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棲地工作-無塑海洋(原關懷海洋永續)

棲地工作-無塑海洋(原關懷海洋永續)

地球又稱為藍色星球,因為其百分之七十的面積屬於海洋;包含多樣的生態系統,從河口、陸棚、岩岸、沙岸、珊瑚礁、紅樹林、大洋、深海到極區,多樣的棲地環境造就生物的多樣性。海洋,生命起始的棲地,其寬廣與富饒持續哺育這地球上的生物,從不間斷。人類雖然是陸地上的生物,但從遠古時代就以賴著海洋,濱海生活著,然而直到現在,對於海洋的了解仍懵懂,每天都有新的海洋生物物種被發現,同時,卻有更多尚未瞭解的海洋生物已從這個星球上消失。因此,保育海洋的行動以刻不容緩,海洋需要你我更多的關心與了解,讓這片藍色海洋生生不息。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約1,730公里,具有各式各樣美麗有趣的生態系,然而身為海洋子民,大部分民眾對於海洋的認識,卻僅止於假日的遊樂與海鮮的饗宴上,殊不知由於人為產生的廢棄物,已經嚴重入侵大海,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並影響了我們的健康與安全。 邀請伙伴們一起加入海岸守護的行列吧!

用心,重現潔淨海洋

2016-07-07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自然名:螃蟹) 荒野保護協會十年來的淨灘經驗,不僅清除了沙灘上的成堆廢棄物,更累積了許多海廢監測數據;不只為美麗的海洋心疼難過、忿忿不平,更要找出能夠幫助她再次恢復潔淨面貌的方法。根據每年淨灘成果,我們得知海洋汙染最大的敵人之一是塑膠垃圾,如果從源頭減少塑膠的使用,或是提升塑膠製品的被回收機率,我們便能逐步邁向更乾淨的沙灘、更湛藍的海水。以下整理了首屆「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參展產品的友善海洋設計原則,期待透過荒野的拋磚引玉,鼓勵消費者與生產者,在選購商品、製造產品的時候,加入一份友善海洋的心思,從自己開始改變。 【原則一】減少塑膠用量(減法):減少產品本身或包裝的厚度或層數、延長產品壽命或使用天然材質(如:綿、竹、木)。 2015 年臺灣民間團體透過淨灘統計十大海洋廢棄物,數量上依序為:塑膠瓶蓋、漁業用浮球、塑膠提袋、吸管、免洗餐具、玻璃瓶、寶特瓶、外帶飲料杯、其他飲料瓶與食物容器、菸蒂。其中89.6% 為塑膠材質,且72.4% 的垃圾與人們飲食相關,分別是飲料容器與吸管(54.0%)以及食品餐具與容器(18.3%)。清點一下我們每天買了什麼又丟了什麼,想想如何以重複使用的思維向丟棄習慣說再見。 【原則二】促進回收循環(轉換):採用回收塑膠原料、使用單一材質、易於拆解回收再製或建置專屬回收系統。 一般生活使用到的塑膠在技術面上都可回收再製成產品。但決定塑膠是否被回收的關鍵不是政策或技術,而是石油價格與市場供需。全球每年生產3 億噸塑膠,26% 是包裝材料,其中僅有約10% 回收造粒後再製成同級或降級的產品,遠低於紙(58%)與金屬(70-90%)的回收率。剩下的塑膠包裝有14% 被焚化、40% 掩埋、32% 逸散於地球表面(包含海洋)。現實的狀況是:若你不能接受新產品內添加回收塑膠,也沒有人會願意回收你所丟棄的任何塑膠。但若消費者認同回收塑膠與再生紙有相似的環保價值,願意優先購買採用回收塑膠製成的產品,除了提高回收塑膠的價值、健全塑膠的循環體系、降低塑膠於環境中逸散的機會,更減少開採石油提煉新塑膠。 【原則三】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歸零):經由第三方認證為生物可分解、環境可分解或可堆肥產品,並清楚標示材質與使用後處理方式。 紙、金屬與玻璃都能包裝商品,但塑膠因為可塑性高、重量輕與價格低等原因,是地表最廣泛使用的包材。用過就丟的習慣隨著消費能力遽增,造成回收、焚化與掩埋等傳統廢棄物處理體制的失衡,並將問題直接反映在全世界的海岸。近年有一類塑膠以植物原料提煉生產,且通過「生物可分解」或「可堆肥」的認證,能解決傳統塑膠包裝因食物殘留或油汙失去回收價值的問題。目前生物可分解塑膠在海水等自然環境中被生物分解的速度相當緩慢,最佳處理方法需要配合使用者正確的分類與適當的推肥設備,才不會混入其它塑膠的回收體制中。如果妳我都無法逃離這個塑膠時代,不如選擇比較友善環境的塑膠,同時激勵產業研發真正友善海洋的創新材質。 【原則四】潔淨水質與零廢棄(潔淨):降低產品製造或使用時對海洋之水質、生物與生態與其他環境衝擊。以及將可能汙染海洋的廢棄物轉換為友善海洋之原物料。 美國海洋學家席薇亞.厄爾說過「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藍海,就沒有綠地」,潔淨的海洋須要時間的積累,跨領域溝通的意願以及改變的決心。每一件塑膠都經過「鑽油平台→煉油廠→塑膠原粒→射出/押出成形→包裝販售」的過程,再由消費者向企業購入。 臺灣包裝食品、餐飲服務與清潔用品每年產值數兆臺幣,除了消極推卸責任給消費者亂丟,有遠見的企業家已預見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背後蘊藏的新商機。若「沒有一棵樹因你而倒下」能促銷,「沒有一隻鯨魚因你而消化不良」、「沒有一隻海龜因你而噎死」可否成為下一個商業藍海? 你,身為一位熱愛海洋的消費者,除了每年撥一天去淨灘,請試著在其餘的364 天、每一天、每一次的消費,多花一點時間挑選比較、寫建議給你愛用產品的製造商、甚至付出更高的費用,與產業界一起攜手從根源潔淨海洋!   更多「2016 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參展產品介紹請見:http://oceanevent.sow.org.tw/cobe2016

發光的海岸線系列活動——透視專家的角度、學會減塑達人的撇步

2016-07-07

文/荒野保護協會企劃推廣部、圖/荒野保護協會 淨海專家講座 這次結合產、官、學界觀點所邀請的三場專家講座,在現場爆滿的報名人數中,於大雨磅礡的6 月5 日週六上午舉辦。第一場由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室經理許祥瑞以「減塑設計與塑膠再生循環」為題,就2015年參與荒野舉辦的清淨海洋研討會的經驗談起,從淨灘中海廢的來源來思考若塑膠從商品設計源頭就開始減量,應該是從企業的角度就可以做得更積極的貢獻。此外,許經理也介紹多個已經成熟的商品設計,然而綠色商品除了技術,更重要的是應用與市場。無可諱言,製造商聽品牌商,品牌商聽消費者。但身為領頭羊的政府,若無法從更高的位置思考問題擬定戰略,執行法令,則很難光靠商業行為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 第二場則是代表政府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羅時芳副研究員發表演說。羅副研究員以「國際綠色貿易趨勢」為題,介紹從國際貿易談判角度,在APEC 中環境商品的降稅協議或是歐習會所達成的推進綠色貿易,以及巴黎協議後對於我國的影響。這些都是企業可以將危機轉變成商機的時機,在政府胡蘿蔔與棍子齊下的狀態下,或許目前看起來價格是比較貴,然而那是一些環境成本沒有算進去,並且設計還是不吸引消費者,所以在這些面向上,也就是代表政府也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於是經濟部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就是專門成立來協助企業的單位。 第三場則是由成功大學陳璋玲副教授就國際海洋法來談國際間如何攜手治理海廢。陳教授從海洋垃圾的定義、來源以及影響分別說明,並介紹了「國際防止船舶污染公約」與海洋法公約中,海洋環境保護與保存雖然在文字中沒有指出海洋垃圾,但要求每個國家有義務保護與保存其海洋環境。在個別區域的組織文件中,包括赫爾新基委員會、南極海洋生物資源委員會也都有相關要求。另外也舉出美國、韓國則是有個別的組織負責全國型的海廢計畫。 最後三位與談人分別就彼此的內容,進行小小交流。羅副研究員與陳教授皆好奇許經理簡報中介紹將廢棄漁網再做成紡織加工的廠商。也有觀眾舉手發問,想要多了解一些政府對於綠色企業的補助和NGO 在這議題,還能怎麼做? 前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網站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單位,因為舉凡補助課程或是政策都可以在此找到相關資訊。 而臺灣的NGO,無論是這次參展的大愛感恩科技或是里仁事業,背後都是國內知名的非營利組織,另外,由荒野來主辦促成這次的博覽會,也更是一個行動面的良好示範。會後,三位專家更留下來與聽眾交流並仔細地參觀展覽,為這次的專家講座畫下一個充實地句點。 淨海DIY 工作坊 經過上午精闢而深刻的專家講座之後,緊接而來的是充滿生活感與手作溫度的DIY 工作坊。在講求便利與速成的時空下,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消費與丟棄,許多產品因為太容易取得,也使消費者容易忽略它背後所代表的能源消耗、人力成本,甚至是丟棄後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與危害。藉由荒野所邀請到的兩位達人,分享個人的減塑經驗,希望帶給每位參與者不同以往的觀點,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新的詮釋。 「不逞強的減塑生活」由小事生活‧ 無塑生活實驗空間的負責人阿好——洪平珊,娓娓道來環保行動對她的影響與生命轉變的軌跡。從一本《環保一年不會死》開始,作者因為改變了生活的習慣,而展開了新的人生,阿好也想知道自己若是依樣畫葫蘆,會有什麼改變,於是她開始在購物時自備購物袋和餐具,並仔細研究商品的產地與原料;也因為《我的無塑生活(Living Plastic-Free)》一書,阿好開始記錄自己每天製造的垃圾,在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原來自己丟棄的垃圾,是真實反映個人情緒與思考方式的一面鏡子。阿好在分享完自己的減塑歷程之後,在活動會場的角落,教導參加的民眾用布加上蜂蠟製作可重複利用的環保保鮮膜,鼓勵民眾環保生活可以從小地方開始做起。 由綠兔子工作室的Miffy 帶來的「廢棄漁網再利用-親海運動網袋」DIY 工作坊,所使用的材料是來自海灘上廢棄的魚網,在海邊經過日曬雨淋許久,未見有人撿回,沒想到帶至這個工作坊的現場,卻受到大人小孩的簇擁,大夥急忙選走自己心儀的那塊網子,Miffy 不禁向在場的參加者分享「別人眼中的垃圾,也可能成為某人的寶物」的感觸。一旦我們瞭解到被丟棄的物品具有可以再利用機會與價值,這些物品就能鹹魚翻身,從垃圾變成等待被發掘的資源。只要充分發揮巧思與巧手,再生的力量無所不在!

說到恐龍時代只想到恐龍嗎?「世界龜龜日」提醒我們地球上還有這位古老居民

2016-07-07

文/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在兩億多年前的恐龍時代,地球就居住著一群迷人的生物,至今牠們仍優雅漫步在土地及海洋間,繼續上演這則與自然共存的古老故事。自1990 年起,美國陸龜救援組織為這群美麗的生命發聲,每年5 月23 日,全球關心龜鱉類動物的群眾都會齊聚一堂,用具體行動來歡度「世界龜龜日」(World Turtle Day),提醒人們重視這群古老生物的存在。不食用、不捕捉、不觸摸、不購買、不餵食陸龜及海龜、改變自身態度、尊重自然環境、保留棲地,讓牠們有一個安全長大的生活環境。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尊重」是身為居民其中之一的我們重要的態度。世界龜龜日,不只是個為龜鱉動物發聲的節日,也是個人類向生物們學習古老智慧與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日子! 荒野保護協會是第二年響應世界龜龜日,今年與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聯合琉球鄉公所、白沙國小、紐約R.A.R.E 藝術工作室、磐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琉球商圈發展協會等合作,與近百名旅客、居民在5 月21 及22 日周末間一起來到小琉球,參與「愛海無距,龜來平安」活動,透過海洋環境教育活動及藝術創作,用友善環境的旅遊方式來貼近海洋,認識臺灣美麗南方島嶼。 活動當天的氣候狀況和去年一樣,受到西南氣流嚴厲的考驗,然而時大時小的風雨,澆不滅一心一意只想還給海龜們乾淨沙灘的民眾,志工們在安全的狀況下,穿著被雨水打得裡外都濕透的雨衣,撐起背風吹歪的雨傘,低著頭拿著夾子及麻布袋,在沙灘上來回穿梭。從沙灘旁的草叢,到錯綜的珊瑚礁岩岸中,發現眾多任意被丟棄的家用垃圾及漁業廢棄物,兩小時的時間在小琉球蛤板灣沙灘就撿拾到數十袋的廢棄物。陰雨的天氣,雖讓垃圾吸附雨水而增加重量,耗費夥伴們更多體力,但也不至於過熱中暑,此時漫步在沙灘上感覺格外舒服。大夥們在撿拾垃圾的同時,分享各自的海洋經驗與故事,還不時眺望著遠方的海面,搜尋忽左忽右竄出水面的神秘身影,幾隻從藍海裡探頭換氣的海龜們,讓所有人又驚又喜。 今年在蛤板灣撿拾到的廢棄物仍然以飲料杯、寶特瓶、免洗餐具、保麗龍、菸蒂、塑膠碎片為主,志工們在沙灘鋪上了大型帆布袋,將撿拾到的廢棄物依照顏色分門別類,共分為紅、橙、黃、綠、藍、黑、白、透明等八色,藝術家許沁雯(La Benida Hui)帶領大家用這些垃圾,在沙灘上排出一隻直徑超過五公尺的彩色海龜,從陸地游向海洋,象徵平安來到島嶼,並回到海洋的懷抱。除了傳達平安,此次創作更象徵了分享「愛」的理念。藝術家許沁雯說:「今年的創作主題為『愛的貢獻』,源起是為緬懷一位在非洲長期推廣森林保育的摯友,藉此傳達對地球萬物的愛。」沁雯期望在每位參與的民眾心中種下友善環境的種子,透過大海媽媽的力量,將海洋保育理念分享給更多的家人、朋友。除了大海龜外,民眾也自發性地在大海龜旁拼湊出各種不同姿勢的海龜,運用海洋廢棄物及自然物做結合,巨大的漂流木、細長的樹枝、乾枯的落葉、大葉欖仁的種子、馬鞍藤的花朵、橢圓形椰子殼、堆積在沙灘上的褐藻及白色珊瑚等都成為豐富主題的重要素材,運用人為與自然的反差,突顯現今海洋及生物們面臨的困境。 荒野在此次的活動中,特別設計「搶救海龜大挑戰」與「魚兒的新塑食」兩項海洋環境教育活動,用趣味互動的方式,讓民眾認識海洋垃圾及塑膠汙染等問題。參與的民眾用細網在沙灘上過濾珊瑚及貝殼砂,在小面積內就塞出近百片塑膠碎片,一位帶著全家大小參與的爸爸驚嘆地說:「過去對海洋垃圾汙染並不清楚,透過這次的活動才瞭解到塑膠並不會被生物所分解,而是逐漸裂解成小塊或片狀。」塑膠廢棄物碎裂化的嚴重性,需全民共同重視,從改變自身生活習慣起,減少製造塑膠垃圾,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幾位曾參與去年活動的志工欣喜地表示:「今年海灘上的垃圾量明顯減少,希望每年透過世界龜龜日環境藝術創作,一步步的環境教育與行動讓小琉球恢復潔淨。」 活動正逢周末假期,雖然時而陰雨,蛤板灣沙灘午後仍湧進許多遊客,民眾利用退潮踩進生態豐富的潮間帶,許多海膽、陽隧足、海參等生物都成為活體教材,被迫離開冰涼海水,來到溫熱的手掌或沙灘上,歷經十分鐘大眼瞪小眼的近距離觀察,被整形過的海洋生物再被以高空彈跳的方式重回到海中,這些不正確且粗暴的行為已危害自然生態,這對每年約一百萬的觀光人口對島上的環境造成相當大的壓力。除了友善的規勸不當行為,更希望每一個旅客自覺,人類只是海洋的客人,海洋生物才是海洋的主人,下回到別人家做客,別忘了禮貌及尊重! 今年世界龜龜日的活動在大家不畏風雨的努力下順利完成,期望透過此次的環境教育及媒體的力量,將小琉球的珍貴生態及面臨的環境問題傳播出去,尊重並愛惜每一個海洋生物及牠們生活的海洋。  

從「荒野」到「海巡」

2016-07-07

文/徐順利(前荒野保護協會企劃部副主任、現為海巡署臺北機動查緝隊查緝員,自然名:海歸) 肯恩威爾伯在「萬法簡史」中提到,進化是包含過往,超越以往的狀態,新的真相不斷在顯現,新的啟示不斷被揭露。荒野是我第一個參與志工、同時也是在那工作的NGO 團體。荒野的啟蒙,型塑現在的我。即使現在不在荒野,也像其他曾受荒野文化洗禮的成員一樣,散播與融入在社會各個角落,各自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裡發揮荒野精神。 除了「喜歡」,應該還要多些甚麼 小時候,最喜歡暑假時到桃園大園鄉外婆家住,那時田裡水圳的花蟲鳥蛙,海邊沙礁的魚蝦蟹貝,都是能讓我歡樂一「夏」,開學後仍沉湎許久的美好回憶。因此,多年後大學選擇念了生物系,但再回到大園,水圳岸際水泥化了,少了濠上觀魚的閒情逸致,卻多了觸景傷情的沉默感慨。 因為喜歡水、喜歡海洋、喜歡生物生態,原先很嚮往未來能從事生態攝影之類的工作。因此畢業退伍後,先後到攝影傳播公司擔任攝影剪輯,以及臺北一家水族館任職養殖行政與展場活動企劃。不過,在工作後的第三年,情況有了一些變化。水族館因為來客量逐年減少,為增加新鮮感吸引遊客參觀,開始推出各項海洋生物特展,之後更發生因為養殖站飼育空間不夠,為換展而捕殺原展示缸內的生物、購買誤入定置網的小鯨鯊,塞入幾乎與鯨鯊體長同寬的展示缸,造成鯨鯊不停圈游而碰撞缸體磨擦受傷,卻一直謊稱「保育救護」、甚至還發生過盜捕保育類蠵龜情事。在館內提出多次異議,但到最後,卻被要求要載運海龜遺體丟棄,以表示對館方行為的認同與忠誠。因為不從,所以離職。而這段 過程處遇也讓我充滿著無力感,除了「喜歡」,應該還要些什麼來支持和延續? 進入「荒野」,開始不同的經歷 從水族館離職後,考進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進修,在偶然機會裡參加荒野創辦人徐仁修老師的講座,因為好奇,開始到荒野擔任行政志工,到後來擔任企劃部副主任工作。除了本身部門工作外,也藉由部門聯繫合作與活動參與,接觸推廣部(現為「企劃推廣部」)和保育部(現為「棲地守護部」)的工作內容。而就在這「半工半讀」的過程中,開始在「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領域的環境教育推廣、議題倡議串連、棲地復育維護三方面,有進一步行動參與及實踐經驗。而荒野成員間休戚與共的夥伴關係,更是這些行動與實踐得以不斷延伸和持續的重要原因。 荒野創辦人徐仁修老師曾提到:文化是累積形成的,不是可以用「先知」、「權威」式的告知來規範的。以人為本的「荒野」,沒有太多明確規範讓大家遵循。不同的聲音和價值,也是多元社會的縮影。雖然有時看似混亂沒有規則,但荒野相信眾人來這的目的都是熱心、無私與善意,因此對眾人態度也都是尊重、包容與開放,如同對於生態萬物一般。這種文化風格,荒野常常用「荒野遊俠」來作形象的代表:熱愛大自然、快樂且自由自在、為公眾的權益而努力、不重名利、機動性高且重效益、勇於開創、樹立典範。而無論是否現在或曾是荒野的一份子,總有一些聯繫、一些參與與荒野在一起。進入荒野,有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幫自己取個「自然名」,透過自然名,你與大自然,就好像牽起一條連結。我的自然名是「海龜(歸)」,也就是因為牠,讓我轉入「荒野」這領域,也或許是因為牠,讓我對「海」洋產生連結的「歸」屬感,而延續到現在。 考入「海巡」,是機緣也是挑戰 由於過去在水族館,以及後來在NGO 團體的經歷,有感於民間企業商業利益掛帥、NGO 團體受限於資源不足,開始有了進入「公職」的念頭。碰巧前幾年在NGO 團體聯絡群組裡,接收到有關海委會及海保署組改的訊息。而依照海岸巡防法,海岸巡防機關有執行「漁業巡護及漁業資源之維護」、「海洋環境保護及保育」之責,且對於盜捕、毒、電、炸魚等非法方式採捕水產生物,以及非法走私進出口之野生動植物,並得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等法加以查緝(註),因此「海巡署」便成為我人生另一個工作階段轉換的目標。 這幾年身邊有許多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領域的「圈內人」,以「參選」或「接受徵召」方式進入體制貢獻心力。我會選擇以「考試」方式進入,一方面因為工作有保障,一方面也是想透過「公權力」來實踐自己「海洋保育」的理想。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幾乎「與NGO 隔離」的準備過程後考上,近幾個月除了重新聯繫NGO 團體的舊識外,也和曾經所接觸的公務機關建立連結。而公職生涯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對個人既有的知識技能、認知態度、價值效能,勢必會有一定程度的轉化和調整。誠如本文一開始所述:「新的真相不斷在顯現,新的啟示不斷被揭露。」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有一些經歷轉折與心理成長,驅使你往前走。或許是宿命?也或許是「使命」!   註:海巡署除依法查緝走私偷渡、非法入出國之人員或物品外,也配合其他行政機關查緝人口販運、逃逸外勞、外國人在臺非法活動,以及為維護國內食品安全,配合查緝有害人體健康之黑心食(飲)品及偽劣藥。 本文作者聯絡方式:coastguard.tw@gmail.com、0912-674-887。

手套、吸塵器與麵包蟲——誰來幫海洋大掃除?(下)

2016-06-08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2009 年信天翁雛鳥與塑膠垃圾的照片在網路流傳,「兩個德州大的太平洋垃圾帶」開始在人們腦海中以不同方式打轉,創造許多針對「海洋塑膠汙染」的發明,但何者才是「最佳解決方案」?本文希望能用科學的角度、海水的尺度與歷史的維度協助有志於「清理海洋」的朋友,建構自己心中的那片垃圾渦流。(續上篇,請參見荒野快報第287期) 市售工具一覽 從洗手刷牙到洗衣拖地,人類對骯髒的恐懼與乾淨的渴望似乎已溶入基因。賣場理,各類清潔用品佔據近一半的貨架。以下為今日能實際清理海洋的工具: 一、人力清理 1. 暢銷經典:手套、夾子與垃圾袋淨灘三寶是全球50 萬名「國際淨灘行動」註1志工的基本裝備,紀錄表格與磅秤則是為了收集海洋廢棄物的數據。 2. 進階裝備:太空袋與大型清運載具 許多熱門淨灘點因為過於乾淨,經常讓熱血志工敗興而歸,但臺灣本島與離島仍有蘊藏巨量垃圾的隱密海灘,想挑戰這樣的高強度淨灘,需要俗稱太空袋或噸袋的工業用集裝袋,甚至因地形搭配小艇、直升機使用。「阿拉斯加灣守護者」致力在無人之境與人類垃圾奮戰,每日殺敵六噸起跳,一年戰果要靠大型拖船運出註2。而深受海漂垃圾襲擾的日本,淨灘更是一門事業,想入行的朋友請參考沖繩縣政府的「海岸清潔手冊」註3。 3. 特殊裝備:水肺、潛水刀、浮力袋 PET(1 號塑膠)、未發泡的PS(6 號塑膠)、尼龍(漁網、繩索)等塑膠比海水重註4,海底才是它們的集中營。要打撈水下的垃圾,可參考環境資訊協會出版的「淨海手冊」註5。若想靠淨灘發點橫財,金屬探測器能助你找出海浪藏在沙灘中的戒指與項鍊註6。 二、機械與設施 1. 沙灘清潔車(Sand Cleaning Machine)俗稱「Sandboni」註7的沙灘清潔車一台抵百人,是濱海渡假村的最佳員工,用耙梳或篩濾的原理把細沙中的垃圾、石頭、枝葉分離,有獨立操作、曳引機牽引或單人自走式。如果忽略螃蟹與海鷗媽媽無聲的抗議,缺點是對大件的漂流木與漁網沒轍。金門縣政府10 年前採購兩台抵擋對岸海漂垃圾搶灘,已累積豐富實戰經驗註8。 2. 垃圾清潔船(Trash Skimmer Boat) 地方政府以清潔船打撈河川與港口漂浮垃圾行之有年,但這項苦差事常被當成都市的背景程式默默執行,但其實它們也是信天翁與海龜的守護者,基隆港觀景平台旁常停泊兩艘橘/ 綠塗裝的清潔船註9,高雄愛河也有一艘「環保75號」註10,能夠像鯨鯊一般大口吞食垃圾。美國巴爾的摩港固定式的「Mr. Trash Wheel」註11 則是靠太陽能與水力驅動。 3. 下水道、汙水截流與淨化設備 如果不停在海洋垃圾裡找尋汙染源,最後可能是某個水溝蓋或馬桶蓋。下水道與汙水處理系統能攔阻垃圾入海註12,但高昂的造價就像海洋生物買不起的PM2.5 空氣濾清器,這套百年技術能否分離洗面乳與磨砂膏中微小的塑膠柔珠(microbeads)註13與衣物的人造纖維(也是塑膠)註14,卻受到質疑。 研發階段的新發明 目前網路上流傳的各種創新方案都尚未量產,但凸顯海洋塑膠吸引各領域專家投入,其中的清理效益、產品本身的塑膠用量、誤捕海洋生物、船隻航行安全等面向的問題,都受到許多評論。 1.The Ocean Cleanup 荷蘭青年Boyan Slat 以「讓海洋清理自己」為口號,計畫以100 公里長的攔油索錨定在海床,被動攔截洋流輸送的塑膠註15。已陸續完成各項前期研究,預計2016 年第二季在荷蘭安置第一組近岸設施,打撈太平洋漂浮微塑膠的原始設計則規劃在2020 年實現。 2. 細菌與麵包蟲 2016 年3 月一篇刊登於學術期刊《Science》的研究發現一種細菌能以酵素分解1 號塑膠PET(寶特瓶與聚酯纖維)註16。史丹佛科學家註17與臺灣高中生註18也發現麵包蟲(黃粉蟲)腸道中的共生菌能消化6 號塑膠保麗龍(EPS)。 3. 太陽能海洋吸塵器:SeaVax 英國公司設計的垃圾清潔船,動力使用太陽能與風能,吸入海水後利用離心力過濾塑膠註19。 4. 海洋垃圾桶:Seabin Project 由兩位澳洲衝浪客所研發,裝置在遊艇港浮動碼頭,宣傳影片顯示漂浮垃圾可自動被吸入與過濾。動力來源是一具抽水馬達與岸邊的電源插座註20。 5. 淨海比基尼 美國學者Mihri Ozkan 與建築師事務所ErayCarbajo 設計了可吸附海水有毒物質的比基尼泳衣,希望游泳者能一邊戲水一般淨化海洋註21。 「最佳清理方案」V.S.「最佳解決策略」 孫子兵法提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顯示近身肉搏乃是下下之策。海洋廢棄物包含海洋生物、海洋物理與環境化學等學科,但一路往汙染源追溯,更涉及廢棄物管理、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衍生責任、商業設計與高分子化學,也是全球商業模式與消費性商品發展後的衍生議題。關注政策遊說的環保人士Stiv Wilson 接受訪問時表示打撈海洋微塑膠就像拿吸塵器對付空氣汙染一般不著邊際註22,太平洋垃圾帶的發現者Charles Moore 則以修補臭氧層破洞註23的案例來解釋源頭管制的重要:「我們不用派童子軍拿水槍到大氣層表面驅離氟氯碳化物(CFCs),我們只是在五金行禁用了髮膠罐。」註24。 平心而論,當一件垃圾被任意丟棄開始旅行時,我們若在街角完整撿起它,遠比破碎後到海上過濾容易,但多數民眾卻是因為對湛藍海水的美好想望,從海中央開始關心垃圾過量議題。如果塑膠的製造、消費與管理者三方能共同運用這股民氣,攜手阻斷各種廢棄物進入海洋的管道註25,或許將是潔淨海洋的最佳策略註26。   註1 國際淨灘行動的主辦單位 Ocean Conservancy , http://goo.gl/WM9Wrd 註2 Gulf of Alaska Keeper: Cleaning the Final Frontier, http://www.goak.org 註3  沖繩縣政府《海岸清潔手冊專業篇》,http://goo.gl/CJUjNf 註4  各類塑膠密度(海水密度約為1.02),http://goo.gl/fdQyX8 註5  環境資訊協會《淨海手冊》,http://goo.gl/9VJsFp 註6  〈如何使用金屬探測在沙灘尋寶〉,http://goo.gl/XZ2AwG 註7  維基百科, sandboni, https://goo.gl/423AE8 註8  大紀元〈金門五鄉鎮展開淨灘行動清除中國製垃圾〉,http://goo.gl/jtWDnR 註9  中視全球資訊網〈垃圾船穿梭基隆港 撈垃圾還救過人〉,http://goo.gl/9VvrTL 註10 自立晚報〈愛河清潔打撈船環保75 號啟航〉,http://goo.gl/7vQsN9 註11 Mr. Trash Wheel, http://goo.gl/GDqT5C 註12 行政院環保署〈陸源污染造成海洋垃圾之因應對策〉,http://goo.gl/MF4m73 註13 Water Research, 2016, Transport and fate of microplastic particl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註14 清洗一件刷毛衣可流出100 萬根人造纖維,http://life-mermaids.eu 註15 The Ocean Cleanup 官方網站,www.theoceancleanup.com 註16 Science, 2016, A bacterium that degrades and assimilate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註17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Biodegrad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Polystyrene by Plastic-Eating Mealworms 註18 大紀元〈高二生從麵包蟲發現紅菌 保麗龍被分解〉,http://goo.gl/ScSbn3 註19 SeaVax 官方網站,http://goo.gl/HlF7kp 註20 Seabin Project 官方網站,http://www.seabinproject.com 註21 TechNews 科技新報〈穿上環保比基尼,玩水兼保護環境〉,http://goo.gl/scioyY 註22 關注塑膠汙染的組織5 Gyres 認為描述海洋的Garbage Patch(垃圾帶)會造成認知上的誤解,海中的塑膠霧霾(Plastic Smog)是比較適切的比喻。http://goo.gl/5k7miB 註23 CFCs 主要使用於冷媒與壓縮噴霧容器中的噴射劑(如殺蟲劑或髮膠),1976 年CFCs 被確定為臭氧層破洞的主因後,1987 年的蒙特婁議定書確定了減量目標,在替代材質被發明後,世界最大的CFCs 製造商也在1993 年停止生產,參考維基百科,https://goo.gl/Y3P7da 註24 關於Stiv Wilson 與Charles Moore 之評論參考美國廣播公司之報導 Is Boyan Slat's idea to clean plastic from the oceans fatally flawed?, http://goo.gl/WpqIvu 註25 荒野保護協會,臺灣海洋廢棄物來源地圖,https://goo.gl/CPVKLO 註26 關於全球海廢議題的解決策略,目前僅有少數區域性國際公約有相關規範(如東北大西洋環境保護公約,OSPER)。2011 年UNEP 與NOAA 於夏威夷主辦第五屆國際海廢論壇,來自35 國的政府官員、學術單位與企業代表於會中完成的檀香山策略(Honolulu Strategy),針對減少陸源性、海源性廢棄物的數量與影響、與清除各種海洋環境中堆積的廢棄物提出18 項策略。目前國際間海洋廢棄物的相關合作均以此共識為基礎。相關國際、區域或國家層級的法規彙整請參考海廢專書的管理篇章:Marine Anthropogenic Litter, 2015,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rine Litter.  

轉動循環經濟的四個關鍵要素

2016-06-08

文、圖/許祥瑞(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六○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 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認為人類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量開採自然資源並排放污染及廢棄物,但地球就像一艘飛行於宇宙中的太空船,當資源耗盡時終將毀滅,唯一能使地球持續發展的方式,就是將這些汙染及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資源。 七○年代起,環境資源已開始受世人重視,聯合國於1972 年6 月5 日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會後發表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The Stockholm Declaration),該宣言的原則三強調「地球生產非常重要的再生資源的能力必須得到保持,而且在實際可能的情況下加以恢復或改善」。以目前地球的承載力已經超飽和的情況下,如何讓過去「開採→製造→消費→丟棄」的直線經濟,轉變成「開採→製造→消費→再生→製造→消費→再生…」的循環經濟,以舒緩地球的承載壓力,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課題! 基於上述背景,工業先進國家已陸續將這理念落實於政策及法規的推動,例如:美國於1976 年頒布《環境保護與回收法》、德國於1978 年推出全球第一個環境標章——「藍天使標章」、日本於2000 年公布《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及一系列相關法規等。產業界也努力開發易拆解可回收的產品,或是強調使用再生原料的產品,例如:電子產品的塑膠外殼宣告添加再生塑膠原料、運動服裝標榜使用寶特瓶再生的環保紗、紙製產品標示採用再生紙漿等,循環經濟甚至也是近期歐美青年創業的趨勢,例如:「在地循環農場」(Local Loop Farms)。 雖然循環經濟是未來不可忽視的一種經濟模式,但失敗的案例永遠比成功的案例要多得多,要如何避免思想正確但路線錯誤的窘境,必須要掌握關鍵的四個要素——「S.E.L.F.」。 要素一:System 要用系統的觀念去建構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第一步是建構循環的系統。 循環經濟是整合串連產業鏈的合作,因此企業在考量產品或服務可以循環再利用的同時,也要有系統的觀念導入,在這循環的過程中,如果只優化產業鏈的某個局部的環節,則只是把問題堆積在其他環節上,循環經濟的系統還是無法轉動,又如開發出再生料的應用產品後,如果市場需求高造成供應量提高,但如果前端的再生料來源有限,市場也是無法擴大。 過去筆者曾在國外參訪某汽車品牌大廠,聆聽該車廠對某些零部件的易拆解設計,可以大幅增提升塑膠材質的回收效率,但幾天後參訪該國重要的汽車回收拆解廠時,該廠人員對前述的汽車品牌所做的易拆解設計完全不知道,還是依然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拆解,且因為扣件的改變,拆解效率反而更差。 循環系統的構建,需要資金、人力、法規等資源的投入,不容易由一般企業單獨去推動,但企業可以從產品或服務的設計去影響消費者行為,串聯上下游的循環系統,去達到循環經濟的目的。例如幾年前有企業發展非紙材質的紙張替代品,該材質的挺度及防水都較傳統紙張好,且可以回到原本的製造工廠再生利用。可是該產品不是紙的材質,無法進入目前一般紙張的回收體系,如果企業要單獨建立自己的回收體系,在資源投入和環保效率是不合效益的。但如果這產品是應用於百貨賣場的禮券用紙,則消費者會自動地將這禮券拿回百貨賣場購買商品,百貨賣場就可以集中送回製造工廠再生利用,達成工業循環的循環經濟目標。 又例如過去臺灣PLA(生物可分解材質)尚未公告回收時,有業者設計於PLA瓶子的平底崁入一顆樹的種子,引導消費者用完產品後將PLA瓶子埋入土壤中,讓PLA回歸土地達成生物循環的循環經濟目標,不僅可以為地球多種一棵樹來吸收二氧化碳,還可以避免PLA瓶子被送到垃圾焚化爐。 要素二:Economy 具備經濟誘因的驅動力 循環經濟要有經濟誘因以驅動循環系統。 企業在設計產品時,往往只著重使用的材質在技術上是否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忽略了經濟誘因的驅動力,而這經濟誘因又隨著國際原物料市場的價格波動,影響誘因力道的強弱。過去某些原物料當國際市場飆漲時,大家搶著要回收,但當價格暴跌時,就變成廢棄垃圾,這也是企業較難掌握的不確定性。 今年初,就有報紙標題醒目寫著《資源回收價崩 地方爆垃圾危機》,內容指出:「去年至今全臺已有上百家回收業者停業,各縣市境內回收物越堆越多,雲林古坑甚至已經佔用民眾運動的籃球場堆置,出現另類垃圾危機」。原因是近年國際原物料價格下滑,金屬、塑膠回收價格都腰斬,原本每公斤8 元廢鐵料跌到只有5 毛,塑膠空瓶也從每公斤回收價10 元至12 元,跌到只有4.5 元。當沒有了經濟誘因,整個循環系統的驅動力就會減緩甚至停頓。 另一方面,過去有些企業致力開發取代一次性使用的產品,以減少消費者用完即丟的環保問題,初期確實可以達到重複使用以降低丟棄的目標,但隨著市場需求擴大,業者製造成本降低,同業降價競爭,經濟驅動的力道就減弱了,當產品價格降到一個程度之後,消費者會因為便利性而用完就丟,也不覺得可惜(因為便宜),因此又步上一次性使用產品的後塵。 要素三:LCA 要有產品生命週期的完整思維 循環經濟,有時對策比問題還可怕,但我們卻常犯這種錯誤。 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種有系統的分析方法,對產品系統自原物料的取得到最終處置的生命週期中,投入和產出及潛在環境衝擊之彙整與評估。而需考量之環境衝擊通常包括資源使用、人體健康及生態影響等。生命週期評估一般包括:原料開採、生產製造、運輸配送、消費使用及廢棄處理五個階段。 德國曾對裝牛奶的玻璃瓶與紙盒進行LCA 分析,牛奶若採用多次重複使用的玻璃瓶會比一次性的紙盒包裝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略輕。但該分析的使用情境假設是玻璃瓶可重複使用25 次,紙盒回收率為12%,而實際情況是,在裝牛奶用的玻璃瓶,其使用次數遠低於25 次,而紙盒的回收率實際是達到40% 左右,並且玻璃瓶的實際運輸距離也超出假設值的2 倍,如果基於這些新資料,則兩種包裝系統的環境效益可能很接近,甚至倒過來。 美國某州曾經對嬰兒尿布進行LCA 分析,當時民眾普遍認為一次性的紙尿布浪費資源,州議會頒佈禁止使用一次性紙尿布的法令,居民也開始大量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布尿布。但因為清洗尿布需要使用大量自來水。而這個州是位於美國較乾旱的地區,水源非常寶貴,且該州人口較少、荒地多,可提供垃圾填埋使用。最後該州解除對一次性紙尿布的使用。 某些產品宣稱採用新配方,不含某些有毒有害物質,但新配方所使用的一些新的化學物質,往往隱藏目前人類所無法掌握的未知風險。有些塑膠產品強調摻入一定比例的植物材料,但卻造成回收處理端的材質分離困難,而無法回收處理,衍生更大的環保問題。 要素四:Fit 適合比最好重要 循環系統只有最適合,沒有最好! 循環系統必須考量消費者習性、制度設計及產業鏈狀況,同樣的寶特瓶回收,德國、日本及臺灣就有各自不同的系統。在德國,某些寶特瓶可以回收清洗後,再重新裝填飲料販售;日本寶特瓶的標籤有易撕線,消費者需將標籤撕離並和瓶蓋另外集中至塑膠類,與寶特瓶類是分開回收;臺灣寶特瓶的標籤易撕線主要是著眼於寶特瓶送至回收處理場時,可以提升機器去標籤的效率;哪一種系統最好呢?只能說是最適合當地的消費者習性就好。 筆者過去接觸某些臺灣企業,對自家的新產品信心滿滿,認為質優價廉又環保,應該可以有不錯的市場,但往往事與願違,叫好不叫座。要改變消費者的習性很難,但可以透過產品/服務的設計去引導消費者。近年興起的「搖籃到搖籃設計概念」就是強調產品在設計時就必須考慮生態循環和工業循環,讓某些產品的一部分材質可以分解成為生態圈的養分,另一部分的材質可以進入回收處理廠再製成原物料重複使用。 企業創新是有風險的,但不創新風險更大 循環經濟是未來的一股趨勢,且臺灣原本就缺乏原物料的資源,加上民眾對於環保的意識提升,天時地利人和,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但企業的營運策略與產品/服務的創新思維要朝向循環經濟發展時,特別需要檢視本文所揭櫫的 System、Economy、LCA 及 Fit 這四個關鍵要素,以降低創新的風險。並期望臺灣的企業在這波循環經濟的浪潮下,能夠掌握機會趁勢而起,讓企業獲利成長,並為綠色永續盡份心力!

藍色是門好生意?2016 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2016-05-09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已經是門好生意 當氣候變遷從趨勢圖跳躍到牆上的溫度計,環境衝擊從教科書沖擊到家戶門前,民眾因眼前體表的真實感知,焦急在傳統的消費模式下尋找環境永續的新選項,促使「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從餐飲食品、民生用品、消費性電子、交通工具到網路與金融服務,綠的包裝、綠的文案、綠的廣告成為基本行銷公式,少數有遠見的企業更通過碳足跡、水足跡、搖籃到搖籃、永續林業、無毒生產、潔淨能源等各種標章認證,帶著員工一起踏上通往企業永續與環境永續的新里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2016年2月參訪以節能聞名的知名企業時說道:「綠色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被垃圾與海洋推升的藍色新商機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志工於全臺淨灘,同時進行海洋廢棄物的監測分析。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淨灘垃圾的90%,且以飲食相關包裝材料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恢復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於2014年開始倡議消費者生活減塑加綠註1,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進而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註2。 2016年荒野保護協會將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首屆「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註3與頒發「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推廣友善海洋、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商品,促成企業與消費者的對話,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藉此拋磚引玉,點出一個全新的藍色消費思維,牽動各類產品在設計、生產與銷售時不僅追求常見的「綠色光環」,能再增添一對稀有的「藍色翅膀」。 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藍色共識 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COP21)上歐盟公布了最新的廢棄物政策與回收率目標註4,同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7)宣示共同打擊海洋廢棄物註5,世界經濟論壇(WEF)也為失控的塑膠產業指引永續循環的新方向註6,但這些新聞對廣大民生用品的消費者而言,都不如嘉義擱淺抹香鯨註7與東北角海龜註8胃中陸續發現塑膠垃圾來的怵目驚心。當淨灘在臺灣成為熱門的志願服務,我們應思考如何將海岸揮汗的動能重新引流到問題的源頭,畢竟每一件海洋裡的垃圾,都留有製造者、消費者與廢棄管理者的三種指紋,期許「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能為製造者與消費者創造互相認識與理解的溝通平台,攜手為人類萬物留住潔白的沙灘與清淨的藍海。   發光的海岸線 - 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時間:2016/6/8 13:00-17:00;6/9-6/12 10:00-17:00 門票:免費參觀 地點: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1(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台灣好基金會 贊助單位:阿拉善SEE公益機構 活動目標:推廣友善海洋、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商品,促成企業與消費者的對話,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 導覽志工招募 淨海專家講座與工作坊 聯絡信箱:oceanday@wilderness.tw 聯絡電話:(02)2307-1568 / (07)311-8996 網站:http://oceanevent.sow.org.tw/   註1 2014 荒野保護協會〈生活減塑加綠,拒絕塑膠時代〉 註2 2015 荒野保護協會〈淨化塑化沙灘,盤點塑膠足跡〉 註3 2015 荒野保護協會〈2016 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募集友善海洋商品〉 註4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歐盟籲強化垃圾回收 排入氣候大會議程〉 註5 2015 G7 會議領導人宣言 註6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失控的塑膠產業 世界經濟論壇揭五大真相〉 註7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大寶RIP〉 註8 2015 中央社〈綠蠵龜又葬身東北角 多是海洋垃圾惹禍〉

手套、吸塵器與麵包蟲——誰來幫海洋大掃除?(上)

2016-05-09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有間老屋被時間遺忘了一百年,某天屋主決定雇人打掃,當各家清潔人員在屋前集合時,有人準備了手套、掃帚、畚箕,也有人握著新奇的玩意兒:吸塵器、麵包蟲、高活性濃縮菌液與……比基尼泳衣!? 當1869年塑膠因取代象牙被發明時,沒有人想過拯救大象的新材質會成為汙染物。二戰後,塑膠從戰略物資變成包裝材料,大量單次使用的塑膠經過短瞬的碰觸後被放生,在環境中從容度過漫漫長夜。2009年,攝影師Chris Jordan紀錄到信天翁雛鳥胃內的塑膠垃圾註1,「兩個德州大的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註2開始在人們腦海中以各自表述的方式打轉,創造許多針對「海洋塑膠汙染」註3 的有趣發明,但何者才是「最佳解決方案」?本文不是「海洋清潔用品選購指南」,但希望能用科學的角度、海水的尺度與歷史的維度協助有志於「清理海洋」的朋友,建構自己心中的那片垃圾渦流。 關於海洋塑膠的四項基本資訊 一、塑膠為何進入海中:便宜、大量、回收率低 一般熱塑性塑膠在技術面上都可回收,加熱熔融後可再製成產品。但實際上決定塑膠是否被回收的關鍵不是技術,而是原油價格與市場供需註4,全球每年3億噸的產量中,26%是包裝材料,其中僅有約10%回收造粒後再製成同級或降級的產品,遠低於紙(58%)與金屬(70~90%)的回收率。剩下的塑膠包裝有14%被焚化、40%掩埋、32%逸散於環境中註5。 二、海洋塑膠主要來源:陸地>海洋 所有塑膠都是在陸地上被製造,但將淨灘數據依用途來分類,約有八成是陸地上的使用者丟棄後,依循河川水道進入海洋、其餘兩成為漁業或航運行為在海洋丟棄註6。 三、海洋塑膠哪裡最多:河口>海岸>近海>遠洋 塑膠垃圾因為隨著水體移動,離汙染源愈近問題就愈嚴重。研究顯示海岸廢棄物距離河川出海口愈近則密度愈高註7。透過潮汐、海浪與風力的輸送,位置特殊的海灘更容易不斷蓄積人造廢棄物註8。在臺灣淨灘時,志工在每平方公里的沙灘上可撿到6.9萬公斤的廢棄物註9,淨灘過後每平方公里的沙灘上還存在6.7萬公斤小於10元硬幣的塑膠碎片註10。相較之下漂浮在大海表面的塑膠密度非常低,在靠近亞洲大陸的日本海與東海,每平方公里的海面大約有2.4公斤的塑膠註11,在遙遠的北太平洋,每平方公里大約只有0~400公克註12。簡單的比方,臺灣海岸的塑膠密度可能是海中垃圾渦流核心區的10萬~100萬倍。 四、塑膠入海後跑去哪裡:海底>海面 科學家估計目前海面累積至今最多不超過23萬噸塑膠註13,但全球每年持續有超過800萬噸的塑膠入海註14,懸殊的落差仍是未解的謎團,目前學術界認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是讓塑膠碎裂的主因,研究也發現,海洋生物攝入後排泄註15或是附著生物成長註16都有可能增加密度,讓塑膠沉入深海。(未完待續,下集請參照荒野快報第288期)   註1 攝影師個人網站 註2 太平洋垃圾帶的發現過程 註3 滔滔 Ocean says〈塑膠時代下的海洋〉 註4 中時電子報〈塑膠回收無利可圖〉 註5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 註6 荒野保護協會〈2015 淨灘數據分析圖〉 註7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4, Rivers as a source of marine litter–A study from the SE Pacific 註8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16, Modelling accumulation of marine plastics in the coastal zone; what are the dominant physical processes 註9 以2004-2015 年民間淨灘數據計算,原始數據下載 註10 荒野保護協會〈淨化塑化沙灘,盤點塑膠足跡〉 註11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5, East Asian seas: A hot spot of pelagic microplastics 註12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Plastic debris in the open ocean 註13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5, A global inventory of small floating plastic debris 註14 Science, 2015, Plastic waste inputs from land into the ocean 註15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Microplastics Alter the Properties and Sinking Rates of Zooplankton Faecal Pellets 註16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Biofouling on buoyant marine plastic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to the effect of size on surface longevity

寂靜藻礁脈動

2016-04-11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 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對保護區的定義:「一塊為保護或維持生物多樣性與自然或相關文化資源,以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假以經營管理的海域或陸域空間。」再再揭示一個完善保護區更應該友善蘊含其自然及文化資產。 桃園觀新藻礁現況 位處海岸潮間帶之藻礁區屬於植物造礁的礁體,無節珊瑚藻依附生長的特性,礁體逐年累積增厚形成藻礁,藻礁多孔隙孕育了許多生物,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開發及汙染,面臨到三個顯見的困境:沿海地區開發、突堤效應與漂砂、海洋廢棄物影響。然而藻礁不僅是獨特的自然地景與生態,更是生物孕育的溫床,藻礁的存續困境代表的是棲地消失、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與地質歷史狀況的缺失。2014 年7 月桃園觀新藻礁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正式公告與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讓桃園觀新藻礁成為全臺第20 個野生動物保護區,為海洋、河口藻礁海岸生態系及其棲息的野生動植物至此有法源依據保護。 經營兼顧在地權益的社區保育工作 保護區之劃設與經營管理在兼顧當地社區居民為前提,共同參與保育才能發揮其最大功能。讓社區實際參與生態保育巡護、管理,可以加強社區參與保育的認同,使保育與保護區鄰近社區工作互相聯結。由民間(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在地聯盟、永興社區發展協會)自籌,今年即將邁入第五年的藻礁健行活動,從一人一信搶救藻礁、青年學子生態行動劇、在地NGO 生態解說、淨灘,到更具焦主題點出環境面臨迫切的不當性開發、桃園水污染問題的影響。歷屆的藻礁健行希望透過這些活動,喚起民眾意識去珍視我們所共有的公共財。環境一旦被破壞的不可回復性,是我們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近幾年來透過主題式的健行活動,拉近人們與藻礁的認識與連結以外,更盼望的是在地守護的力量,能夠更長期的能量挹注與持續關注。讓看似寂靜的藻礁能夠再次蘊含其豐沛的生命脈動。 「2016 珍愛桃園藻礁知性健行活動」將於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下午14:30在觀音區白玉里藻礁海岸舉辦,期待此一珍貴的自然環境能獲得更多人的認識參與。更多2016 珍愛桃園藻礁知性健行活動請見:http://ppt.cc/5UOWI

[已截止]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募集友善海洋商品!

2016-02-19

      大海在數億年前孕育萬物生命,但不久後海中廢棄物將多過魚群;海岸是保衛台灣的天然屏障,但何時我們已被自己的垃圾包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上千名志工於全台辦理淨灘活動,同時進行海洋廢棄物的分類登記。歷年數據顯示塑膠類製品佔淨灘垃圾的90%,且以飲食相關塑膠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行為是恢復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於2014年開始倡議消費者可從生活中減塑、回收並少用一次性產品,2015年建議企業端從盤點,減量,進而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盤整產業鏈的塑膠使用。         2016年荒野保護協會將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台灣首屆「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於6月8日(世界海洋日)至12日於台北市大安區空總TAF創新基地展出友善海洋、減少海洋塑膠的各類商品,並頒發台灣「第一屆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藉以表彰台灣優質企業,促成產業與消費者的對話,推廣友善海洋的購物行為,讓此議題更進一步從源頭做起,找出潔淨海洋的對策與生活態度。   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募集友善海洋商品!   壹、徵件日期 即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   貳、商品評選標準 一、商品本身應用於海岸或海洋相關環境或相關產業(如漁業、海洋休閒運動),能夠減少海洋廢棄物之產出、收集已逸散之海洋廢棄物或增進海洋生物多樣性之保育。 二、商品製程使用之原料整體或部分來源為海洋廢棄物、回收塑膠或其他有助於減少海洋廢棄物、促進物質循環回收之材質。 三、商品利用製程創新等技術,符合減少塑膠用量、增強耐用性、使用環境可分解材質、簡化廢棄回收步驟、使用單一材質,或符合其他節約能源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原則。 四、製造廠房符合國內環保法規,且近三年無重大工安意外或環境汙染事件。 五、主辦單位將依企業提交之商品資料交由該領域專家依以上標準評議,其中第一至三項為非必要條件,第四項為必要條件。   參、報名方式 至活動網頁(https://www.sow.org.tw/2016CleanOceanBussinessExpo),下載報名表填寫商品資訊,於截止日期前以電子郵件方式寄至oceanday@wilderness.tw   肆、獲選通知 2016年4月10日前以E-mail正式通知獲選   伍、聯絡窗口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倡議小組oceanday@wilderness.tw   陸、共同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   柒、贊助單位 阿拉善SEE公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