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棲地工作-永續山林(原守護河川山林)

棲地工作-永續山林(原守護河川山林)

台灣地體源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海槽溝的沈積岩因擠壓地震不斷隆起,故地層逆衝造山伴隨崩塌,乃台灣地體本質;雖位居亞熱帶,但因高山屏障洋流、凝聚水氣,故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全島五條山脈山巒綿亙,溪谷短急不穩,垂直高差將近4,000公尺,加上地質鬆脆、四面環海,更形成了豐富珍貴的各類地形與地質景觀,也孕育出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物相,造就台灣土地的「脆弱」與「珍貴」的特性。因此,台灣的河川山林無不反映出這兩大特性,然而人為活動長期與天爭地,對於脆弱地體環境過度開發利用,濫墾、濫伐及濫建普遍,致使國土自然資源承受難以復原的損傷,更加重了天然災害的威脅與破壞力。如果健忘的人們還要繼續粗暴的開發與破壞,那大自然反撲的戲碼必定會不斷的上演!

雨中的公園狂想曲

2019-07-15

每一回合的天氣狀況,搭配上各種季節時序、環境變化、生物組成等變數,而會有不同的生態演出,因而造就出大自然的各種驚奇與美麗。

台中筏子溪淨溪

2019-06-10

在筏子溪與大甲海邊撿垃圾有一些不同,第一個就是在溪邊撿到的垃圾都是台灣製造,我們沒有理由再說是其他的國家流漂流我們這裡來,更能深切的體會到我們的不當行為如何影響到河川的健康,而污染河川的同時也在污染海洋,因為河流就像是垃圾的通道將東西一直往海裡運送。

開啟愛護筏子溪水環境新頁

2019-06-10

專家估算,到2050年,海洋中的垃圾將比魚類數量還要多,這是人類遲早都得面臨的問題,也是人類自行造就的困境。

竹溪走讀

2019-05-14

「竹溪煙雨」曾是府城十二勝景之ㄧ,日人則稱其「月見溪」,惟長年都市發展下,昔日清秀佳人變得蓬頭垢面、命運多舛,自健康路法華橋以上全是終年不見天日的水泥箱涵,出了涵洞又被整治得奇形怪狀、面目全非。

荒野棲地大調查

2019-04-12

為什麼要做棲地調查?        荒野保護協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關心超過七十處棲地,每處棲地都有解說員、志工長期進行圈護、物種保育、生態調查、自然解說等各項工作。關心一處棲地,了解這塊土地的生物資源是首要條件,進行生態記錄是最基本且重要的。 調查記錄的用途        每年4月荒野保護協會會針對全臺灣關注的棲地,同步進行棲地大調查,期盼記錄下來的累積資料能在棲地守護、物種保育及環境教育的用途發揮影響力。 棲地守護:        每年調查成果進行物種名錄彙整,名錄記載該棲地有哪些特有物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藉由詳實的物種記載提供棲地守護的重要資料。事實上透過物種名錄,曾經在守護五股溼地開發風浪板碼頭、高爾夫球練習場上發揮功效,成功阻止了不當的開發。 物種保育:        據中央研究院Taibnet臺灣物種名錄資料,記錄目前台灣有近6萬種生物,但估計物種應該有15萬到20萬種生物,表示台灣仍有許多的物種等待發現。其實新物種隨時都在身邊出現,在2017年雙連埤就曾發現新的水蛭物種,只要持續的記錄,留下照片,就有機會成為一筆令人驚喜的新記錄。相同的記錄方式,也有機會記錄下入侵初期的外來種,透過早期發現且持續的記錄,進行早期控制、有效移除。 環境教育:        一場豐富專業的解說,除了物種知識的提供,結合各棲地特有生態進行講解,更能讓參與的民眾感同深受。因此透過持續的記錄來了解當地棲地的物種變化,藉以調整教案方向能讓解說能貼近當地現況及特色。 荒野棲地大調查的源起、轉變及近三年成果        荒野保護協會早期記錄棲地的生物資訊多以紙本方式記載,甚至是僅留存在觀察員的腦海,缺乏系統化的整理,時間一久便會因為紙本遺失、人員離開等因素造成資料中斷、闕漏,長期累積的資料因此佚失,甚為可惜。        早年也曾嘗試推動進行「2008年棲地普查」、「2010棲地白皮書」製作,希望能夠蒐集全臺灣各棲地的完整資訊(如地籍、水文、人力、物種資源、歷史等等) 但因資料繁雜、照相、GPS器材及回報系統都不夠完整,推展不易。演變至今,擁有智慧型手機及電腦的人口接近九成,公民科學家的概念也逐漸被了解接受,顯示推動普查的時機成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持續發展記錄平台,簡化棲地調查的難度,期望更有效的蒐集整理棲地訊息。2014年起荒野保護協會選擇在每年四月的世界地球日,以「荒野棲地大調查」為主要調查活動,透過簡易的記錄工具,讓關心棲地的伙伴可以輕易上手,隨手為環境寫下記錄。       在2014年至2016年開始推動使用Ushahidi系統,記錄各棲地物種,但該系統主要是用於災難回報的免費應用程式,應用上較不容易。雖然如此經過持續的推廣,回報的調查資料依舊從每年1,802筆上升至3,382筆,參與人數維持在250人次左右。       2017年在企業經費挹注下,參考前3年調查經驗,自行設計岀操作簡單的「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在資料輸入介面上更加人性,不只可統整的個人觀察記錄資訊、設立未知物種辨識的交流討論區,強化志工參與機制等方面進行改善。調查期間也從原來設定的世界地球日前後延長為整個四月,因此2017年及2018年的調查記錄增加至至6,000多筆、參與人數提升到430人次左右。「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雖然在內部的使用上得心應手,但仍遇到一些困難,像是各類群生物資料不易比對確認及調整,也因此沒有對一般民眾進行推廣。       2019年起轉換記錄平台至「iNaturalist」,iNaturalist除了易於操作的介面、也有人工智慧及社群分享鑑定的優點。在棲地資料彙整及系統優化上也都優於原使用系統,與世界所有關心棲地種的夥伴互動,希望能從關心棲地出發,推廣至全民共同參與,朝向隨手做記錄、守護棲地的目標邁進。 什麼是公民科學家?         歷史上最早且持續至今的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活動,是在1900年由美國奧杜邦學會(National Audubon Society)鳥類學家查普曼(Frank Chapman)所提出的聖誔節鳥類調查活動(Christmas Bird Count)。近年在台灣也有許多研究團隊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進行各類群生物研究,如鳥類、兩棲類、蜘蛛、蛾類、蛇類、蝸牛,甚至是道路致死生物調查等等,吸引許多熱情的公民科學家們投入。        隨著臺灣智慧型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公民科學的概念持續獲得更多一般民眾參與,許多人因為對自然的愛好,開始投入參與貢獻。荒野保護協會也持續推動「荒野棲地大調查」、「國際淨灘行動(ICC)」、「幫小松鼠找個家公園生態化調查」等公民科學活動。 歸納能成功推行公民科學家計畫的主因是: 由科學家設定簡單的調查方式,讓一般民眾可以有系統的參與調查,降低專業門檻。 參與者能從中學習生態知識,彙整個人經歷,獲得個人的滿足。 蒐集的資訊經科學家有效的應用分析及公佈,讓參與者與有榮焉。

蟻步蟻腳印 宜蘭海岸行

2019-04-09

期望荒野親子團今年在無塑海洋主題上,也能透過教育、行動一起去關懷這片美麗的海灣。

海岸行腳計劃(2018年啟航記錄)

2019-04-01

臺灣海岸線全長超過1000公里,卻鮮少有人以線性、徒步的方式記錄海岸。於是荒野保護協會自2018年3月10日起從桃園開始,以一步一腳印方式徒步行走海岸,以3D攝影機記錄海岸樣貌,過程中記錄著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荒野保護協會海岸行腳計劃在2017年由理事長劉月梅初步構思,2018年以志工背負3D攝影機的方式來進行,發動了451人次志工夥伴接力執行,也完成海岸489公里的3D影像紀錄。 對於海岸,你有甚麼印象? 淨灘時充滿垃圾的海灘,還是旅行時看到的水泥化港口及人工海水浴場? 海岸線上也會看到生物的屍體,有鯨豚、有魚、也有牲畜,當然也有美景如晨曦、有秘境及美麗落日,而這些若沒有親身走過恐無法探知真相。 2019我們將再度啟程紀錄西半部的海岸、2020年東部海岸,以2年一圈的進度持續記錄海岸。因為只有走過,所以更能了解,更深深的愛上臺灣四周美麗的海,未來我們會繼續秉持著「愛海無句」的精神,沒有句點的愛這片深藍海。 捐款支持

聽!雨林的孩子在說話(系列三)-綠大無窮 流水潺潺-

2019-01-15

卡河河道左右兩岸長滿特有的龍腦香樹,桃金娘科植物和各種我不知名的大樹,它們身上長滿了其它植物,也收留了其他動物。比恐龍和被子植物還要早出現在地球的蕨類,也因為生物間的生存競爭,而將自己演化成附生性植物,搶不到地盤時,它們就借住在其它植物身上。蘭花科植物也一樣,有附生的能力後,就老把自己纏在別人身上。

【非農地禁用除草劑】管理取代用藥 海報生物點點名

2018-10-19

海報設計理念 以管理取代用藥,為「非農地禁用除草劑」推廣計畫著重的行動, 海報以此標語作為設計主軸,管理標語的下方左邊圖面呈現草相可能的樣態, 以臺灣原生種草本植物作為主體視覺,期許在人為用心的管理方式後, 能保守更豐富的在地自然資源。 用藥標語之右下方呈現用藥狀態的植物枯黃意象, 並選擇以外來種的草相作為視覺主體,用以表示過度用藥在草種生態上也造成的問題。 從藥字滴下骷髏頭圖樣的藥滴,對於生命具毀滅性的作用。 主視覺以對比方式展現管理與用藥之樣貌,讓觀者容易明白其中之差異, 進而支持行動。   相關報導:不噴除草劑 金線蛙現蹤   相關海報生物小故事將不定期更新。        

聽!雨林的孩子在說話 (系列二) -雨林中洞見生命-

2018-10-15

有句話說:“we are where we are”環境塑造生命,這古木印證了這句話。它生長在世界上最古老雨林中,但這不意味著命運就會平順,這島嶼不是火山陸地,沒有熔岩沃土,土壤貧瘠得很,植物生長是極困難的事,就像家境貧窮的孩子,面對各種生活條件的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