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的涼風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Maital Takiludun(漢名:高大芳,自然名:山棕)、圖/高雄那瑪夏國中

Zainin pacishuan!Zainin pacishuan!
來吧!螢火蟲。來吧!螢光蟲。
Anta daida danum a mapais
那裡的水嚐起來是苦(澀)的
Anta dipa danum a madavus
我這裡的水是特別甜的
Zainin zainin, zainin pacishuan!
來吧!來吧!來吧!螢火蟲們。
——《 Zainin pacishuan》布農族螢火蟲之歌

春末,向晚的涼風,吹走了白天的澳熱與不適,孩子們在藍天群樹下唱起這首布農族的螢火蟲之歌《Zainin pacishuan》,開朗的歌聲配上陣陣的蟬鳴,聽起來就是特別舒心。

位處高雄偏遠山區的那瑪夏,歷經八八水災重創後,曾經百廢待舉、害怕惶恐,那瑪夏國中挺過山下安置的空白歲月,重新回到原地辦學,並重新思考在大自然中的定位。災難,讓我們看見追求文明、進步與經濟提升的背後隱藏的環境成本。災難,讓我們看見孩子拋開身邊的自然資源沉迷於網路遊戲或通訊軟體,不再前往樹林或溪澗探索大自然的危機;母語更因為電視的普及與主流文化的強勢,快速地流失。

幾位致力於環境保護與文化保存的學校教職員與地方人士有感於此,從2012年開始,在每年4、5月螢火蟲爆發的季節,與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共同合作辦理「重見山林之美」活動,選定荒野保護協會從2008年起守護的悟洞自然教室作為活動主場域。

「重見山林之美」顧名思義是以一種引導孩子重新找尋自己在大自然的位置而設計的營隊活動。上午設計觀察要領、採集倫理、無痕山林等靜態課程,下午則是分組競賽,實做野菜採集及生存技能,傍晚族語歌謠教唱及耆老說故事時間結束後,全體人員踏著夜色信步下山,沿途有滿天飛舞的螢火蟲作伴,好不快樂。

荒野志工猶如一本大自然教科書,累積長久的自然觀察經驗或書籍研究等紀錄,透過遊戲、繪畫加上專業的解說功力,引導孩子尊重大自然。耆老猶如一本活生生的山林生存工具書,承載祖先口耳相傳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應用於生活中。兩者相結合的解說能量非常強大,教學相長,自然是力上加力。

能量滿滿的活動,藉著荒野志工的引導去思考自己在大自然的位置,打開五感去感受山林的能量與魅力;跟著耆老走進山林認識在地動植物,並學習每種植物在生活上的運用方法或其代表的文化意涵。當然,大多以族語進行的解說,是我們鼓勵孩子聽、說自己語言的方式。

學校到悟洞自然教室約有4公里的距離,不管是悶濕的雨天還是曬到發乾的豔陽天,從來沒有取消與大自然親近的步行機會,通常是上午靜態課程結束後,分組出發。學校教師、耆老與荒野志工們耐心地陪著孩子們一步一步往前走,沿途觀察的範圍很廣,只要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鼻子聞得到,皮膚觸摸得到的全部納入解說裡。荒野志工教導辨認技巧,耆老分享生活應用方式,學校老師負責學生的秩序與安全;分工專業,各司其職,互為學習。

「老師,請問這是什麼昆蟲的卵?怎麼那麼可愛!」

「老師,這個藤蔓類的花聞起來怎麼像大便一樣臭?」

「Tama Dahu,使用Valu(葛藤)綁重物時要挑哪種比較好?」註1

「Cuma Mu'u,您剛剛教我們使用姑婆芋的葉子做杯子,請問我可以試看看嗎?」註2

剛出發時,孩子們的觀察力瞬間爆表,充滿好奇,一路走走停停,不斷詢問,甚至還搶著做。

當道路變得陡峭,開始向上爬升時,這群小鬼就會啟動牢騷模式。

「老師,到底還有幾分鐘才到悟洞呀?」

「老師,您講『快到了』這三個字已經講了快100遍了,我們怎麼還沒到?」

「老師,你騙人,一直說五分鐘就到了,剛剛問你也是這個答案,現在問你也是這個答案。」

「老師,我可以放棄嗎?腳好痠喔……」

四公里的路程,按照荒野緩慢的步伐,走2-3個小時很正常,學生很容易磨到沒耐性,當走到七暈八素、哭爹喊娘時抵達悟洞,看見學校用心準備、充滿傳統風味的午餐,很快就會忘記剛剛一路爬坡的痛苦,這就是山上的孩子,單純又容易滿足。

悟洞(Utung)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其名稱的由來,起源於在地卡那卡那富族群:utungnga-ung-ung,意指太陽照不到的山溝,或是潮濕陰暗的地方,就像今天所稱的雨林區。

孩子在這片綠意盎然的豐美山林,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學習傳統歌謠,沉醉於傳統神話故事,使用山芙蓉及葛藤做出傳統頭背帶,用5 分鐘製作便利的山棕雨衣。當夜幕低垂,螢火蟲漫天飛舞,孩子們用接連不斷地驚嘆聲表達出意猶未盡的滿足感。在黑暗中下坡緩行,不僅是對於螢火蟲的尊重與愛惜,也是克服內心恐懼,利用眼睛以外的感官探索世界的最佳方式。

我很喜歡布農族這首《Zainin pacishuan》螢火蟲之歌,歌詞好記,旋律簡單。短短的歌詞,卻隱涵布農族人對生態大大的智慧。螢火蟲是很敏感的生物,它生存的棲地必須是無汙染的環境,它同時也是生態的最佳指標。

歌詞中提到那裡的水嚐起來是苦的,別喝;這裡的水是甜的,來喝吧。聰明如螢火蟲,知道乾淨的水源利於生長;智慧如布農族,知道有螢火蟲親近的水源沒有汙染。原住民向大自然學習而來的智慧無窮無盡,在快速流失的世代,我們必須保存它。

聽著大地母親,我們感知世界。山林的智慧,即使走過悟洞百遍,仍無法認得所有的動植物。但,知不知道眼前植物及其來歷是其次,打從心裡尊重山林,以謙卑柔軟的心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重點;於此,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願孩子們未來在追求名利的同時,能記得今日大自然給予的單純快樂」這是我每次參與「重見山林之美」營隊活動之感,悟洞自然教室永遠等著謙卑的人向她學習。

 

註1:Tama 為布農族語,是對叔輩的尊稱,Dahu 是布農族男子名。
註2:Cuma 為卡那卡那富族語,是對叔輩的尊稱,Mu’u 是卡那卡那富族男子名。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90期第12~13頁5.4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