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啟動海廢調查

我們正在做的事: 

參與跨國海廢研究計畫

受澳洲研究單位(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邀請,荒野保護協會與南韓、中國、越南、孟加拉、印尼、菲律賓、南非、美國等國合作,共同加入地表規模最大的海洋汙染調查計畫:「從陸地到海洋」。來自5縣市、14人的調查團隊於高雄分會結訓,於兩周內調查高屏地區各種環境之垃圾分布(完成394個測線,含出海拖網、海岸、河川與陸地),並首次在高屏海域操作海面微塑膠的專業網具: Manta Trawl,取得台灣第一筆近海微塑膠調查數據。不僅有助於學術界釐清全球廢棄物進入海洋的輸送途徑,更學習國際最新調查法,規劃未來涵蓋全台海岸線的大範圍普查計畫。

官方民間攜手 治理海廢汙染

2017是全民瘋淨灘的一年,7月時荒野保護協會協調串聯全臺7個關心海廢的友會團體與環保署內 6個業務處室共同成立「海廢治理平台」,在臺灣民間導入國際淨灘行動ICC的第17個年頭,嘗試以合作取代對立,攜手以汙染治理、源頭減量、有效移除等新思維處理錯綜複雜的海廢議題。經過4個月內7次會議交流,階段性的政策產出包含:2018塑膠袋擴大禁限用至十萬店家、2018濱海19縣市海廢科學監測。也持續溝通推動2018-2019海廢治理行動白皮書、2018公布一次性包裝減量時間表等海廢治理的里程碑。

show出妳/你的減塑生活法寶

首次發起網路活動【 #9月無塑生活 】,獲得16個NGO、5間企業熱情響應,超過 7 百則臉書貼文分享"減塑四寶",估計2.3萬人關注並減少26 萬件的一次性垃圾。2017國際淨灘行動ICC則透過愛海小旅行(臺灣海廢資料庫)募集到全年共373筆ICC淨灘數據,2.6萬人參與 (較去年成長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