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文章

相關資訊
2018 / 09 / 04
經過遊說讓垃圾減量的觀念讓更多人知道,也因此得到各種不同的看法。藉由這樣的瞭解進而用自身或者更多組織的力量發揚出去,讓每個層面的人,都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2018 / 09 / 04
目前尚無科學上的數據可證明埃及聖䴉對臺灣生態的影響,但覓食與活動空間的競爭所衍生的取代和排擠現象已是事實,已有多筆記錄埃及聖䴉驅趕鷺鷥科成鳥和捕食幼鳥的資料。...
2018 / 09 / 02
8/4-5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辦荒野保護協會第四屆環境行動論壇。 環境行動是什麼?        環境行動就是當我們發現環...
2018 / 09 / 02
本會自2004年開始投入台灣的淨灘活動開始,近年來的成效包括:用國際淨灘行動紀錄表(ICC)紀錄所清除的海廢種類、發起「愛海小旅行」的海廢監測平台,其中彙整各方...
2018 / 08 / 31
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
2018 / 08 / 14
邀請您分享店內美食照片,支持『#吸管掰掰』倡議活動!       台灣號稱美食的天堂,我們喜歡走訪大街小巷,尋找各國在地精緻或是...
2018 / 08 / 08
做這些事情我很快樂,因為那是我自己做的決定,重要的是孩子會看到媽媽的努力,希望他們未來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努力但快樂地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 圖、文/曹育欣(...
2018 / 08 / 08
生物名稱一直都是做為溝通分享的最直接途徑及重要媒介,該怎麼降低這種「不知道」的冏境,讓我們都可以自力救濟地累積野外觀察的經驗或成就感呢? 圖、文/陳怡慈〈宜蘭分...
2018 / 08 / 08
幫青蛙過馬路,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喚醒人類對土地與自然的尊重,如果棲地不破壞,何需幫青蛙過馬路? 圖、文/黃瑞珠(新竹分會第四期護蛙調查領隊)  ...
2018 / 08 / 08
我總是向「荒野」走去,因為「荒野」就在那裡。 圖、文/陳慧諼〈台北分會編輯採訪小組志工,自然名:玉山杜鵑〉 因編採志工培訓再度與荒野結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