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厓兜──記水路群像 之一.水圳家族 追憶似水年華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圖/荒野新竹分會水路大隊
 
水路幾年行走竹東圳,在傾聽水聲之餘,我們也傾聽屬於在地人的聲音,或許說是,我們小心翼翼地躡手躡腳地去敲開那些對於水圳的記憶大門,如果幸運的話,我們還可能從猜疑的眼光拒絕的態度,熬到了願意被接納開始被信任,甚至,到了最終,我們成了被看顧被疼惜的一群後生晚輩,那感覺真是無與倫比的美麗。由衷希望藉由這樣的文字書寫,能彰顯田野調查的最重要資產──「人」。
 
2013年的8月21日驟雨直落簷前,狂風催逼來者往大廳裡湧聚,一肩撐起雙擔,簍子裏盡是雞魚鮮果的長者進了屋內,總不免急急收傘,低身彎膝的將用心準備的供祭物品找個好位置鋪擺上桌,這裡是九牧第,竹東圳最大功勞者林春秀公,在興旺後建築的大戶宅院,最終,老先生也在此度過安老歲月。
 
林維生,林家十九世,在二重街上開了家百貨行,是個有行動力的熱心人,「雨下那麼大,你們真的來喔…」林先生滿臉笑意地迎著拿相機扛攝影機全身溼透的我們入內,「當然啊,就說了我們一定會來的呀!」水路人走水路哪有在怕水的嘛!廳內牆壁上張貼的2013年林家祭祀表就是林先生所擬,歷經四載終於在民國85年將「西河林氏族譜」編纂付梓,此時也是見他持香念詞擲筊,萬望林氏先祖與各路兄弟享用佳餚,佑民護土。
 
今天的家祭來了34戶,我們見到了二位老朋友,也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林昭綺,二十世,是現任的竹東鎮鎮民代表。第二位是林政憲,2007年時就是由他帶了尚未成軍的水路大隊前身,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的一小群人進到九牧第,他稱林春秀老先生為叔公,十九世的林先生爽朗熱情,對於我們多年後還在竹東圳裏遊走感到驚喜,他主動拿出林老先生圈註眉批的書籍供我們拍攝,甚至之後還隻身來到位於新竹市的分會捐款。
 
遇到林世立是另一項意外的驚喜。九牧第前右側屋宅是開鑿竹東圳時日籍工程師居住的所在,目前是林老先生四子兆榮的後代所有,據悉現居的是第三代的林雄懿先生,我們嘗試前往拜訪但未獲應允,當時還有些受挫,孰知家祭的場合,際會相遇雄懿先生的獨子,算來是林家的第四代,二十世,在街上開了間照相館,目前現居的屋宅曾經是三益株式會社的辦公室,後來分到父親這一房時曾改建過,也說起了歷經政權轉移下的林家起落。民國70年左右,原本定期收到也按時繳納的地價稅,政府突然間就不再寄發稅單,要將澡堂、九牧第等林家土地收歸國有財產局所有,林家力爭卻還要求林家人到日本申請土地證明等為難之舉,無奈之餘,也只能由後代十個人集資將土地所有權購回;談到家族的曾經輝煌,慨然道起這甜美的果實並未是人人都能擁有。
 
2012年年底,水路大隊通過客委會計畫案的申請,得要更加認真的往竹東圳深處裏鑽,2013的1月17日,與以往不同的每星期四白天訪查,這天,是夜晚時分,我們在二重街上一間暖呼呼的羊肉爐店裡圍爐,這是林家第二十世林子修新開的店,除了捧場,我們還帶來了掃描機和電腦。林子修與母親現在住在九牧第祖宅內,友善的他讓我們第一次除了大廳外也踏進了這大屋裏的深處,曾經是好幾房的共住空間,原來是這般的綿長與曲折,他答應我們的請求,為我們遍找老照片老資料,在這營業的自家店裡,廚房裡鍋鏟翻炒聲作響,同一時間裏,另一邊餐桌上進行的卻是一張張寶貴文件的翻拍快門聲。
 
就在林家家祭前的一個禮拜,中元時節冽風暴雨,水路大隊來到了圳頭軟橋,此時的攔河堰卻因為颱風肆虐而土石流失,邊坡塌陷,我們今天的角色是與祭者,這是由水利單位主辦的竹東圳圳頭祭,感恩與珍惜在圳頭這一端進行著,期待我們能有溫柔的慈悲與更高的智慧善待這個大地。水圳家族也在另一端的圳尾,虔敬祈求先祖能庇佑人與水的平安永續,先人鑿圳澤蔭後人,二重是老先生發跡的所在,地方湧泉常年未絕,加上引自圳頭軟橋的上坪溪水,21公里圳路,家離水邊那麼近,當然一切都需要深深謙卑,感謝上蒼的賜予與眷顧。
 
縱是水圳生命幾經轉折,還好,還有磚造隧道可尋,還有圖冊可讀,還有山林可退,人在草木間,草木如畫,一種遺失的美好仍在;水圳家族,未曾停歇,沒有平淡,眼下盡是繁華似花。
 
註記:自然乾坤,聚落的言語,讓這水路江湖既深且長,水路人拉長距離,保持著微溫的心情,轉身凝視生命的幻實。群像系列將以竹東圳創建者林春秀公家族開啟紀錄之端,在地人物豐富了水路風景,綠色水路末端的柯湖耆老為句點,共計六篇。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66期第10~11頁5.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