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荒野」改變刻不容緩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圖、文/廖佳雯〈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三年級、荒野暑期實習生〉

       在荒野待了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一個月,這一個月裡見到各式各樣的人和理念,要說大家有甚麼共同點,大概就是荒野的每個人都是熱愛環境的吧!在進入荒野實習之後我最感到驚訝的是這個成立這麼久、分會及活動都如此眾多的龐大組織,實際的活動運作竟然大多都是依靠志工這件事。志工,是一群沒有領水支付卻願意付出勞力、時間甚至金錢的人,是甚麼樣的組織及理念可以讓一群人這樣無償的付出呢?

       

       我在荒野的實習分為室內的辦公室行政及參與協會活動的戶外兩個部分。室內的實習主要是協助專職,這其中時不時地看到各個分會的專職或志工也都會跑來開活動的會議或交流,而在周四的固定講座中,邀請到的講者也大多是志工,他們未必是講座主題的專家學者,但他們花了很多的心力自己觀察、研究、向專家請教,更重要的是:那是他們所愛的。雖然他們可能會緊張忘詞,不像專業講師如此的侃侃而談,但還是感受的到他們對環境的熱愛,也會忍不住感動。

       相較於室內的辦公室行政,戶外的實習就有趣也多元許多。這個月的實習中我也去了很多以前從沒想過要去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共同點就是很「荒野」,真的都很原始甚至是雜草叢生。

       有一次的活動我去了位於六張犁的富陽公園的導覽活動,花了一整個早上的時間聽了有關公園的歷史、生態解說,一個當地的住戶就說她住了幾十年從沒來過呢,一直以為這裡只是一片雜草,沒想到這麼漂亮、保護的這麼好,讓我聽了又驚訝又覺得好笑。但我也不禁想到,會不會是宣傳不足才讓人們沒有機會來看一看這些美麗的景緻呢?但又想到這些地方一旦有越來越多的人來觀光的話,會不會就無法維持一樣的景緻了呢?

       

        另一次的活動我來到了五股溼地,那天修繕完東亞家蝠的蝙蝠屋後,有機會可以用探視鏡觀察蝙蝠,大人小孩都相當地興奮音量自然也大聲了起來。環境保育有時候就是這樣吧,要吸引人們關注無非是製造議題或提供親自體驗的機會,但隨著人一多,若沒有適當的宣導,垃圾、聲音等多少還是會影響到當地的生物,這也是一種必須考慮到的後果吧。

       荒野的會員數及志工數其實遠遠的超過我的想像,但無論是講座還是戶外導覽,一定都有人在做筆記,有時候自己都覺得慚愧,畢竟大部分的人都已早就過了求學的年紀了。剛來時常想這些志工們怎麼會都願意無償為協會付出呢?沒有人喜歡做徒勞無功的事的。但漸漸的發現原來他們不是只有付出,透過各種活動他們其實也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對人群演講解說的能力,這些都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機會。

       

       荒野的宗旨中就環境推廣教育這點,我覺得最特別而這也是現代人很需要的。如同淨灘講座所說的,保育生態除了事後的補救外最重要的其實是解決源頭,如果人們對待環境的態度和觀念不改,再多的補救也無法跟上環境被破壞的速度。畢竟人類真的太多科技也太發達了,科技的發達帶來了方便的生活也帶來了更多的垃圾、浪費和破壞,但科學家們都仍對改善環境抱持希望,只要及早改變。環保組織的目標看似都很理想,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改變」吧。

 

附加檔案大小
302_p16-17_0901.pdf1.9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