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荒野訊息公告

荒野訊息公告

荒野訊息公告

【理事長的話】考驗

2020-05-13

「漩渦」,對你是甚麼感覺? 「漩渦」是一個流體的旋轉流動,而中心卻是無底洞的深淵。 當無助且面對困境或逆境時,常會用陷入「漩渦」的字眼來形容, 似乎也說明面對困境及逆境時,那種無法自拔且有沉淪的無力感。   在野外,有時會傻傻地看著水的漩渦,有時也會看著隨地而起的小龍捲漩渦, 水的漩渦中,若有落葉在內,就會一直被捲捲捲而不知捲到何處, 空氣的龍捲漩渦,若有落葉在內,也會被捲捲捲而一直往上而在某時才甩出。   而為什麼會把人身陷困境時比喻成身在漩渦呢? 因為此時腦袋中總是一直不停地思考,而一直鑽入死胡同中, 而如何讓漩渦能停止呢? 觀察大自然中的漩渦,其實只要水定,水漩渦就會停, 或有個援助之手撿起落葉,葉子就不會身陷漩渦之中。   人生旅程中,有順境也會有逆境, 順境時,心情愉快或是神采飛揚,但似乎也不易留下深刻記憶。 逆境時,心傷情痛,似乎整個人都身陷漩渦之中,跳不出痛苦深淵。 從對漩渦的觀察,當身處逆境時,讓自己心定找出問題根結就會讓漩渦不旋, 若自己就是身陷漩渦的那片葉,而援助之手適時的幫忙, 能給自己一些意見或是協助,也是跳出漩渦的好方法。   歷史洪流上,有平穩世代也會有動盪世代。 動盪時代也考驗著每一個國家及每一個從政之人, 2020年年初,全世界就一直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 在這考驗下,我們看清許許多多不同思維的人,有自私的、有善良的, 在這考驗下,我們也看到臨危不亂的,也看到唯恐天下不亂的。 時代的考驗,讓我們學習許多事,也看清許多事。 面對困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是否也造成您心情上的有壓力及恐懼呢? 只要定住自己的心,以穩健的步伐過著生活, 會發現自己抵抗困境及恐懼的能力會增加。   祝福每位夥伴 在困境中,讓自己心性沉穩,突破困境,通過考驗。 期許每位夥伴 看見身陷困境的朋友,能伸出援助之手,助夥伴一臂之力。

【理事長的話】防疫期間-蓄積自己能力、推動社會善力

2020-04-14

自農曆過年至今, 新冠肺炎疫情,自中國開始延燒,現今擴及其他各大洲, 每天看著疫情的變化,也著實讓人心驚膽跳, 每天看著忙碌的防疫人員及醫療院所的相關人員, 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崗位想一想, 每天要給自己多大的鼓勵及打氣, 每天面對各種壓力,要有多大的耐性來照顧好需要的國人, 一個善意,推動著另外一個善意繼續延續著, 這樣社會會充滿著溫暖,這樣讓辛苦的人獲得四面八方的支持, 每一個善意,都讓第二天的工作充滿陽光及溫暖。 但是一個過度的要求、或是一個沒有耐性地等待、或是一句無心的惡言, 可能造成原本已很大壓力者的情緒爆炸點,也可能是在熱情上澆上冷水, 遇到這種狀態,需要更大的包容及EQ才能順利化解。 感謝為台灣土地及人民安全而無私付出的每一為防疫英雄。   在防疫作戰上,或許許多人也想盡一份心力, 可以做那些事,讓社會的善更增加呢? 或許可以在網路上,給需要居家檢疫者一些支持及鼓勵,這是一個善。 因為每一個居家檢疫者,都是為全民健康而願意不出門14天。 居家檢疫者獲得支持及鼓勵,在小我立場上,是累及辛苦, 但在守護大我的社會,卻是極重要的成果。   在防疫作戰上,或許偶而宅在家,也是一個對社會的善, 宅在家,也別浪費屬於自己獨處的時光, 看過冬天櫻花樹上的冬芽嗎?或是榔榆或水柳的芽呢? 這些植物在冬天會有一個芽苞,在芽苞內蓄養著及長著一串小號枝條, 等待春來,打開芽苞,很快竄出小枝條快速長大, 對,這就是「蓄勢」,等待春陽。 防疫期間,偶而宅在家,獨處也不錯, 給自己的獨處一點目標,給自己的宅一些前進的方向。   在疫情期間,一起推動社會善的力量,在善流的溫暖中,度過疫情。 等待疫情過後,大家能力的展現。   後記:勤洗手仍是要件、進入密閉場域及人多處請戴口罩。

2020年第六屆環境行動論壇 活動公告

2020-04-08

因應新冠肺炎的快速變化及政府新訂出的防疫社交距離規定,本屆行動論壇活動辦理方式修改如下:  1.原北中南三區初選發表日的活動取消,少年/青少年組改為自拍影片上傳(拍攝要求,請參考附註1),於5月31日 23:59前上傳(另於四月底前公告上傳方式),由主辦單位找評審團評分並就各行動方案給予意見,再挑選出九隊傑出計畫參加決選。 成人/英文組因報名參加隊伍數不足九隊,所有隊伍直接晉級決選。 2.為避免決選時群聚感染,類似室內大型活動皆已停辦,本屆決選訂於7月25日(六)舉行,改為線上遠距直播方式(請參考附註2)進行各組方案的發表與回答評審提問,決選隊伍自選地點與評審連線,本會邀請的評審委員將在荒野保護協會分成四組依順序進行。 3.各組仍由評審選出前三名,頒發助持金分別改為15,000元/10,000元/5,000元。 註 1.錄影發表時間最長為15分鐘,一鏡到底,不允許後製,且現場必須拍到三位以上成年人觀眾及時鐘,(若需要場地,請向所屬分會商借)。攝影方式及影片上傳方法將於四月底前另行公布。 註 2.決選線上直播採用Microsoft Teams軟體,可攝/錄影、發話、收音、播放PPT、影片。所需設備為電腦一台、麥克風、喇叭、USB外接攝影機。主辦單位將安排專人與入選隊伍進行教學與演練,以利決選順利進行。發表同時並開放申請若干帳號及時收看。(通知晉級後會再給詳細的Microsoft Teams軟體操作教學,請指導員及小隊做好準備熟悉操作) 因應疫情主辦單位必須做出這樣的決定,已報名小隊請於4月13日(一)23:59前內部討論再以電子郵件,回覆通知各分區主辦單位。 有關本次活動收費因應調整如下: 1.若不想參加,本會將全額退費,請在 4月15日 前告知各分區主辦單位退費收款人、帳號、手機號碼 ;用信用卡繳費者,不需提供帳號,將退費至信用卡帳戶。 2.若繼續參加,成人組及英文組費用不變保留作為參與決選的費用。少年組與青少年組的初選(拍攝影片繳交參與初評)參加費用為1000元/隊,(請各隊在4月15日前告知各分區主辦單位收款人、帳號、手機號碼,主辦單位將扣除1000元之後,退還多餘款項)。晉級決賽後會再做通知以500元/人,每隊上限為7人(含成人指導員),比照原訂初選模式進行繳費,決賽將不再收取小隊費用1,500元。     各分區主辦單位     北區Email:  sowtpe@wilderness.tw (02)2307-1317     中區Email:sowtc@wilderness.tw (04)2206-8468     南區Email:  sowtn@wilderness.tw ; sowtn2@wilderness.tw (06)260-7259   最後,因疫情關係導致協會財務吃緊,若欲將退款捐給荒野保護協會作為籌辦本活動之贊助款,也請告知,謝謝。 於退還多餘款項後,爾後初選之影片上傳與決選事項,由總會接手,並隨時公佈於官網。 請聯絡本會EMAIL: go@wilderness.tw,電話: 星星03-964-1059。

荒野公告-會館開放時間調整

2020-02-11

為使各分會會務運作順暢,經第九屆第七次常理會同意: 自109年3月起,全會每月第一個週一為會務整理日,會館暫停對外開放。

荒野公告-2/15-2/17不對外開放

2020-02-11

2/15-17荒野保護協會舉行專職訓練 所有辦公室暫停對外服務 造成不變敬請見諒

荒洋野草特展報導(一):追本「塑」源,一探台灣海岸的共同「特產」

2020-01-09

圖、文/張源錄<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麋鹿> 談到台灣各地特產,每個人想必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台灣的海岸有什麼共同的「特產」嗎?它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由於便利且廉價,導致過度濫用。人們忽略了處理它們的成本與難度,讓它們以驚人的速度往海洋散佈。 2019年11月,荒野保護協會於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荒洋野草」行動特展,展覽內容包含三大主題「淨灘成果大揭密」、「那年我們走過的海岸線」及「食蟲植物與他們的小祕密」。現場透過實物、數據與互動內容,呈現出協會這幾年來的紀錄成果。 海廢三巨頭,你很依賴它們嗎? 根據2019年ICC淨灘活動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岸邊的廢棄物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塑膠瓶蓋、寶特瓶、煙蒂」。由廢棄物的組成材質來看,一次性塑膠仍是佔最大比例。現場更展示出利用淨灘撿拾到的一次性飲料杯,組合成的「雪人杯杯」裝置藝術。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近幾年的淨灘調查下來,可以看出台灣海岸每公里的垃圾數量有逐年下降,可見在環保意識的興起與全民的努力下,台灣的海岸環境有越來越好的趨勢。在2018年荒野與其他友團也展開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簡稱海廢快篩),期望能在數據中分析出更多資訊。 川廢,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真相 理事長劉月梅也提到,如果希望海洋乾淨,則「河川」也必須要乾淨。除了淨灘活動,荒野在今年(2019)也開始推動「淨溪」活動。相對於海岸,河岸的環境通常較為泥濘或崎嶇,所以目前仍選擇以高灘地、河灘等安全平坦的地方開始著手。 去年(2019)荒野進行了14場淨河活動,主要地點包含台北、新北及台中。以台中筏子溪為例,因為上游有兩條河匯聚,大量垃圾順流而下,堆積在河岸邊,甚至不乏有輪胎等大型垃圾。台中分會的志工夥伴們固定每兩週投入人力清理,同時也向民眾宣導垃圾減量的觀念。 蔚藍海洋,需要所有人一同努力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劉瑞祥致詞時,也分享自己對於海岸環境的經驗與看法。劉副處長指出,要確保海岸環境的清潔,應由三個方向著手:第一是「定期性的清潔維護」,這有賴於當地主管機關與管理單位執行。第二是「大型/重型的清除」,也就是當颱風、暴雨等災害時,大量大型的廢棄物會被沖刷出來,這時候就需要透過大型機具進行清理。第三就是「民間團體的淨灘活動」,淨灘活動的定位在於提供環境教育以及身體力行。   雖然全民的環保意識逐漸提昇,但環境的變化仍不樂觀。劉副處長以「北太平洋垃圾帶」為例,民國104年時,北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帶的大小是20個台灣的面積,經過三年,海洋垃圾帶的大小面積就擴大到30多個台灣。在地球人口爆炸的今天,「從源頭減量」乃是解決垃圾污染時不可忽視的方針。只要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一次性垃圾,就能改善流入海洋的垃圾污染問題。

【記者會】生態與氣候已進入緊急狀態,各政黨準備好了嗎?

2019-12-16

【12/11會後新聞稿】生態與氣候已進入緊急狀態,各政黨準備好了嗎? l   發言團體(按發言順序):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吳澄澄研究員、地球公民基金會蔡中岳副執行長、主婦聯盟基金會吳心萍主任、再生能源推動聯盟高茹萍理事長、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石毓菁、野薑花協會陳雪梨理事長、台灣環保聯盟劉志堅理事長 距離明年總統與國會選舉只剩倒數一個月,此時也正值COP25氣候高峰會於西班牙舉行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強調氣候災難正在加速衝擊人類,各國必須落實汙染者付費、停止化石燃料補貼、廣泛利用再生能源等目標,才能阻擋人類社會面臨的生存危機。台灣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海島,勢必面臨氣候變遷甚具之衝擊,而各政黨面對全球新挑戰,是否做足功課,將具體的能源轉型工程、減緩氣候變遷等關乎台灣社會未來的生存權,如實規劃在國家發展主軸中?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盤點各政黨在本次選舉提出的能源政見,指出各政黨在此次選舉中忽略的關鍵能源政策,在嚴峻的氣候危機下,各政黨缺乏在能源發展上應建構的宏觀視野,並為打造台灣長期的能源轉型工程提供來自民間的分析。 同時聯盟致函十九個提出不分區立委之政黨,將各政黨提出之能源政策列製成表,呈現各黨在能源、減碳目標與政策規劃上的積極度,以此提供給選民作為判斷依據,檢視各政黨是否有推動能源轉型與減碳之決心。 一、 台灣能源轉型的長期規劃,在各政黨政見中皆缺席 IPCC《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指出,若全球升溫幅度要控制在1.5°C內,2050年之前二氧化碳必須達到淨零排放。也因此,報告中預測再生能源供給在2050年須上漲至70-85%。在此國際減碳發展路徑下,世界多國將減碳、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接軌,設定2050年的能源配比目標,並以此回推中長期階段的能源配比、所需之政策規劃與制度研擬。 國家/地區 目標 德國 2022年非核家園 2038年無煤家園 2050年再生能源80% 丹麥 2030年無煤家園 2035年再生能源百分百 2050年廢除化石能源 瑞典 2050年再生能源百分百 芬蘭 2030年無煤家園 挪威 2050年再生能源百分百 黎巴嫩 2050年再生能源百分百 菲律賓 2050年再生能源百分百 越南 2050年再生能源百分百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吳澄澄指出,目前台灣的能源配比目標規劃停留在2025年,以達到「廢除核能、再生能源至少20%、燃煤27%、天然氣50%」。但是要能真正擺脫對燃煤的依賴,必須將更長期的減煤與綠能發展路徑一併規劃,才能盡早制定配套措施與設定執行時程,如智慧電網佈建、再生能源高佔比所需的調度機制,並帶動低碳綠能產業鏈興起。距離2025年只剩下六年的時間,設定台灣無核、無煤的能源轉型時程,將是台灣刻不容緩的課題。  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分析,按照台灣離岸風力2025年後的增長,及十年後光電費率大幅下滑,家用電費逐年調升的黃金交叉影響下,應可大幅提高屋頂型家戶太陽光電裝置意願。野薑花協會理事長陳雪梨也提醒,小水力、地熱在台灣的發展上有相當大的空間。政府應加強全國地熱資源探勘與盤點,鼓勵地熱研究及開發方案,並檢討小水力躉購費率,讓小水力發電可以在全台各地蓬勃發展。 主婦聯盟基金會吳心萍主任強調,在再生能源的大型專案上,應有公民參與機制,可以參考丹麥等國,規定再生能源專案中有20%由公民持有,避免因企業寡占,反而讓再生能源跟居民、文化、生態等造成矛盾。 二、 能源政策、減碳措施缺乏總體性規劃 台灣現階段最長期的氣候行動目標為NDC(自主減碳目標),為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量20%、2050年降為2005年排放量50%以下。但是缺乏相對應的落實措施、以及與能源與減碳的接軌機制,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也只到2020年,而2018年淨溫室氣體排放量已較2005年成長8%,使得2020年第一階段減排目標可能將無法達標。 監察院今年10月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溫室氣體減量努力不足,且相關法規制度及配套措施仍未完備,聯盟呼籲以環保署為主管機關的減碳目標,應與主責減煤的能源局接軌,建立緊密合作的治理平台,讓燃煤減量路徑能對應到減碳的相關措施與各階段目標,並完備所需要的配套法治,積極監督落實成效。而昨日德國看守組織公布各國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名列倒數第三,雖然此評比使用兩年前的表現作為指標依據,但是這並非是台灣表現不佳的藉口,世界趨勢是2050百分百再生能源,未來的執政者必須以此為目標設定更積極的減碳期程與具體措施。 以中部為例,主婦聯盟基金會台中分會石毓菁即表示,目前國土計畫雖美名為因應氣候變遷而提出,但實則缺乏減碳內涵,希望內政部營建署對台中工業用地的核發,必須考量台中減煤規劃與環境容受度,應要求提升能源效率與評估綠電供給,不可任意核發台中工業用地。 三、電價難以反應汙染成本,敦促汙染者付費制度 礙於工商團體壓力,國內能源被控制長期以低於成本的價格供應。能源98%仰賴進口的台灣,電價居然是全世界前五低,價格還遠低於類似條件的韓國與日本,非常不合理。過去對化石燃料的過度補貼,使得高耗能、高排碳的產業結構轉型遲緩,難以抑制氣候變遷及達到減碳目標。課徵能源稅或是碳稅是世界各國主要抑制排碳的工具,如:   國家 名稱 內容 日本 石油石炭稅 針對各類進口及開採之石油製品,課徵費率為每噸CO2課2美元。稅收用於強化再生能源及節能措施。 英國 氣候變遷捐、碳稅 針對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及能源產品之零售端供應者課徵,以能源含量及排碳量來計算,稅率為每噸CO2課15.75美元。收入主要用在減免受影響廠商旗下勞工的社會安全捐及成立碳信託基金。 德國 生態稅 針對能源產品及其進口及生產業者來課徵。主要用在降低退休保險費及協助再生能源發展上。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提出,在2015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中,也有政府應該「依二氧化碳當量,推動進口化石燃料之稅費機制」的政策原則,並要求落實政府收多少就用到社會多少的稅收中立原則,把所收得的經費,用來因應氣候變遷及促進社會公益。但至今卻未見制訂相關機制。因此,我們要求各政黨應承諾推動「能源稅或碳稅」,按照污染者付費的精神,以排碳量來課以排碳者責任,以因應氣候變遷。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劉志堅呼籲,為求台灣於2050年達到零排碳,政府應推動碳稅或能源稅、去除對化石能源補貼、改變產業結構、調整機動車輛由油轉電、要求建築/電氣用品能耗標準等政策與計畫。 四、各政黨能源政策盤點 本次聯盟致函十九個政黨有提名不分區之政黨,敦請回應能源政策主張。有鑑於民進黨、國民黨在中央皆有過長期執政經驗、政黨資源多,面對民眾的監督與標準也有差異,聯盟特別製表比較。而其他小黨雖規模不足與大黨相比,但因應氣候危機,氣候與能源政策勢必成為各國政治議題之主軸之一,台灣各政黨不可迴避的必須提出政黨的能源發展主軸與立場。聯盟針對有提出能源政策之政黨進行盤點整理: ²  具有中央執政經驗之政黨能源政策盤點表: 項目/政黨 民進黨 國民黨 能源轉型目標是否明確 尚可。2025年非核家園:再生能源20%、天然氣50%、燃煤27%,至2025的短期目標明確,但缺乏中長期能源目標,僅近期經濟部表示2026至2035離岸風電會再增加10GW。 差。2035年零碳電力50%,燃氣30%、燃煤20%,50%低碳能源中再生能源與核能配比不清楚,在未來15年內僅能啟動核四,並最多提供9%發電,若沿役核二、核三,則至少需發展30%再生能源。未說明發展核能的具體路徑。 對減緩氣候變遷積極程度 普通,第一期:2018年至2020年,搭配我國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年2005年減量2%。第二期目前無規劃。 普通,2035年碳排放係數降至0.28kg/度,但如何達到核能占比的路徑不明確,且未算入核電排碳成本。另欲成立「環資部」下的「氣候變遷司」,並設立「氣候與生態應變基金」,但具體內容不明。 公民參與程度 差:規劃公民電廠、能源白皮書等規劃,但是公民電廠專案規劃時程慢且積極度不足,能源白皮書後續修訂與檢討時程不明確 無:政策內無提及要如何納入群眾參與能源或氣候變遷之討論 減煤積極度 普通。2025年的減煤目標積極,但是現階段至2025年各燃煤電廠的生煤使用量削減路徑不明確、缺乏2025年後的減煤規劃 差。目前僅有2035年燃煤降至20%的目標,但執行路徑不明確,且要替代的再生能源與核能配比不明確,未知可行性。 再生能源發展積極性 優良:2025前達成再生能源目標建置量,仍有待努力。2025年屋頂型光電占比目標為執政初期之兩倍,離岸風電開發進度穩定, 差:主張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不成熟、不穩定,至2025年後儲能設備技術成熟,才發展再生能源。且將核能與再生能源統稱為「零碳電力」,未知其中再生能源比例。 節能政策完整性 差,雖近年有地方住商節電共推計畫,但明年計畫期結束後的後續規劃未知,工業長期節電與能效提升之政策不完整。 差,未提出未來各部門節能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目標。 能源開發的環境配套政策 差:太陽能開發過程沒有納入選址與生態相關之檢核制度;風力發電有待補足海上生態熱點評估,未來需建構完整數據庫。 無:主張以核減煤,但未提出可行之核廢料處理方式。未提出再生能源開發之目標與配套機制。   ²  有提出能源相關目標與政策之政黨:   項目 有提出之政黨 能源轉型目標 台澎黨 減緩氣候變遷 台灣維新 公民參與 台澎黨 減煤政策 綠黨、合一行動聯盟 再生能源發展 綠黨、台灣基進 節能政策 時代力量、綠黨、台澎黨 能源開發的環境配套政策 時代力量、台澎黨 ※本列表蒐集政黨網站、臉書上有述及之能源政策,另有回函給聯盟之政黨有:合一行動聯盟、台澎黨、台灣維新、台灣基進、綠黨、時代力量  l   台澎黨: 提高發電能源自給率於2050年達60%、2075年90%,2050燃煤發電佔比15%、天然氣20%、再生能源65%、2075年廢除燃煤發電。 制定能源基礎技術暨應用發展法,並於營業稅法與所得稅法中,制定節能減碳租稅優惠專章。針對野生動物保護區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之新興能源類型,明定防範及補救措施 促進節能及提升能源效率產業之發展、建立「節能共乘補助制度」、設置區域及智慧電力系統發展科、成立交通工具能源效率研究所、建置「環境影響長期評估公民參與平台」 l   綠黨:立法課徵碳稅並挹注於超高齡社會福利、高耗能工業取消水電補助、發展再生能源,包含國內廢棄物發電與地熱能、燃煤發電減半、核四廠改為地熱發電。 l   台灣維新:台灣應承諾2050零排放、應課徵碳稅(溫室氣體稅)、取消能源及電力的補貼、能源應充分反應外部成本。 l   合一行動聯盟: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 5%之方式,於民國109年開始,逐年降低燃煤電廠發電量,並使燃煤發電設備最遲於民國 129 年全部停止運轉。 l   台灣基進:加速能源轉型、漸進提高再生能源比例並技術在地化、降低火力發電排放,逐步調整燃氣比例。 l   時代力量:生煤使用減量法制化、核電如期除役解編、推動「參與式氣候及能源治理、接軌國際標準,發展工業綠能及強化節能、政府單位率先推動外部成本透明化、建立永續電力市場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介紹:全台各縣市關切能源轉型的民間團體,於 2015 年 7 月聯合組成,定期舉辦各縣市政府能源政策評比,並發表能源政策觀察與分析,聯盟成員如以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臺北、花東辦公室)、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媽媽監督核電聯盟、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荒野保護協會、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總會、台中分會)、翻轉嘉義工作隊、台南市社區大學、台南新芽協會、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宜蘭月見學習農園、環境保護聯盟屏東分會、看守台灣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社團法人野薑花公民協會、350.org   新聞聯絡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吳澄澄研究員 0970156690

【新聞】「麥擱噴啊!雜草自己理,一樣很可以」-環境雜草管理成果

2019-12-11

提供單位:毒物及化學物質局(下稱化學局) 單位主管:謝燕儒局長  聯絡電話:02-23257399轉55000  行動電話:0915-198763 除草劑常被用來清除土地雜草,但長期噴灑於土地恐破壞生態,尤其是非農地非農用使用除草劑,更是會影響環境及人體健康。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除草劑使用議題被外界高度關注,賴前院長於106年12月14日主持「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106年度第3次及第4次會議決議請農委會加強除草劑源頭管制,環保署協助地方政府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期望透過跨部會共同合作強化除草劑管理,避免其不當使用,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環保署為推動環境雜草管理工作,自107年起除邀請行政院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外,更與關切除草劑議題的環保團體合作,共同制定「非農地雜草管理指引」,提供各級政府機關雜草綜合管理技術指引,提倡公部門帶頭做起,落實非農地不用除草劑。同時制定「非農地環境雜草管理自治條例參考版」函頒各地方政府參考,截至目前為止,已制定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者包括宜蘭縣、臺北市及高雄市等,另桃園市、花蓮縣、苗栗縣、屏東縣等亦著手展開相關規劃。環保署於107年邀請基隆市等8個地方政府與荒野協會及環境公義協會等2個環保團體共同辦理非農地環境雜草管理宣導活動及講座68場,宣導2,713人次;108年持續邀請臺北市等11個地方政府、荒野協會、環境公義協會及雜草學會等3個環保團體共同辦理宣導活動及講座111場,宣導7,348人次。 環保署表示,環境雜草管理及非農地不用除草劑等相關工作需仰賴政府部門與環保團體攜手合作,在環保署這2年積極邀請相關單位參與下,外界投入環境雜草管理的人數已有顯著成長。該項工作未來不會「草草結束」,109年將持續與地方及環保團體合作推動,動員民眾「雜草自己理,一樣很可以」,避免除草劑不當使用污染環境,還給民眾一個安全無除草劑的遊憩環境。

理事長的話-荒野的行腳系列

2019-12-09

各位親愛的荒野夥伴們: *海岸行腳的源起及執行 : 2017 年,我邀約常理及分會部分幹部,以行腳方式,走了宜蘭、新竹、嘉義及澎湖的海岸,我發現海岸消波塊、垃圾及事業廢棄物等問題。因為發現,也深知我個人能力有限,於是和常理討論,如何讓更多人能愛上臺灣及關心的海岸?在大家的研擬與討論下,「海岸行腳及記錄」的計畫於 2018 年開始展開,20 公斤的 3D 全景攝影機雖然有點重,但因為可以留下珍貴的影像,志工積極的參與,451 人次的參與,大家更認識臺灣美麗的海岸,也看到海的哀愁。2019 年這個計畫依然於西海岸進行,10 月底完成,影像資料將於明年 3 月左右就會整理完成。 *溪流行腳與記錄的源起 : 2018 年,我已經擔任理事長 1 年半,雖然年輕時在臺北讀大學,但對於溪流卻只有去過碧潭,其他溪流不但不知其位置,更不知其現況,於是邀請棲地工作委員會常理陳江河帶著認識大臺北三大河流,沿著河濱騎著 youbike、帶著相機拍攝關注面向,城市的發展與河流有深深關係,認識河流就能更認識城市的文化,但如何讓更多人一起來關心河流及文化問題呢 ? 思考許久,也找不出好方法,有一天看著志工的FB,頓時有個靈感,來個「河岸徒步行腳」吧!於是開始了志工與我的河岸行腳,看到問題嚴重的垃圾、草地維護的廢棄物、動物餵養、動物死亡等問題,在還沒有更好對策處理以前,河岸行腳以一步一腳印方式撿起河岸的垃圾,減少垃圾汙染高灘地及溪水、也減少高灘地附近生物受到垃圾包圍的困擾,目前此計畫已執行將近一年,也讓更多其他分會夥伴也投入關心溪流。 *山林行腳的初探 : 圓葉挖耳草是我認識的一種食蟲植物,山壁常是其最主要的棲地,但山壁也常是道路工程最不被重視的地區,是不是山壁有許多重要物種呢 ?臺灣有 3 條橫貫公路,連接臺灣東部及西部,並經過臺灣的高山,沿著橫貫公路應該可以看到臺灣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林相及環境差異吧?山林也是臺灣許多經濟作物及水果的生產區,執行友善耕作在山區是否可行性 ? 於是 2019 年 6 月開始了第一次的北橫行腳,一群夥伴與我一起在北橫,時而徒步,時而搭車,當然也進行著紀錄,圓葉挖耳草的棲地有 4 處,有可愛的友善耕作農人,但也有可恨的垃圾瀑及隨意棄置路旁的小型垃圾,因為個人的方便卻造成環境的髒及醜,因為個人的投機卻造成所有社會的更大支出,真是令人氣憤填膺。12 月 23-25 日將再試行一次,期待能找到好方法可以好好守護山林。 需要您的支持及贊助我們的計畫,也期待您能與我們來一起努力。

【獲獎】第四屆聯電綠獎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

2019-12-01

聯華電子於今日(29日)在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盛大舉辦第四屆綠獎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綠獎於2016年由聯電發起,積極支持生態保育行動,廣受企業各界的響應,第三屆起每年提供總獎金300萬元,是國內對於生態保育相關獎項,所提供獎金最高的競賽。投件數屢創新高,累積4年推動成果,已支持19件生態保育計畫,在全台各地及離島澎湖開花結果,成為國內生態保育的友善推手。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表示,聯電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希望藉由綠獎,建立出環境友善的資源共享平台,串連為生態奉獻的保育志工與有心為環境盡力的企業。 今年第四屆綠獎,特地新增「青少年環境行動獎」,希望藉此提供青少年主動為環境議題發聲的機會,鼓勵更多年輕學子投入環境保護期望綠色環保的精神與行動向下扎根,向外推廣擴散,帶來台灣生態環境的正向改變。 本屆綠獎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台師大生命專業科學院名譽教授黃生、清大公共事務組執行長薛荷玉、知名兒童生態教育科普暢銷作家胡妙芬組成評審團,優選出本屆得獎計劃。 「大型生態保育計畫獎助」得獎計畫分別是「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的「鼻頭角公園小丑魚抵家計畫」;「台灣猛禽研究會」的「看不見的玻璃陷阱─北部地區野鳥窗殺調查與友善鳥類玻璃教育推廣計畫」;「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的「雙連埤瀕危植物原地保種及教育推廣計畫」;「海洋公民基金會」的「為孩子,種下一片珊瑚海田計畫」;「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的「濕坔微光─高雄市洲仔濕地螢火蟲棲地營造及教育推廣計畫」。 「青少年環境行動獎」由陳亭予的「阿里山蝴蝶夢」及張書毓的「山溪成癮」倡議影片獲獎。 「網路人氣獎」依網路投票數產生五個得獎單位,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公民基金會、基隆市野鳥學會、台灣猛禽研究會。 荒野保護協會同時受邀在頒獎典禮上面分享第三屆綠獎獲獎的成果,期待透過荒野的棲地守護,能夠保育更多的物種,也透過此次的分享,讓更多人認識四斑細蟌,讓更多人一起為著台灣這塊土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