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文章

相關資訊
2015 / 08 / 04
文/張秋子(荒野雲林分會推廣講師組長,自然名:路路通) 鐵馬環島看似結束,其實是另一活動的開始!8 月22 日- 23 日荒野廿週年年會慶即將舉行,目前已經緊...
2015 / 07 / 17
原始出處:數位文化電子報 文/諶家強(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 風從那裡來?簡單的說,有空氣流動的地方,就會產生風,當空氣流動旺盛時,風力強而有力;反之空氣流動緩慢...
2015 / 07 / 10
文/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工作委員會 圖/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20 歲了,回顧這20 年裡,我們在棲地工作上做了許多努力,五股溼地和富陽公園的認養、雙連埤教育基地地委...
2015 / 07 / 10
文/李易芳(荒野臺北分會解說員,自然名:田字草) 圖/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 小時候看到的平房,對小小年紀的我而言好高啊!卻遮不了我看天空的視線,藍天白雲下小...
2015 / 07 / 10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2015 年荒野地球倡議行動特別與「IC 之音.竹科廣播」合作,從三月至五月隔週四下午,荒野夥伴與主持人袁常捷,在空中與聽眾分享環境保護經...
2015 / 07 / 10
文、圖/陳香靜(荒野新竹分會鄉土關懷小組,自然名:笑靨花) 90年代西部礦區劃為保留區 水泥業在臺灣發展至今已有八十三年的歷史,產能由最初的三萬公噸增至目前的兩...
2015 / 07 / 10
文/林雅茵(荒野保護協會志工、林雅茵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本文刊登於《營建資訊379 期》 家是幸福的根本。有一個安穩的託身之處雖不一定就會感到幸福,失去安全...
2015 / 07 / 10
開啟另一種解說方式的可能性 文、圖/王梅子(荒野臺南分會第八期解說員,自然名:梅子) 很高興來到荒野能認識許多志同道合、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夥伴;很感激經...
2015 / 07 / 10
文、圖/陳秀雅(荒野臺南分會第八期解說員,自然名:水滴) 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配合世界地球日教育宣導,各定觀點同日辦理定觀及對外推廣活動。看到綠水組的F4 隆...
2015 / 07 / 10
文、圖/鄭國璋(荒野臺南分會第十三期自然觀察班學員,自然名:奶油獅) 是的,我坐輪椅了!兩小時。假如一輩子都要坐輪椅,你有想過要怎麼面對嗎? 「活著」對癱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