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對「東河鄉觀海公園進出場環狀道路改善工程案」意見書

都蘭溪出海口是怎麼了~4/13說明會來聽分明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於2018年3月看見都蘭溪出海口正在施工,經查為「東河鄉觀海公園進出場環狀道路改善工程案」,都蘭溪是野溪調查小組自2015年起進行多次調查與帶領環境教育活動的溪流,也是水保局台東分局與荒野合作棲地改善維護計畫的溪流之一。

此工程橋高約六米,長度三十多公尺,野溪小組夥伴前往現勘討論後發現施工方式粗暴,工程所在位置對環境影響甚鉅,恐怕豐富生態難以復原,於3/30拜會東河鄉公所提出意見如下。

 
2018年3月空拍
 
 

一、生態面向
 
●區位不適宜開發─河口生態系及棲地被破壞
主要是工程位於生態敏感地區,擾動的影響範圍極大,東海岸水域生物大部分為河海洄游型,此工程限制潮汐流動及阻礙溪水出海,將同時影響到中上游生態及海洋潮間帶環境。
 
都蘭溪出海口是台東少有能在枯水期還可讓溪水直流入海的溪流,工程現地曾是河海迴游型魚種大量生存的水域,野溪小組曾在此發現極其少見的陸封型蟹類細足扁平蟹,及多種台灣原生蝦虎。小組在都蘭溪記錄到的水域生物有:斐氏鯧鰺、鰕虎、湯鯉、烏仔魚、鱸鰻、曙首厚唇鯊、黑尾冬、豆仔魚、細足扁平蟹、字紋弓蟹、印痕仿相手蟹、蜑螺、瘤蜷、瘤蜷、錐蜷、羅氏沼蝦等。
 
 
出海口原貌
 
出海口3月施工時
 
阻礙洄游使生物消逝
底質為砂質,涵洞出河口會造成斷層及落差,洄游魚類屆時無法上溯。都蘭溪水域生物90%以上屬於洄游性生物,若又有枯水期水量少等原因使水路造成斷流,中游、上游環境內洄游生物族群無法遞補,將造成該河段洄游生物滅絕,如鱸鰻將不復見,鰻苗上溯也將受到影響。
 
上左:細足扁平蟹,上中:烏魚,上右:斐氏鯧鰺,下左:沼蝦,下中:日本瓢鰭鰕虎,下右:曙首厚唇鯊
 
橋洞造成水流變化,棲地改變示意圖
 
●水域環境惡化
    該橋上方目前形成積水潭,會造成土砂淤積,若有其他營養源加入,如農事排水或家庭汙水,會造成優養化,水質惡臭。
 
●親水功能不再
    原棲地環境容易抵達,生態豐富,這些生物和周遭的美麗水域,不但具有生態價值,也同時具有經濟價值,除了休閒和教育活動之外,在漁業、生態旅遊業、部落觀光熱點上,都具有無窮潛力,一旦工程施作,即完全不復存在。
 
二、防災面向
 
●河口限縮恐釀災
河口限縮,洪氾區被侷限,造成瓶頸段,屆時大雨來臨將漫流到旁邊農戶。
 
國土流失
阻礙出海口讓河川無法正常輸砂,將使國土流失,及造成周遭海岸形貌改變,尤其北邊就是緊鄰著居民及衝浪客、觀光客常去的都蘭沙灘,後續效應值得觀察。
 
●距離暴潮線過近
將面臨大浪及大雨考驗,屆時必要使用工程構造物保護橋墩,海堤護岸將延伸至河口。且位於這種位置的公共道路,對於居民而言,是提高災害發生機率,沒有安全可言。
 
三、政策面向
 
●違反「海岸管理法」第25條
本工程位在海岸管理法的特定區位,而工程則違反海岸法第25條,說明如下:
 
特定區位認定,請看「一級海岸保護區以外特定區位利用管理辦法」第2條的「六、最接近海岸第一條濱海道路向海之陸域地區。」
 
在特定區位進行開發利用,則要看海岸法第25條:「第二十五條 在一級海岸保護區以外之海岸地區特定區位內,從事一定規模以上之開發利用、工程建設、建築或使用性質特殊者,申請人應檢具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前項申請,未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前,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得為開發、工程行為之許可。」
 
而在「一級海岸保護區以外特定區位利用管理辦法」第三條有強調海岸法第25條所課的一定規模,是指「五、改變珊瑚礁、藻礁、海草床、河口、潟湖、沙洲、沙丘、沙灘、泥灘、礫灘、岩岸、崖岸、岬頭、紅樹林或海岸林等自然狀態:申請或累積面積達三百三十平方公尺或長度達一百公尺。」
 
●未實施「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制」
公共工程委員會於2017年發出公文,請公共工程計畫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將「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制」納入計畫應辦事項,工程主辦機關辦理新建工程時,續依該機制辦理檢核作業。
 
未落實公民參與機制
生態檢核的執行中規定必須納入公民參與機制,與民間團體及在地居民、利益關係人共同協商。
 
●與水保局現正進行之計畫目標相違背
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目前正在都蘭溪執行溪流棲地改善維護計畫,此工程將與水保局計畫目標相抵觸,政府相關部門對於環境的共識不一致,應進行協商。其委託台東大學進行前期的「都蘭沿海及馬武窟溪集水區環境友善評估」,都蘭溪的生物調查結果如下:
 
魚類:都蘭溪出海口樣站共捕獲12種魚類。游泳性魚類包括黑邊湯鯉、烏魚、大口湯鯉 、大鱗龜鮻 、粗首馬口鱲、格紋中鋸鯻。底棲性魚類包括日本瓢瓢鰭鰕虎、褐塘鱧、黑體塘鱧、鱸鰻及羅氏下口鯰。都蘭溪下游樣站共捕獲10種魚類。游泳性魚類包括台灣馬口魚、粗首馬口鱲。底棲性魚類包括日本瓢鰭鰕虎、寬頰飄瓢鰭鰕虎、鱸鰻、羅氏下口鯰、黑鰭枝牙鰕虎。都蘭溪中游共捕獲2種魚類。游泳性魚類粗首馬口鱲、底棲性魚類日本瓢瓢鰭鰕虎。 
 
蝦蟹類:都蘭溪下游樣站捕獲貪食沼蝦、大和沼蝦、短腕沼蝦。都蘭溪中游樣站捕獲6種蝦蟹,包括大和沼蝦、貪食沼蝦、粗糙沼蝦、網球蝦、絨掌沼蝦與拉氏清溪蟹。都蘭溪上游樣站共捕獲 5 種,包括仙島米蝦、粗糙沼蝦、衛氏米蝦 、日本米蝦、拉氏清溪蟹。 
 
螺貝類:都蘭溪出海口樣站以壁蜑螺、有瘤錐蜷為常見。都蘭溪下游樣站以有瘤錐蜷為常見,也採獲網紋錐蜷、賴氏黑蜷。都蘭溪中游樣站,採獲網紋錐蜷、賴氏黑蜷。都蘭溪上游樣站以有瘤錐蜷為常見,也採獲網紋錐蜷、賴氏黑蜷,麗島錐蜷。
 
 
東河鄉公所對於陳情意見的回答
 
一、本工程位於都蘭溪下游,工區原址原為既有產業道路,因年久失修不復見而無法通行,已危及人車安全。為消防救災、救護、救溺之功能,本所規劃改善既有產業道路。
 
二、本工程基於前述安全及消防等考量,係依據既有產業道路辦理通洪、排水等功能之改善,並在設計階段兼具考量生態保護之工法,於工程完竣後,對於產業道路之安全、消防及生態保護應有顯著之成效。
 
工程位置圖
 
荒野台東分會回應
 
一、野溪調查小組在此做了超過3年的調查,並沒有發現此處存在既有產業道路的殘跡,另外,經過網路搜尋出海口衛星照,也未發現此處有任何農路,過水路面殘跡。
 
都蘭村自從日據時期以來,在都蘭溪上先後有舊都蘭橋及都橋的使用,出海口的潮間帶或許在枯水期可涉水而過,但絕不是可長時間通行的農路,所謂的農路是至少需讓牛車及機動車通行,潮間帶在都蘭溪水及潮浪的衝擊下,是個隨時在變動的區域,不可能有長時間通行的農路存在。
 
二、鄉公所所說「兼具考量生態保護之工法」的說法,並不可信,公所自己面對荒野陳情,坦言並未邀請生態學者專家針對此案審議。
 
三、在有關安全的說法上,此橋置於暴潮線的攻擊範圍,沒有安全可言。

四、基於各項生態、政策和防災上的因素,建議拆除工程。

 
※東河鄉公所將於4/13(五)晚上07:00,在都蘭部落召開都蘭溪出海口工程說明會,地點在都蘭村協天宮前廣場,我們邀請關心的朋友一同前來聆聽~

 

附加檔案大小
都蘭溪意見書1.1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