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環境教育-教育推廣(原自然教育推廣)

環境教育-教育推廣(原自然教育推廣)

自然體驗活動是荒野進行環境教育的一種方式。荒野在全台灣共有48個自然場域的定點觀察站,解說員每個月在觀察站持續進行著自然觀察,記錄其中的四季變化,並在定點舉辦各類型單日或過夜的戶外推廣活動。荒野每年在全台各地進行了上百場的戶外自然體驗活動,期望藉由荒野解說員的引領,帶領民眾走入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進而喜愛自然、珍惜自然,並做到關懷保護的行動。

【理事長的話-快報312期】「面對」,是解決困難的不二法門

2018-08-08

經驗分享 其一:       國中時,有一段數學課程是因式分解,課程進行時,我似懂非懂地看著老師熟練的解題,面對考題時,我卻完全不知該如何開始,成績單然也不好看,「面對」這個問題,我選擇跟媽媽說並請給我買參考書的錢,媽媽全力支持及我多多練習及熟背公式,我度過了這個困境,期末考以幾乎滿分分數過關(98分,因為考卷寫得凌亂,被扣除2分)。 其二:       高中一年級,進入新竹女中,音樂的聽音是必考項目之一,老師彈出10個音,學生必須在五線譜上標出音階的位置,住在鄉下的我,音樂可來自大自然、電視的歌唱節目、電視劇主題曲、布袋戲的主角出場歌曲及學校音樂課。聽音且標示出在五線譜位置,對我真的有困難,所以上學期我不小心填對3個,「面對」這個困難,我想應該有方法可以解決,所以我去練了半年的鋼琴,讓自己的手在琴鍵上跳動的時候,也順便聽聽音的高低,非常順利的在拜爾的調教下,下學期的聽音順利過關。 其三:       高中二年級,數學的向量及二元二次方程式又是我的另一個困境,暑假的課程結束後,進行的暑輔考試,拿到數學考卷後,我從第一題開始,看不懂也不會做,我改從最後一題開始,也是一樣,腦中喚起從中間吧,仍然不會,背脊轉涼,心兒焦慮,此時的我,知道我的數學似乎遇到困境,考卷發下,我得了28分。「面對」這個困境,我參考了國中的經驗,也去買了參考書,但這次有點不同,我速乎連參考書也看不懂,立定自己心中的定見,我拿出課本、參考書,先看課本,再練習參考書的題目,如此一直重複,第二天再跟同學討論,我突破了,雖然我進步緩慢,也漸入佳境,預估自己期末考只要有70分學期成績就可順利及格,期末考當天,我計算自己已達79分就提早交卷,在操場享受冬日溫暖驕陽,最後學期成績63分,班上只有13人及格(共有48人,35人需要補考),此經驗告訴我,雖然原先成績不如人(暑輔的28分該是全班最後了吧,期末竟然有許多原先的高分者也須補考),只要努力也能慢慢進步。 面對環境問題       環境,是由生物與非生物共同組成的。       臺灣的環境問題,有垃圾問題;有空汙問題;有水汙染問題;有土壤污染及破壞問題;有野生生物生存問題;有人類生活空間問題,問題多面向也很難解決。       再困難的問題,只要我們願意「面對」,並著手從自己可以的地方開始,相信一定會有解。「面對」海洋的海廢,淨灘及減塑是解決的方法之二;「面對」能源及空汙,節能是解決方法之一;「面對」物種保育,棲地營造及棲地守護是解決方法之二;「面對」破壞,那就從關心這片土地開始,並愛上台灣這片土地吧。

百年水簾橋 綿延荒野曲

2018-06-06

新竹峨眉獅頭山的石硬子古道,有一座水簾古橋,自大正七年(西元1918年)竣工至今,已屆百年。

燕子不爽約 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

2018-06-05

初春的燕子吱吱喳喳匆忙來回於原野、街道間,喙銜泥球在屋簷下尋覓妥適位置構築新巢,或是翻修舊巢以備下蛋育雛。

【理事長的話-快報310期】面對氣候變遷,韌性城市是上策

2018-06-05

已經是5月底了, 但今年的梅雨, 卻還沒有來, 是遲了?還是毀約了呢? 種植竹筍的伙伴, 盼著一場雨的到來, 因為雨來了,筍才會冒著出來, 我爸爸也在種植蔬菜, 嚴熱的天氣, 在田裏工作的時間, 也從下午的3:00延到4:00 綠竹筍一直沒有長出來, 索性取了水,澆了一些, 竟然就真的冒出二個筍子。 一場該適時出現的雨水, 卻在今年遲到了, 但遲到了,還會趕著來嗎? 沒有一個人知道「梅雨」還來嗎?        大自然中,因氣候變遷的因素而生物失序的議題,總有人觀察到及討論著。例如花兒開花季節變了,天氣時而酷寒及炙熱等。但今年卻是雨水。環境變動愈大,則需要有更大的韌性才能度過困境,人的身體調節是如此,城市及環境也是如此。若土地可以涵養足夠水分,則溫度變動會減緩,缺水問題會較慢出現,人們的休閒空間也會從家裡移至戶外,相對的,電也省下了,親情也變濃了,身體變健康了,或許話題也多元了,只是將不透水的水泥改成透水材質而已,已經好處多多了。又例如種棵樹吧,一棵樹,樹下可乘涼、可休閒,有遮蔭、有涼風,有一群人在樹下乘涼聊天,有一群生物在樹上棲息或暫歇,可增加社區情感,可共同討論社區發展及事務,也是好處多多。        濕地像個環境的大腎臟,幫忙土地蓄水,可降溫、可滯洪、可潔水質、可養活特殊生物,但若把濕地開發成水泥鋪面, 似乎土地價格提高的感覺,事實上,是用我們的氣溫調節能力、各種生物的生命及我們的心靈成長換來的,若真要談價格,應該是無價吧,既是無價,又何需討論呢?        今年梅雨未來,我們有多少韌性可以渡過此缺水期呢?檢視土地及環境結構吧,讓城市的韌性可以更增加,順利為人類及萬物留下美好的、自由的棲息環境。  

【理事長的話-快報309期】溫馨五月 為臺灣土地母親發聲

2018-05-09

臺灣這片土地,是孕育島上萬物的偉大母親。 島上的溪流,是個運輸系統的通道。 運著每個生命所需的水及養分,浸潤著土地上的生命。 有時會將水及養分運至濕地停留,讓動物可以在此喝水、休憩或居住。 有時會將水及養分運至湖泊及池塘停歇,作為缺水時的儲備用水。 島上的土地,是個養分儲存及轉換的大倉庫,更是島上植物生長的重要基石。 土內有許多生物,將生物遺骸轉換成土壤中的養分,讓物質能永續循環。 透氣又有養分的土壤,在風調雨順的環境下,是植物生長及孕育後代的好場所。 潮水定時拍打海岸,將溪流的漂砂重新送回岸邊,造就美麗沙灘及多樣礁石。 沙灘及礁石就成了生物的棲地及天然的防坡堤。 臺灣土地像個母親般,守護著島上的每一個生命,也孕育著每一個生命。 臺灣土地像個母親般,給予島上的生物永續循環的營養、水及環境。 但現在島上的子民,卻對這位土地母親做了令她痛楚的事。 為了搶更多土地利益,而將具有自然浸潤的溪流整成水泥化的三面光, 像極了硬化的血管,雖然平日看似安全,卻會在某一天破裂。 且溪流周邊生物無法自然獲得浸潤,更無法提供養分給中下游的生命。 水泥,擋住了人民的親水,無人關注的溪流就成了廢棄物的自動運輸中心, 垃圾及廢水大量傾倒進入溪流,土地母親的運輸系統就成了污穢之河了。 天然的沙灘及礁石,是許多生物棲息的場所,也有許多天然港口。 興建人工漁港,而築成長長的凸堤,潮浪每天拍打,卻挖走天然的漂砂。 失去了漂砂的沙灘,沒有了天然防波功能,也讓更多土地被淘走。 還有砍掉大樹,就像扯掉土地母親身上的保護層而暴露在空氣中。 大雨時,土壤的沖刷及高溫曝曬的刺痛,這些都像是將土地母親剝皮削肉。 噴除草劑及農藥,就像將土地母親所生養的孩子殺死。 溫馨的五月,對母親展現孝道之時, 或許也該思維如何善待土地母親。 母親,總是以無比包容之心,愛護及守護著我們。 土地母親,也是如此地守護著島上的子民。 但若我們的作為及破壞超過了土地母親的守護能力時,會如何呢? 我們的土地母親,現在應該是忍著痛、忍著傷, 只要我們關注土地母親,讓她能好好復原,我相信她會世世代代守護著島上居民,永世不朽。  

【已額滿】2018「節能不分你我他、一起來當行動家」社區/學校節能工作坊

2018-02-12

  是否感覺到 地球生病了 極端氣候 成為生活的日常 霧濛濛的天空 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連大口呼吸 都有點困難 我們不是魔法師 但是有比魔法師更厲害的力量 就是行動!行動!行動! 就從節能開始吧! 少一些浪費 多一些珍惜 少一點嘆息 多一點行動 少用一點 多做一些 人人成為「節能行動家」 一起用行動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 讓我們透過簡單實用的課程活動,進行能源健康檢查,認識日常生活中具體消耗能源的產品, 找出隱藏在生活環境中浪費的能源,『不影響生活品質』又可以-節能、環保、省荷包。 (報名節能工作坊,申請單位還可獲贈節能獎品喔!) 【指導單位】經濟部能源局。 【主辦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荒野保護協會。 【活動日期】以申請單位提出之時間為主,並參酌上課講師時間訂定。 【課程時間】以6小時為原則,得彈性調整。 【費       用】免費。( 由主辦單位提供講師及活動所需教材、教具 )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18年10月31日(或場次額滿)止。 【注意事項】 1.一個單位僅可申請一場工作坊。 2.若社區團體有意加入節能推廣行列,歡迎聯繫免費志工培訓事宜。 3.洽詢電話:0983-681429 柯小姐;Email:karen@wilderness.tw。    

荒野台中20成年禮 舍我其誰

2018-01-24

20年的悠悠歲月 一個懵懂無知的嬰孩 已蛻變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成人 期許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理事長的話-快報306期】看看以前、想想未來

2018-01-19

每年的歲末年終,是個審視自己的好時機。 隨著跨年的活動,如火如荼展開時,不妨讓自己靜心,看看以前,想想未來。 華人在歲末年終,總是會將自家環境清潔打掃一番,掃除塵埃、煥然一新。 這種除舊佈新的做法,讓人有新的一年,新的氣象的感覺。 「清掃」 表面上是拿起掃帚,將看得見的垃圾或塵埃去除。 因為有了清掃的動作,我們居住的環境才能保持清潔。 「清掃」 用更深層的心靈層面思考,是將自己的心做個整理。 因為有清掃自己的心靈,才能讓自己的心一直保持活力及積極。 好好審視今年所做的事,哪些值得持續努力,哪些應該修正,這就是清掃。 又如好好審視自己內在,哪些該剔除的思維,哪些該保存的優點,這也是清掃。 看看2017, 臺灣的天空,冬天總是擔心著霾害,夏天總是擔心著高溫。 臺灣的溪流,不小心有人惡意排放廢水或傾倒廢棄物,或偶有整治工程。 臺灣的海洋,似乎塑膠廢棄物總是清不完。 臺灣的山林,似乎不少人開挖興建渡假山莊或露營區。 臺灣的農地及農產品,似乎與除草劑與農藥總是牽扯上關係。 想想2018 我們的天空,希望霾害減少,夏季高溫略降,這樣該守護更多的綠地。 我們的溪流,希望河水清清,這該有更完善的汙水處理、廢棄物處理及自然河道。 我們的海洋,希望能灘上清潔、海上乾淨,這樣該減少日常塑膠製品的使用。 我們的農地及農產品,希望健康無毒、農地永續,這樣該減少或不用農藥或除草劑。 看看以前   想想未來 臺灣的永續需要大家從心靈層面開始做起,想想萬物大地,臺灣就會愈來愈好。

看見-新竹特導坊的寧靜與喧囂

2017-12-13

文/林淑英〈新竹分會特殊導引工作坊,自然名:舞鶴〉、圖/新竹分會特殊導引工作坊         特導是一條優美小徑,茵茵綠意,緩慢且行,在這良善人性花園裏,聽者與說者以最簡單最純真的方式接近土地,彼此靠近,打開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者,自己與自然界的五感天線,享受美好的此時此刻。 看見一條人少的路        自然的奇幻曼妙總能讓人在某些時刻受到撫慰與放鬆,對於一般人而言,離開熟悉的環境走入荒野是件普通而且很簡單的事,但是對於某些族群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他們可能是一群坐著輪椅的重度身障者,生長在弱勢家庭的小朋友,家庭功能薄弱的青少年,行動緩慢的長者,特導希望能成為一個引路人,藉由帶領與體驗,感受生物奧秘的力量,期待可以在其中獲得療癒,用另一種心情與視野來看待自己與所處的環境,讓自己的能量更加充滿。        要進入這樣的服務領域絕對是一種全然不同的經驗,在準備充分的解說素材之外,更需要有對受服務者的認識與了解,因此,具有同理心與人際溝通的技巧絕對是解說員相當重要的能力,這是一種對於生命的學習,我們不以自己為出發點,而是去看見他們的需要,及時的回應與導引,共同處在當下。 2016新竹特導坊元年        總會創設特殊教育委員會已超過十年,也已舉辦八期的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培訓課程,新竹分會自1997成立迄今,雖曾辦理過少年福利機構的短期方案與弱勢兒童長期陪伴營隊,但仍未見完整的特殊志工培訓計畫與針對不同族群設計適性的服務方案,2016年,以總會的經驗為基礎,參酌地區性的社會福利服務需求,開展了屬於新竹地區的特殊自然導引新頁,「特導坊」於焉誕生。        二月份邀請了總會特工坊的重量級創始人高永興為我們說明特殊教育委員會的發展歷程和人力培訓、活動設計等內容,春天,籌備小組在喝了五次咖啡之後共同擬定三個服務目標: 一、以「陪伴」這群少數的族群為出發點; 二、能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 三、設計適性的方案「引導」發揮自然的奇幻力量。        五月期間,第一期特殊自然導引工作坊宣告成立。第一階段為說明會與密集式課程,說明會上參與者說清楚講明白,澄清期待,確認承諾,要攜走長路,接下來的同理心青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等課程一一傾聽,入耳入心。第二階段是機構的參訪,分享伙伴們的心內話。華光智能發展中心,「這次的參訪,讓我看見很多,結束後也想了很多。原本或許只看見不幸,但經過眾人齊心努力,幸福還是會降臨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但也都一樣。我們都擁有一些,但我們也都缺少一些。如果可以將有的給需要到的人,也願意接受無法給的人可以白白接受,我想這樣的社會會更和諧些,更正義些吧!」。        秋霖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體會到在老人服務上,應對時需要多一點的同理心,尊重他們的意見,適度當一個傾聽者,成為老人陪伴或溝通者,讓他們感受到被人重視的感覺。」「透過實際經驗,學習傾聽、學習貼心和柔軟、讓我們得以更加茁壯、更能承擔,將我們身上充滿希望的光,擴展發散到各角落,為自己更為所有和我們同在一起的所有人。」 朝服務道路前進         十一月啟動出發,第一次獻給了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青剛櫟陀螺的轉轉樂,咸豐草的神射手,大葉桃花心木的飛旋等各式種子帶給長輩們無限驚奇。為藍天家園的青少年們準備的則是廣闊田野大山背油羅村的鄉村控窯與採集野菜。同樣的場域,我們邀請智能障礙的青年們伸手雙手,共同揉著綿綿的地瓜圓。在動物園裡,特導員溫柔牽起了長者的悠悠懷舊情,桂花樹下享用當天早上伙伴親手現煎的桂花蔬菜麵餅,展現十足的創意與誠意。來到智能發展的長期機構裡,設計四種輕鬆的闖關遊戲,鼓勵天使觸摸嗅聞,串起與大自然的聯結。        也邀請新住民姊妹坐火車來到內灣,馬胎古道賞景賞心賞自然,把自己放在山水深處安頓舒緩。我們請天使們走進新豐紅毛港,在紅樹林裡聽見風的聲音,玩起大自然圖片的拼圖,木麻黃的接接樂。長輩們來到十八尖山,阿勃勒樂器、羊蹄甲面具、江某轉轉樂,體驗不一樣的植物之美。         特導員是勇於承擔的,每次活動都由伙伴們輪流擔任召集人,在一次次的過程中我們挑戰自己的耐力與彈性,在陪伴中看見自己,在服務裏看見無限可能,也在合作關係中看見伙伴,成就一種給力的伙伴關係。檢討與回饋也是每一次活動結束後必行之事,安排在職訓練課程讓服務者進修與被提醒,「做對」比「做多」好,給「適合」的比「給多」好,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學習一個適當的付出。 做一個優雅而適切的事         柬埔寨高僧MaHa Ghosananda是這麼說的,「如果妳只用妳的智識行走在這個世界上,那麼,妳就是只用一隻腳在走路;如果妳只用自己的愛心與憐憫行走在這個世界,那麼,妳還是只用一隻腳在走路;如果妳同時以智識及愛心行走世界,那麼,妳就是個有智慧的人。」我們相信,最偉大的智慧就是享受生命當下最真實的事物,單純的低下頭,向優美的法則和自然的奧祕展現讚嘆與致敬,熱情與愛不再是虛幻和揮霍,而是將自己投身在日常的事物之中。特導,正是這樣一條尋常又不尋常的服務之路。

菜頭與稻士

2017-12-13

圖、文/謝華君〈新竹分會解說員,自然名:天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一直很想達到陶淵明的詩句中那種田園生活怡然豁達的心境,所以在家附近找了一小塊地種菜當個業餘農夫,偶而來個「晨興理荒穢」,更偶爾偶爾來個「帶月荷鋤歸」,可還是覺得和詩句中的境界還是差很遠,因為種菜的田就在科學園區旁,一邊揮鋤頭種菜,一邊看著近在咫尺的高科技公司廠房,想要「結廬在園區,而無車馬喧」實在太難。大概是自己修行不夠,心還不夠遠,所以才不能「心遠地自偏」只能有機會就到郊外農場走馬看花,望梅止渴。後來輾轉得知,新竹荒野在橫山鄉豐田村租了一塊田,荒野人稱「油羅田」,還有一間紅磚老屋,好奇之下便前去拜訪。        第一次看過這裡的環境之後,就知道要怎麼達到陶淵明的境界了,心不夠遠沒法「心遠地自偏」? 沒關係,山不轉路轉,心不遠,直接「地偏」就好啦。來到這樣的鄉間,不管心遠心近,總之地已經夠偏遠了。這裡的環境依山傍水,阡陌綜橫,雞犬相聞,完全是讓我這樣的人一償宿願的地方。就這樣,我加入了油羅田,成為定期來此耕種的志工之一。        油羅田說偏遠,其實距離新竹市只有半小時車程,很適合居住新竹市的我每周固定一兩天來這裡耕種,過著「半農半X」的生活。剛開始只是跟著油羅田的發起人「海哥」幫忙各種農事,種菜、挖地瓜、採玉米...等等,油羅這裡水氣重,清晨及午後常會漫起濛濛的霧氣,此時在田裡工作,看著遠處雲霧飄渺的山丘,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浪漫。         在田裡幹活的時候,最能察覺時間流動,感受冬天的太陽慢慢把身體烤得暖烘烘,看著夏天的太陽把影子一吋一吋縮短,春天總是濕漉漉的泥土,夏天難以忍受的火辣陽光以及除不盡的雜草,秋天猛烈的九降風,還有冬天寒流在菜葉上凝起白白的霜,田裡的農事總讓我體會自己與四周的環境以及時空緊密連結。         後來海哥在這裡開辦了「菜菜子自然觀察班」的課程,號招了一群對於田園生活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到油羅田來種菜、做自然觀察、同時體驗農村生活。我因為比較早開始在油羅耕種,熟悉環境,所以就幫忙帶著菜菜子們種菜。        帶人做工的人是「工頭」,帶菜菜子種菜的人,當然就是「菜頭」囉!菜菜子們來了,油羅田更熱鬧了,和菜菜子們一起種菜,邊工作邊聊天,比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更有樂趣。菜菜子們除了種菜,也做自然觀察,因此常會出現角色認同的矛盾。當辛苦種下的高麗菜上被紋白蝶的幼蟲蹂躪,或是小黃瓜藤被金花蟲咬得千瘡百孔,該怎麼辦?我發現大多數的菜菜子反應都是拿出相機,仔細幫這些吃霸王餐的大食客們拍照,然後開始討論起牠們的生活習性,一點也不在意那些受害的菜。這些蟲子一定是上輩子燒了好香,才會投胎到油羅田來吧。        「共耕共食」是菜菜子課程的一個訴求,大夥上午一起在田裡忙碌,中午的時候,就在老屋一人一菜,一起吃午餐。後來我發現「共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這一餐實在太美味,要是沒吃到這一餐,會非常遺憾。好幾次我有事情必須中午前離開,無法在老屋和大家「共食」,這種時候回程的路上心情總是相當失落,就像看了纏鬥了八局的棒球賽,卻在最後一局跑去上廁所而錯過關鍵致勝的一球,扼腕啊!        好幾位在油羅耕種的夥伴都有辦桌主廚的實力,甚至還有人是烹飪老師,桌上的菜有些是夥伴在家先做好帶來分享的功夫菜,有些是田裡新鮮現採的農作物,勞動了一上午,再吃滿桌的好菜,享受程度實在不書米其林。尤其是現摘現煮的有機蔬菜,鮮甜的程度和平常去超市買回來的青菜完全是不同等級,好吃極了。「要抓住一個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別人怎麼樣我不知道,總之我是被牢牢抓住了。        不過,菜菜子的課程可不是只有快樂浪漫的事,要當農夫,常常得在烈日下揮汗耕作,或在陰雨綿綿中彎腰採收,即使已經很努力了,可是菜園還是常常呈現「草盛豆苗稀」的荒蕪景象,沒關係,畢竟我們可是「荒野保護」協會嘛!不過這也讓大家體會了,農業這門學問真是深奧啊。        和菜菜子們種菜種了一年之後,想開始種點不一樣的,更大規模的,因此我開始在油羅田學習種稻,成為種稻人士,簡稱「稻士」。從插秧開始,因為不灑農藥,所以要不斷地和福壽螺、雜草、以及各種水稻害蟲奮鬥。幸好有不少幫手幫忙,除了油羅田的志工們會幫忙撿福壽螺除草之外,這裡還常駐了陸海空三軍,守護稻子的安全。        陸軍的代表是蜘蛛,負責處理爬到稻子上的各種蚱蜢、飛蛾幼蟲、金花蟲;空軍以蜻蜓為主,全力擊落吞食從空中進犯的螟蛾;海軍則有鴨子組成的艦隊,專門對付福壽螺;也別忘了兩棲部隊青蛙,在地面、水中都能發動攻擊。美中不足的是,各軍種之間有著先天的矛盾,不能協同作戰,常常可以看到兩棲部隊青蛙吞了蜘蛛或是蜻蜓,或是鴨子叼起一隻跑太慢的青蛙。有這麼全方位的守護,秧苗大多可以有驚無險地長大,每次巡田水,看著一寸寸抽高的稻子,都有種莫名的欣慰與興奮。        四個月後,當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等待收成,沉沉的稻稈迎著風搖曳,彷彿對我點點頭說:「你合格了」,那是成為農夫最大的喜悅與滿足。種稻的過程比種菜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當拿到自己種出來輾好的米時,那種心情並不像是成功完成一個專案,反而比較像是從旁見證了一個奇蹟,一個生命能量流動的奇蹟,因為這個奇蹟,我們人類才能一直生存繁衍,不斷延續下去。         油羅田的稻米分為手工田和機器田兩個部分。手工田只有不到一分地(一分地約等於300坪)的大小,從育苗、插秧、收割都靠志工手工完成,堅持手工,其實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體驗農業的辛苦,但又同時享受它的浪漫。金色的陽光下,金色的稻田裡,一群人割稻、打穀、紮稻草的畫面,彷彿就是名畫「拾穗」的東方版。這樣的畫面看起來雖然很美,可是過程其實不輕鬆,七月在三十多度的氣溫以及火辣陽光下工作,我實在很擔心會有人中暑,更擔心收割下來的稻穀會直接變成「爆米香」,幸好在大家的堅持之下,收割順利完成。         機器田則有將近四分地,因為面積較大,人力不足以應付,一定要用機器協助。機器處理的主要有三個部分,打田、插秧、收割,其他日常的巡田水,除草,控制福壽螺...都還是靠人力。機器是效率與精準的保證,可是農忙時節,機器是非常搶手,油羅田小小一塊,要讓機器主人願意開進來助耕,中間的溝同過程是門學問。和這些機器主人溝通互動的過程中,更了解了這一群專業農夫的日常,他們如何在有機與慣行農法之間抉擇,怎麼樣餵飽大家又餵飽自己。每一次機器進來田裡,我們都要有人在一旁幫忙,讓機器運作流程更順暢,打田時幫忙控制水位,插秧時協助遞送秧苗盤,收割時先把一些木質化的雜草清除以免影醒收割機運行,邊幫忙就邊聊天,透過一次一次和他們田邊的閒聊中,我也慢慢了解了台灣農業的甘苦與現實。        最近老屋加入了新夥伴,一隻三花貓「阿花」。        阿花本來是招募來對付老屋裡的老鼠,可是因為效率太高,沒幾天老鼠就都不見了,後來牠的工作就變成陪菜菜子下田。阿花個性很喜歡親近人,會跟菜菜子身邊跟前跟後,菜菜子種菜的時候,牠就在田裡撲蝴蝶順便監工,菜菜子休息吃飯的時候,牠就在桌下休息打盹,偶而起身磨蹭一下某個夥伴的小腿,刷一下存在感。        以往到油羅工作,開了工具間的門,穿上雨鞋戴上手套拿了工具就上工了。現在有了阿花,到油羅耕種的流程變成打開老屋的門之後,先跟在屋裡悶了一整天的阿花 廝混一陣,撫慰牠寂寞的心靈,然後才拿工具往田裡走去,走的時候要小心,阿花會在腳邊跟前跟後跟著下田,可別不小心踢到牠了。        工作一會兒後,阿花會跑去迎接其他的夥伴加入農事,這一群夥伴,有退休人士、旅遊達人、家庭主婦、超級解說員、記者、偷閒的工程師...各式各樣的人,在這裡一邊耕種,一邊聊著生活點滴,或是交流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或是撈起一隻奇特的蟲子招喚大家一起研究、或是蹲下來招呼一旁喵喵叫的阿花,然後拾起一籃採下的新鮮蔬菜,回到老屋,喝著冰涼的冷飲,分工整理農具或是準備中午的菜餚,最後圍著滿桌美味菜餚聊天用餐,每一回用完餐,都有種幸福的微醺。        令人微醺的,不是桌上的酒精飲料,而是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人與土地的交流,人與這塊土地上所有生命的交流,這些交流總是溫暖地流過心底。微醺之際,總會再想起陶淵明的詩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