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棲地工作-永續山林(原守護河川山林)

棲地工作-永續山林(原守護河川山林)

台灣地體源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海槽溝的沈積岩因擠壓地震不斷隆起,故地層逆衝造山伴隨崩塌,乃台灣地體本質;雖位居亞熱帶,但因高山屏障洋流、凝聚水氣,故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全島五條山脈山巒綿亙,溪谷短急不穩,垂直高差將近4,000公尺,加上地質鬆脆、四面環海,更形成了豐富珍貴的各類地形與地質景觀,也孕育出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物相,造就台灣土地的「脆弱」與「珍貴」的特性。因此,台灣的河川山林無不反映出這兩大特性,然而人為活動長期與天爭地,對於脆弱地體環境過度開發利用,濫墾、濫伐及濫建普遍,致使國土自然資源承受難以復原的損傷,更加重了天然災害的威脅與破壞力。如果健忘的人們還要繼續粗暴的開發與破壞,那大自然反撲的戲碼必定會不斷的上演!

守護曾文溪 反對解編曾文溪水源保護區

2015-12-11

文、圖/張讚合(荒野臺南分會環境培力組組長,自然名:河烏) 2015 年10月26日報載,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決議,玉峰攔河堰將改供工業用水,玉峰堰上游的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將朝解編的目標邁出一大步。如果這件事在豪強政客的操弄下果然成真,曾文溪的淪亡將指日可待…… 玉峰堰在臺南市山上區的曾文溪上,這裡有山上淨水場的取水口。從1922 年日治時期以來,就是臺南人的水源地,原稱「臺南水道」的部分建築設施已經成為國定古蹟。山上淨水場直到現在還在正常運作,每天供應4.5 萬噸的民生用水。早在1983 年,玉峰堰以上的曾文溪流域就已經劃設為「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目前保護區的面積是417 平方公里。1999 年完工的玉峰堰,主要目的在穩定山上淨水場取水。 玉峰堰是臺南人的重要水源 2015 年11 月6 日報載水利署副署長表示:五年後西半部重要城市都將成為缺水高度風險區,其中高雄每天用水缺口達63 萬噸,臺南缺口為44 萬噸,最為嚴重。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長時間的旱象與突如其來的暴雨成災,成了經常性現象。當美濃水庫停頓之後,水利單位原期望「曾文越域引水」在2012 年完成後,每天可以增加民生與工業用水60 萬噸,南部地區的供水問題可以做個徹底解決。可是,這項工程在2009 年莫拉克颱洪時嚴重毀損而全面停擺。南部各水庫嚴重淤積,曾文水庫與南化水庫的有效容量都只剩下原設計庫容的六成。無論怎樣清淤,頂多只能減緩今後淤積的速度,而無法恢復原有的庫容。南部地區開發新水源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如果一直只想著開發新水源,而不願去保護既有的水源,那只是捨本逐末。玉峰堰經由山上淨水場每天平均供應4.5 萬噸的民生用水,足以讓18 萬人不愁缺水。在南部地區缺水問題日益嚴峻的情勢下,玉峰堰仍是臺南人的重要水源。 「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確保臺南母親河不受污染 玉峰堰更重要的作用是:確保曾文溪不受污染。曾文溪水系的曾文水庫、南化水庫、鏡面水庫,乃至玉峰堰,共同承擔臺南地區民生、工業、灌溉的絕大部分用水。曾文溪就是臺南人的生命之河,臺南人的母親河。曾文溪出海口有臺江國家公園、國際級溼地及黑面琵鷺棲息地。如今,大臺南境內的其他河川,包括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都已經遭受嚴重污染。只剩下曾文溪流域,總算保住一片淨土。在水源保護區裡面,不能有污染性工廠、營利性的養豬場、廢棄物掩埋場。為了保護水資源,政府耗費巨資在曾文溪流域實施離牧政策。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的公告,確保了整條曾文溪得以在其他河川相繼淪亡之後,仍保留一整片的好山好水好家鄉。 把好山好水留給子孫 2000 年11 月解編的「東港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讓東港溪成了養豬業的天堂,而東港溪也就成了「被遺棄的河流」;另一個是2001年2 月解編的「急水溪水系新營淨水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引狼入室」的結果開啟了東山鄉長達十年、可歌可泣的反永揚垃圾場的家鄉保衛戰(對環保團體而言更是烏山頭保衛戰),兩個解編案都見證了豪強政客短視近利的嚴重後果。 讓一條河流死亡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讓一條死亡的河流起死回生,卻是困難重重。曾文溪是臺南人的母親河,臺南人不應該讓這條神聖的河流遭受豪強政客的侵害。我們必須把好山好水留給子孫,不能繼續剝奪子孫該有的國土、環境與水資源。

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石溝渠,搶救梭德氏赤蛙

2015-11-09

文/余雅倩(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青苔) 圖/余雅倩、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背,因地處偏僻,故保有豐富物種與自然的生態環境,新竹荒野的夥伴將此地做為長期關心與解說的定點。2008年10 月,荒野新竹的蛙調小組在大山背進行蛙種調查,發現在豐鄉瀑布附近,夜晚有為數眾多的青蛙穿越馬路前往油羅溪,而馬路上常有超過百隻以上遭路過車輛輾死的蛙屍。這些青蛙只有在繁殖期會從平常居住的森林中大規模遷徙至溪流交配,這條筆直的道路恰好阻斷了牠們前進的路線,車水馬龍的情況下常常造成這些美麗的小生命無辜犧牲。 此外,因山林開發,水泥化整治溪流,更讓當地特有的梭德氏赤蛙面臨生存危機。有感於此,2009 至2013 年間,為了保護繁殖季的梭德氏赤蛙,荒野新竹分會發出「護蛙召集令」,召募志工們每天晚上排班,到大山背幫青蛙過馬路,讓牠們得以安全到達溪流,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 然而2014 年底,荒野新竹分會長劉月梅老師發現,大山背護蛙棲地的山溝被流水侵蝕,為了避免山溝被水泥化,月梅老師於2015年3月起,號召志工用雙手進行水溝恢復的工作。接著一群聯電志工在今年4 月19 日響應世界地球日加入保護行動,清除路面及山溝垃圾、刷洗看板,進行護坡工作。6 月22 日一群關心生態廊道的議員及縣府人員,聚集在大山背現場討論著興建生態廊道的事,結論令人咋舌,他們決定將志工辛苦修護的山溝發包水泥化工程。 志工們緊急擬定公文並上呈阻擋,希望大山背的水溝可以用砌石方式進行修復,一則可使下方生長動物及植物根系仍能順利有水源供應,再則石頭空隙可以作為生物棲息空間,且微生物在石縫間可分解水中少量養分,達到自淨功能。所幸政府同意荒野以接近自然的方式修復,並希望可以趕在梭德氏赤蛙十月的繁衍季前完成砌石工程,讓青蛙順利從居住的山裡度到溪流中繁衍。 經過先前夥伴們的努力,鋪石作為山溝的基底,前幾天的豪雨,水泥化的部分被沖刷破壞,而砌石基底完好如初,顯示石頭的修補更為堅固與適合這樣的環境! 8 月26 日一早,五位志工齊心將被泥沙掩蓋的涵洞周圍用石頭補強,夥伴倍雅以機車代步,一趟又一趟的運送石頭。雖然當天參與的志工為數不多,卻有目標的完成涵洞與一段山溝補強。施作期間蝴蝶在身旁翩翩飛舞,似乎在為大家打氣,瀑布與溪流聲也不歇息,就像是綿延不絕的生命之歌。 這裡是許許多多生物的家,美麗的環境,因為有這麼多樣的物種棲息,更為難得珍貴,希望有更多人關心和守護牠們的家!   2015 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砌石溝渠保育計畫 開山闢路、攔水造壩、挖礦造房,人類享用了地球上最多的資源,我們正享受著人們稱之為「便利」的甜美果實,然而便利是「隨便利用」嗎?我們開了一條路,並沒有考慮原本生長在此的生物;隨後,我們造了路燈,依然沒考慮過原生動植物;接著,我們又蓋了一條水溝,一樣沒考慮過其他生物,甚至用單向思考自以為是地將河川都「整治」了。所作所為都以人本身為出發,未曾考慮過其他生物的生存。這就是現在人們所謂的「便利」。 一沙一石,完成了200 公尺的「責任」,我們不再因方便而犧牲其他生命的權利,我們對大地負責,存一份心,盡一份力,為梭德氏赤蛙建立一條能安全回到溪流的路。 砌石時間 簡單機械挖除水泥塊:2015/8/12 ~ 8/14 人工砌石山溝底部及兩側:2015/8/17 ~ 10/7 砌石距離 200 公尺 砌石人力 共動用198 人次志工參與 砌石使用 石頭總數 中石7 台卡車、5 分石2 台卡車、0.8 分石1 台卡車 (每台卡車約5 米方石) 砌石紀事 砌石工程的石頭材料有四種,依照體積區分:最大的像保齡球、次之約略20 公分大小、再次之約5 公分大小、最小的是0.5~1 公分左右的粗砂。 砌石就如同蓋房子一樣必須先打底,將大石塊鋪設在水溝底部,平均每塊石頭都要嘗試10 多次才能找到最佳角度相互卡住。 石頭和石頭間的縫隙及基底層,都得用中型的卵石塞緊、敲實。最後,再用小石頭將所有的縫隙填平。 所有的工程,從溪溝到兩側邊坡,一步一步穩紮穩打,一石一粒純手工打造一條安全的路。 了解更多: 2015 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砌石溝渠保育計畫捐款辦法 〈幫大山背梭德氏赤蛙過馬路〉

油羅田老屋的故事

2015-11-09

文、圖/許天麟(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2013年初因縣府農業處的邀請,荒野新竹於大山背租地復耕,農耕生活有時會遇到大農忙,需要一整天或連續幾天在田裡工作,此時中午需要地方可以休息,熱天工作容易流汗,需要沖個澡,開始考慮在田裡搭個簡單的工寮,後來大山背田被地主收回。2014 年農耕團隊到油羅租地繼續耕作,夥伴們開始於村裡詢問租屋的可能。 2014 年於田邊發現一棟屋頂已經塌掉的老磚房,經鄰居查訪,屋主朱先生居住臺北,透過社區耆老取得屋主連絡方式,探詢修護使用的可能性,朱先生瞭解荒野是公益社團後,願意提供部分金額,由荒野委請工程包商修護,修護後並提供荒野使用五年。 經延請工程包商估價,總會評估簽約等,於2015 年6 月24 日正式動工修護。盡量保持原有格式,中間客廳兼做餐廳及夥伴聚會分享交流使用,右邊原廚房隔出兩間衛浴,其餘空間仍當廚房使用,原有三個房間,左邊保留一半當工具室。為了降低修繕費用,除主結構外,內部設施盡量由志工施作。 2015 年9 月中旬老屋大致完工,但工作團隊仍發覺屋外屋內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地方。下雨排水不良,導致屋內潮濕,於是大家又動手挖排水溝,準備砌石溝,也準備做雨水回收系統等等,期待這裡成為一個夥伴築夢的地方。 2015 年8 月24 日砂勞越荒野保護協會八人來新竹參訪,午餐由夥伴設計料理,主食為油羅白飯,配菜則盡量選自家栽種加工食材,如筍乾(西湖貴樹彩娥種及曬乾)、鴨蛋(智光家養的而且吃油羅田的福壽螺)、地瓜葉(油羅田自產)等。用說著故事的料理,溫暖夥伴們的腸胃。

水蛙咯咯哮~守蛙人

2015-10-16

「水蛙咯咯哮~守蛙人」是荒野保護協會志工——陳柏州所記錄的環境生態紀錄片,裡面紀錄兩個守護青蛙的故事。影­片中的生態畫面得來不易,柏州特別授權給荒野保護協會作環境教育影片使用,一同透過生態影片瞭解臺灣兩棲類生態。

永續的在地守護力量—— 榮星生態水池守護志工啟航

2015-10-08

文/劉青英(公園生態化運動榮星推廣組組長,自然名:青鳥)、 劉姵彤(公園生態化運動榮星紀錄組組長,自然名:硨磲貝) 圖/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 榮星花園公園為目前臺北市核心區極少數仍有螢火蟲飛舞的都會公園,放眼世界也是相當難得一見的生態環境。但近年因放生、棄養、外來種動植物入侵、傾倒廢棄物、嚴重陸化等因素,導致棲地惡化,生態多樣性銳減,原生螢火蟲族群面臨滅絕的危機。鑑此,2014 年底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與荒野攜手,結合荒野志工、在地社區與學校,進行長期的生態水池棲地改造與推廣教育。 自2015 年1 月24 日榮星工作假期正式開工至今,第一階段的棲地改造己完成,接下來將交棒給在地居民,守護力量才能永續。經過多時籌備,第一期榮星生態池守護志工培訓,在今年8 月29 日及9 月5 日於五常國小舉辦,此為荒野臺北分會首次深耕社區,凝聚在地力量的創舉,別具意義。 第一天有二十多位民眾報到,周邊六個里都有里民參與,行仁里陳德賢里長帶領數位里民參加,公園路燈管理處圓山所楊淑惠主任與同仁們也全程參與。報名民眾從七十多歲的阿公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上班族女性,有些是嫁到本地的外地人,有些則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不論男女、年紀、行業背景,都願意不計回報地守護這片土地,實為公民參與的最佳典範。 兩天的培訓課程相當精采,第一天由資深推廣講師劉青英(自然名:青鳥)分享的臺灣自然生態之美揭開序幕,臺北分會會長張菁砡(自然名:鯨魚)說明公園生態化運動的重要性。臺北分會副分會長卓昕辰(自然名:到手香)在榮星花園公園的百年黃槿樹下,訴說榮星公園的滄海桑田。重頭戲是螢火蟲專家——吳加雄博士,透過幽默淺顯方式講解螢火蟲的構造與習性。吳博士表示螢火蟲不只是生態品質指標,對榮星周邊居民更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第二天培訓,首先由溼地守護者荒野理事陳德鴻老師(自然名:小綿羊)解說生態水池改造的辛苦過程。棲地破壞只需短短時間,而卻得花上好幾倍的人力與時間才能重現生機。之後藉著角色扮演,演練遇到狀況時的回應方式,學員們賣力演出,展現出他們的使命感。下午是戶外課程,由資深棲地志工陳劭融(自然名:構樹)帶領學員穿著涉水衣進入榮星生態水池。首次站在浮島上感受上下浮動的感覺,令許多人大呼神奇。透過下池體驗,學員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並踴躍認領巡守的值班時段。 培訓結束後的第一個周末,守護志工們首次參加定期維護工作,跟荒野志工及報名民眾一起在大太陽下揮汗工作,雖然疲累,但每個人都充滿了笑容及成就感。工作人員觀察到透過工作體驗,民眾跟這片小而美的水域產生了緊密連結,像守護自己的小孩般的呵護這片得來不易的都會淨土。 經過了課程及水池工作的洗禮,守護志工隊從9 月14 日起開始巡守榮星水池。巡守時段從清晨七點到晚上八點,每次巡守一個小時,巡守重點在關注外來種蹤跡、是否有人丟棄、放生或不當餵食野生動物等。巡守過的守護志工表示,以前常常經過水池,但很少駐足停留,巡守時才發現原來水池裡外有這麼多的可愛生物,如忙著交配的蜻蜓與豆娘、飛舞的美麗蝴蝶、在巢裡育雛的紅冠水雞、害羞的白腹秧雞及亞成鳥在隱密的草地裡覓食、冬過境鳥紅尾伯勞、常見的鵲鴝、鷦鶯、俗稱大笨鳥的黑冠麻鷺、正盛開的特有種臺灣萍蓬草及珍貴的穗花棋盤腳等。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幾天的晚班巡守夥伴看到了閃亮的螢火蟲飛舞在隱密草叢中,而且在數天之內,數量從寥寥數隻到現在已經數不清,經過的民眾看到後也驚呼連連,沒想到在都會地區竟然能看到螢火蟲。 螢火蟲是水池生態的品質指標,螢光重現表示水池生態已趨近正常,更意味著過去九個月來集結近千人次的辛勞耕耘,有了最佳的回報。看著守護志工在群組裡分享巡守時的興奮與感動,讓長期駐守在此的工作團隊,得到滿滿的成就感及繼續投入的動力。 透過在地守護力量的發散,讓更多民眾關心周遭的自然環境,並加入守護的行列。透過一步一腳印的棲地營造,豐富多樣的生物將慢慢回到我們的生活空間。最終希望不僅是榮星花園,臺北市任一處公園小水域都能重溫夜晚賞螢的浪漫與樂趣!但這樣的理想仍需更多的人力及時間的耕耘,敬請支持並加入「你的公園我的家──公園生態化」的運動。   延伸閱讀:「台北市自然生態公園」粉絲頁

守護都市自然棲地—— 一場溫柔革命,「公園生態化」運動

2015-10-08

文/張菁砡(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分會長,自然名:鯨魚) 圖/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 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是古今人類追尋安身立命之道。 聯合國人口基金統計,全球超過50% 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而臺灣則高達80% 人口住在都市。人口大量的匯聚,衍生出種種環境問題,除了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外,還製造出許多新議題,包含溫室效應及生物多樣性等問題。居住在臺北盆地的都市人,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足物質便利生活,但也直接、間接地影響著我們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都市化水泥叢林無限擴張、人工植栽取代原生草木,自然棲地快速消失,對都市生物多樣性的衝擊影響甚鉅。 憂心於此現象的發展,2013 年荒野臺北分會成立之初,為此集結各群組志工,協力推動「公園生態化」運動,以「你的公園我的家」作為行動意識訴求,守護都市自然棲地,為同住在都市裡的其他生命發聲請命。公園生態化運動是一場溫柔革命,稱之為「運動」、「革命」,乃因此為挑戰個人價值觀、環境意識的長期革命之役。 「公園生態化」運動主張,身為生態系統的一環,人類應學習從生態的角度觀看、省思我們的生活對環境及對其他生命的影響。所有生命的存續,皆仰賴生態系統的健全與平穩。保留都市自然棲地完整,是維繫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為保存都市公園綠地不再消逝、守護自然棲地,臺北分會陸續進行公園生態評估、撰寫說帖及遊說、舉辦公聽會及說明會、帶領民眾用不一樣的角度認識公園及自然界的朋友,一窺以生態為本的生態設計。由荒野認養並守護十年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遂成生態設計與維護的最佳典範,也盼望有更多綠地公園能像富陽公園般,保有豐富的自然棲地。 因此,臺北分會針對都市自然棲地保育,提出:「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主動保育、低度干擾」、「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公園分級分區管理」、「建立公民參與機制」、「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公園串聯組成完整生態廊道」、「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等訴求,進行政策遊說與倡議。期望透過公園的分級分區管理,能讓都會區擁有一方自然萬物孕育生機的生態樂園。 歷經一年多的多方奔走,倡議推廣理念,連結社群夥伴合作,終於在2014 年底,在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的支持下,在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水池展開棲地復育工作,得以實踐生態理念,公民參與的溫柔革命從此開始。為維護城市生物多樣性,藉榮星公園生態水池做為環境學習的對象,工作假期作為環境公民的實踐場所;以生態水池為基地,以公園地緣為基礎,邀請當地民眾參與公園生態水池的改造,提供臨近的學校師生、民眾,體驗參與式的環境學習。用雙手的力量修復棲地,用身心體悟生態系統的運作機制,這是一場改變價值觀,提昇生態素養、改變環境意識的溫柔戰役,學習理解自然法則,學習從生態的角度覺察生活、觀看世界。 這場改變,也從民間認養改變為公、民合作機制,「合作」加深雙方想法、作法的互動、對話與理解;「合作」是雙方共同面對並合力解決困難、挑戰及問題;「合作」使雙方能產生互補與加乘之效。 此次與公燈處圓山所及行仁里里長合作推動榮星生態水池工作假期,以促進居民參與為首要任務。因此,每一個環節,皆在彼此的協調合作下進行。令人欣慰的是在荒野志工投入八個月後,於今年八月底完成首次榮星生態池在地巡守志工培訓,五常國中「小荒野社」也正式成軍參與,守護榮星的在地力量開始扎根、萌芽,日前巡守工作已正式展開,看著巡守志工歡喜的回報狀況與心得,十分令人振奮及感動,相信荒野志工的熱情已成功感召、感染、也傳承留在榮星了。藉此感謝接力參與的志工們,數個月來全力以赴參與這場革命戰役。但革命尚未成功,榮星只是個開始,未來還需要繼續努力。 「公園生態化」僅是從生活周邊公園開始的運動,以此作為自然教育的學習場域,未來將連結「生態學校」,再串連擴至「生態社區」,朝向「生態城市」為最終目標。這場都市的溫柔革命,重點不在於硬體設施的改變,而是人心、環境價值觀的轉變,惟有翻轉看待自然萬物的觀點,才能從工作、生活、生命裡做出改變。秉承徐仁修老師創會的理念:「只有從教育著手,才能擴大參與層面」。讓每個人在這裡快樂的修行,又去影響更多人,從改變生命的根源去愛人、愛土地,這是荒野能對臺灣社會的貢獻。」在都市裡保護環境、關心自然,「公園生態化」運動提供一種選擇。終究是期盼朝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發展,讓選擇居住在都市的人更健康、永續。 感謝所有曾經接力參與榮星之役的志工,受限版面,無法一一致謝 藉此感謝以下無役不與的榮星志工: 陳德鴻(小綿羊)、卓昕岑(到手香)、陳欩融(構樹)、劉青英(青鳥)、劉姵彤 (硨磲貝)、周佐于(海鸚鵡)、陳清彬(清冰)、謝雅婷(鱷魚)、劉碧鵑(杜鵑花)、吳佳靜(貓頭鷹)、張簡鳳蓮(穗花棋盤腳)、吳怡蒨(大葉桃花心木)、余雅倩(青苔)、黃宗慈(大海龜)、傅鴻鈞(大熊星座)、柳家瑞(長頸鹿)、張育萍(吉普)、廖文豪(Kiwi)、邱冠霖(烏桕)   延伸閱讀: 2015 城市生活、環境、生命-生態城市的實踐力論壇 探討發展符合城市生態的原則,特別邀請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李迪華教授提出城市生態學的架構理念及翻轉城市的案例作法,臺灣大學─郭城孟教授分享大安森林公園跨領域連結的關懷行動帶來的契機,社團法人臺灣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陳瑞文先生講解創新之海綿道路的實踐;另外,更有長期關注和推動生態城市的各領域實踐者,結合議程展示安排、餐敘分享以及實踐力論壇操作討論。 活動日期:2015年10月17日( 六) 09:00-17:00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國際會議廳(綜合館3樓)

荒野有情.20有成——2015棲地守護研討會

2015-09-10

文/余雅倩(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青苔) 圖/余雅倩、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長期投入人力和心力關心臺灣生態環境,今年棲地守護研討會主題以都市公園生態化、河川流域與溼地生態守護、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三大主題與民眾分享這20 年歲月的努力。同時,集結各地志工和專職的力量完成第一版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記錄荒野關心之棲地的物種與現況,希冀更多人藉此瞭解棲地珍貴之處,進而推廣保育的重要。 在研討會中,生態專家先行說明臺灣地形與天然生態的獨特性,列舉目前面臨的環境困境,同時以國際的經驗來做對照。臺灣面積不大,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地形景觀與人文活動,開發與棲地保育必須要因地制宜,且需謹慎評估地質,郭城孟教授提到臺灣土地的異質性非常高,呼籲國土計畫應以生活地景為單位,土地規劃需考慮區域的地質氣候,及人們適應環境的生活方式,才能以適當與正確的方式使用土地,而不會造成過度與錯誤的開發利用。 都市公園生態化 生態公園亦即公園生態化,讓鄰近都市的公園成為生物友善的棲息地,例如: 物種豐富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就是荒野長期關注的自然公園,目前在臺北市的榮星花園的生態池與木柵公園的萃湖都已進行數次棲地改善的工作假期,邀請市民與志工共同清理水池、建立臺灣原生物種的生物庇護、外來種的威脅等。並且對公園鄰近的里民與中小學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和志工培訓,邀請當地居民一同關心自家附近生態環境,讓螢火蟲、蛙類與更多的生物出現在鄰近都市公園,恢復公園的生態多樣性。 河川流域與溼地生態守護 大臺北地區長久賴以維生的河流母親——淡水河,沿岸流經的水滋養大地,成為水生動植物快樂的溼地樂園。然而,近年來不當廢水傾倒造成汙染與河道水泥化等問題,讓沿岸許多溼地日益縮減,珍貴的水生植物與稀有魚種瀕臨絕種。  荒野以守護棲地為宗旨目標,除了圈護棲地,並積極恢復臺灣各地溼地的生機與復育原生物種,目前正積極改善的有:雙連埤野生動物保護區、宜蘭五十二甲溼地、花蓮馬太鞍溼地、五股溼地生態園區、新竹香山溼地、嘉義諸羅樹蛙棲地等。 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 溼地往往與農田密不可分,農田也是溼地,更是老一輩童年的回憶,踩在泥土裡抓青蛙、抓泥鰍、追著螢火蟲跑,然而在數十年間的慣行農法,施加農藥與除草劑,隔絕人與泥土的感情,也讓多樣的物種消失於農田。因此荒野以友善農耕之方式在多個地區進行契作,保證收購農作物,並搭配生態調查與棲地環境改善工作,以達保育之目的,進而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之目標。生產的農作物無施加任何肥料與藥劑,僅靠雨水與泥土的養分耕種,昆蟲、鳥類等生物共享大地的恩惠,休耕時人們可以親近、觀察,健康的農田成為良好的溼地生態,也成為愛鳥人士觀察水鳥與候鳥之地。   當天研討會場外設有許多個活動攤位,荒野志工帶著民眾與孩童,透過遊戲來認識生態建築自己心目中的公園,小孩天真地說: 「公園裡要有好多大樹和綠地,才會有小鳥和昆蟲,還要有個水池,有青蛙、蜻蜓、魚、和螢火蟲,還要有溜滑梯和翹翹板,可是公園裡不要太多人。」我問他: 「你最喜歡臺北哪一座公園呢?」小孩想了想說:「富陽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從遊戲讓孩子思考,公園裡要有怎麼樣的生態環境,才會讓他喜歡的生物出現,這就是生態公園努力的方向,營造生物喜歡棲息的地方。 志工老師用左手香和艾草示範製作天然防蚊液與蚊香,民眾才驚覺原來用隨手可得的材料就可DIY 做成天然防蚊,開心地學習並回家動手做。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棲地,海洋保育與陸地一樣重要,志工老師透過圖卡介紹海洋各式魚類,讓民眾藉由遊戲認識目前海洋生物遇到的問題與危機,永續海洋從日常的飲食開始,選擇永續漁法及對生態衝擊較小的海鮮和漁貨。近期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多數民眾開始自覺尋求天然的食材,秀明自然農法、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夥伴特別前來推廣友善的農產品,荒野也將今年五十二甲溼地栽種出來的稻米與現場民眾分享試吃,讓更多的人認識對自身與環境皆有善的食物。相信越來越多的民眾支持友善農耕的作物,從消費端影響生產端,將有更多的農民願意加入對生態及土地有善的耕作。   研討會最後,有民眾提問:「友善農耕是否與傳統慣行農法的對抗?」李光中教授說明:「臺灣對於環境友善的農業觀念非常缺乏,有機農業占不到百分之一推廣有限,加上政府支持慣性農法,使得慣行農業龐大,我們獎勵都來不及了。各地透過不同的方式推廣友善農耕,以荒野新竹的案例,荒野作為一個社群,大家基於興趣一同耕作,與親子同樂,農產品共享,快樂的耕作;諸羅樹蛙農場,以農場型的經營方式,產銷經營方式,進而影響周邊的農民;而雙連埤保護區周圍的農地,志工以短、中、長期目標,推動生態農業村。最後李光中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守住農村才守得住上游的地區,其實也是在為未來布局,一旦環境發生危機,在地人和我們站在一起,成功的機率就高!」 在場民眾有感而發:「有很多觀念是相通的,有很多做法不用計較形式,如果我們很介意是否有顯著的進展和成功,反而模糊焦點、讓不理解與不正確的觀念成為主流價值。我們摧毀棲地的能力遠高於保護棲地的實力,然而棲地一旦被破壞便難以恢復。我們心要熱,腦要冷,每個地方都值得努力,每個形式的努力都是機會,只要中心思想不變,即使不做農,一般民眾也可以從消費端開始保育生態!」 筆者參與到最後,深深地對為這片土地努力不懈的志工們感動,大家在不同的領域以自己的能力和創意齊心為臺灣的「現在」和「未來」努力!  

大樹真危險?蘇迪勒吹出行道樹問題多

2015-09-10

文/林君蘭(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小組,自然名:二葉松) 8月8日父親節,蘇迪勒颱風籠罩全臺,吹倒數以千計的行道樹,一時間媒體紛紛報導各地樹木傾倒釀災的現場畫面,有的砸車毀屋、有的橫街擋路,只見救災人員疲於奔命,枝幹狼藉的場景仍持續了好幾天,連帶引發一些輿情討論,卻不知人們是否已從中記取教訓?是否已有決心防範相同的問題繼續發生? 生活在臺灣的人一定知道「颱風」,這個年年造訪的過客,是所有的居民都要認知,並且應該具備防災、避災、救災技能的主要天然災害。此次蘇迪勒颱風因為風力強勁,據中央氣象局觀測紀錄,各地最大風速和最大陣風風速與歷年颱風比較均名列前茅。突顯出都市行道樹忍受強風吹襲的程度,會直接威脅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不容輕忽。而隨處可見的行道樹,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如果要栽種新的植株,應該考量哪些重點?更多已經種植在街道公園裡的樹木又該如何照顧?讓我們從問題的源頭來探討。 首先,為甚麼要種樹?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任何人都能隨口說出幾個正確的答案,為了美化環境、為了遮蔭降溫、為了淨化空氣、為了減低噪音等,而通常在都市環境種樹,總是期望同時滿足好幾個目的。但若想把樹種好,可不是光有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行了,必須先設定具體的目標,依照預期的高度和寬度去選擇適當的樹種,同時留意是否有特殊的功能需求,例如:需要擋風的位置,應以枝條密實的常綠樹種為主;向陰面的位置,則應優先考慮落葉樹種,好讓冬季的陽光可以直射到地面;距離建築物很近的位置,就要避開樹冠幅很大和根系生長旺盛的樹種;鄰近車道的位置,必須選擇枝下高較高的樹種,同時還要衡量樹冠的生長是否會遮蔽交通號誌;有人車通行的地方,甚至得注意落花或落果的影響。為什麼需要如此慎重?因為每一種樹木會有自己獨特的生長特性及適合生長的地方;而每一棵樹木都是一個生命體,會極盡所能依著自己的基因特性生存下去。所以種樹應該要像養動物一樣,用照顧生命的心情去思考,確定種下去的樹能健康成長。否則一旦選錯了樹種,當樹木漸漸長大卻無法達成預期的功能,也許要再花費很多金錢與人力進行維護管理,無疑是一種浪費。   其次要談到種樹的方法,前面提到每一棵樹木都是一個生命體,像所有的生物一樣,只要有適當的生存條件它就會逐漸成長,而對於不會移動的樹木來說,立地環境幾乎決定了一切。偏偏都市環境不同於自然,地面下密布各種管道工程,光是各種鋪面和水溝大規模仰賴水泥構造,就讓樹木的根系難以自然伸展。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要想樹木長得好,得要提供夠寬夠深的土壤層,從小樹苗開始種,多給它一點時間,讓根系牢牢地長在地下,地上部便能好好長大。然而常見的栽種作業卻是預留植穴,通常深度不講究、寬度也不大,甚至有直接用水泥封死的像個花盆。在工程尾聲速速埋入別處移植過來的大樹,運氣好的也許彆彆扭扭的活著,而有些不幸地無法存活,然後再找工人鏟除補植。僥倖存活的植株問題也很多,從準備移植前的放根、搬運過程的磕碰、栽種時土球的處置、乃至種下後初期的照顧等,往往相當草率,常見的土球包裹塑膠袋以及植穴太小造成的盤根現象,也許地上部看起來只不過生長勢較差、沒有甚麼異狀,但一棵頭重腳輕、沒有抓地力的根系,強風一來,自然就會率先倒下。 除了種樹有這麼多問題,如何讓既有的樹木活得好也是一大難題。例如:不當的樹木修剪或斷頭式的過度修剪,每個修剪對樹木而言就是一個外科手術,如果手術處理不當或下刀錯誤,會造成細菌入侵、腐壞,不知不覺讓樹木成為都市的危險因子。再者,都市環境隨時都有大大小小的工程在進行,難免會與樹爭地,一般狀況下,總會優先考量人的需求,比較少考量樹木生長的需求。或者應該說,由於對樹木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以為樹幹不會變粗、樹皮沒有作用、樹根不用呼吸等。使得全臺各地都可以看到各種加諸在樹幹和樹木基部的設施,其中不乏堅硬的金屬或水泥結構,還有人為很理所當然的踩踏,常令愛樹護樹的人們匪夷所思。 回到颱風的問題,其實「安全」正是都市樹木管理最首要的任務,若要問都市裡的大樹到底有多危險?這要看人們對於種植照養都市樹木的觀念和方法是否正確。平心而論,只要做好樹木健康管理,落實防災與避災措施,人們應該有能力將颱風來襲時樹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也能讓樹木成為鳥類、昆蟲等都市生物重要而安全的生存棲地!   延伸閱讀: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821 集「樹倒」

諸羅遊記──尋找守護的綠精靈

2015-09-10

文/獨角鯨(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 圖/程康(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赤松)、   楊欣惠(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星星) 從臺北到嘉義民雄到底要多少時間呢?在臺北車站搭上座椅舒服的客運,閉上眼小憩一下,不過三個小時就到了。一到民雄,特地來客運站來接我們的是諸羅紀農場發起人之一──賴榮正,阿正老師。坐上阿正老師的舊式休旅車,兩天一夜的諸羅遊就此開始。 順著有整齊行道樹的大道,兩旁由傳統紅磚屋與農田的田園風光就在眼前展開。大道的終點為中正大學,車沿著校園外圍來到一處長草漫漫的空地,在長草後棲息的是夏候鳥燕鴴。由崎嶇的小路進入,才剛踏入棲地邊緣,燕鴴就主動現身。越靠近棲地中央,就越多燕鴴飛入天空。原來這是牠們特殊的誘敵行為,偶而冒險飛近我們身旁、或假裝飛行不濟的行為,希望吸引我們的目光,將我們帶離牠們的育幼之地。於是我們不敢打擾太久,僅站在草地中央,天空中的燕鴴時而飛過頭頂,耳邊傳來此起彼落的清嘯鳥鳴,身體感覺已置身在荒野之中良久良久,那樣回歸自然而怦然心動的心情,讓人回味再三。 民雄不只是中正大學的校址所在,因為土壤特殊,也盛產口味清甜爽口的鳳梨。車行經過第一次發現諸羅樹蛙的歷史現場東興社區,周圍的林地都已改種鳳梨,再無諸羅樹蛙的容身之處。吃完民雄特產的鵝肉,一行人在阿正老師家小憩,等待夜幕降臨之後,諸羅樹蛙的現身。 諸羅紀農場就在阿正老師家附近,穿過民宅後就可以看到一半為竹林、一半為芭樂園農場。約晚間七點時,一行人帶著手電筒、相機,準備一尋諸羅樹蛙的芳蹤。諸羅樹蛙喜愛的竹林,不需進入農場就能在農場外圍的竹林發現牠們。然而雖然蛙鳴處處,我們仍花了十來分鐘才發現第一隻諸羅樹蛙的蹤跡。母諸羅樹蛙藏身在細竹枝上,靜止不動並不鳴叫,慎重地傾聽公樹蛙發出的求偶樂章。令人驚喜的發現在後頭,在諸羅紀農場旁的稻田裡,我們發現了一隻活躍的公樹蛙。牠精巧地攀附在稻梗上,吹起白色的鼓膜,發出飽含力量的鳴叫。牠像是合唱團的領唱,跟在牠的鳴唱後的是同類與其他生物的聲響呼應。 感謝手電筒這項發明,讓我們得以在闃黑裡,迷戀諸羅樹蛙翠綠色的背部。諸羅樹蛙的翠綠色衣裳,為喜歡於棲身竹林的牠們提供絕佳的保護,我們以純粹的審美角度去看那鮮嫩的綠色,實際上那不過是大自然的抉擇。關上手電筒,換耳朵來了解牠們,會發現諸羅紀農場的嬌客不只有牠們,其他蛙類的蛙鳴、以及夜行鳥類的號叫,以及蟋蟀震動翅膀的聲音,此起彼落的聲音以致於無從分辨起,就帶著虔敬的心去傾聽這首自然的樂章。 諸羅紀農場保護許多生物,也是原始野地的小小化身。我們攝影、錄音,希望紀錄下身處其中的感動。晚上前後發現了十隻樹蛙以及一些未知名字的生物,而那僅僅是農場外圍的情況,竹林與芭樂園裡的夜晚聚會我們只聞其聲卻無法參與。不知不覺,我們在加總長度不過三百公尺的半個農場外圍,徘徊了兩個多小時,貪心地想要再發掘什麼,期望諸羅紀農場向我們展示它的秘密。直到疲憊戰勝了好奇心,蛙鳴猶未歇息,我們已踏上了歸途,但直到意識陷入睡眠的前一刻,還模模糊糊地想著黑夜裡的蛙鳴。 第二天,我們起了大早,與諸羅紀農場的地主見面。地主是十分傳統的農人,受到阿正老師的影響,開始在芭樂園內推行無農藥的自然農法。雖然種出來的芭樂,外表不比噴灑農藥的芭樂美觀,卻更健康、更友善環境。諸羅紀農場透過集資的方式,保障地主的收入,讓他不必擔心產品的銷售,依循自然農法的標準,栽種芭樂。雖然目前找不出有效的防治方法,但產品是否美觀已不是諸羅紀農場的重點,友善環境才是。無農藥的農業,在竹林則較好推廣,只要在竹生長的根部蓋上帆布,就能有效防止小生物的騷擾。五月份正值竹筍的採收期,地主也讓我們體驗如何挖筍,施力的大小及切入的角度都是一門學問。最後,我們帶著三支有數公斤重的竹筍,回到阿正老師家享用鮮甜的竹筍稀飯。 兩天的行程過得很快,即便要徹底了解諸羅紀農場、諸羅樹蛙,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達成的事情,我們搭上客運回到了臺北。從嘉義民雄到臺北到底要多少時間呢?不過三個小時就到了。回到了雜沓的人群裡,民雄鄉間的恬靜、漫天飛舞的燕鴴以及諸羅紀農場裡的夏夜協奏曲距離是如此遙遠。只有提袋裡的竹筍,提醒我們還在同一座島上。   延伸閱讀:諸羅紀農場Facebook社團

荒野有情.20有成 2015棲地守護研討會

2015-07-10

文/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工作委員會 圖/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20 歲了,回顧這20 年裡,我們在棲地工作上做了許多努力,五股溼地和富陽公園的認養、雙連埤教育基地地委託管理、五十二甲溼地的保育工作、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與友善農耕工作、嘉義諸羅樹蛙保育計畫、花蓮馬太鞍溼地保育工作、金門浯江溪口互花米草移除計畫、淡水河流域四斑細蟌分佈和東方環頸鴴巢位調查計畫,以及最近積極開展的榮星花園棲地復育計畫等,累積了不少成果與經驗。 今年7 月25 日週六在臺灣大學共同教學館,協會特別舉辦「2015 棲地守護研討會」,藉由這次的研討會,將守護成果和經驗分享予會員夥伴及關心臺灣環境的大眾,並與相關專家學者及NGO 夥伴們進一步交流研討,展望未來棲地守護的工作目標。 此次的研討會,我們訂定了三大主題:「都市公園生態化運動」、「河川流域溼地生態守護」及「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除邀請了各主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NGO 夥伴進行專題演講,同時也藉由各分會志工夥伴們的分享,了解荒野在這三個面向所做的努力與成果。 除了室內的研討會外,同時在臺灣大學的鹿鳴廣場上,規劃了戶外的展示與活動攤位,包括生態遊戲、友善農產品展售、自然DIY 創作、荒野20 週年義賣品販售等,為夏日炎炎的舟山路上增添些許趣味。 此外,在研討會隔天7 月26 日週日,荒野並安排了淡水河流域棲地和關渡自然公園的參訪活動,從大稻埕碼頭登船出發,一路參訪華江溼地、大漢溪人工溼地、新北溼地、社子島、五股溼地、關渡溼地、竹圍紅樹林溼地、挖子尾溼地等,讓大家從不同角度領略淡水河生態的美麗與憂愁。 邀請夥伴們一同來參與這場精心策劃的棲地盛宴。 大會手冊:電子書下載/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