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自然「野」孩子【線上親子電影院】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疫情前,台灣兒少上網時間平均每天是3.8小時,
疫情後上網時間翻倍,平均每天已經超過6小時。
除了線上課程外,孩子又有許多時間流連在FB、IG、Youtube、Tiktok中,
這些聲光效果俱足的社群軟體讓我們的孩子注意力被綑綁。
也讓本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跟隨著時序運轉悠然生長的孩子變得越來越稀少了。
這樣的景象讓我們憂心忡忡也希望能保守住孩子天生的自然驚奇之心。
自5月18日開始連續四周的周三晚上和周日晚上,
荒野保護協會邀請關心兒童教育與自然引導教育的家長和朋友們,
一起上線觀賞由文化部支持拍攝的優質兒童實境節目《叫我野孩子》,
期望透過這個節目一起來「復育大自然的孩子」,
讓孩子可以自由地張開手臂擁抱自然,自在悠遊地生活在山海間,
孩子其實天生就屬於大自然的,只是我們忘記了而已。
活動日期
活動地點
線上-webex軟體
*放映連結將於放映前2天以電子郵件寄送給完成報名者‼
*注意事項:由於影音畫質屬於高清版本, 且透過Webex 視訊軟體放映, 請報名前確認您的觀影設備及網路狀態。
→報名聯結
本活動由公益勸募贊助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各場次簡介
- 種稻
安蕾和沛捷非常熱愛大自然,所以她們認為參與種稻體驗應該沒什麼,但光插秧就把她們累得半死,接下來還有照顧鴨子、撿福壽螺、收割等工作在等著她們。不過她們發揮愛玩的天性,在偷懶的工作空檔找出各種在農村的創意玩法,稻鴨庄已經徹底成為她們的遊樂場了。
- 農家
川晴和小霏是來自台北的都市女孩,一個是光看到蟲的圖片都會尖叫,一個是連草堆都不敢走過去。兩個與大自然如此陌生的女孩來到農家,她們得種菜、採收甜柿、鋸樹、劈柴、生火、做蘿蔔糕,這些考驗她們能順利通過嗎?她們能漸漸愛上大自然嗎?
- 魚塭
有點挑食、幾乎不吃魚蝦的思默,參加了七股魚塭的體驗之旅,連他的爸媽都很好奇,他該怎麼度過這漫長的旅程。原本興致勃勃的士鈞,卻在體驗中表現的意興闌珊,大部分選擇排斥,只在有興趣的項目才願意參與。小小的心靈似乎有說不出的煩悶,正考驗著拍攝團隊的耐力與毅力。
- 冬天的滋味
牛妹和狗狗是一對剛從北京搬回台灣的姊妹花,她們對台灣很陌生,想藉著參與採冬筍和採茶,到南投小半天開開眼界。但沒想到合作的過程中卻爭吵不斷,面對有強度的工作,兩姊妹該怎麼克服難關?兄弟姊妹真的無法和諧相處嗎?
- 靠海生活
翔翔和子濬對海其實非常陌生,卻參與了澎湖的深度體驗之旅。他們在潮間帶體驗了各種漁法,甚至天黑了還帶著頭燈在海裡找蝦子。體驗過程中他們各自透露了生活上的煩惱,包含霸凌與人際關係。大自然有機會療癒他們的心靈嗎?
- 小島人生
宸瑋和楷元從小一起長大,對於能到蘭嶼體驗達悟族生活非常興奮。沒想到不管是釣魚、抓螃蟹、種芋頭田、劈柴、生火等活動,樣樣都是來真的,這不但考驗著他們的耐力,也逐漸看出他們的個性。為什麼過程中楷元哭了?宸瑋又該如何面對好朋友的情緒?
- 採集
來自都會區的陳杰和顯戎有著各自的煩惱,一個是被課業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明星學校學生,一個則是不擅長讀書只愛昆蟲。兩個人來到花蓮參加超嚴格的採集訓練,披荊斬棘、走沒有路的路,沿路還得吃一堆沒吃過的植物,還有難的要命的技能要學。這一趟旅程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事呢?
- 狩獵
饅頭和拉法在學校就是好朋友,但其實他們性格非常迥異,一個活潑好動、一個害羞膽小。他們報名了夢寐以求的小獵人體驗,沒想到要參與狩獵得經過一連串的考驗,包含模仿動物行走野徑、鍛鍊野外生活技能、晚上還得待在漆黑的森林裡,到底他們能不能和獵人成功打到動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