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想像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圖/王俊智(荒野新竹分會鄉土關懷組,自然名:白海豚)

家鄉,每個人總有不同的感受,已經長大成年的人,你對家鄉的感受是否已經截然不同了?

七、八零年代談論起我的家鄉「彰化」,一般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八卦山大佛。隨著時代的更替,大佛已然悄悄消失在熱門景點的行列中,取而代之的是九把刀亦或者是他所喜愛的熱門美食彰化肉圓;而鐵道迷與文史熱愛者則對於扇形車庫與鐵路醫院高賓閣有著深刻的印象;鐵馬愛好者應該對於騎乘八卦山脈裡高低起伏的山路有著深厚的情感。

對於故鄉的印象,是在離開之後才逐漸意識到這件事情,以往只在朋友問起你是哪裡人的時候才會提起故鄉,加入荒野之後開始才慢慢回想起故鄉的點點滴滴。小時候爺爺家前面的小小溪流,曾經是沒有電玩的我遊憩的地方,看著小魚小蝦優游在其中,偶爾忍不住用雙手捕抓,看著他們在手掌中依舊來回游動。遺憾的是,雖然我仍舊會去爺爺家,但小溪早已乾枯,溪中的生物們也不知去向,而在爺爺家旁有百年歷史的母校小學門口前的溪流,也被封阻加蓋失去了蹤影,失去的不只是溪水,也是我的童年記憶,一段曾經無憂無慮可以玩耍的自然記憶。

那是一段曾經有過的美好回憶,但現實不可能永遠都是美好的,有時它反而是最殘酷的。生活在彰化基督教醫院附近的我,童年時住家前面的窄巷就是我們的歡樂天堂,跳繩、紅綠燈、新電舊電、跳房子、羽球……各種遊樂都發生在此,即便偶爾會有車輛經過,小孩們仍是樂此不疲。直到年長些,除了一同遊玩的鄰居之外,居住在巷弄外同學的加入,才將生活圈往外拓展,印象最深的是有次騎著鐵馬在同學的陪同下來到彰化高工、彰化師範大學附近,之所以印象深刻不是因為初次到來,而是因為遠遠的就聞到一股酸臭味,當時只覺得刺鼻難受,年幼的我不知道甚麼是環保,也不知道這刺鼻的味道居然已經存在數十年,更不知道濃濃刺鼻味持續地影響著彰化人的健康,味道的來源就是坐落於兩校旁的台化彰化廠。曾經它是餵養超過一萬人的大型化學工廠,如今依隨著台化的布局縮減至千人左右,昔日的刺鼻味如今已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燃燒生炭造成的空氣汙染,但不變的是依舊影響著彰化人的健康。

也許在過往的日子,我們只懂得「拚經濟」,不懂得珍惜大自然所賜予的美好,如今,經濟也許差了些但仍還過得去,悲慘的是,那曾經的自然生態卻已經消失無蹤。也許以往我們只懂得遵從政府政策,相信上位者的帶領,如今,我們也得學習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從而要求政府制定相關法令,或是監督政府所作所為。

今年9 月18 日,彰化人在一群在地團體的發起下,一同走上街頭,呼籲彰化縣政府停止硫氧化物排放量展延許可,這是一場屬於在地人的呼喊與奮鬥,期許能夠免除惡劣空氣的危害,希望能生活在乾淨的環境中。

如果加入荒野是偶然,走在環境守護的路上則是必然;如果一個人走路會累,就找一群人來一起走,一同探險,共同開創。

來到新竹十多年的我,如今已是他鄉變家鄉,看著近年新竹在許多報章雜誌的美食與旅遊評比上往往倒數落後,生活在此的我們豈能默默不語,今年度荒野新竹鄉土關懷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的十一期課程,在課程的設計上以食品安全為主軸,從而探討環境與生活之間的關聯,課程的尾聲邀請學員們共同一起來製作「藝」術創作、「綠」色環保、生「活」人文——形成「藝綠活」地圖,以及與新竹在地團體共同舉辦「今年中秋不烤肉活動」作為參與公共議題的起點。關心公共議題,創造宜人居住的綠生活環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果一個人的聲音很微弱,我相信一群人的聲音勢必可以讓更多人聽見。家鄉是甚麼樣的面貌,是由居住在當地的人們共同創造,你的想像是甚麼呢?期待我們能夠一同來塑造屬於荒野人的都市生活空間,守護孩子們在自然環境中探索的笑容。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92期第18~19頁1.1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