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棲地工作-永續山林(原守護河川山林)

棲地工作-永續山林(原守護河川山林)

台灣地體源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海槽溝的沈積岩因擠壓地震不斷隆起,故地層逆衝造山伴隨崩塌,乃台灣地體本質;雖位居亞熱帶,但因高山屏障洋流、凝聚水氣,故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全島五條山脈山巒綿亙,溪谷短急不穩,垂直高差將近4,000公尺,加上地質鬆脆、四面環海,更形成了豐富珍貴的各類地形與地質景觀,也孕育出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物相,造就台灣土地的「脆弱」與「珍貴」的特性。因此,台灣的河川山林無不反映出這兩大特性,然而人為活動長期與天爭地,對於脆弱地體環境過度開發利用,濫墾、濫伐及濫建普遍,致使國土自然資源承受難以復原的損傷,更加重了天然災害的威脅與破壞力。如果健忘的人們還要繼續粗暴的開發與破壞,那大自然反撲的戲碼必定會不斷的上演!

國土分區,環境永續

2016-02-09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2015 年11 月25 日,荒野與友團夥伴開了一場「國家要永續,需通過國土三法」記者會,期望透過記者會傳遞環團夥伴對環境的擔憂與訴求,尤其攸關2,300 萬人民的生存安全的國土計畫法,能夠積極謹慎的審查並實施。「國土計畫法」草案從1993 年7 月草擬的「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為依據,編修至今已超過22 年,多次在立委屆期不續審的狀況下,終於在第八屆立法委員任期最後一天(2015 年12 月18 日)三讀通過;將近20 年的時間6 次進入立法院審議,終於通過全章47 條的法案,並已於今年1 月6 日由總統公布。 國土計畫法(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時間 1997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 2001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 2002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 2004 國土計畫法草案 2009 國土計畫法草案 2014 國土計畫法草案 2015 立院三讀通過 國土計畫法第一條:「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保育自然環境與人文資產,促進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強化國土整合管理機制,並復育環境敏感與國土破壞地區,追求國家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 現在的土地利用分為三大類,其依循法規分別為:都市土地/都市畫計法、非都市土地/區域計畫法、國家公園土地/國家公園法,而非都市土地依現況劃設為11 種使用分區及19 種使用地目;過去常發生的新訂擴大都市計畫徵收農地或原住民保留地及在農業用地私建的違法工廠等問題,因地目變更常發生在自然土地變更為農地,再由農地變更為建地或工業用地,最後成了受污染土地的狀況,土地不易甚至無法再回復自然生機。未來國土計畫法依保育利用、管理需要及土地資源特性,將國土分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四大分區。每一分區都依土地特性、資源、使用需求或功能,分成第一類、第二類,而給予不同的使用管制;變更地目或分區都將更嚴格把關,確保各區土地不被濫用,若必須變更分區,則需透過通盤檢討後才得以變更;全國國土計畫每十年通盤檢討,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不以個案方式申請變更分區。 土地分區使用限制 項目 土地分區 目的 使用限制 一 國土保育 保育及保安 禁止或限制使用 二 海洋資源 資源永續利用 整合多元需求,建立使用秩序 三 農業發展 確保糧食安全 積極保護重要農業生產環境及基礎設 施,並應避免零星發展 四 城鄉發展 集約發展、成長管理 創造寧適和諧之生活環境及有效率之 生產環境確保完整之配套公共設施 土地分區劃設原則 土地分區 土地分區 類別 條件 國土保育 天然資源、自然生態或景觀、災害及其防治設施分布情形、環境敏感程度 第一類 具豐富資源、重要生態、珍貴景觀或易致災條件,環境敏感程度高 第二類 具豐富資源、重要生態、珍貴景觀或易致災條件,環境敏感程度較低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海洋資源 內水與領海之現況及未來發展需要,海洋資源保育利用、原住民族傳統使用、特殊用途、用海需求 第一類 使用性質具排他性 第二類 使用性質具相容性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農業發展 依據農業生產環境、維持糧食安全功能及曾經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之情形、農地生產資源條件 第一類 具優良農業生產環境、維持糧食安全功能或曾經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 第二類 具良好農業生產環境、糧食生產功能,為促進農業發展多元化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城鄉發展 都市化程度、發展需求、發展程度 第一類 都市化程度較高,其住宅或產業活動高度集中之地區 第二類 都市化程度較低,其住宅或產業活動具有一定規模以上之地區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在國土計畫法正式施行之前,還有許多相關事項需要完成,約需歷時6 至7 年才算完成全國國土計畫分區,如公布國土計畫、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國土功能分區、20 項子法等,現行階段仍以現行法規之規範為依據,未來國土功能分區公告後,區域計畫法就不再適用。 不論國土計畫是否施行,國土安全需要大家一起監督與守護;內政部營建署自2006年起設立了「國土利用監測計畫」網站,民眾可透過福衛二號衛星影像舉報違規開發土地事項,並於2015 年底完成與公布「國土規劃資訊暨土地使用分區圖台」。可於線上同時查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非都市計舉使用分區、國家公園使用分區、災害潛勢、活動斷層、水庫集水區範圍、自然保護區…等70 多種圖資,或透過內政部資訊中心建立的「開放地理空間資料」中500 多筆各類研究記錄圖檔,上傳至網站疊圖,未來將依申請資格,提供不同的圖層使用。   資料來源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計畫法專區」  國土計畫法立法院三讀通過版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規畫地理資訊圖台」 內政部資訊中心「開放地理空間資料」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利用監測計畫」

一場後知後覺的環境運動:臺中反中科擴廠救空氣遊行

2016-02-09

文/徐宛鈴(荒野臺中分會解說員,自然名:小茄苳) 圖/彭威雄(荒野臺中分會志工,自然名:小雨滴)、何信昇、台灣護樹團體聯盟 臺中市,一直以來以風和日麗、氣候宜人著稱,因而臺中人普遍個性溫和,若要在街頭發起需要集結人氣的遊行運動,真的是冷之又冷、難上加難。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不一樣的是,臺中市天氣越來越熱:不斷有新的大規模重劃開發,無止盡的住商大樓林立,農田綠地快速縮減、被水泥柏油取代,土地無法喝水、沒了呼吸,所有的建物都在吸熱,臺中市迫不及待的加入拉高全球溫度的行列!不一樣的是,臺中市越來越模糊了:原本陽光透明的藍天,怎麼一瞬間全變得灰濛一片,看不清這座城市?令人擔心以後會不會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不一樣的是,臺中市成為全臺肺腺癌罹患率第一高的城市。這些鉅大的變化,開始讓臺中人寢食難安,生活不適,紛紛起了「移居保命」的念頭,這就是現在的臺中。 然而,這些「鉅變」是長年累積出來的,溫水煮青蛙般,直到現在才跳起來,還跳得出鍋邊嗎?還來得及降火嗎?沸騰前的掙扎,就是現在的臺中人! 524 大雨中搶救大肚山反中科擴廠遊行 去年5月24日,旁沱大雨中,臺中市有五百多人穿著雨衣撐著傘,從四面八方群聚而來,自秋紅谷出發路經臺灣大道抵達臺中市政府,為的是要抗議臺中市在21 世紀全球嚴重暖化的今天,中央與地方政府還要合力歡迎台積電在中科的擴廠,犧牲大肚山上所剩無幾的53 公頃彈藥庫森林。大肚山是非常重要的棲地,她位於臺中市與臺中港之間,屏障著全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臺中火力發電廠,以及中龍鋼鐵產生的超高排碳量與PM2.5 細懸浮微粒。但在過度開發之下,從空照圖來看,大肚山已經不像座山了,科學園區、工業區、焚化爐、火葬場紛紛設置於此,大片大片被刮除的森林綠,喪失了過濾空氣的功能,讓汙染從西邊乘著海風吹進臺中盆地,又混雜了大肚山東麓的各式汙染,最後停滯在274 萬臺中市民的上空,成為我們所熟悉的「很低的混濁的天空」。 於是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台灣生態學會,以及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聯合發動了遊行,表達對地方政府的不滿,以及搶救大肚山急切的心情,而荒野臺中分會也大力動員了50幾位夥伴,舉著「大肚森呼吸 空氣更清新」「推動大肚山自然公園」的標語,一路淋雨守候到最後,成為此次遊行很大的支持力量。 然而,台積電於中科的擴廠案,環境影響評估已經通過了,遊行完沒多久便正式施工,在市民眼前剷除森林,再很快的蓋起新的廠房。這段日子裡,臺中市著實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陰霾,燦爛的藍天越來越少,偶爾一抹捲雲竟成為稀有的小確幸,尤其是進入秋冬之際,更是視線模糊、屢屢紫爆,被形容是「毒氣城」! 空氣嚴重惡化的情形,讓臺中市民更意識到開發案與自己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其實,我們損失的何止是53公頃森林,得到的何止是6,000 個就業機會,我們還擁抱台積電擴廠「每天」用水47,000 噸、排出廢水38,000 噸、無法妥善處理的有毒事業廢棄物51.8 公噸和無止盡的毒氣擴散。這些後果,沒有計入表面風光的經濟效益裡,環境成本全民買單,臺中市民只能再承受更多的缺水、空汙威脅,以及這塊土地再默默吞入更鉅量有毒廢棄物! 1128 我要健康空氣中科擴廠停工大遊行 問題根源其實在中科、在中央,台積電與中部科學園區其他廠家之所以會在這裡設,造成空氣、水與廢棄物的汙染,在於中央國科會不斷以「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作為「國家推動」的首要產業,傾國家之力讓地投資降低門檻,就是為讓產業順利生產,達到經濟效益。同時,卻選擇對汙染視而不見,不願呈現事實、面對真相,進而管制改善,導致汙染長年失控,土地與人民健康皆賠下去。 於是趁著選舉的壓力,反對中科擴廠的臺中市民又發起了去年11 月28 的遊行,在PM2.5高達57μg/m3 的紫爆空氣裡,超過一千人勇敢的走了3.6 公里,挺進怪味瀰漫的中科園區內台積電15 廠。大開劇團首先發動「大家船」行動劇,藉由遊行向臺中市民呈現我們是在一條船上的生命共同體,受到貪婪的人摧殘與傷害,唯有勇敢站出來伸張正義,才可能保衛孩子一同活下去!荒野臺中分會撐起了隊伍裡的主要幹部,舉著道具,邊演邊走的完成了這場長征的挑戰,辛苦卻有趣,讓遊行增添豐富與趣味性,不只有苦澀的訴求與等待回應。最後中科與台積電代表在大家久候之下終於出面領下市民的陳情信,但擴廠進度不會停止,更不會落後,還是加速完成中。 1226 全臺反空汙遊行與臺灣的未來 越接近總統立委大選,越是為反空汙發聲的好時機。去年12 月26 日,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了全臺總動員的遊行,將中南部長期受到空汙嚴重影響的民眾號召至臺北集結,從把關無力的環保署出發,一起走到總統府面前,為總統府帶上巨大的口罩防範空汙。臺中市民由於深受空汙之苦、肺腺癌罹患率第一、又中科擴廠在即,大家動員連署與北上響應都比以往更有動力,又一次地,在臺北市民與中央政府面前,表演大家船行動劇,讓臺北市民了解產電源頭臺中火力發電廠對於中臺灣造成的影響,更要求中央的環保署硬起來有效管控空汙總量,要求未來的總統正視並解決嚴重的空汙問題。荒野臺中分會大力聲援此次遊行,啟動B 級動員,相信唯有人民重視空汙問題,政府才會真正重視。 究竟,臺中人的後知後覺,能不能挽救臺中的天空、換回曾有的好空氣?起步永遠不嫌晚,但求不放棄的繼續努力,關心環境、關心法規、建立公民社會,臺中一定能在公民起動之下變得更好,大家一起加油!

樹木的定期身體檢查——溪山組植物調查

2016-02-09

文、圖/洪行麗(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羊齒草) 位於故宮博物院附近的大崙尾山是溪山組的固定解說、觀察定點。這天,溪山組的解說員們又在此齊聚一堂,為的不是教學導覽,也不是純粹的自然觀察,而是別有計劃的「植物調查」。 什麼是植物調查? 植物調查是指定期地記錄植物的生長狀況。透過長期觀察,溪山組希望能了解大崙尾山的「物候」,也就是氣候變化的時節對生物帶來的影響。 目前溪山組只針對樹木進行有系統性的調查。約四年前開始,透過一位植物專家的協助,溪山組沿著翠山步道和山稜線步道挑選出了一百多棵的樣樹,作為每個月觀察的目標。組員兵分兩路,分別在這兩條路線上進行植調。 植物調查如何進行? 首先,植調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找到被選中的樹,它們身上都繫有一張白色小標籤,註明該樹的編號和日期。不過,這些標籤有時會被遮蔽,甚至是被好心民眾認為是破壞而拆除,再加上每次調查的時間有相隔,因此花時間找樹、補標籤是常有的事。 找到樣樹後解說員們就能開始觀察、記錄了。植物身上有多處透露著它們的生長狀況。花朵是開是謝、樹葉是嫩是老、果實是生是熟,都是該被記錄的項目。解說員會依照觀察到的植物現象報數,例如:空枝= 0、花朵盛開= 3、果實掉落= 4,在調查表格上如實記錄下來。有時遇到樹梢比較高或位置比較遠的樹,解說員們還必須用望遠鏡才能觀察得到這些細節。 找樹的技巧 在一片樹林中尋找特定的一棵樹不是件容易的事。為此,他們繪製了一張地圖,標示了樣樹的相對位置。一路上,大家一邊比對地圖,一邊添加修改標示的位置。有了它,就算以後有新的調查員加入,大家也不必重頭來過。 除了相對圖,解說員們也擅於利用調查表格上所記錄的樹名、樹幹寬長、生長緯度等線索來找樹。與其在樹林中胡亂地以目光掃射尋找小標籤,運用知識正確地辨別樹種反而能讓作業更快速。由此也可以看見,深藏荒野第一、二期解說員的溪山組果然功力深厚。 長不胖的樹 解說員說這是一片「風衝矮林」,這裡有終年的強風,樹木為了不被吹斷而會提早分枝,以致長不高、長不粗。大崙尾山上常見的大頭茶樹與大明橘樹,都是這類樹木的代表。 頜垂豆發芽了! 同樣也被列為樣樹的頜垂豆,上個月為了觀察而不小心被折斷了。這麼容易就被折斷,代表了這棵樹的健康狀況原本就欠佳。今天大家重訪這棵小樹時,其實並不期待它還活著,沒想到,湊近一看,上面居然冒出了小嫩芽!大夥難掩興奮的表情,馬上拿出相機拍照留念。看樣子,以後還是可以繼續調查這棵小樹呢! 植調現況 長年的記錄除了有助於解說員瞭解氣候變遷對植物帶來的影響,這些記錄也有助於讓解說員們更清楚地瞭解一棵樹的生長特性及其健康狀況,以便預測植物將來的開花落葉時間等。 但是短短的三四年,這些樣樹是看不出太大的變化,因此,像這樣的調查其實要固定、定時進行十年或是更久的時間,才能做出更有意義的評論。 為期這麼久又需如此頻繁的觀察,必須仰賴熱情的志工。所以溪山組不但歡迎新血加入,更需要有毅力、有熱情的夥伴參與。漫步於翠山步道,享受大崙尾山的森林,何樂而不為呢?  

承前啟後,永續臺灣自然棲地生命力

2016-01-18

荒野成立二十年以來,棲地守護始終是協會的核心理念與重要發展方向,今年持續透過各分會夥伴的力量投入生態調查、棲地改善、移除外來種、棲地巡守、棲地環境教育、友善農作等工作,累積豐碩的守護成果。另一項重要的成果為籌辦「荒野二十週年棲地守護博覽會」系列活動,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瞭解這些年來荒野在棲地守護工作上所作的努力與實績。 棲地認養與委託管理 臺北「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的認養工作邁入第十一年,透過志工們的付出與努力,今年持續完成了諸多生態調查、移除入侵外來種、環境巡守、棲地維護改善等任務。憑藉著富陽公園的操作經驗,目前臺北分會積極推展「公園生態化運動」,並推動「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之立法。 今年並選定「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區做為「公園生態化運動」示範區,辦理系列棲地改善工作假期,並與在地社區、學校進行連結與教育推廣,同時與臺北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為生物留下更多珍貴的都市棲地。 臺北「五股溼地生態園區」的認養工作迄今為第十一年,除了持續性的維護、監測與教育推廣工作外,今年繼續進行指標物種四斑細蟌的調查作業。但因塭仔圳水閘修復後,阻擋潮水進入溼地,造成四斑細蟌棲地陸化之狀況尚未改善,本年持續積極與主管單位協調改善計畫,並嘗試進行域外(鄰近之淡水河或基隆河沿岸)的調查與保育工作。 藉由五股溼地的守護經驗,目前臺北分會亦進一步推動「生態淡水河計畫」,透過各式淡水河走讀行動及棲地守護志工培訓課程的辦理,讓更多民眾認識淡水河、愛護淡水河,共同營造更多生物棲地環境。 在東部地區,花蓮「荒野三號溪暨湧泉農場」、「白鷺橋棲地」、「幸福湧泉溪棲地」由花蓮分會夥伴與地主合作持續進行經營管理,並成為極佳的生物棲息空間,同時提供分會夥伴們進行課程訓練與落實棲地守護工作的教育場所。 租地保育與友善農耕 以生態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工作在今年度亦積極推動,除了持續在「新竹油羅」及「宜蘭雙連埤」等區域租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農地契作計畫」更擴大規模執行,今年產出了近18,000公斤之無毒友善「五二呷米」,並以接近市場行情價格對外販售,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影響更多民眾,用消費行動來支持荒野的生態保育工作。 「嘉義諸羅樹蛙守護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年度,延續不施化肥、不灑農藥的方式種植,以利於諸羅樹蛙棲息繁殖,並搭配進行生態調查與農事體驗活動,已成功讓此處成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的棲地守護示範地。 執行專案研究調查計畫 本年度執行了多項的專案研究調查計畫(參見下方荒野棲地守護成果表)。除了政府委託計畫外,部分保育計畫則為分會自發性提出執行,如「宜蘭友善溼地(五十二甲)計畫」、「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計畫」、「臺北挖子尾東方環頸鴴調查計畫」等,其經費來源則多為企業贊助或以自籌方式來完成計畫。 持續經營環境教育基地 本年度持續進行包含臺北「淡水自然中心」、高雄那瑪夏「悟洞自然教室」、花蓮「荒野馬太鞍溼地教育中心」、宜蘭「雙連埤環教基地」、臺北「萬里溼地植物庇護中心」的運作,進行包含環境教育活動、棲地維護管理等工作。而宜蘭「雙連埤環教基地」目前正積極辦理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申請事宜,期待成為一處更完善的環境教育基地,進而更有利於當地生態保育。 地球日棲地同步調查與棲地守護綠皮書 「地球日全臺同步自然觀察」自2014年起於各分會關心的棲地進行,今年擴大於4月18日至19日兩天舉辦,全臺總計共有31個棲地、220位夥伴參與,一共登錄了2,860 筆物種資料,比去年多出1,058筆資料,成果更為豐富。今年並應用調查成果匯整成「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發佈於荒野官網,未來將定期整理出版提供大眾瞭解,並為棲地守護奠定扎根的生態基礎。 辦理「荒野20週年棲地守護博覽會」 為了分享二十年來荒野在棲地工作上的成果和經驗,並與專家學者及NGO夥伴進一步交流,展望未來棲地工作目標,特別籌辦「荒野20週年棲地守護博覽會」系列活動。以「都市公園生態化運動」、「河川流域溼地生態守護」及「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三大主軸進行專題講座、室內研討會、戶外攤位、現地參訪等活動。 「2015棲地守護研討會」於7月25日舉辦,由19位環境保育講師分享實際守護生態經驗;翌日於淡水河流域舉辦「優游淡水河」渡輪遊河活動,沿途參訪淡水河流域重要溼地,瞭解淡水河生態環境的變遷及現今狀況。透過系列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共同關心臺灣自然生態,並加入棲地守護的行列。 迎向未來 今年在棲地守護工作上成果堪稱豐碩,但不應以此自滿,未來將繼續以募款租地、購地、接受捐贈、信託等方式取得荒地監護與管理權。同時,持續透過全民參與方式建構棲地資料庫、開辦棲地守護公民科學家課程、建立棲地維護管理手冊等工作計畫都將逐一展開。二十年僅是一個小節點,未來的路還很漫長,相信透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將會有更多的棲地被保留下來,及曾經被破壞的棲地也有機會回復過往的生命力,而這一切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我們留給下一代最珍貴的資產。   2015年荒野棲地守護成果表 認養維護 臺北五股溼地生態園區 你的公園我的家 臺北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委託管理 高雄觀音山蓮花池溼地 花蓮白鷺橋棲地* 花蓮幸福湧泉溪棲地* 花蓮荒野三號湧泉溪暨農場* 租地保育與友善農耕 宜蘭五十二甲溼地 宜蘭雙連埤 新竹大山背油羅田 嘉義諸羅紀農場 臺南大營1號田* 專案研究調查計畫 金門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移除監測計畫 臺北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水池棲地復育及環境教育計畫 臺北五股溼地及社子島周邊灘地四斑細蟌調查計畫 臺北挖子尾東方環頸鴴調查計畫 桃園青塘園埤塘生態調查計畫 新竹香山溼地紅樹林移除計畫 新竹竹北蓮花寺溼地食蟲植物棲地保育監測及維護計畫 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計畫 宜蘭雙連埤及蘭陽溪口保護區研究與復育暨社區培力計畫 宜蘭友善溼地(五十二甲)計晝 環境教育基地與溼地植物庇護中心 臺北淡水自然中心 宜蘭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 高雄那瑪夏悟洞自然教室 花蓮馬太鞍溼地教育中心* 臺北萬里溼地植物庇護中心 守護行動及其他 桃園守護臺灣萍蓬草 桃園珍愛藻礁知性健行活動 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幫青蛙過馬路、砌石溝渠行動 新竹沙氏變色蜥移除 臺中高美溼地互花米草移除 嘉義諸羅樹蛙守護 臺南三崁店亞洲錦蛙移除 臺東守護知本溼地 宜蘭護農地 地球日全臺同步自然觀察行動 荒野棲地守護博覽會 *分會與地主共同經營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你的公園我的家

2016-01-18

臺北分會針對都市自然棲地保育,提出「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主動保育、低度干擾」、「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公園分級分區管理」、「建立公民參與機制」、「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公園串聯組成完整生態廊道」、「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等訴求,進行政策遊說與倡議。期望透過公園的分級分區管理,讓都會區擁有孕育自然萬物生機的樂園。 今年初於榮星花園公園的生態水池,進行一場溫柔革命,號召志工與社區學校師生、里民等共同參與。生態池目前已有60 種水生植物、黃緣螢、10 種蜻蛉目昆蟲及21 種鳥類等。 「公園生態化」是從生活周邊公園開始的生態運動,以此做為自然教育的學習場域,未來將連結「生態學校」,再串連散至「生態社區」,朝向最終目標「生態城市」邁進。這場都市的溫柔革命,重點不在於硬體設施的改變,而是從人心、環境價值觀的轉變,唯有翻轉人們看待自然萬物的觀點,才能從工作、生活、生命裡做出改變。秉承徐仁修老師創會的理念:「只有從教育著手,才能擴大參與層面。讓每個人在這裡快樂的修行,又去影響更多人,從改變生命的根源去愛人、愛土地,這是荒野能對臺灣社會的貢獻。」 在都市裡,「公園生態化運動」提供一種選擇,保護環境、關心自然。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聆聽生態之聲,重現土地豐饒

2016-01-18

近年土地超限開發、農藥過度使用,不僅食安問題四起,更使淺山及農田生態面臨威脅。荒野的友善農耕行動,是以生態保育為目標,農耕則是達成目的之方式,不使用農藥的土地,栽種出讓人吃得健康的糧食,同時也是提供生物平安生存的棲息地。今年荒野在新竹油羅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宜蘭雙連埤、嘉義諸羅紀農場都有豐碩成果。 宜蘭五十二甲溼地 五十二甲溼地廣大的水田,是宜蘭少數仍保有大片水田的地區。每年8 月至隔年2 月,農民注水休耕,成了冬候鳥過境渡冬最好的環境,據歷年調查有高達190 種以上的鳥類記錄。 近年來荒野推動在地的友善耕作,並營造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五十二甲溼地內近八成為私有土地,為了將農業生產與保育結合,發展「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是最好的方式,除了可增加水田的經濟效益,也對改善環境生態有所幫助。2014 年推出「五二呷米」品牌,含諧音「我愛吃米」之意,鼓勵多吃米護農田。目前契作面積已有4.5 甲,並結合在地特色推動生態、人文旅遊,在消費的同時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力。 宜蘭雙連埤 雙連埤溼地擁全臺唯一的天然浮島景觀,能觀察到臺灣三分之二的蛙類、五分之二的蜻蜓,還有多種保育類生物如:翡翠樹蛙、黃嘴角鴞等,但湖區週遭的慣行農業活動對於雙連埤水域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荒野鼓勵當地農民轉作友善農耕,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自去年起荒野北區親子團支持友善農耕推廣,今年共有265 個家庭參與契作,友善耕種面積擴大至1.2 甲,截至9 月底共計8 梯次、585人次參與活動。 未來期待提升友善小農的生產技術以及建立產銷平台,引進企業或社群團體的力量,支持雙連埤地區的友善農耕,讓雙連埤溼地朝有機生態村的方向發展。 新竹油羅田 2015年續租4分田耕作水稻,由古進欽夥伴負責管理,並撥一塊約0.6 分地實驗種植糯米。增昌宮前4 分旱田由彭貴樹及李彩娥指導夥伴種植玉米、芋頭、薑、花生、洛神等,並試種仙草及黃豆。 今年找到一間屋頂塌掉的磚房,與屋主洽談後,同意雙方共同負擔修繕費用後提供荒野使用,未來可讓到田裡工作的夥伴休息,並計畫利用老屋廚房發展料理研習及共食。 油羅田工作團隊今年亦規劃多場食農教育、焢窯、手工插秧及企業活動,新竹親子團也承租其中一塊田,在工作團隊的指導下,種植玉米及地瓜,每週輪流來照顧。未來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淺山丘陵的棲地守護工作。 嘉義諸羅紀農場 諸羅紀農場及周邊地區今年記錄到蛙類7種、鳥類23科50種等物種,無論種類及數量皆呈現增加趨勢,顯示保育計畫已獲得初步成效。 2014年底為了讓棲息的諸羅樹蛙有緩衝的時間及空間,計畫將兩片筍園分兩年翻耕,並完全使用手作方式處理。今年農場生產無毒的新鮮竹筍大多回饋給捐款者,其數量估計超過6,000公斤,另外營養安全的芭樂則有將近2,000公斤。後續將檢討配送方式,以減輕運費負擔,並嘗試將農產品加工成為義賣品,或將部分農產品分享予當地弱勢團體。 荒野以友善農作守護農田棲地的行動將持續下去,期盼未來各地有更多的夥伴加入,依循當地特性找出最佳的經營方式,為臺灣的生物保留更多健康的土地,讓人與萬物和平自然共存。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集合眾人力量,種下滿城遍綠

2016-01-18

自2014年起,荒野結合3月份的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與4月份的地球日(Earth Day),自2月起到5月籌辦「地球倡議」守護行動,2015年延續去年主軸,持續關注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 今年荒野第6年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擔任臺灣地球一小時的發起團體,透過大型活動號召全臺民眾共同關心地球環境。今年主題為「集眾力,來種綠」:集合眾人力量,種下滿城遍綠,生活節能減碳,關心氣候變遷,守護自然棲地。地球日響應行動更邁入了第15個年頭,今年持續進行「全臺同步自然觀察」,邀請全民與荒野一同關心自己的家園。   地球一小時:集眾力,來種綠Lights OFF!Green UP!嘉年華 荒野在臺北、高雄、雲林三地舉辦響應活動,並集結全臺11處分會、NGO夥伴、企業機構與公部門的力量,與全球163個國家、7,000多座城市、數以億計的民眾,共同為環境保護關燈。 臺北場於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行,號召千位民眾參與,透過以「人力發電」方式產生電能,12輛發電腳踏車產出的電力,做為晚間「綠色電影院」的播放用電。今年更獲得信義商圈商家的認同與支持,25家商辦大樓在晚間8點半同步關燈,以行動保護環境,在臺北市掀起一度電的綠色革命。高雄場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透過樂活節能屋導覽、黑媽媽環保市集、生態與節能活動,帶領南臺灣民眾認識氣候變遷及能源的有效運用。雲林場於雲林縣西螺東市場做為起點,以群眾遊街方式宣導守護環境理念,以溫暖的音樂為地球祈福,為活動畫下美麗句點。 關燈僅是守護行動的起點,更重要的是關燈之後,人類還能做些甚麼?環境保護觀念已內化至心中,落實於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才是守護關鍵。   氣候講堂、地球影展、種綠走讀、工作假期 地球倡議期間,各地分會接連辦理多樣活動深耕經營。氣候講堂,藉由專題講座瞭解地球面臨的問題,建立保護意識進而參與行動;地球影展,透過動人的影像故事,帶領民眾走進自然、瞭解自然,並同時重新審視自己在這顆美麗星球的定位;種綠走讀,跟隨解說員的引導進行觀察,認識荒野,與自然產生連結,進而守護每一寸土地;工作假期,在荒野關心的全臺各處棲地,從事移除外來種、生態復育等棲地工作,從認識自然到實際動手行動,學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為環境付出一份心力。   地球日:全臺同步自然觀察 自2014年起,荒野在全臺關心的棲地發起物種調查行動,今年同步調查活動增加為兩日舉辦,全臺調查共計31處棲地、220位夥伴參與,登錄了2,860筆物種資料。未來將持續進行調查,做為棲地變化之參考依據,及棲地破壞之警訊。今年更運用調查的成果匯整成「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未來將定期整理出版調查資訊,成為棲地守護的穩定基石。   地球倡議行動成果 1,000位民眾參與地球一小時 4,500人次加入地球倡議行動 31處棲地進行同步自然觀察記錄 2,860筆生態資訊登錄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大山背地區梭德氏赤蛙保產卵位置之物理條件

2016-01-11

文、圖/莊銘豐(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專家顧問) 青蛙過馬路下溪流之後 每年秋季,大山背地區的梭德氏赤蛙會自森林底層遷移到溪流繁殖,但因為森林與溪流之間有一條馬路,因此每當繁殖季時總有不少個體因為車輛輾壓而犧牲。荒野新竹分會有一群生態保育志工,每年10月在大山背地區協助梭德氏赤蛙通過馬路回到溪流繁殖,也同時舉辦一系列活動向大眾宣導梭德氏赤蛙所面臨的問題及保育對策。2013年開始進行梭德氏赤蛙產卵行為的資料蒐集;2014年及2015年針對卵團所在位置的環境因子進行測量,以期能對牠們產卵的時空分布及產卵地點選擇有更多的了解。 如何收集卵團資料 我們依馬路護蛙所劃分區段有臨靠河道的區域進行卵團調查,以3至4日的頻度地毯式搜索河道中的卵團,有三個重要記錄項目,分別是每次調查的標準水溫及水深、卵團所在地點的環境因子(位置、最近岸距離、水深、水溫、酸鹼值、溶氧量、電導度等)、鄰近有水參考點的環境因子。在2014年及2015年的10月初到11月中,各調查到83窩以及176窩卵團。 什麼日子產卵? 從10月開始就已經有成蛙出現,但是卵團的出現時間要到10月中才有發現,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當地族群至少有兩次繁殖高峰,分別出現在10月17日至24日以及11月5日至12日這兩個時段,而且第一次高峰所產下的卵團數量較第二次高峰多。從每次調查所量取的標準水溫以及標準水深來看,卵團的出現數量沒有與水溫或水深變化之間有相關性,所以梭德氏赤蛙開始產卵的時間點並不能由水溫或水深來解釋。 產卵的區段 調查結果顯示梭德氏赤蛙的產卵位置分布並不平均,所發現產卵區段在兩年的資料間有個趨勢,集中在A1-A3、E3-F1、以及可3這三個區段。這三個區段皆有較為平緩的水域,因為年間產卵點的分布趨勢雖然仍集中在這三區段,但比例卻相當不同,推測是年間河床的環境因子變化也會影響梭德氏赤蛙產卵位置之選擇。 從產卵點以及鄰近參考點所調查的環境因子來看,只有水深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產卵點的水深顯著比參考點淺,其餘環境因子包括水溫、酸鹼值、溶氧、電導度等都無法在資料中看出成蛙對這些物理因子是否有偏好。成蛙選擇水淺處產卵推測有一些好處,包括水流較緩避免卵被沖走以及避免魚類接近吃掉卵等益處,但也會容易面臨到乾涸的危機,調查中就發現有一區域十幾窩的卵團在隔次調查中已經乾涸,所有發育中的卵及小蝌蚪皆無法存活。 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調查時實地一步步踏過溪床,發現青蛙除了移動到溪流過程中會遭遇到困難,在溪流中也有不同的問題在等著成蛙面對,而這些問題主要是來自人為活動,像是排水汙染或棲地改變。在溪床中進行地毯式搜尋的移動速度是相當緩慢的,也因此能仔仔細細看過整個溪床,去感受在其中所發生的事情,以下列出調查期間要跟大家分享的兩件事: (一)魚蝦死亡事件 在2014年11月9日發現調查區域的下半段有出現整批魚蝦死亡,因為魚蝦屍體出現在可1區段的排水匯流處之後,因此將該處排水管列為汙染來源嫌疑。在經過與荒野新竹分會會長及分會夥伴討論之後,也曾經排班在卵團調查結束後每個禮拜去監測水質,但限於儀器有限,因此只能針對一樣的環境因子做記錄,無法找出並排除水質惡化的原因,也讓幾位參與的夥伴既生氣卻又無奈。 (二)溪流垃圾清理 調查卵團的時候,我們也同時發現在溪床上布滿許多遊客或附近居民留下的廢棄物,因此號召數名夥伴來清理溪床垃圾,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也清出超過5袋20公斤肥料袋的廢棄物。 透過護蛙宣導環境保育 兩棲類因為是使能量在不同消費階層及水域陸域間流動的角色,加上通透性皮膚可反應水域及陸域的環境品質,是相當好的環境指標物種,而保育地區性蛙類族群也能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有所貢獻。從蛙類以量取勝的生殖策略來看,大量的子代可能僅有極少部分可長到成蛙,護蛙活動對其族群的幫助可能是相當有限的,但在看似做白工卻還是默默付出的這群傻瓜的努力之下,護蛙活動儼然是宣導環境保育極佳的活動,民眾透過親身參與活動可以了解蛙類生態、動物生存面臨的問題,以及人與自然如何永續共存等課題,一年又一年埋下小小的保育種子在人們心中萌芽,這種為了環境更好的事情需要更多帶有傻勁的人來參與,在堅持與努力之下將愛護環境的理念擴散出去。

水保局首度與民團對談野溪治理

2016-01-11

文、圖/荒野臺東分會野溪調查小組 為什麼會有這場座談會? 不忍見溪流的原貌逐漸被人為改變,荒野臺東分會野溪調查小組於2014年10月成立,至今踏查過東海岸16條溪流,記錄臺東野溪的現況,包括觀察工程對生態與環境造成的影響,希望透過記錄及公開調查資料與大眾及公部門對話,進而有機會實際影響決策和相關制度。2015年7月,野溪調查小組帶著記錄資料,拜訪水保局臺東分局局長王志輝,王分局長在討論中提出由民間與官方共同辦理一場座談會的構想,讓水保局人員、設計公司、各鄉鎮公所及民間團體,更加瞭解彼此的想法。我們抱持著可以和更多人分享及對話的期待,與水保局臺東分局共同規畫了這場會議。 談了些什麼? 11月13日在水保局臺東分局舉辦的「野溪治理安全並兼顧生態環境永續經營座談會」,是首次水保局官方與公民組織的正式對話。 野溪調查小組生態組組長魏嘉俊分享調查經驗指出,固床工及堤岸等工程阻礙生物的垂直及橫向移動、破壞植被及棲地、影響水量及濁度。許多溪流缺乏洄游型的蟹類及魚類,生物的分布變得破碎、零星、稀少。難得記錄到數量極為稀少、只分布於東部的剛毛假方蟹,以及溪流食物鏈上層的一級保育類食蟹獴腳印及屍體,顯示了維持臺東野溪健全完整之重要性,以及野溪珍貴之處。 構造組組長方正儀提出各種不當工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例如:水泥堤岸限縮河道,造成流速湍急雨水無法下滲土壤;將河道中大石清空移至堤岸,破壞棲地多樣性;固床工造成河段隔離,易優養化,且易墊高河床形成伏流,使溪流表面水消失等。 水保局臺東分局治理課課長林志賢分享任職以來與在日本觀摩的經驗,指出這些工程除具有保護作用,在後期仍可形成植被覆蓋,也希望未來以友善環境的方式來進行野溪治理。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于玻則指出,對於「安全」的定義應重新思考。美國工程研究院界定「安全」時,認為沒有所謂安全,只有承擔的風險有多大,如果沒有告訴大家一個地方是危險的,是最危險的事情,例如卡崔娜颶風的嚴重災害,就是因為堅固的堤防,使人誤以為安全。對於「保全對象」也應重新思考,不只是人和財產,也必須包括「生態保全對象」,例如一片沿岸林,或者是一個深潭,工程應迴避重要生態棲地。水利署、水保局皆已建立「生態檢核機制」並具有使用經驗,是一個可以讓彼此合作的工具。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小組召集人徐蟬娟則強調,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應確實納入體制執行。 會議後半段為分組討論,分四項題目進行。「固床工在野溪整治的應用與檢討」的討論中,水保局臺東分局工程師表示,固床工對土砂控制效果最為顯著,未來在施作上會針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野溪復育探討」則討論了拆除七家灣溪攔砂壩的案例,以及復育的定義、民間團體調查資料如何與既有資料整合等。關於「臺東分局與NGO公民參與之範疇與機制建立」,民間團體特別提出「民眾參與不是召開說明會」。說明會的時間點往往是規劃公司設計好之後告知民眾,但民眾應在更早之前就得到資訊並且提供意見,納入設計考量之中。「治理工程公民團體參與時間與生態檢核作業討論」的結論,同樣提倡規劃設計前公民就進入參與的重要性,以及資訊應在前期便確實向大眾公開,而非僅針對特定關係人。 達成了什麼目標嗎? 這個會議的重點並不是要去指責公部門做錯了哪些事,也不是要公部門非得接受民間團體的想法,我們不期待在第一次的會議就有具體的結論和承諾,而是互動的開始、對話的起點。議題討論的設計,朝向讓雙方感受到,彼此可以有互相溝通的空間及改善的機會。會議只是開始,不是告知,不是總結,更重要的是開啟之後,接下來的行動。 後續要怎麼做? 野溪調查小組除會持續調查、整合資料、與水保局臺東分局窗口保持互動,也希望未來的工程案件啟動之前,可以介入參與。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到了這邊,回溯野溪調查小組成立的初衷,與決策者和掌握資源者對話,共同磨合互動模式,就是我們一開始所想做的事。  

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該設在哪裡?

2016-01-11

文、圖/張讚合(荒野臺南分會環境培力組組長,自然名:河烏) 12月1日,我代表荒野臺南分會去塔木德臺南會館,參加由臺南市環保局舉辦的「臺南市廢棄物處理願景與NGO團體座談會」,這場座談會表示市政府有誠意跟環保團體好好討論事業廢棄物無處去的困境。 根據市政府提供的資料,本市一年產生的可燃性事業廢棄物高達42萬噸,其中約22萬噸由本市自有的焚化廠處理,還有約20萬噸必須送去外縣市處理。在「垃圾大戰」隨時可能一觸即發的情況下,本市有必要再增加焚化廠。「不適燃事業廢棄物」每年約55萬噸,包括一般事業廢棄物33.6萬噸,有害事業廢棄物21.7萬噸。市政府認為:「不適燃廢棄物固化及掩埋設施不足,未來應考慮輔導設置」。我猜想,市政府的意思大概是:本市非得新設焚化廠與掩埋場不可,但是新設案件常遭附近居民與環保團體反對,因此希望環保團體能理解市政府的處境。 曾聽一位環運前輩說,某市市長曾問他:「廢棄物掩埋場設這裡你們反對,設那裡你們也反對,究竟要設在哪裡才行?」這位前輩跟我說,他很想告訴這位市長,設在市政府廣場就好啦!其實,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該設哪裡,在「廢棄物清理法」中,早就有了答案。在民國88年廢清法的修正案中,已經在其第13條列出:「新設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開發單位應於區內或區外規劃設置廢棄物處理設施;並於廢棄物處理設施設置完成後,該工業區及科學園區始得營運。 現有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於本法修正通過後二年內,規劃完成事業廢棄物之處理設施。」 簡單來說,無論新舊工業區或科學園區,都應該自備廢棄物掩埋場。按照這個法條,到民國90年,現有「工業區」與「科學園區」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也就是經濟部與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就應該把他們轄下各區的廢棄物處理設施規劃完成。這個法條在90年10月全文修正時略作修正後改列第32條:「新設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開發單位或管理單位,應於區內或區外規劃設置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並於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設置完成後,該工業區及科學園區始得營運。 現有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開發單位或管理單位,應於本法修正通過後六個月內,規劃完成事業廢棄物之處理設施,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後,最遲於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設置。」 規劃設置的時程展延到93年年底。這個條文至今未變,只是現在已經是民國104年了,十一年匆匆過去,這個可憐的條文似乎沒有人理會。工業部門只想廉價地把他們的「廢棄物」往山上的掩埋場丟,不願意自備現代化的掩埋場。這就是今天所有掩埋場問題的根本來源。當產業界不願承擔廢棄物回收、處理、乃至掩埋的成本時,就只有剩下往山區設掩埋場的一條路。 一個現代化的廢棄物處理廠,應該具備Mechanical Biological Treatment(MBT)的整個程序,可以回收的盡量回收,可以有什麼作用(如沼氣發電或堆肥),盡量實現它的作用,最後真正需要掩埋的廢棄物,應該不會太多。這樣的掩埋場,設在哪裡問題都不大,設在工業區裡面就是最好的選擇。當一個掩埋場非得設在山區時,就已經表示這個掩埋場不會是現代化的掩埋場,而是那種隨時有可能「流醬油膏」、飄惡臭、甚至起火燃燒的掩埋場。那種設在山區的掩埋場,只是在欺負山區的老實人。過去抗爭十年的東山永揚掩埋場是這樣,現在正在抗爭的內門馬頭山旁的富駿掩埋場也是這樣。更嚴重的是它們位在河川源頭,成了河川、水庫污染的來源。 因此,我建議環保署、環保局這個環保體系,根本不要去當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經濟部、科技部才是。環保體系只要在「環檢警」合作的情況下,嚴格取締那些亂丟廢棄物的惡質廠商。至於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該設在哪裡,那是經濟部、科技部的事。把經濟部、科技部逼出來,為他們的工業區設廢棄物掩埋場,才是根本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