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文章
相關資訊
2018 / 06 / 06
在這個世界,有些生命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默默地努力活著。祂不需要我們的發現、靠近和追捧,只圖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有一天你看見祂,也請不要驚動那孩子。
圖、文/戴...
2018 / 06 / 06
攝影、文/陳思伃〈高雄分會 野溪調查小組,自然名:左手香〉
「馬頭山」是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野溪小組在2018年第一個拜...
2018 / 06 / 05
馬頭山位在高雄內門、旗山與田寮三區的交界處,省道台28線北側,山不高卻很醒目,許多內門、旗山人把它當作聖山。
圖、文/張讚合〈臺南分會環境培力組組長,自然名:河...
2018 / 06 / 05
初春的燕子吱吱喳喳匆忙來回於原野、街道間,喙銜泥球在屋簷下尋覓妥適位置構築新巢,或是翻修舊巢以備下蛋育雛。
文/粘水溪(臺北分會五股解說組,自然名:溪哥)、圖/...
2018 / 06 / 05
已經是5月底了,
但今年的梅雨,
卻還沒有來,
是遲了?還是毀約了呢?
種植竹筍的伙伴,
盼著一場雨的到來,
因為雨來了,筍才會冒著出來,
我爸爸...
2018 / 05 / 09
第六屆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The Sixth 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 6IMDC )在今年(2018年)...
2018 / 05 / 09
臺灣這片土地,是孕育島上萬物的偉大母親。
島上的溪流,是個運輸系統的通道。
運著每個生命所需的水及養分,浸潤著土地上的生命。
有時會將水及養分運至濕地停留...
2018 / 05 / 08
全球性環境倡議行動「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週六舉辦,荒野保護協會自2010年起主辦臺灣地區響應活動,今年臺北場次的活動以「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