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環境教育-(原兒童親子培育)
環境教育-(原兒童親子培育)
2003年起,荒野保護協會尋求企業贊助,由政府、企業、民間團體齊力為清寒家庭兒童辦理弱勢兒童自然體驗營。 親子團組織則包含四團一會,依其年齡分別為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翔鷹團及由家長組成的育成會。「炫蜂團」首先成立於2001年春天,團員為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的學童;2006年初接著成立「小蟻團」,團員為幼兒園大班至小學二年級的學童;「奔鹿團」於2009年底成立,團員為六年級至八年級的青少年,至今已有上千名孩子與家長接受自然的洗禮。「翔鷹團」則是以九年級至十一年級之青少年為對象的分團,現全國已有16個成熟的翔鷹團。目前全國親子團共有27個複式團分布於全國各縣市。
合歡北峰登頂後記
文、圖/李麗芬 (荒野台中親子團二團炫蜂團虎頭蜂導引員,自然名:梔子花) 今年暑期的尾聲,台中親子團二團炫蜂團的夥伴一償兩年來亟欲攀登合歡北峰的夙願,行前有人擔心高山症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因此備了氧氣瓶;有人擔心體力不濟會鎩羽而歸,事先做足體能集訓。一切只為了能像蒼鷹翱翔於天際,讓生命有更深層的淬鍊,與自然有進一步的契合。 8月30日一大早老天賞了個好天氣,我們一路走走停停,希望共乘夥伴能舒適上山免受高山症之苦,彼此噓寒問暖,已為此程展開美麗的開端。到了小風口已過午後,我們與一早前來挑戰東峰的夥伴會合,看到有人氣喘吁吁,有人臉色蒼白,原來在今早登頂時慘遇大雨襲擊,雖全身濕透甚而失溫,但他們臉上寫的盡是無悔的喜悅與滿足。後來天氣不甚穩定,大小蜂們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老師的帶領下,與高山植物冷杉、二葉松、玉山圓柏等,進行一場深刻心靈對話。 夜宿觀雲山莊,因有黃詩翔(自然名:獵戶座)令人咋舌的天望遠鏡及精闢的觀星解說,讓當晚因為雲霧繚繞而無法觀星的我們,稍稍紓解心中的慨嘆,在夢裡徜徉於群星相伴的高原,甜美入夢。 隔日早晨,感謝山莊人員準備豐盛餐點,山上的稀飯吃起來格外香,山上的饅頭嚼起來特別甜,我們做好攻克合歡北峰的萬全準備。在小風口進行入山宣誓,領著林秀穗(自然名:雞蛋花)為大家設計的名牌,眾人虔敬默默期許在齊心協力相互打氣下能夠一嘗登頂的喜悅,將自己的名字高掛合歡北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勇敢步入登山口吧!起初就有險峻的路途等著挑戰,才行數步已氣喘如牛,望著遙遙無期的山巔,開始懷疑此行能否成功?反覆想著林敏正(自然名:溫泉)的行前叮嚀:「不要急,踏穩腳下的每一步,堅定向前走就行了!」我們一家三口緊跟隨夥伴的步履,只知呼吸愈來愈急促,腿力愈來愈沒勁,仍一步一步邁出步伐。一場意志力與體力的搏鬥,路途漫長挑戰艱辛,每每在即將彈盡援絕時總會有一道的曙光:獵戶座爽朗述說《岳飛良馬對》的故事,鼓舞小蜂成為「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能日行千里的良馬;江各明(自然名:日月光)在小蜂們萌生退意時,拿出卜派大力丸──七七乳加巧克力,使盡渾身解術奮力向前;輕微高山症的劉瑾瑋(自然名:水)在詹翔允(自然名:小象)即將潰堤時,不顧自己的疲累鼓勵著他:「沒關係,我們一起往前走!」這是人間何等美麗的情感,多溫潤,多動人! 攀頂時的悸動一輩子難忘,孩子說:「還好我上來了,真的好美!好棒!快幫我拍照!」臉上寫盡狂喜、感動與感謝!謝謝一路相互打氣的夥伴,有你們相伴讓我有堅持下去的信心與勇氣。曾有人說:「堅定的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完成偉大的事業。」合歡北峰之旅讓我深刻體悟這箇中滋味,不管此行是你的第幾座百岳,相信因中二炫的相伴,一群可愛人們的凝聚及愛,讓我們更堅定,也讓此行意義更加偉大。歸途雖疲累不已,事後鐵腿數日,但相信在夥伴心中都烙下永恆的美與感動,讓彼此回味好久好久!
荒野之愛從撒下種子開始
文/何季陶(荒野台中親子團三團小蟻團,自然名:迷迭香) 圖/賴文中(荒野台中親子團三團小蟻團,自然名:山子) 有時候,決定一件事情「做與不做?」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事情就這樣發生,小螞蟻要開始爬行,開始在年輕的台中親子團三團出現。 去年10月荒野台中親子團第四期炫蜂團導引員基本訓練在苗栗瑞湖國小展開,當時的團長楊政穎(自然名:聖甲蟲)問了每位受訓導引員的想法與抱負,除了我之外,我心想:「他知道了!」,聖甲蟲以嚴肅的語氣,簡單地問:「你要籌備小蟻團嗎?」「嗯!」就這樣,不太熟識的兩個人,決定要一件事,靠的是什麼?我想是一股傻勁吧! 最初成團過程一切進行得很快,從文書處理、聯繫夥伴、制定成團規定等一切細節陸續就位,過程中也曾因太繁忙而有發懶和賴皮的念頭,但一想到女兒陳俐文(自然名:小金魚)對我說:「媽媽你創團啦!你創了小蟻團,我就有伴可以一起玩了!」心裡想:是小金魚老爸陳修賢(自然名:白面琵鷺)在背後指使嗎?又想到朋友鄭曉青(自然名:青蛙)一家子,還有許多寶貝期待可以加入。為了這些環保小種子,我怎能不努力呢?發懶的手腳頓時爬起來繼續努力,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同時更需要大人認真面對與正視。 環保 + 熱情 = 天然能量∞ 有了勇於踏出的這一步,馬上獲得許多夥伴的協助與資源,熱情與真心相繼到來,台中親子團一團的呂國政(自然名:鬼頭刀)、方宏聲(自然名:雲豹)、黃懿立(自然名:油點草)給予我許多協助,尤其是雲豹總能迅速準確地為我解答疑問,並提供許多物資,達到資源與資訊環保再利用的團隊精神。 第一年籌備期,我沒有給自己和導引員太多壓力,只設定兩個目標:小蟻安全、大家玩得快樂有感情。因自己的工作經驗使然,又在籌備前的荒野志工訓時結識兩位很棒的荒野志工青蛙、邱吉雄(自然名:北極熊)、李欣珮(自然名:霧社櫻),加上中三炫原有的團員:陳蕙雅(自然名:米格魯)、王雅縫(自然名:滿天星)、劉盟潭(自然名:榴槤)、陳秀鳳(自然名:木棉)、邱素惠(自然名:七里香)熱情相助,與第三年新進的許多有志一同的新家庭:張凌蓉(自然名:草鴞)、賴建仲(自然名:綠竹筍)等其他助理導引員等,我們的所有台中親子團三團的人力、資源慢慢凝聚,得以讓我的傻勁有更多能量往前衝,不用去在乎其他牽絆。 人對了、目標清楚了,一切就緒! 我很喜歡《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裡的一段話:「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而我心中渴望的是:「為了我們可愛的孩子、為了我們這個難得的藍色星球!」所以,在2014年這一年我們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是運氣?還是回應書中的那一句話呢? 當時我不敢給予導引員太多指導棋或是過多壓力,一切等待籌備的五月,大家相約到荒野高雄第二期小蟻團導引員基本訓練,跟著荒野基訓一起感動、一起敞開心胸,活動之中有許多自己早已經懂得的事、或是無法更精確傳達的理念、想法等,我將這一切交給此次訓練的夥伴們,團體中有著熱情、無私的歌唱、眼淚相互感染,我與導引員成長許多,也許這是我自己在台中親子團三團炫蜂團第一年「ㄍㄧㄥ」太久所沒有預料到。 讓我們一起大聲告訴更多人:「來荒野,敞開心胸,相信自己,勇敢跨出一步,就對了!」許多源源不絕的能量將從四面八方湧入,給予你意料之外的能量與祝福!許多默默在背後的祝福,台中親子團三團林淑娟(自然名:觀星)、新竹親子團一團藍小萍(自然名:藍天)感謝你們多默默地給予我及台中親子團三團許多鼓勵。荒野台中親子三團,這個年輕的團體,第三年我們成立了小蟻團,並成為複式團!大家一起來吧!
古道探險和DFC創作
文/蔡宜均(荒野新竹親子團三團炫蜂團導引員,自然名:昭和草) 圖/荒野新竹親子團三團炫蜂團 「Design For Change(DFC)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 2009年印度河濱學校創辦人瑟吉校長(Kiran Bir Sethi)於TED India大會分享此活動在印度所引起的正向力量,提倡幫助孩童學習人生最寶貴的課題「我做得到」的自信心,讓孩子活用所學知識,積極解決生活周遭問題。 上次因事請假,我和解說員一樣與這群孩子初次見面,直接就進行最困難的古道探險。天氣很熱,加上孩子一個月沒見面,有些生疏,感覺孩子們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沒有頭頭,彼此也沒有交集熟絡,除非一開始就能吸引孩子目光讓孩子聚焦,不然這趟解說還真是困難重重。 小暴龍才剛上路就脫隊好幾次,我們以為最困難的是要盯緊他,沒想到後來才知道最困難的不在此。小暴龍馬上被蜘蛛解說吸引,後來幾乎沒再脫隊,而且不斷提問,解說員終於忍不住說:「你們來觀察蜘蛛,只要用眼睛,鼻子和耳朵。」(但其實我為他的提問感到開心,覺得很棒!表示他有專心觀察。)小暴龍仍不介意繼續提問,而我也會適時幫孩子把問題拉回來。 小暴龍的點子很多,關心的自然生態問題多元且和深入。進行DFC創作時,他提出許多很棒的題目:➀風很大,快把我吹跑了;➁白蟻翅膀很多,很難清理;➂社區很多蟑螂;➃學校女同學愛諷刺別人,特別是針對他;➄地球暖化,北極熊快沒家了;➅蜜蜂越來越少,因為使用農藥的關係。他覺得蜜蜂的問題會造成以後沒有花和蔬菜可以吃很嚴重,執意要選蜜蜂的題目,但是經過表決大家一致都希望討論地球暖化議題,導引員我只好決定兩個題目都採用,大家先討論地球暖化議題,沒想到在討論中,小暴龍自己就想通了說:「那我們討論地球暖化的議題好了。」 小暴龍對自己比較沒自信,我一直鼓勵他,在蜘蛛上台分享時,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上台表現自己的機會,但是小暴龍一直不肯,他覺得自己的圖不好看,也不敢上台發表,在我不斷鼓勵下,終於願意上台分享,沒想到他大方地在台上畫出大銀腹,他的表現讓我驚豔。DFC熱烈討論時,我提議每個人自己分享各自寫下的部分,他竟也直接答應了,與早上沒自信的他簡直判若兩人,讓我好感動,我的努力馬上有了回饋。 小燕子是獨立個體,古道探險時,自己跑得很前面,雖然沒怎麼脫隊,也沒甚麼吵鬧。重點是,解說的內容她應該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因為一直跑在解說員的前方,我猜想她爬山時一定是爭著跑第一的那位,想當然爾,解說上台她就完全沒興趣(因為根本沒參與)。還好在DFC討論時,分成兩組,我可以讓每個孩子有表現的機會,小燕子雖然對哥哥提出的問題有很多意見,但是也很認真的討論解決方法,更主動要寫海報,跟哥哥兩個人爭著寫,我直接問他們意見,分配好每個人負責的部分,小燕子負責: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➁走路或騎卡打車。我們討論題目的時間花很多,因為大家都想出好多問題,出乎我意料,所以輪到小燕子寫時,已經吹哨子了,還好我剛才看小燕子沒事情做,拿了紙讓她練習寫麥克筆字,她已經把內容寫在廢紙上了,我們就直接剪下貼上去囉!讓每個孩子都對海報有貢獻,小燕子主動說要幫忙拿海報耶!但是還是沒有勇氣發表,沒想到上台還是勇敢的發表了自己寫的解決之道,真是太棒了! 小貓咪古道探險蠻能專注的,也很積極在找蜘蛛,但是寫筆記的部分好像比較不積極,所以古道發表時也比較少出聲。真正看到她的表現是在DFC時,針對地球暖化主題,幾乎所有解決之道都是她提出來的:➀多走路,不要搭車;➁少搭電梯,多走樓梯;➂隨手關燈,早睡早起(晚上要開燈,浪費電);➃多去戶外,少看電視;➄多搭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騎腳踏車。DFC上台發表是小貓咪自己提出的,表示她在這個創作過程獲得很多信心和參與愉快。 雲豹一直都像大哥哥一樣的沉穩,一開始對自己的圖沒有信心,他說:「我最不會的就是畫圖了。」可是看到他畫的蜘蛛,讓我驚豔,畫得太好了!我用力的稱讚他,後來他又畫了許多種蜘蛛,甚至連蠅虎的眼睛放大圖都很認真的看解說員的照相機,細心地跟我確認後,在觀察記錄本上畫出放大圖。謝謝雲豹願意第一個上台發表,因為其他孩子年紀膽識都還不足,不然要開天窗了,雲豹寫字工整,畫圖也很細膩,做事情認真。 幻龍在古道探險,一直喊好熱,後來水喝完了,還是好渴,才發現他的水壺好小喔!這樣熱的天氣一下就喝光了。古道探險引不起他的興趣,還好在平台遇到蠅虎,我提議幻龍幫忙雲豹顧好蠅虎,讓雲豹可以專心作畫,幻龍真的很專心認真的讓蠅虎在雲豹的視線範圍內,很負責的好孩子。後來,也和雲豹變成好朋友,分組時雲豹主動說要跟幻龍一組。古道上台發表時,幻龍也主動說要幫忙雲豹拿筆記,雖然還是沒有勇氣發表,願意上台,已經很棒了。 關於山貓,後來才聽他媽媽說,在選題目時,山貓一直祈禱不要選到蜘蛛,當結果公布是蜘蛛時,山貓嚇壞了,因為他最怕蜘蛛,所以古道探險前,吉野櫻答應山貓,整個過程會帶著他、保護他。但天氣太熱,加上主題不吸引他,山貓一直喊著要回家,完全不想前進。還好解說員找到一隻竹節蟲,吉野櫻請山貓照顧牠,之後的導覽,都沒再聽到他嚷著要回家了。上台發表時,我請山貓上去發表竹節蟲,給他一個SPECIAL TIME,他本來遲疑一下,下一刻馬上答應,雲豹還沒請他出來介紹,山貓就自己站出來了,真是可愛!山貓很聰明,堅持要跟雲豹一起做DFC創作,讓我們的分組有了小小障礙,應該是覺得跟大哥哥在一組就「安」了吧! 每個孩子在這次活動中都有進步,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舞台,是我覺得最開心的地方。最後的DFC報告,我們這組的每個孩子各自負責發表自己的部分,願意鼓起勇氣表達自己,就是最棒的事!
初登小紅蟻的歡樂列車
文、圖/秋鳳書(荒野新竹親子團一團小蟻團導引員,自然名:秋風) 第二次的小蟻團集會,是我與這群孩子們的第一次相見歡。怯生生要提起勇氣跨出第一步的人是我,嘗試融入隊伍中,首次攝影阿姨讓我出發前仍徬徨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是這樣的憂慮彷彿多餘,同隊的導引員不但導引孩子融入荒野,也引領著我,加入小紅蟻的歡樂列車。 活動從升旗開幕式展開,在小蜂和小蟻的團歌裡,我聽到這陣子孩子們閒暇時哼唱的音調。原來我家兩隻小蟻,平時斷續拼湊的樂段就是小蟻之歌呀!之後賞演一齣自然生態劇及一齣無痕山林狀況劇,孩子們在詼諧的對話與笑聲中吸收常識。在大自然的生態劇裡,我看到孩子們笑得東倒西歪,除了笑聲外他們也學了許多新事物,孩子問我:「為什麼蛇看到神木會欣喜?蛇不是都在草叢裡嗎?」總總的疑問讓我們有更多討論的話題,劇場成功的寓教於樂。 另一齣無痕山林,除了將觀念帶入並結合活動設計,讓孩子在貓洞遊戲中複習所學,在支援前線的遊戲中反思:今天包包裡的物品,究竟適不適合戴上山呢? 其中,支援前線這個遊戲,讓小蟻兵團團結起來,每個人都翻出背包裡的東西,透過他們對別組擺放方式的觀察,調整再調整讓線條持續延伸,最後連鞋子和襪子都脫了,超強的學習和組織合作能力,讓大人都訝異呢! 活動結束時,是考驗孩子們識別自己物品的能力,雖然有些孩子收完自己的東西就跑走,但也有小朋友看到物品就知道是屬於哪位成員,馬上交給隊友,協助收拾。除此,有些小朋友先將自己的物品放成一堆,有秩序的擺放回自己的小背包。在團體遊戲中建立孩子們的團隊精神,並讓大人們見到孩子不同的特質與個性! 午餐後,就是本日重頭戲「古道探險」。少了太陽熱氣的陰鬱天氣,增強孩子探險的興致,充滿活力的小蟻們,讓我體認自己的進步空間還很多,鯨魚指著蕨類告訴我:「這類植物從恐龍時代就有了」;眼鏡蛇則指著筆筒樹問我:「妳知道那是筆筒樹還是沙欏嗎?牠們也是恐龍時代就有的植物。」想必他們的爸媽一定是很棒的啟蒙者,才能潛移默化地教育出這麼棒的孩子,我也要更加油! 接著下起又大又急的雷陣雨,中斷了孩子們的步伐及收集葉片的活動,提早進行「葉子比一比的遊戲」。在雨中,大人和小孩、小孩和小小孩,手牽著手互相扶持下山。一天下來,我的腳其實很痠,但看著孩子們自然的笑靨,覺得心靈能量滿滿。期待,下次見囉!
愛的起航
文、圖/陳嬿筑(荒野新竹親子團一團,自然名:鴻雁) 因為喜歡郊區的寧靜,以及小時候在田間採瓜、嬉戲歡樂的畫面常存腦海,這些快樂的回憶,讓我和良人執著在新竹鄉間落腳,也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跟我們一樣有個快樂、純樸的童年。 還沒加入荒野竹一小蟻團前,我們常帶著孩子隨著四季更替觀看城鎮的變化:春天帶孩子觀看發亮的螢火蟲;夏天帶孩子看看豐收的金黃稻穗;秋天去田間看看覓食的白鷺鷥;冬天則必定去欣賞色彩繽紛的波斯菊花海。加入荒野竹一團前,我們很滿意也很享受這樣愜意的生活。 但自從加入竹一小蟻團後,我們觀看自然生態視野的角度更開闊了!原來帶領小朋友接近大自然可以這麼知性又感性! 去年十二月竹一小蟻團舉辦第一次的團集會,卻遇大雨而使得小蟻無法實地在金城湖賞鳥,並啟動多年未使用的雨天備案,我們也因而有機會邂逅「識鳥達人」——彥翔,藉由彥翔母子分享與解說,我們才瞭解我們通稱的「白鷺鷥」還有大、小白鷺之分,而辨鳥除了看羽翼顏色外,還要再觀看其嘴喙及腳爪,雖為同一種類鳥,但青春期的亞成鳥其羽翼也會起變化,外觀與同種鳥群有所差異,而這也開啟了我們家賞鳥之興趣與樂趣。 現在假日除了偶爾走訪鄰近的金城湖外,到台北歷史博物館欣賞莫內畫展,我們必然不會錯過到隔壁的植物園賞鳥,在植物園裡,我們看到多隻夜鷺佇立在湖中或藏身在蓮花葉內休息、補眠,我們還在樹梢上看到優雅的翠鳥;寒假遊逛雲林農業博覽會時,當然也不能錯過帶小朋友去鄰近的台南七股觀賞黑面琵鷺和高蹺鴴。 因為參與小蟻團集會的活動,讓原本只能辨識麻雀的我們,開始會注意生活周遭的鳥群,而原本陌生的鳥學名,因與夥伴的自然名相同,而變得好記又不生疏。這樣的轉變讓我們家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豐富多采,像騎著腳踏車穿梭鄉間小徑時,我們會特別留意駐留在電線桿上的鳥兒,而早上載孩子上學的路上,他們也會在後座告訴我沿途看到什麼鳥,有時還會彼此比賽,看誰看到比較多隻的大、小白鷺。頃刻內心真的好高興能帶著孩子加入荒野並喜愛上賞鳥這件事,因為賞鳥的好處真的很多! 現在沒事的週末假日,我們一家四口最喜愛趁著傍晚時,騎著腳踏車在田園、水圳間追尋鳥兒的蹤影,一場賞鳥的解說啟動我們家賞鳥的愛好,也啟發我們家共同的興趣,我們像四隻展翅的鐵馬,自在地滑翔在鄉野田園間。 銅鑼賞杭菊 我們很喜愛隨著四季更替,觀看城鎮的變化,冬天除了觀看色彩繽紛的波斯菊花海,清新淡雅白花花的杭菊也別有一番風味,冬天除了賞雪、賞梅,還可以到杭菊花海田走走! 台南七股賞黑面琵鷺 寒假何處去?來趟七股巡古賞鳥親子知性的冬令旅遊吧!來七股爬鹽田山、踏踩龍骨水車,以及觀看黑面琵鷺、裏海燕鷗及高蹺鴴等候鳥。 新竹金城湖畔的落日 追逐鳥兒的過程,除了看鳥,還可以觀看到許多大自然漂亮的風光,更可以讓小朋友多接近大自然而開闊心胸,小朋友也可以透過了解候鳥遷息過程的艱難,進而學習其堅毅克服環境的勇氣,無形中,我們還帶著孩子望遠凝視,做做眼睛運動操,真的是一兼四顧!賞鳥的好處真的很多!一起來賞鳥吧!
竹一炫蜂團的回憶
文/余宗霖(荒野新竹親子團一團,自然名:熱帶雨林)、圖/陳材元(荒野新竹親子團一團) 我在一年級時加入了荒野竹一炫蜂團的小小蜂,那時我還是個小毛頭,整天找吃的、找玩的,不知道來這裡做什麼,更不知道什麼叫做環保、荒野、有關自然的東西,我覺得這應該是爸爸帶我來炫蜂團的原因之一。 當了兩年的小小蜂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荒野炫蜂團在做什麼,也藉由升上小蜂的這三年之間讓我學到了並不只是環境的保護。在這三年裡,我的導引員帶活動,從教室裡看影片,認識動物;做自然觀察;溯溪、爬樹等刺激的活動;到保護生態的課程——淨灘、護蛙等。這些訓練的「過程」,正是荒野炫蜂團最好玩的地方。 每次團集會都讓我學到更多知識和道理,我覺得每次團集會都讓我體會到更多東西。舉例來說:溯溪活動讓我體會到只要團隊團結一致,就能努力完成目標;爬山走步道讓我知道可以四處觀察自然的生態美;自然創作讓我明白到原來運用大自然所遺棄的東西也能做出各種不同的裝飾品。這些課程讓我對自然有了新的看法,也開始喜歡炫蜂團了! 我很感謝荒野炫蜂團這三年來不斷的訓練,我從甚麼都不知道的小毛頭一路變成可以策劃活動、帶領大家、甚至可以當一位小小解說員,我因為荒野炫蜂團而改變了。我要準備升上奔鹿了,我會一直跟著竹一團學習!
Say Yes踏出第一步的力量——記於新竹親子一團小蟻奔鹿成團典禮之後
如果三年前有人跟我說, 新竹炫蜂一團會成為三團一會的複式團,我覺得您是在作夢; 如果兩年前有人跟我說, 三個分團團長未來都是自願的,我覺得一定不可能; 如果一年前有人跟我說, 今天會有來自北中南東五百人齊聚,只為了新竹親子一團誕生,我覺得您一定是瘋了…… 文/余俊良(荒野新竹親子團一團,自然名:天藍)、圖/陳材元(荒野新竹親子團一團) 2014年6月15日 當我站在關西石光國中禮堂,緩緩說出這段話,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心中充滿激動。是的,我們真的成為三團一會的複式團了。而這一步竹一團走了十二年。 五年前,當我踏進竹一團的說明會場時,只覺得格格不入。在狹小的新竹東大路辦公室裡,塞滿了人,每個人揮汗如雨的訴說著是如何得知這個團體,有多渴望進入這個團體。而我只能說自己是聽了黑馬(竹一團前團長)一次公司內的分享後,就衝到說明會場看看。回家路上,我心中充滿疑惑,只有家長互相帶領的團體如何維持? 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幸運地收到前團長大保的通知,可以入團了。 易子而教的神奇魔力 加入之後才知道,這是將會是一切忙碌的開始。親子團的集會雖然是每月一次,但因為這一次的團集會,夥伴們會開超過三次的籌備會。常常必須匆匆結束掉公司的會議,傍晚衝到新竹分會開會。團集會當天就更有趣了,我必須先說服自己,週末早起的神聖意義,再用超過100分貝的聲音,把兩隻小蜂與小小蜂拖上車出發。 但奇妙的事,卻悄悄的發生。在導引員美欣的帶領下,內向害羞的姐姐,當起小小記者。不擅說話的弟弟,則常常與大夥在小隊分享。在這個團體裡,我們看到了彼此也因此相互影響。 Mr. Yes 為了謝謝夥伴,自己暗自作一個決定。任何人找我協助時,絕不說不。所以Mr. Yes當了副團長,成為團長。這是個十分有趣的事情,當你決定不要猶豫的答應時,好像事情就不是那麼難辦到。更奇怪的是,這件事像傳染病一般,開始感染所有夥伴。自此,每當任何人有一個有趣的點子,大家想的都是想如何一起來完成。 Field of Dream 以前看過一部Kevin Costner的電影「Field of Dream」(夢幻成真)。傾家蕩產的他在玉米田裡蓋了一座球場,幫助了一群因為收賄沒有球場打球的鬼魂。因為幫助了他人,他見到了年輕時的父親,也圓了小時候與父親傳接球的夢。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先踏出一步,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將會帶我們到哪裡。很感謝竹一團有一群Mr. Yes。因為Say Yes,我們終於一起站在這裡,接受大家的歡呼。
自然,讓孩子自然成長
文/ 林修正(嘉義親子一團炫蜂團導引員,自然名:太陽花)、圖/嘉義親子一團炫蜂團 陳之藩在「劍河倒影」一書中寫到,「為何劍橋、牛津訓練出來的學生,和其他大學不一樣呢?」一位牛津教授很精妙的回答這個問題,「牛津、劍橋將學生當作生物,讓他自由成長;其他大學將學生當作礦物在處理,按規定一步步的塑造。」荒野親子團就是讓孩子如生物般的發展,而親子團的父母就在等待小孩成長。 參與親子團活動後,才知道整個活動都是一群熱心卻不一定專家的家長設計活動,然後帶著他們的小孩走南闖北,奔波在他們規劃的荒野上,過著不循規蹈矩的自然生活。它和學校教育不一樣,也與目前盛行的夏令營、童子軍有別。這迥異常態的親子活動有甚麼好呢?我參與幾年,也問了很多人,答案都不一樣,也沒有一個答案讓我滿意。 隨著小孩們逐年成長,我終於得到我心中的解答。荒野親子的目的:讓他們自己成長。 這樣做有甚麼意義呢?達爾文從小受到兄長的影響,就是一個會養動物卻看不出有何雄心壯志的青年。即令他以船醫身份上小獵犬號,船長也不把他設定為醫生,而是陪他在海上度過無聊歲月的年輕人而已。然而在船行世界,遍歷各種自然環境時,引動達爾文的好奇與興趣,讓他找到終身要投入的志業:觀察並解釋自然。他努力投入他喜歡的工作,也創造出他想要的人生。 達爾文是劍橋出身的。 荒野親子團不是為培養台灣的達爾文而設立,卻要親子團的小孩享受自然,尋找自己。父母呢?等待成長。 文/黃俊傑(嘉義親子一團炫蜂團細腰蜂,自然名:蟋蟀 ) 爸爸說:「世界上有許多物質都可以用金錢購買,但是一顆真誠的心是千金難買的。」所以他在我的童年種下一顆綠色的希望種子--參加炫蜂團,讓我的心靈得到比千金更寶貴的滿足。 回想自己剛加入嘉一炫時,人生地不熟,面對一張張陌生的臉孔,內心感到無比恐慌。就在一次「夜觀賞蛙」活動中,我認識了青蛙王子--米粒老師,在他深入淺出的解說和妙趣橫生的引導下,我學會用心去感受大地之母的魔法棒下有著五彩繽紛的風貌,等待著我一一去探索。 第一次溯溪時,我的內心忐忑不安,這時金龜子大俠伸出一雙溫暖的手,輕輕拍著我的肩膀,帶著親切的笑容,邀請我一同加入,這個關心的舉動就像春風般安撫我不安的心,從此我更有勇氣去開啟視野之窗,悠遊在自然的懷抱。 雷諾瓦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我明白了被關心時,心情是這麼的美好愉快,我也學習從自己出發,去用心觀察小隊中有誰需要幫忙,我一定會努力協助他,而我這樣不經意的小小舉動得到導引員紫藤和寄居蟹大大的讚美,我的心彷彿像枝頭上雀躍的鳥兒開心極了。 我愛嘉一炫,在這裡每一個人真誠的關懷是寒冬的大衣,使害羞膽怯的我感受到一絲絲的暖意,每一屆團長們無私的付出是沙漠的綠洲,使迷失心靈方舟的人重燃生命的光芒。我感謝爸爸送我這個珍貴的無價之寶,讓我的未來可以開出更多希望的果實。 文/蘇育泉(嘉義親子一團炫蜂團長腳蜂,自然名:美洲豹) 9月8日星期天是嘉一炫的團集會,那天陽光普照大地,我隨著長腳蜂的夥伴們,一起跟在嘉義公園解說員的身後,專注的聆聽解說。雖然嘉義公園是我周末假日經常會去的地方,但是在聽到解說員用說故事的方式,向我們述說著嘉義公園內的古蹟及植物的故事時,覺得非常新鮮有趣。能夠有這個機會,讓我對於嘉義公園有更深入的了解,真是個難得的回憶。 文/謝瑋宸(嘉義親子一團炫蜂團虎頭蜂,自然名:美洲野牛) 我在熊月山莊第一天夜間觀察的時候,爸爸抓到了一隻青蛙,那隻青蛙像爸爸的十指一樣大。爸爸還抓到紡織娘,它有六隻腳、兩根觸角,要吃飯的時候我幫別人盛飯,因為我猜名字的時候猜輸了,所以我才要幫別人盛飯。吃飯前大家還一起做水餃,我不太會做水餃,不過我還是試著去做做看。導引員說:「水餃上面一節一節的會比較緊密一點。」我依照導引員的話去做,後來證明導引員的話是對的,我很開心。 我還去了蒜頭糖廠騎腳踏車,我在鐵橋上騎車的時候很害怕,因為橋下就是溪谷。我很喜歡荒野保護協會所舉辦的活動,每次都讓我很開心有不同的成長。 文/陳宜蓁(嘉義親子團一團炫蜂團長腳蜂,自然名:空氣 ) 102年10月13日我們參加炫蜂團活動,去蒜頭糖廠騎腳踏車。剛開始我很害怕騎腳踏車,因為我太久沒騎了,擔心沒辦法騎到終點。不過我很開心,因為和好朋友一起騎腳踏車很好玩,而且一邊騎一邊吹涼風,很舒服。 導引員告訴我們白甘蔗與黑甘蔗的不同,教我們用植物的顏色染布。印象最深刻是去中藥房的櫃子尋找開心糖,最喜歡的是吃冰,最驚險是騎車過鐵橋,最有趣的是和大家一起爬樹,我喜歡這趟旅程。
二月團集會點滴回憶
二月團集會點滴回憶 文/林子傑(嘉義親子團一團,自然名:雨傘節)、圖/嘉義親子團一團 看到投影片上的圖片和影片,在布幕上緩緩播放著,以前團集會中的點點滴滴在我的腦中浮現出來,歡樂的回憶中,我知道我來對了一個地方。 在今年度的活動當中,我最喜歡的是二月份到金桔農莊的團集會。因為在這兩天的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也和好朋友相見。第一天搭火車到民雄火車站,然後慢步到金桔農莊,看到了今晚要睡的地方,一個充滿自然之美和人文教育地方,很適合在這裡露營。金桔農莊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有關於金桔的地方,一顆小小的金桔,如何變成人人都愛得果醬?都讓大家感到很好奇,晚上是大家大展身手的時候,就是煮料理給大家享用,我們憑著自己練習已久的廚藝,讓大家都有口福。晚上在這園區內探索,發現自然在夜間裡的美麗。我發現自然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能發現平常不能發現的事物。 在這兩天的活動中我學習到許多東西,不管是要裝到腦袋的知識,還是心裡的學習,都讓我和隊友之間的默契變好了,還讓我學到了體驗大自然之美,這麼美好的地方,希望我能再體驗一次。 入團典禮 延續自然歡笑 迴盪在嘉南平原 文、圖/施秋梅(嘉義親子團一團,自然名:小紅莓) 給我的女兒-幸運草、葫蘆果 車窗外如黑色綢緞般的嘉南平原稻田,是如此的溫柔。媽咪穩穩地握著方向盤,心中思緒如滿天輝映的星空,是如此寧靜。 今晚是嘉一親子團奔鹿及炫蜂的入團儀典,在靜默的西螺廣興草地上,我領著蒙著眼的你們來到盞盞燭光前,在星月的見證下,大鹿、大蜂們從肺腑裡掏出對孩子們的真心話。媽咪也將心中縷縷的心思化為言語,在漫漫的微涼空氣裡流淌而出。今晚,我的一字一句已刻在嘉南平原結穗的穀粒上,我的一聲一語已滲南平原的土壤裡。 你們向前擁抱媽咪。這刻,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寶盒裡。 嘉南平原!嘉南平原呀!是爸比、媽咪生長的地方。我們兒時不畏灼日烈焰,光著腳ㄚ在嘉南平原鄉間小徑奔跑、追逐、嬉戲。那曾經的笑語,都不曾消失,在老樹的年輪中可以聽見,在屹立的山頭裡有土地公紀錄。如今,我的孩子也赤足在嘉南平原奔跑、追逐、嬉戲,老樹聽到了,土地公也微笑地記下這點點滴滴。 感恩大地的寬宏與包容,感恩對這片土地熱切投入的荒野,感恩在荒野裡孜孜矻矻耕耘的大蜂及大鹿。 在大蜂、大鹿們忙碌的身影裡,都有著一顆顆美麗動人的愛,愛土地,愛孩子。他們共通的名字叫「典範」。今晚,有幸浸潤在這愛與典範中的你們,或許一時之間,你們尚未能明白其中的深意。當有那麼一天,你們聽著你們的孩子的笑語在嘉南平原迴盪時,這一天到來時,你終將明白。 陪伴小鹿,讓小鹿看見美好的自己~嘉一鹿奔鹿日記分享 文/黃金蓮(嘉義親子團一團,自然名:蒲公英) 102/12/08 大林虎賁營區:手作觀景台+避難小屋 今天先由米粒介紹諸羅樹蛙,過程生動有趣,原來蛙類都躲在竹子裡過冬,後來親眼目睹,實令人大開眼界,讚嘆大自然奧妙與動物生存本能。看似荒煙蔓草、雜木竹林,其中卻隱藏如此豐富生態。手作觀景台前,為了還給諸羅樹蛙一個乾淨的棲地,小鹿幫忙撿垃圾,清除廢棄玻璃瓶,多虧許大哥幫忙準備了布袋及卡車裝載。咬人貓和其他荒野夥伴事前的各種備料:如木頭、鐵絲、電鋸竹子等,讓小鹿能順利把觀景台完成。手作觀景台+避難小屋,完全就地取材,藤蔓、姑婆芋、樹枝、竹子、再加上鐵絲,造就出樸實、充滿野趣的天然看台。最後大家在觀景台前來個大合照。很佩服咬人貓,他教導大家DIY筷子,挺實際、不囉唆。 103/2/15~16金桔農場:小鹿當家 老鷹強調:「導引團隊一定要充分放手」,此次活動就讓各組小鹿自行討論、聯絡、籌劃以及執行。團集會當天炊煮過程雖有點混亂、有人忘了帶蛋、帶開罐器。不過最後小鹿們煮出一道道讓人搶食一空、意猶未盡的美味佳餚,非常幸福,不過可惜最後收拾部分,尚有改善空間。
順著綿延的溪流-珍愛藻礁:小鹿上路!
文/月光(桃園親子一團奔鹿籌備團導引員)、圖/桃園親子一團奔鹿籌備團小鹿 「順著綿延的溪流,隨著春風的伴奏,我們要去體悟藻礁的美麗與哀愁…」奔鹿小總召『桃花心木』,在三月行前通知裡這麼寫著。而期待探險的小鹿並不知當日的情景將沉痛地刻畫在他們心中,儘管這並非第一次去藻礁,但這次他們決定先探訪嚴重污染死寂區,再前往桃園分會守護的觀新藻礁。「藻礁」是海洋的育嬰房,理當充滿生物鏈底層該有的蓬勃生機,小鹿從觀音工業區旁的樹林溪順流而下,若政府聲稱放流水符合標準「沒有危害」屬實,那應該能在溪流入海處看見該有的河口風光,不是嗎?可惜,首先迎接小鹿的就是如泡沫紅茶般的暗紅色廢水,自汙水處理廠偌大的排流口奔騰而出,激盪出的白色泡沫讓小鹿不禁叫嚷:「誰要來一杯泡沫紅茶啊 ?」玩笑過後,小鹿『海鷗』問:「這樣的水流入海裡,真的沒問題嗎?」 踏著春光,順流前行,仰頭是一片蔚藍,遠處是風力發電機宣告的海岸盡處。春風如此怡人,卻不時有刺鼻的氣味傳來,不知何時,河水竟悄悄變黑了, 且濃得像冬夜裡的燒仙草。小鹿開始談到」「看見台灣」紀錄片裡那紅的、黑的、藍的水,而眼前的濃濁污水竟真的就這樣向海奔去!好奇心驅使小鹿腳步越來越急,腳下的沙和垃圾也越來越多。前頭又傳來驚人發現豬浮屍,其惡臭及死狀令人難耐,接二連三,最後連沙灘上都有,小鹿問:「這絕不會是豬隻來散步喝水,那麼這些浮屍是怎麼一回事?背後又隱藏了什麼問題?」遠處的海天一色是美景,沿著海岸線的綿延垃圾卻慘不忍睹。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成了仰頭時的風景,嗡鳴聲伴著呼嘯風聲,卻顯得格外蒼涼。沙塵滾滾,礁石上一層黯淡,該有的孔隙不復見,只見厚厚的積沙覆蓋,化學腐蝕、染色的痕跡鑿鑿!小鹿試著在潮池間找尋可能的生機,但廣大的海岸邊,一片死寂。 歷經樹林溪口的震撼教育,小鹿往南探勘新屋段,此處是汙染較少,尚能勉強見到紅色無節珊瑚藻的造礁區。雖少了廢水及風力發電機,但前幾年以廢棄物堆成的堤岸和一排排的消波塊仍顯突兀! 所幸,下了堤防,那沙地上大自然的創作已叫人驚艷!小鹿知道要輕步向前,除了不驚擾這些沙地上的小小蟹兵,那累積數千年才有的藻礁風貌,更經不起我們的肆意踢踏。群飛的海鳥不時的齊飛齊落, 證實了此處的生機,小鹿欣喜不已!隨後,各自靜靜找尋一窪潮池,探尋一方天地!珠螺、笠螺、達氏短槳蟹、蚵岩螺、和尚蟹、海星等。小鹿『松鼠』感嘆的說:「人類破壞的速度遠比藻礁生長的速度快啊!」然而,大自然的力量神奇而感人,少一些汙染、少一些破壞,大地之母便又饋以豐足的生命力,一切只怕我們覺悟太晚、珍惜得太慢! 四月小總召『水星』的行前通知寫到:「我們要為5 月4 日珍愛藻礁的活動做準備,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理念,設立觀新自然保留區!」小鹿決定利用海報及自己拍的照片向民眾宣傳這個大活動,他們挺身而出,走向人群宣導這片瑰寶的重要。被拒絕、被提問、被讚賞、被鼓勵,然後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找到自信!而連署單上的每一個簽名都代表一份願意守護藻礁的力量。小鹿『花豹』期許自己往後能面對群眾,宣傳對的理念!對的事,讓人越做越起勁、越做越勇敢! 桃園奔鹿團在活動當天擔任小小解說員,這個小小的亮點,讓我們看到環境永續經營的契機!桃一親子團及友團支援響應的海洋生物變裝秀,更是活動的高潮。孩子們知道救的是海洋生物的家,關心藻礁,還給魚蝦蟹一個乾淨的家。 每個孩子的笑容都令人感動,他們值得擁有更乾淨的未來!這僅存的四公里植物造礁海岸線,攸關台灣北海岸海洋生態體系的平衡,須千年層疊才有現今風貌,無情的摧毀卻只要一夕之間,一夜強酸的排流、一台怪手的開挖,便足以讓一切死寂殆盡!記得有位民眾問小鹿:「最近不是已經立法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了嗎?」五月小總召『布丁鼠』說:「不!那還不夠!我們希望政府能設為自然保留區!」我們知道在這群奔鹿的心中已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也相信「觀新藻礁」的蓬勃生態絕對指日可待! 文/自然名:飛魚 多年前去藻礁 岩石上滿布海星 多如天上星星, 如今只剩下零星苟延殘喘掙扎著留下來 跟我吐露悲慘的命運。 文/自然名:兔子 一座座風車,破壞了自然生態,一片片防風林, 被砍伐殆盡。 原本生氣蓬勃的藻礁,現在卻如此死寂。 文/自然名:芒果 藻礁,如今一片死寂… 人類究竟做了什麼好事?讓原本孕育無數生命的美麗藻礁變得什麼都不剩。 文/自然名:響尾蛇 美麗已「蒙塵」,哀莫大於「新」死!若僅存的四公里新 屋藻礁也死寂了,那豈能不哀。 文/自然名:桃花心木 散去,那海浪上微微的波紋;望去,那一大片充滿生機的美麗藻礁。若我們的公德心,能向漣漪一般擴張出去藻礁便不是一片死寂。 文/自然名:赤兔馬 我,風力發電機,靜靜地矗立在這裡,看見 人類的自私,也看見垂死的海岸,我向藍天 祈禱,請滾滾飛沙帶走我的無奈。 文/自然名:熱火 一條血紅的河,一座座風車,生態正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