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荒野高雄飛熊團募款計畫
壹、緣起
荒野保護協會成立宗旨為守護棲地,讓自然恢復生機。致力推廣自然生態保育觀念。
荒野高雄飛熊團是一群熱愛自然的大人,並關注弱勢兒童所凝聚起來的團隊,飛熊的伙伴始終相信孩子是世界未來最重要資產,教育能茁壯孩子的生存能力,自然世界能孕育孩子的心靈素質。2016年「飛熊團」開啟一系列的森林、水源主題,透過長期陪伴計畫,試圖藉由不同的活動設計來增加孩子們自身在大自然的自我覺察及體悟,慢慢地勾勒出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認識。
2020年「飛熊團」希望以「人類、動物及植物的棲地」為概念,透過人與人、人與物及人與環境間的互動,來啟動孩子們心中「守護環境」的開關。藉由深耕於心的種子,透過愛與陪伴,與大自然、人、自己產生最好的連結,愛上土地、愛上人們、愛上自己,落實真正的環境教育。
貳、計畫目的
「飛熊團」原於2018、2019年與「財團法人吉祥臻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合作,進行「我們的那片森林」及「水漾森林」長期陪伴計畫,因「吉祥臻」於2019年內部組織調整,於年度活動結束後中止合作關係。
2020年起「飛熊團」將與「社團法人台灣凝愛關懷弱勢協會」合作,並以「荒野起步走」為主軸,設計三年計畫。第一年先以「我們在荒野」為子題,帶領凝愛小熊走入荒野的山、溪、濕地、平原、海。第二年以「荒野有什麼?」-荒野可以帶給凝愛小熊什麼樣自然體驗及環境教育?第三年為「荒野可以做什麼」,讓凝愛小熊反思可以為大自然的荒野做些什麼努力。三年的活動以高雄在地及臺灣南部之自然環境為活動場,藉由自然體驗活動、繪本、生態劇、反思回饋等方式,設計一系列「發掘孩子在環境及生活中思考與行動」的多元自然教育體驗。
長期陪伴的活動設計以荒野的三生教育為主要理念,融合生態、生活、生命為核心內涵,以【熱愛生活】、【尊重生命】、【守護生態】為目標,並實踐在地的環境行動,透過三種的面向,引領孩子與大自然、與人相遇激盪,產生友善的連結後走進大自然裡,並為守護環境盡點力。
參、計畫目標
飛熊團三大目標:【熱愛生活】【尊重生命】【守護生態】
【熱愛生活】
讓孩子走進自然環境,發覺自身與環境(大自然、人、生活)的連結。透過自然教育的體驗,了解生活中人與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
【尊重生命】
萬物生而平等,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觀察生命的成長,思考與體察生命間互相尊重發展空間的態度。
【守護生態】
透過兒童環境教育活動的規劃,讓孩子從喜愛大自然萬物,到願意為守護環境而實踐行動,這些過程需要時間累積及很多大自然的養份,讓每個人可以是一顆有能力及有責任守護環境的種子。
肆、執行概要
一、專案募款
●向社會大眾募集活動款項,執行「荒野起步走-我們在荒野」的弱勢兒童環境教育長期陪伴計畫,專款專用捐助此計畫。
●募款期間:108年12月至109年4月
●募款金額:目標新臺幣28萬3仟4佰元整。
●捐款方式:單筆捐款。(詳細捐款資訊請洽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辦公室)
二、兒童環境教育引導員自主訓練
本計畫規劃執行由本會兒童環境教育引導員負責,訓練課程以現有引導員自行籌備,邀請荒野資深兒童環境引導員、兒童領域及心理諮商相關的專業老師,授課增能。
三、兒童環境教育推廣
本計畫規劃一年5次活動,以達到對同一兒童長期陪伴目的。活動日期選在學期中的假日,每月至多一次。一年有4次單日活動,每次活動時間約7小時;1次兩天一夜外宿活動。全年度活動總時數約44小時。
伍、實施期程
108年10月~109年12月,共1年3個月
年度 | 108 | 109 | |||||||||||||
月份 | 10 | 11 | 12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計劃籌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募款 | ● | ● | ● | ● | ● | ||||||||||
引導員培訓 | ● | ● | ● | ||||||||||||
單日活動 | ● | ● | ● | ● | |||||||||||
雙日活動 | ● | ||||||||||||||
結案 | ● | ● |
陸、服務對象
社團法人台灣凝愛關懷弱勢協會機構服務之兒童(機構介紹詳見附錄二)
柒、活動設計理念
一、活動流程
暖身→靜心→主題活動→省思與回饋
二、設計要點
(一)主題式活動
以活動場域現有的自然素材及議題為主題,引導兒童經由團體合作方式完成各項活動,達到與環境契合,落實自然環境教育的意義。
(二)小組討論回饋:
每次活動尾聲以分享與回饋作結,孩子們在兒童環境教育引導員的引導下,討論與分享對該次活動內容的想法,並以文字、圖畫、語言等多元方式表達。引導員可藉此回饋了解及評估孩子進行該次活動成效,並作為往後執行長期陪伴或其他兒童環境教育活動之參考依據。
三、觀察記錄
(一)兒童觀察紀錄
兒童環境引導員在活動後,填寫每位兒童之活動觀察紀錄,包括活動參與反應及同儕互動情況,藉此評估兒童身心狀況,以調整帶領方式。讓兒童透過長期陪伴的過程,身心靈能更加成長茁壯。
(二)活動觀察紀錄
兒童環境導引員於課程教案中填寫活動後記,紀錄個人活動帶領過程的心得,供往後活動參考,達到教學相長的回饋機制。
捌、109年度計畫
一、團隊目標:
飛熊團三大目標:【熱愛生活】【尊重生命】【守護生態】
二、計劃活動主軸:荒野起步走-我們在荒野
從靠近自己生長的環境開始,認識生活環境週邊的山、溪、濕地、平原以及海。
1.【週邊的山】藉由自然觀察,欣賞美好山林及瞭解無痕山林的重要性。
2.【週邊的濕地】認識濕地功能及濕地與人類的關係,瞭解濕地被破壞後對萬物的影響。
3.【週邊的平原】漫步廣闊平原,走讀美濃的自然地理文化。
4.【週邊的溪】探索水的來源,瞭解水污染對生態造成的影響。
5.【週邊的海】藉由海洋巡禮瞭解海洋與人類的關係,及認識海洋污染的來源。
三、活動規劃:
日期 | 地點 | 規劃說明 | |
活動一: 我們在荒野-山上野孩子 |
4月 |
半屏山 |
活動主題:週邊的山 活動目標:藉由自然觀察,欣賞美好山林及瞭解無痕山林的重要性 活動設計內涵: 1.實際上山做自然觀察 2.藉繪本及活動讓小熊認識山上有什麼? 3.瞭解到無痕山林重要性 |
活動二: 我們在荒野-濕地風情 |
5月 | 洲仔濕地 |
活動主題:週邊的濕地 活動目標:認識濕地功能及濕地與人類的關係,瞭解濕地被破壞後對萬物的影響。 活動設計內涵: 1.以自然觀察的方式認識濕地功能及濕地與人類的關係 2.藉由實際行動(清除外來種), 瞭解濕地被破壞後對萬物的影響 3.宣導濕地森林-水生植物之重要性 |
活動三: 我們在荒野-平原風光 |
6月 | 美濃平原 |
活動主題:週邊的平原 活動目標:漫步廣闊平源,走讀美濃的自然地理文化 活動設計內涵: 1.走入依山傍水的平原,欣賞與人類共存的自然風光 2.走讀美濃的自然地理文化 3.對環境友善的自然農法 |
活動四: 我們在荒野-小溪之戀 |
9月 | 五溝水 |
活動主題:週邊的溪 活動目標:探索水的來源,瞭解水污染對生態造成的影響 活動設計內涵: 1.搜尋生命之泉-水的來源 2.水污染造成的生態影響 3.尋找水中精靈 |
活動五: 我們在荒野-海洋之子 |
10月 | 西子灣 |
活動主題:週邊的海 活動目標:藉由海洋巡禮瞭解海洋與人類的關係,及認識海洋污染的來源 活動設計內涵: 1.認識海洋污染來源 2.以身體力行動手清除海岸垃圾 3.統計淨灘的垃圾種類及數量 |
兒童環境教育引導員自主 訓練 |
暫定1月 | 台南-崁頭山 |
活動目標:透過活動內容及背後設計的深刻意涵,讓志工內化團隊合作精神及生命教育意義 活動設計: 1.運用繪本演譯,讓志工瞭解本次培訓內容 2.透過拼圖遊戲,在遊戲中學習如何互助、腦力激溫一起完成活動 3.運用角色扮演,讓志工與志工、志工與合作團體對象、志工與分會之間,更深層瞭解相互之間問題所在,學習接納個體間差異性與欣賞各自不同的美 |
玖、預期效果
一、從「心」出發,愛人愛己
透過愛與陪伴,使兒童感受愛的真義,進而發展出回饋愛的能力 ,與大自然、人、自己產生最好的連結,愛上土地、愛上從們、愛上自己。
二、多元環境教育素材引領思考
以多元環境教育素材,引發兒童對環境關注的動機,培養兒童自微觀至綜觀的觀察方式;設計延伸活動引導兒童多元思考、自由創作、勇於發言,養成開放與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
三、提升社會守護環境能量
長期累積環境守護意識,提升兒童及其家庭的環境守護能量,促成具有守護環境、人我支持及良善公民意識的社會。
四、自身做起,落實環境行動方案
1.惜福愛物:學會正確地使用物品並珍惜物品。
2.延續物命:還能使用的物品,能妥善傳遞給下一位需求者。
3.購買環保產品:儘量買可資源再生的產品與包裝;不使用處理上會造成困擾之包裝材料;隨身攜帶環保筷及環保杯。
4.資源回收:學會資源分類並確實做好回收。
5.隨身攜帶環保餐具與用品:不僅能保護自己健康,亦能環保愛地球。
拾、活動預算
109年飛熊團兒童長期陪伴計畫預算表 | ||||||
活動次數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培訓 |
日期 | 4月 | 5月 | 6月 | 9月 | 10月 | 暫定1月 |
交通費 | 12,000 | 12,000 | 12,000 | 12,000 | 25,000 | 3,000 |
餐飲費 | 4,500 | 4,500 | 4,500 | 4,500 | 16,000 | 7,500 |
住宿費 | 0 | 0 | 0 | 0 | 30.000 | 6,500 |
保險費 | 2,500 | 2,500 | 2,500 | 2,500 | 3,000 | 1,500 |
雜費 | 4,000 | 1,500 | 1,500 | 1,500 | 4,000 | 1,500 |
場勘費用 | 3,000 | 3,000 | 3,000 | 3,000 | 3,500 | 3,000 |
導覽/講師費 | 0 | 0 | 0 | 5,000 | 0 | 12,000 |
行政費 | 7,800 | 7,050 | 7,050 | 8,550 | 24,450 | 10,500 |
小計 | 33,800 | 30,550 | 30,550 | 37,050 | 105,950 | 45,500 |
年度預算總計 | 283,400 |
註1:本計畫專款專用,計畫經費於活動結案時若有結餘,將全數交由荒野保護協會統籌運用。
註2:第一次活動雜費含小熊領巾。
附件一、工作團隊簡介
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兒童教育組飛熊團,於民國100年成立。為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所屬之志工群組。
100~102年,與高雄岡山北區家扶中心合作,進行了三年18次弱勢兒童長期陪伴活動,每次活動約25~28人。
103~105年,與財團法人吉祥臻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合作,進行三年18次弱勢兒童長期陪伴活動,每次活動約25~30人。
107~108年,再次與財團法人吉祥臻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合作,進行弱勢兒童長期陪伴活動,每次活動約20-22人,原定執行三年計畫,因吉祥臻內部組織調整,第二年計畫執行完畢後中止合作。
荒野飛熊團,已執行過八年計劃,並進行47次弱勢兒童環境教育長期陪伴活動。志工出勤人數次約12~14人,47次活動共計出勤人次已達564人次以上。籌備工作包括場地探勘、開會討論、教案設計撰寫、教具製作,投入時間超過上千小時,投入心力難以估算 。
八年的陪伴裡, 透過環境的媒介-大自然,我們嘗試著跟孩子們建立起信賴關係 ,從衝撞到彼此擁抱,透過兒童環境教育引導員在活動中所深埋的心意與環境教育的意義,將種子一粒一粒的種下。這些一點一滴的改變,引導員以愛心和耐心,帶領著自己與孩子,一次次地在大自然中進行愛與陪伴的環境教育。
我們的承諾是:每位兒童環境教育引導員,承擔著對孩子的責任及環境教育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對自我許下的諾言。
飛熊團是一個共學共長的團隊,透過自然環境教育、心理諮商專業課程、各種培訓,讓團隊能量不斷地流動,準備好自己,一起與孩子們走進自然、走入心裡,然後種下守護環境與自我的心種子。
附錄二、合作單位簡介
社團法人台灣凝愛關懷弱勢協會,於民國102年成立。
服務對象:
針對其經濟弱勢的清寒家庭、單親、隔代教養、原住民、外籍配偶、其他弱勢家庭等兒童,提供課後照顧、品格教育、身心關懷、親子活動及其他福利服務。
機構服務特色:
提供弱勢兒童支持性、補充性之照顧服務,使弱勢家庭或遭遇重大變故之家長可以放心工作,以改善其家庭經濟狀況。
家庭功能不全:
平日在孩子學校下課後,無人在家,故留置在機構課後照顧及用餐,家庭經濟負擔者,有些單親或經濟弱勢之家長通常會因工作較晚下班,也有隔代教養及新住民家庭,都因教養困難或照顧壓力等家庭功能問題,尤以無能力於學齡子女教育及課外學習支出,故假日亦無時間或經濟能力帶孩子外出。
資源不利:
弱勢環境的兒童,各項資源條件匱乏,缺乏文化刺激,生活視野狹小,學習資源無法獲得滿足。評估後,此機構分配到的社會資源比較少,且孩子因家庭弱勢而鮮少有接觸荒野的戶外活動機會,對孩子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種子播種:
2020年飛熊團長期陪伴的新種子要播種在新一批孩子的心裡,希望可以挹注新的能量給孩子們,讓他們可以為環境、為自己做出行動,我們彼此期待著。
注意:本計畫捐款單位為「百元」,如欲捐款1000元,數量請填「10」,以此類推。
捐款金額(每單位為 : 100元) | NT$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