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我們在大社觀音山

文/高大芳(高雄分會解說員,自然名:山棕)
圖/陳怡惠(高雄分會解說員,自然名:玫瑰)、賴政鉉(高雄分會解說員,自然名:阿勃勒)
 
4月19 日一早,夥伴從各地出發,前往大社區觀音山陳氏墓園集合。距離最遠的我,六點即從那瑪夏啟程,開著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烏雲壓著天空,又飄來微微細雨,心想:「不會吧?棲地物種調查有可能會遇雨而取消嗎?」八點準時到達集合地點,夥伴們也陸陸續續抵達,就在大家忙猜著會不會突然傾盆大雨時,烏雲竟然慢慢散去,所以,大家別再想念溫暖的床了,打起精神準備棲地物種調查的工作吧!
 
有別以往慢慢走、慢慢看,沿路或欣賞或拍照或記錄的模式,為了把握時間,夥伴們快步走過磚紅圍牆的肉桂樹、樟樹、木棉及欖仁樹,不低頭查看稜果榕樹下茂盛蕨類區或黃灰澤蟹的家,忍痛跳過陽光透著楊桃森林跳舞的美麗身影,上氣不接下氣地爬過岩生秋海棠石壁及一線天,忽視參天荔枝樹上傳來勤勞蜜蜂的嗡嗡聲響。平常要觀察2.5 小時以上的步道,我們只花了30 分鐘就穿越,堪稱迅速確實!
 
抵達荒野高雄分會認養的溼地處,夥伴們便分組著手進行物種調查與記錄。今日的棲地物種調查的工作分為四組:認養溼地組、人工花園組、邊坡步道組及拍攝花絮組。進入溼地前,會先經過一片人造的蓮花池,周邊種植許多園藝植物,例如蘭花、牡丹花等,是熱心民眾覺得四周環境太單調,搬石頭、築涼亭、建圍牆,將之墾為平地種植花花草草,即是「人工花園組」此次負責記錄的區域。「認養溼地組」顧名思義是針對荒野高雄分會自96 年4 月起圈護的高雄大社區觀音山蓮花池旁的溼地為主,穿越野薑花及金腰劍築起的天然屏障,踩著柔軟的土地走進恣意舒展枝枒的無患子樹下,一抹抹層次不同的綠,豐富多樣的生命,交給「認養溼地組」負責拍照與紀錄。而登山客必經之路,則是「邊坡步道組」調查的重要路徑,紀錄與天爭高的香楠爺爺及夏天之果的芒果樹,以及樹下涵養的花花草草及各種生物姿態。「拍攝花絮組」呢?則是負責側拍志工們調查記錄的身影。這樣的工作需要在三組之間來回奔波,還得抓好角度把男夥伴拍的像王力宏,女夥伴拍的貌似林志玲,艱難之程度,想來不易。
 
看著夥伴們不畏悶熱天氣,或蹲或躺或站或趴或踮腳尖,用各式各樣的武功絕學為每個主角拍照與紀錄,為架構荒野棲地基礎資料而努力著,心裡就好感動。
 
強勢的蟛蜞菊,頑皮的菁芳草,匍匐前進的野牽牛,模仿風力發電機的水蜈蚣,挺著腰桿的金腰劍,努力爭地的野薑花,清新脫俗的鴨跖草,隨風搖曳自作天然樂曲的麻竹,長在邊坡好視野靜默看著這一切的筆筒樹與野牡丹,以及恣意生長無法一一唱名的禾本科植物,大自然展現了驚人的演替力量,也為這片溼地的每個小生命築起了一個又一個安全的窩。
 
銀腹蜘蛛躲在角落品嚐著新鮮的小灰蝶大餐,黑眶蟾蜍循著夥伴的路徑大搖大擺地逛著,貢德氏赤蛙努力地鳴叫證明自己的存在,紫斑蝶與青斑蝶的飛舞爭豔,豆娘與蜻蜓逗著夥伴玩著猜猜我是誰的遊戲,五色鳥、竹雞、紅嘴黑鵯及小彎嘴進入濕地菜市場邊覓食、邊八卦著,蚱蜢及螽斯趴在新鮮的綠葉上默默地觀察這一切。人類眼中雜亂的荒草漫漫之地,竟富藏著這麼多的生命。
 
自然觀察的樂趣,就是用不同的角度檢視環境與人類的關係。若每個人願意放下高等生物的思維,體認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諧共存,融入荒野,也許,這個世界就會少了很多自私與暴力。一沙一世界,一棵大樹即是一個生態系,願,每個人懂得欣賞與尊重這片土地奮力活著的每一個生命。

 

附加檔案大小
2014年6月 荒野快報265期 第6~7頁11.02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