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見講座 X 生態心理月】蓋一座「眾生」的博物館

 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週四見講座 X 生態心理月】蓋一座「眾生」的博物館
2017-10-05 19:30
  至  
21:30
環境教育方案如何鼓勵、引導出對環境資源的情感及保護行為?並如何真正對環境的改善?期待生態心理學在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結,開啟了另一道門廊。

蓋一座「眾生」的博物館 │ 

2017.10.05期四│晚上19:30-21:30

 

相信大家對博物館這個名詞並不會陌生,但大家有想過博物館這樣的機構,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嗎?

跟大家聊聊人類如何透過博物學來理解世界,並揭開博物館的神秘面紗,以及討論「眾生」與「博物館」的關係,一起來蓋一座屬於「眾生」的博物館吧!

 

講座講師】張柏宥

講師介紹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畢業
  • 荒野保護協會生態心理學第五期志工

參考書籍

  • 博物館這一行
  •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 大自然的藝術:圖解世界博物學三百年
  • 看得到的世界史


│ 十月週四見講座 X 生態心理月 │

從1962年「寂靜的春天」一書出版以來,環境保護於是浮出成為一議題;

數十年來在環境運動人士的努力之下,普遍存在在社會中嚴重的生態文盲局面也得以突破。

但是議題要成為有效果的政治運動時,必然牽涉到群眾的心理層面;

而人類動物的心理狀態,顯然也不能自外於酷熱及嚴寒的影響力。

當心理學亦需要見樹又見林時,於是和生態學碰撞出火花。

 

106年度十月份於荒野協會舉行的生態心理月系列講座,

將推出以人文的視野來探索生態學、在心理衛生工作中加入自然及藝術創作的角度,

來詢問生態心理學中綠色照護(Green Care)實務操作的可能性。

期待生態心理學在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結,開啟了另一道門廊。

 

 點我看更多【荒野台北。週四見講座】

 

電話: (02)2307-1317#21 鄭小姐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