞燕活動,還站在椅子上吆喝,沒想到效果蠻好的!小朋友也開始靠過來參與,我更是開心,贊助的錢多錢少不是重點,我看到的是賞燕活動對下一代的知識傳遞與紮根,讓更多人可以永續守護更多像五股濕地一樣的地方,我想我今天的任務就夠了!希望有更多夥伴能來支援賞燕季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聽別人講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一次!今年就等你來! 活動消息: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  

守護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下)

2023-03-10

圖、文/陳瑞禮<東方環頸鴴調查小組志工,自然名:雲豹> 2023.03.10         2021年初在總會棲地部夥伴的串聯協調下,推動了「東方環頸鴴護生圍欄」的設置行動,我也欣喜地加入行列。當時與米倉國小的師生們一起寫護生圍欄布條標語,並在B區灘地上進行定樁、綁繩、綁布條、貼反光布條等工作,兩、三個小時就很快地把約150公尺的護生圍欄豎立起來。完成後,我回頭看看小朋友寫的標語:當媽媽的很辛苦、生小孩請勿打擾、守護東方環頸鴴的家、保護水鳥請勿進入……等,覺得活動很有意義,讓孩子親手守護生物棲地,保育觀念從小扎根。護生圍欄的施作,也讓B區的鳥蛋成功孵化率由2020年的70%上升至2021年的74%,總體孵化率由66%上升到70%,感謝米倉國小的師生與荒野夥伴們一起努力。 ▲米倉國小學生寫的布條標語。 2021年東方環頸鴴護生圍籬。         2022年,我被推薦為護生圍欄工作的召集人及解說講師。這次結合了手作步道夥伴支援,讓手作步道的工法在護生圍欄中發揮,也使更多人來參與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守護工作,了解牠們的處境、調查內容以及為何要豎立護生圍欄。工作內容從用木樁鋸斜角開始,練習撬棒引孔、定樁、綁繩拍照……等,夥伴們輪流重複練習,熟悉各項流程,用意是建立護生圍欄工作團隊的種子,日後有更多帶領者可負起工作。我也編輯了護生圍欄製作流程圖,並收集資料整理出一份解說教案,將完整的工作模式建立起來。         護生圍欄必須經過繁瑣的申請程序才能施作,相關單位有第十河川局、城鄉發展分署、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八里區公所、地政事務所、水利局水利行政科……等這麼多單位!幫忙反覆說明、溝通與協調的專職們真是辛苦了!但申請規定必須繳交規費及履約保證金一事讓我無法釋懷,朋友也私下不解的詢問:「為何民眾自發的保護野生動物,政府居然還要收「費用」?」我想我們要加把勁努力溝通,讓相關單位能夠聽到我們的聲音,更積極的帶領民眾來保護野生動物!         2022年來參與護生圍欄的是康橋國際學校的學生與家長,首先在八里十三行文化園區進行解說。夥伴們充分做足前置作業,從報到、解說、寫布條標語、套繩的練習等逐一完成,再分成五組走進繁殖棲地。到了灘地由小組長分配工具與材料,再一次說明流程、作業安全及示範。不一會兒,各組一直線拉開,整個沙灘熱鬧起來!看到同學與家長努力的神情,也聽到笑聲彼起彼落,在歡樂的氣氛中完成了護生圍欄。         最難忘莫過於當天有吉普車在開來開去,某位家長立即跑去告知這裡有水鳥繁殖,車子會把巢蛋輾破!而車主知情後也十分樂意的配合,這真的非常感動,也反映了生態教育真的要再努力推廣! ▲2022年康橋國際學校的學生們寫布條標語 ▲學生們在木樁上綁繩搭起圍欄         護生圍欄在四月十七日圓滿完成。這是在夥伴們的堅持及努力之下,才能完成護生圍欄,幫助水鳥媽媽安心育幼。暫以近年的調查數據與夥伴們分享(如下方圖片),在此也謝謝所有共同參與東方環頸鴴繁殖調查,以及搭設護生圍欄的工作人員,感恩。也希望在2023年能有更多夥伴一起加入守護東方環頸鴴的行列! ▲2022年各週調查巢數折線圖 在第3週、第7週、第14週分別有高峰,第17週之後已經進入繁殖季末期,故鮮少新巢。 ▲2020-2022年ABC區的巢數分析 整體而言巢數B區 >C區 >A區,且在2022年的數量最多。 ➢資料來源支援及特別感謝 東方環頸鴴調查小組/手作步道支援小組/總會棲地守護部 ➢精彩回顧:守護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上)  

守護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上)

2023-01-07

圖、文/陳瑞禮(東方環頸鴴調查小組志工,自然名:雲豹) 2023.01.10         2010年,我買了單眼相機,開始賞鳥、學習鳥類攝影。2012年,在好朋友的邀約下,第一次踏入台北港北堤沙灘,也是第一次看見東方環頸鴴的鳥巢。當時完全打破我那刻板的印象:鳥類不是會用各種材料築成巢嗎?東方環頸鴴竟是在沙地、砂礫地上撥出一個小小的凹槽,隨後就直接下蛋,毫無隱藏,不禁讓人懷疑它的安全性。巢中的鳥蛋看起來與環境的色彩相似,但在其他天敵的眼中是如何又不得而知;此外在光禿禿的沙灘上,鳥蛋受到颳風下雨、烈日曝曬、潮來潮往,其命運又會是如何呢?沙灘上更有流浪狗、釣魚的人們、越野車、吉普車、軍事演習等等人為干擾,都可能會對東方環頸鴴的繁殖與成長造成嚴重影響。         有時走在沙灘上,吱吱叫聲音不絕於耳,看見的畫面則是有些東方環頸鴴成鳥半飛半走圍繞著,有些張開翅膀貼在地面用力拍打,也有些張開翅膀趴在沙灘上不動的,如此特殊的行為是在「擬傷(模擬受傷)」,原來我們不小心侵犯到東方環頸鴴的繁殖區域了!鳥爸爸、鳥媽媽是在吸引注意,要我們遠離繁殖區域,以保護鳥蛋及雛鳥的安全。這樣犧牲奉獻又充滿智慧爭取生存的行為,十分值得尊重與學習的,不是嗎? 東方環頸鴴的鳥巢與蛋   東方環頸鴴成鳥的擬傷行為         認識水鳥可以掌握「五三運動」的訣竅來辨識,五是「體、翼、嘴、尾、爪」,指型態的部分;三則是「飛、行、停」,指行為的部分。利用這種方法更容易進行賞鳥,在廣大的沙灘上能快速辨認出東方環頸鴴。東方環頸鴴是鴴形目鴴科的水鳥,成鳥體長約15-17公分,在台灣的11種鴴科中是體型較小的鳥類。         成鳥的背部、頭部呈灰褐色,喙部、足部為黑色,頸部有一圈白色羽毛,以及一圈不完整的淺灰褐色羽毛環繞(在頸部前方有缺口);雄鳥的額頭處有一塊黑斑,且繁殖羽會從頭頂到後頸呈現栗紅色,雌鳥則都沒有。         東方環頸鴴是台灣的夏候鳥。每到三月初,來到台北港北堤沙灘進行繁殖,七月底至八月初陸續離開。每年到了這段期間,荒野的志工每週都會進行一次東方環頸鴴的繁殖調查,希望透過長期的數據監測族群與棲地的變化,作為保育行動的基礎。在2022年,我們總共記錄到185個鳥巢,其中在三月、四月以及六月都發現至少50個新的巢位。根據先前(2021年)的數據,通常巢中的蛋有3顆(約83%),少數是1-2顆(約17%),極少數會出現4顆,大部分的鳥蛋(約86%)孵化需要3-4週的時間。 東方環頸鴴雄鳥 東方環頸鴴雌鳥,整體而言羽色較雄鳥淡,且頸部的花紋也比較不明顯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6年起就持續關注在台北港北堤沙灘的東方環頸鴴繁殖狀況,並從2011年開始有詳細完整的調查。我直到2020年初才加入東方調查志工小組,當時由於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小組長特別製作培訓課程影片及學習單,讓新進的夥伴來了解調查要領。就這樣,我在4月11日再次踏進台北港北堤沙灘──東方環頸鴴重要的繁殖棲地,開啟調查之旅。         調查範圍分為A、B、C三區,夥伴們分為兩組進行,其中一組負責BA區,另一組走C區。調查時,夥伴們一字排開走「穿越線」方式進行,確認舊巢的變化,並對新發現的巢進行編碼與拍照,也會利用周邊地形物進行標示,以利後續調查。特別的是,夥伴們會利用「漂蛋法」:將鳥蛋放入裝水的盒中,並由蛋在水中的位置、傾斜角度等來判斷孵化日期。 巢位標示 利用漂蛋法判斷孵化日期         走在沙灘上,看見許多人在海邊釣魚,也看見吉普車駛過,留下數不清的胎痕,以及破碎的蛋殼;甚至還有車輛輾過後,只留下標示,巢蛋卻完全不見蹤影的情況。東方環頸鴴的繁殖棲地有諸多狀況在干擾、重複上演著,因此在調查時也要向民眾勸說避免將車輛開到沙灘上,或是驅趕流浪狗,實在是很擔心啊!真希望牠們能夠平安地度過繁殖季。 在台北港北堤沙灘上的釣客、無人機與吉普車

相逢台北樹蛙

2023-01-07

圖、文/盧紹榮(台北分會富陽公園蛙調組志工,自然名:浮雲) 2023.01.10 該不會是台北樹蛙吧?!        「該不會是台北樹蛙吧?!」猶記得第一次見到台北樹蛙的情景,聽說此地有一種綠色保育類的台北樹蛙,有人去人十幾趟都沒看到,於是一個人在沒有路燈的環境中,帶一隻小手電筒,四度尋訪後終於遇到了,一隻漂亮的綠色樹蛙在遠遠的樹上。 終於一見台北樹蛙的廬山真面目         台北樹蛙是在1978年由台大梁潤生及王慶讓教授共同發表的台灣特有種,是台灣蛙類中,第一種由台灣學者發現並命名的種類,在台灣蛙類分類學史上有其重要意義。發表的模式標本採集於台北縣樹林鎮(現為新北市樹林區),所以稱之為台北樹蛙[1]。         台北樹蛙主要分佈於台灣中部以北的中低海拔山區及平地,是一種中小型的樹蛙(體長4到6公分),牠們的背面為綠色,腹面白色帶黃色,眼睛虹膜為黃色,壽命可達5年,平時住在樹上或森林底層,繁殖期時,雄蛙會遷居在水邊的草根、石縫或落葉底下挖洞隱匿,鳴叫求偶,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長而低沉「呱──呱──」,常常是只聞其聲,難見其蹤。卵塊為白色泡沫型一團,內有約300至400粒卵,會在一到兩星期後孵化成蝌蚪,此洞為蝌蚪暫時居住小水池,待大雨來時再將這些小蝌蚪沖入水域裡。蝌蚪期為1個多月或更久。初變態的小蛙,體長約1.5公分,一年半後,可長到4公分並達性成熟[4]。 台北樹蛙鳴叫求偶 台北樹蛙卵泡 台北樹蛙蝌蚪 台北樹蛙 幼蛙         在見到台北樹蛙後,讓我更投入到生態觀察中,也接觸到了環境教育、環境守護、活動紀錄等等,並參加兩棲類調查志工班數位基礎課程,加入了由楊懿如教授帶領的兩棲類動物保育志工團隊,並擔任台北小雨蛙小隊隊長,接觸學習了蛙類調查,可用物種的長期調查記錄了解棲地環境的好壞變遷;因著地緣和機緣,也和荒野富陽組接觸和熟捻,富陽組每月在富陽公園進行例行導覽,讓大眾瞭解環境教育、環境守護的重要性;我和郭水泉大哥、莊博鈞、林銘慧 (自然名:台灣欒樹)成每月蛙調小隊常態成員。         全名為「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的富陽公園,富有自然生態,除入口廣場,園區內不提供照明,讓環境盡量維持自然樣貌,在我們長期觀察著富陽公園十餘年,看到了物種和環境變化,早年台北樹蛙在富陽公園算是近市區可觀察到的地點之一,但隨著人為干擾、美國螯蝦入侵、斑腿樹蛙入侵、棲地變差,變得愈來愈少見,至今已經難得一見了。         富陽受影響的也不只台北樹蛙,早年在大池,盤古蟾蜍在繁殖期可見多對抱接、甚至抱成一團,眾多的卵串、一群群黑黑的蝌蚪,如今已非常難見;早年大池水量在木棧道兩側都有,如今左側乾漠、右側在天意和供水系統的加持下,亦不復往昔;不明人士放生的大鱗副泥鰍,對環境的適應力與耐污力頗強,可生活於溶氧不足且水位淺的濕地,結果一週即在大池到處屍橫;數年前大池可用蝦籠捕美國螯蝦,有人一下午可釣數十隻美國螯蝦,如今在大池也不見蹤跡,參覽的民眾問起,只能展示手機中的舊照;改建前的廁所有不少蛾類,改建後的廁所幾乎看不到蛾類。         與台北樹蛙並列富陽三寶的大赤鼯鼠及渡邊氏東方蠟蟬(舊稱: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也難逃數量減少的命運,幾年前附近居民在晚餐飯後,經常可坐於入口廣場石椅上,等待觀察大赤鼯鼠於廣場天空滑過,如今已成回憶,不復常態;最多渡邊氏東方蠟蟬成蟲出現的廣場烏臼樹倒了,為了安全,雖留下被砍下來很大一部分,不知明年是否會「樹倒蠟蟬散」,還能在樹上看到幾隻呢?         環境需要守護,認知也需要教育。曾見人捉美國螯蝦,但桶中皆為原生蝦種,只是美螯盛名之下,遭了池魚之殃。標榜自然生態,卻仍有以人本為主的休閒活動,晨間運動放音樂,打擾了夜行動物的睡眠;土地鋪毯、墊,扼殺了將破土羽化蟬幼蟲的生機;曾見人因植物已進入步道空域而砍掉的姑婆芋,旁人叫好,卻不曾思考,步道造就了棲地破碎化,對不喜下樹、喜於姑婆芋或植物間跳躍移動的樹蛙而言、活動領域被切割了。         富陽最受關心的生物是螢火蟲吧!但當其他物種都不利存活發展,螢火蟲又豈能一支獨秀,欣欣向榮。         有個故事:有個人向他擁有的棲地放生了1000隻螢火蟲,隔年卻剩0隻,於是,他又放生了1000隻螢火蟲,隔年來是剩0隻。為什麼?因為這個棲地沒有適合牠們的生存環境、沒有足夠的食物,生存不了,就會減少、遷移或消失了。         不經感嘆,何時能再聽人說一句:「想看台北樹蛙,去富陽公園、很近、很容易看到」。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

2022-12-06

文/李芝儀<企劃推廣部專員> 圖/邱韻璇<高雄分會解說志工,自然名:小米> 2022-12-10         常在野外走跳或是喜歡走進森林步道的人一定對斯文豪氏攀木蜥蜴不陌生,不熟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物種聽起來像是外來物種,但牠其實是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的台灣特有種,又名台灣龍蜥、台灣攀蜥,俗稱竹虎、山狗大,也是台灣所有攀蜥當中體型最大的。           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公尺以下山區。體長約有 8~31 公分。領域行為明顯,當雄蜥遇驚擾時會張口威嚇對方,同時喉部會擴張,因此喉部白斑也會更加顯著,並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來威嚇敵人,若雙方皆不退讓,便會發生追逐撕咬。這種特別的動作也會發生在雄蜥在向雌蜥「示好」求偶的時候,「示威」和「示好」的動作乍看之下很像,但其下壓與挺起的時間與頻率是有所差異的。             攀木蜥蜴在台灣雖然有著穩定的數量,棲息空間處在人類常活動低海拔地區,大家對此常見物種也許不會特別留心,但牠的活動力及生命力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駐足欣賞。牠們白天的時候喜歡於較空曠的樹幹或地面上曬太陽,由於經常在樹幹上活動,攀木蜥蜴的鱗片顏色就與樹皮一般,有很好的環境保護色,若天敵發現,牠會快速的爬到樹頂躲避。到了晚上,為保持警覺性,常趴在枝葉末端睡覺,當牠的天敵譬如蛇,沿枝幹靠近所產生振動時,牠可以很快察覺後立即逃跑,但是,無論是什麼物種,都有因為過度疲勞睡得太熟的時候,如果大家有機會在夜晚時去執行觀察生態,看到枝葉末端有熟睡的攀木蜥蜴,記得放輕腳步,讓夜間休息的生態可以充分地休息,不打擾是守護生態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行動,一起保護台灣原生種攀木蜥蜴的棲息空間。             關心常見的本土物種看似平凡,卻是守護環境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透過觀察物種的變化,可以發現環境是否在改變,若常見物種漸漸變少了,就必須留意是否有破壞生態平衡的外來種入侵,或是極端氣候迫使物種往別處遷徙,若遷徙成功可能會剝奪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若遷徙失敗,物種會漸漸消失。為了讓後代子孫也有機會沉浸在台灣特有的生態美景中,千萬不要小看每一種台灣原生物種喔!     

走啊!去淡水河護蟹

2022-10-07

圖、文/林育輝(棲地守護部專職) 2022-10-10       溫暖潮濕的天氣喚醒陸蟹的活動力,每年夏天是出沒的高峰期與繁殖季。陸蟹與人們生活的範圍接近,容易近距離觀察牠們可愛的模樣與令人嘖嘖稱奇的行為。然而也因為與人們密不可分,陸蟹面臨到棲地被破壞、路殺等困境,生命安全和族群繁衍岌岌可危。為了保護陸蟹,全台的護蟹行動陸續開跑,帶領人們實際行動幫助陸蟹,也一同探索美好的陸蟹生態奧妙。 在淡水河口地區常見的陸蟹──隆背張口蟹,經常可在自行車道旁的草地上發現牠們的洞穴。       荒野自2020年起持續推動「淡水河口陸蟹守護行動」,今年已經邁入了第3年。梅雨季過後,棲息在淡水河口地區的陸蟹大量出沒,經常會跑到河濱自行車道上,牠們的體型嬌小,顏色又與道路相似,很容易被人們忽略,一不注意就被接二連三的車輛輾過,成為一塊又一塊的蟹餅;6月到9月時,有許多抱卵的陸蟹媽媽從草叢出來,跨越道路往河岸邁進,不顧路途艱鉅,只為伺機將上萬隻陸蟹寶寶釋放到海水裡,展開牠們的生命旅程。然而這些「孕婦」在過馬路時,險象環生,令人怵目驚心。 在自行車道上發現抱卵的紅螯螳臂蟹,腹部有許多明顯外露、即將孵化的蟹卵。 慘遭路殺的母蟹。       2022年,我們將護蟹行動著重在捷運紅樹林站附近的自行車道。夥伴們沿著道路兩側找尋陸蟹,分工合作進行捕捉、調查、記錄、標記及拍照等工作,充實基礎的陸蟹生態資料,也試著找出陸蟹出沒與路殺的熱點區段,更充滿熱情地為路過的好奇民眾介紹陸蟹,宣導守護陸蟹的議題與方式,期盼越來越多志工夥伴、在地居民、遊客、甚至是公部門一起關心陸蟹。 護蟹人員身穿螢光背心,並自製宣導標語,吸引民眾注意,並向人們介紹陸蟹。       經過6月底到9月初的護蟹行動與調查,我們發現在紅樹林輕軌站下方自行車道旁的水溝裡棲息大量的陸蟹(族群估計有672隻),是親近陸蟹生態的絕佳地點;我們總共記錄到16隻被路殺的陸蟹,其中有2隻是抱卵的陸蟹媽媽,而最容易發生路殺的熱點是在紅樹林站到竹圍站的河濱自行車道,經過一段碎石子路後,從路燈編號802660到802648 之間約150公尺的路段,共有8隻陸蟹在此路段被路殺。該路段兩側皆為適合陸蟹生活的草地,緊鄰會受到潮汐影響的泥灘地,是抱卵母蟹釋幼的必經之路(共記錄到7隻抱卵母蟹),且常有自行車、電動車呼嘯而過,因此容易造成路殺悲劇。不過慶幸的是,夥伴們也在同一路段,成功幫助陸蟹媽媽過馬路,讓牠們平安地到岸邊釋幼。 在路殺熱點上的抱卵母蟹,已經被輾壓成蟹餅,並且成為螞蟻的大餐。 護蟹人員將觀察記錄完的陸蟹放回牠們的棲息地。       居住在紅樹林捷運站附近的常見陸蟹物種有紅螯螳臂蟹 (Chiromantes haematocheir)、隆背張口蟹 (Chasmagnathus convexus)、漢氏東方蟹 (Orisarma dehaani)……等等,今年也發現3年來首度記錄到的物種──日本絨螯蟹 (Eriocheir japonica)、帝王仿相手蟹 (Sesarmops imperator) 及凹足陸寄居蟹 (Coenobita cavipes),後兩者也是近年來公開的研究調查資料中,在淡水河流域從未記錄過的。新紀錄令夥伴們相當興奮,在自行車道上竟也能遇見新的陸蟹物種,顯示這裡的陸蟹多樣性豐富,相信仍有許多我們未知的物種等著去發現。 在自行車道旁發現的凹足陸寄居蟹,露出長長的觸鬚與圓滾滾的眼睛,還背著非洲大蝸牛的殼,十分可愛。       除了在自行車道,前兩年也發現在停車場內有許多死亡的陸蟹,因此今年荒野與台北捷運公司合作,在紅樹林捷運站轉乘停車場內設置特製的「護蟹瓶」──利用寶特瓶製作,內部放入些許落葉、枯枝、水分等,營造出陸蟹喜歡的環境,吸引誤入停車場內的陸蟹進到瓶內,當作暫時的庇護所,再由志工或民眾將其拿至戶外放生,不用擔心困在停車場內而被路殺或缺水。這項簡單的裝置卻發揮極大的功效,截至9月初已經順利幫助80隻陸蟹回家。 停車場內擺放的護蟹瓶與宣導告示,民眾可依照步驟幫助陸蟹回家。       台灣孕育著許多種陸蟹,是名副其實的「陸蟹王國」。民眾或許常在新聞上看到墾丁、台江等地的陸蟹與護蟹行動,卻少有人知道在北部的淡水河口也能親近陸蟹生態。陸蟹不僅是滋養海岸林的關鍵角色,也是串聯陸地與河川的重要生物,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期盼透過荒野守護陸蟹的行動,提醒社會大眾關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物,一起幫助守護這些居民們的族群與生活的棲地,打造美好完整的「生態淡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