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有情.20有成——2015棲地守護研討會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余雅倩(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青苔)
圖/余雅倩、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長期投入人力和心力關心臺灣生態環境,今年棲地守護研討會主題以都市公園生態化、河川流域與溼地生態守護、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三大主題與民眾分享這20 年歲月的努力。同時,集結各地志工和專職的力量完成第一版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記錄荒野關心之棲地的物種與現況,希冀更多人藉此瞭解棲地珍貴之處,進而推廣保育的重要。

在研討會中,生態專家先行說明臺灣地形與天然生態的獨特性,列舉目前面臨的環境困境,同時以國際的經驗來做對照。臺灣面積不大,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地形景觀與人文活動,開發與棲地保育必須要因地制宜,且需謹慎評估地質,郭城孟教授提到臺灣土地的異質性非常高,呼籲國土計畫應以生活地景為單位,土地規劃需考慮區域的地質氣候,及人們適應環境的生活方式,才能以適當與正確的方式使用土地,而不會造成過度與錯誤的開發利用。

都市公園生態化

生態公園亦即公園生態化,讓鄰近都市的公園成為生物友善的棲息地,例如: 物種豐富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就是荒野長期關注的自然公園,目前在臺北市的榮星花園的生態池與木柵公園的萃湖都已進行數次棲地改善的工作假期,邀請市民與志工共同清理水池、建立臺灣原生物種的生物庇護、外來種的威脅等。並且對公園鄰近的里民與中小學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和志工培訓,邀請當地居民一同關心自家附近生態環境,讓螢火蟲、蛙類與更多的生物出現在鄰近都市公園,恢復公園的生態多樣性。

河川流域與溼地生態守護

大臺北地區長久賴以維生的河流母親——淡水河,沿岸流經的水滋養大地,成為水生動植物快樂的溼地樂園。然而,近年來不當廢水傾倒造成汙染與河道水泥化等問題,讓沿岸許多溼地日益縮減,珍貴的水生植物與稀有魚種瀕臨絕種。 

荒野以守護棲地為宗旨目標,除了圈護棲地,並積極恢復臺灣各地溼地的生機與復育原生物種,目前正積極改善的有:雙連埤野生動物保護區、宜蘭五十二甲溼地、花蓮馬太鞍溼地、五股溼地生態園區、新竹香山溼地、嘉義諸羅樹蛙棲地等。

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

溼地往往與農田密不可分,農田也是溼地,更是老一輩童年的回憶,踩在泥土裡抓青蛙、抓泥鰍、追著螢火蟲跑,然而在數十年間的慣行農法,施加農藥與除草劑,隔絕人與泥土的感情,也讓多樣的物種消失於農田。因此荒野以友善農耕之方式在多個地區進行契作,保證收購農作物,並搭配生態調查與棲地環境改善工作,以達保育之目的,進而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之目標。生產的農作物無施加任何肥料與藥劑,僅靠雨水與泥土的養分耕種,昆蟲、鳥類等生物共享大地的恩惠,休耕時人們可以親近、觀察,健康的農田成為良好的溼地生態,也成為愛鳥人士觀察水鳥與候鳥之地。

 

當天研討會場外設有許多個活動攤位,荒野志工帶著民眾與孩童,透過遊戲來認識生態建築自己心目中的公園,小孩天真地說: 「公園裡要有好多大樹和綠地,才會有小鳥和昆蟲,還要有個水池,有青蛙、蜻蜓、魚、和螢火蟲,還要有溜滑梯和翹翹板,可是公園裡不要太多人。」我問他: 「你最喜歡臺北哪一座公園呢?」小孩想了想說:「富陽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從遊戲讓孩子思考,公園裡要有怎麼樣的生態環境,才會讓他喜歡的生物出現,這就是生態公園努力的方向,營造生物喜歡棲息的地方。

志工老師用左手香和艾草示範製作天然防蚊液與蚊香,民眾才驚覺原來用隨手可得的材料就可DIY 做成天然防蚊,開心地學習並回家動手做。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棲地,海洋保育與陸地一樣重要,志工老師透過圖卡介紹海洋各式魚類,讓民眾藉由遊戲認識目前海洋生物遇到的問題與危機,永續海洋從日常的飲食開始,選擇永續漁法及對生態衝擊較小的海鮮和漁貨。近期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多數民眾開始自覺尋求天然的食材,秀明自然農法、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夥伴特別前來推廣友善的農產品,荒野也將今年五十二甲溼地栽種出來的稻米與現場民眾分享試吃,讓更多的人認識對自身與環境皆有善的食物。相信越來越多的民眾支持友善農耕的作物,從消費端影響生產端,將有更多的農民願意加入對生態及土地有善的耕作。

 

研討會最後,有民眾提問:「友善農耕是否與傳統慣行農法的對抗?」李光中教授說明:「臺灣對於環境友善的農業觀念非常缺乏,有機農業占不到百分之一推廣有限,加上政府支持慣性農法,使得慣行農業龐大,我們獎勵都來不及了。各地透過不同的方式推廣友善農耕,以荒野新竹的案例,荒野作為一個社群,大家基於興趣一同耕作,與親子同樂,農產品共享,快樂的耕作;諸羅樹蛙農場,以農場型的經營方式,產銷經營方式,進而影響周邊的農民;而雙連埤保護區周圍的農地,志工以短、中、長期目標,推動生態農業村。最後李光中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守住農村才守得住上游的地區,其實也是在為未來布局,一旦環境發生危機,在地人和我們站在一起,成功的機率就高!」

在場民眾有感而發:「有很多觀念是相通的,有很多做法不用計較形式,如果我們很介意是否有顯著的進展和成功,反而模糊焦點、讓不理解與不正確的觀念成為主流價值。我們摧毀棲地的能力遠高於保護棲地的實力,然而棲地一旦被破壞便難以恢復。我們心要熱,腦要冷,每個地方都值得努力,每個形式的努力都是機會,只要中心思想不變,即使不做農,一般民眾也可以從消費端開始保育生態!」

筆者參與到最後,深深地對為這片土地努力不懈的志工們感動,大家在不同的領域以自己的能力和創意齊心為臺灣的「現在」和「未來」努力!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79期第10~12頁2.1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