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洋減塑青年行動 大海需要你的行動!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總會
 
塑膠汙染是全球最重要的環境議題之一,全球塑膠製品總產量超過數百萬噸,產品使用過後成為垃圾,除了回收、焚燒、掩埋外,剩下的不知不覺進入我們的環境中。平時隨便丟棄在地上的垃圾,可能會進入下水道,經由河川,最後進入海洋,而海洋成為塑膠垃圾最大的儲存場。在全球「用過即丟」風潮的背後,大海是否已經變成一碗塑膠濃湯?究竟誰會喝下這碗五味雜陳的湯?魚、鳥、海龜、還是你我?
 
我們驚見太平洋中央的中途島上,海鳥的胃中出現五顏六色塑膠碎片,甚至有台灣生產的打火機;環繞全球的洋流不斷輸送來自陸地的垃圾,入侵全世界的海岸線。享受塑膠製品便利的同時,我們不得不面對此世代最嚴重的環境議題之一。
 
荒野自2008年於世界地球日開始著手清淨海灘,2010年起與全球共同響應國際淨灘行動,每年九月至十月間號召數百餘間學校、企業與團體共同參與。透過眾人所紀錄的海洋廢棄物資料顯示:光是塑膠垃圾的數量就超過總量的80%!淨灘行動每年持續進行,垃圾卻並無逐年減量,因而道出:淨灘不是終點,唯有「源頭減量」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今年,荒野邀請80位16至25歲青年學子,運用創意將「減塑方案」落實在校園與生活中。「海洋減塑青年行動」在2014年8月23至25日,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辦。此次青年論壇是台灣環保團體自關心海洋廢棄物議題起,首次大型行動,荒野邀請來自美國、智利、日本、香港等地的環保行動者參與論壇,現身分享海洋塑膠議題第一線消息與寶貴經驗,激發青年們的熱情與創意。期許學員藉由三天的論壇,創造實際參與環境議題的動力,進一步為我們所居住的環境、養育我們的大海帶來更多改變。
 
講師陣容
 
「我的無塑生活」發起者,120天僅製造200克塑膠垃圾。自從了解到塑膠污染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危害後,Beth Terry開始一系列實驗:測試自己是否能在不買任何塑膠製品下生活。她將個人的塑膠廢棄物減量到平均值的百分之二以下,實驗最後發表在熱門的部落格「我的無塑生活」(MyPlasticFreeLife.com)和新書《無塑:去除塑膠壞習慣,你也可以!》(Plastic Free: How I Kicked the Plastic Habit and How You Can Too)。
 
 
 
鹿兒島大學海洋物理教授,恆跨東亞6國上萬公里,追蹤洋流與漂浮打火機。1997年參與日本海納霍德卡石油洩漏事件的志工行動後,開始研究海洋廢棄物。1999年發起鹿兒島國際淨灘行動,並成立鹿兒島清淨事務局,研究海洋廢棄物對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並定期監測鹿兒島沿岸的海洋廢棄物。特別的是,他發現中途島沙灘上14%的打火機來自台灣。

 

 

2012年參與Algalita與5 Gyres Institute的研究環太平洋垃圾帶的海洋污染。2012年六大貨櫃滿載塑膠原料於香港翻覆,率先發現並號召十萬香港人淨灘。香港膠災後,在香港創立非營利組織Plastic Free Seas(無塑海洋),旨在提昇公共意識、組織行動將香港與全球塑膠污染議題結合。

 

Martin Thiel 洋汙染與海洋生物 (智利)
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學海洋生物教授,於全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的海岸線淨灘,帶領全國學生調查海洋汙染。主要研究海洋無脊椎生物的行為生態學,2007年發起智利「廢棄物科學」計畫,結合學校教育與科學方法來調查沿岸地區的垃圾問題。

 

來自紐約的華裔藝術家,對環境教育的熱誠促使她成立「環境藝術工作室」(Rare Animals Really Endangered,R.A.R.E),2012年開始與荒野合作策劃海洋系列藝術展:「愛上大海我的家」、「北海岸海洋過客」、「親清海洋我的母親」。今年六月參加5 Gyres Institute的研究航行,預計從百慕達三角洲航行至冰島,監測海洋的塑膠微粒污染。
 
 
 
 
「渦流計畫」(Project Vortex)藝術家之一,將海洋廢棄物以創新方式呈現在環境教育中。Liina是香港的德裔藝術家,原為日本、德國時裝設計師,在2007年到香港後開啟其自由藝術創作生涯,結合藝術與淨灘行動提昇公眾意識,透過把廢棄物轉化為藝術品來引發觀眾思考環境污染的問題。2014年四月其創作「垃圾排擋lost'n'found」展現Liina驚人的顏色敏銳度,將淨灘撿到的垃圾依照顏色排列出美麗的圖像。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67期第4~5頁2.3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