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棲地大調查

我們正在做的事: 

為什麼要做棲地調查?

       荒野保護協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關心超過七十處棲地,每處棲地都有解說員、志工長期進行圈護、物種保育、生態調查、自然解說等各項工作。關心一處棲地,了解這塊土地的生物資源是首要條件,進行生態記錄是最基本且重要的。

調查記錄的用途
       每年4月荒野保護協會會針對全臺灣關注的棲地,同步進行棲地大調查,期盼記錄下來的累積資料能在棲地守護、物種保育及環境教育的用途發揮影響力。

  1. 棲地守護:
           每年調查成果進行物種名錄彙整,名錄記載該棲地有哪些特有物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藉由詳實的物種記載提供棲地守護的重要資料。事實上透過物種名錄,曾經在守護五股溼地開發風浪板碼頭、高爾夫球練習場上發揮功效,成功阻止了不當的開發。
  1. 物種保育:
           據中央研究院Taibnet臺灣物種名錄資料,記錄目前台灣有近6萬種生物,但估計物種應該有15萬到20萬種生物,表示台灣仍有許多的物種等待發現。其實新物種隨時都在身邊出現,在2017年雙連埤就曾發現新的水蛭物種,只要持續的記錄,留下照片,就有機會成為一筆令人驚喜的新記錄。相同的記錄方式,也有機會記錄下入侵初期的外來種,透過早期發現且持續的記錄,進行早期控制、有效移除。
  1. 環境教育:
           一場豐富專業的解說,除了物種知識的提供,結合各棲地特有生態進行講解,更能讓參與的民眾感同深受。因此透過持續的記錄來了解當地棲地的物種變化,藉以調整教案方向能讓解說能貼近當地現況及特色。

荒野棲地大調查的源起、轉變及近三年成果

       荒野保護協會早期記錄棲地的生物資訊多以紙本方式記載,甚至是僅留存在觀察員的腦海,缺乏系統化的整理,時間一久便會因為紙本遺失、人員離開等因素造成資料中斷、闕漏,長期累積的資料因此佚失,甚為可惜。

       早年也曾嘗試推動進行「2008年棲地普查」、「2010棲地白皮書」製作,希望能夠蒐集全臺灣各棲地的完整資訊(如地籍、水文、人力、物種資源、歷史等等) 但因資料繁雜、照相、GPS器材及回報系統都不夠完整,推展不易。演變至今,擁有智慧型手機及電腦的人口接近九成,公民科學家的概念也逐漸被了解接受,顯示推動普查的時機成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持續發展記錄平台,簡化棲地調查的難度,期望更有效的蒐集整理棲地訊息。2014年起荒野保護協會選擇在每年四月的世界地球日,以「荒野棲地大調查」為主要調查活動,透過簡易的記錄工具,讓關心棲地的伙伴可以輕易上手,隨手為環境寫下記錄。

      在2014年至2016年開始推動使用Ushahidi系統,記錄各棲地物種,但該系統主要是用於災難回報的免費應用程式,應用上較不容易。雖然如此經過持續的推廣,回報的調查資料依舊從每年1,802筆上升至3,382筆,參與人數維持在250人次左右。

      2017年在企業經費挹注下,參考前3年調查經驗,自行設計岀操作簡單的「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在資料輸入介面上更加人性,不只可統整的個人觀察記錄資訊、設立未知物種辨識的交流討論區,強化志工參與機制等方面進行改善。調查期間也從原來設定的世界地球日前後延長為整個四月,因此2017年及2018年的調查記錄增加至至6,000多筆、參與人數提升到430人次左右。「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雖然在內部的使用上得心應手,但仍遇到一些困難,像是各類群生物資料不易比對確認及調整,也因此沒有對一般民眾進行推廣。

      2019年起轉換記錄平台至「iNaturalist」,iNaturalist除了易於操作的介面、也有人工智慧及社群分享鑑定的優點。在棲地資料彙整及系統優化上也都優於原使用系統,與世界所有關心棲地種的夥伴互動,希望能從關心棲地出發,推廣至全民共同參與,朝向隨手做記錄、守護棲地的目標邁進。

什麼是公民科學家? 

       歷史上最早且持續至今的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活動,是在1900年由美國奧杜邦學會(National Audubon Society)鳥類學家查普曼(Frank Chapman)所提出的聖誔節鳥類調查活動(Christmas Bird Count)。近年在台灣也有許多研究團隊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進行各類群生物研究,如鳥類、兩棲類、蜘蛛、蛾類、蛇類、蝸牛,甚至是道路致死生物調查等等,吸引許多熱情的公民科學家們投入。

       隨著臺灣智慧型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公民科學的概念持續獲得更多一般民眾參與,許多人因為對自然的愛好,開始投入參與貢獻。荒野保護協會也持續推動「荒野棲地大調查」、「國際淨灘行動(ICC)」、「幫小松鼠找個家公園生態化調查」等公民科學活動。

歸納能成功推行公民科學家計畫的主因是:

  1. 由科學家設定簡單的調查方式,讓一般民眾可以有系統的參與調查,降低專業門檻。
  2. 參與者能從中學習生態知識,彙整個人經歷,獲得個人的滿足。
  3. 蒐集的資訊經科學家有效的應用分析及公佈,讓參與者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