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公民科學家線上增能課程《 臺灣大型稀有猛禽》系列講座
【暗夜謎禽-黃魚鴞】
黃魚鴞,臺灣島上體型最大的貓頭鷹,雙翼展開的寬度相當於一個成人的身高,然而如此碩大的身形卻能夠完美隱身在原始山林之間。黃魚鴞特殊的棲地需求、晝伏夜出的習性、低沉且辨識度低的鳴叫聲,讓牠們成為臺灣貓頭鷹留鳥中最晚被博物學家發現的種類(由日籍動物學家黑田長禮於1916年紀錄),後續的野外目擊紀錄也寥寥可數,生態習性充滿神祕的色彩。
講者,孫元勳教授長期投入黃魚鴞的研究和保育工作,自1990年代起陸續在台北烏來、花蓮砂卡礑以及台中武陵等地,帶領著熱血的助理和研究生們跋山涉水搜尋黃魚鴞的蹤跡,經過數十年的光陰和無數個不成眠的夜晚,總算逐漸拼湊出黃魚鴞的生活史樣貌。
【雲端上的白鷹-熊鷹】
熊鷹是臺灣留棲性猛禽中最壯碩的物種,曾是福爾摩沙的大地霸主;其眼神銳利,絢麗羽織,擁有強而有力的翅膀,可以從高空快速俯衝,在森林任意穿梭,銳利的喙與爪令獵物畏懼。講者對於熊鷹數量減少感到憂心,估計每年被非法獵捕的熊鷹大概有30~40隻。他談到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最難的就是碰上文化衝突,原住民的文化需求與熊鷹的生態保育之間要如何平衡,是未來需努力的方向。
原住民視百步蛇為神靈,排灣族與魯凱族耆老流傳著一個傳說,人死後變成百步蛇,再變成熊鷹。熊鷹性格中的神性,讓牠成為傳統禁獵的神聖物種,而羽毛成為部落頭目的地位象徵。然而隨時代演變,部落傳統文化式微,原本貴族才能配戴的熊鷹羽毛,淪為人人可買的商品。大自然遭到破壞,子民不再遵守禁忌,雙重危機讓熊鷹處於險境。
●8/12(一)19:30~21:30【暗夜謎禽-黃魚鴞】
●8/26(一)19:30~21:30【雲端上的白鷹-熊鷹】
關於講者:孫元勳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野生動物及魚類科學系 博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教授/鳥類生態研究室 主持人
專長: 稀有鳥類生態與管理
活動說明
◎ 本活動經費來源由「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暨民眾捐款支持。」
◎ 線上課程以Webex進行,全程於線上授課,無錄影重播服務。
◎ 因系統名額有限,請先報名!報名後收到系統通知信即表示成功完成報名,課程前一天會 email提供線上視訊連結,煩請留意收信,因大量郵件寄發可能造成擋信,若未收到或如有任何問題請來訊 huangkyla1@gmail.com
◎ 講座開始前20分鐘開放登入,敬請及早上線,以免超過限額無法進入。課程開始10分鐘後,若線上尚有名額,將會公開線上會議室網址,開放更多民眾參與。
◎ 活動全程請關閉麥克風及攝影機,若需提問,可在聊天室輸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