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荒野保護協會呼籲聲明稿:慎評沙崙開發
2025-09-26
荒野保護協會呼籲:慎評沙崙開發 珍惜草鴞棲地、生態保育刻不容緩 2025.09.26 公告 ▲居住在南沙崙的草鴞 攝/五角龍 沙崙農場是台南重要的生態熱點,也是草鴞等多樣物種的棲地。長期以來,荒野保護協會持續守護沙崙農場棲地,參與台南鳥會年度數鳥活動,協助友善耕作農友舉辦賞鳥活動,讓生態與農業共存。然而,近期市府推動開發面積合計超過 600 公頃的「生態科學園區」與「沙崙健康園區」,已占整個農場三分之二,恐對區域生物多樣性造成難以彌補的衝擊。 |
從海岸到山林 台灣保時捷攜手荒野保護協會 守護台灣自然之美
2025-09-24
(本新聞稿轉載自udn聯合新聞網 — 發燒車訊) 2025.9.23 |
林初埤生態浮島工作坊展現跨域合作
2025-09-22
荒野保護協會 攜手在地力量 |
環境教育
「土地的微革命」:雙連埤契作小農-謝偉賢
2020-04-14
文/黃鈺茹<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麻雀> 圖、影片/劉揚德<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不鹿> |
荒洋野草特展報導(三):再靠近一點,一窺植物與餓的距離
2020-04-14
文/張源錄(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麋鹿) 圖/荒野保護協會 生態不只奧妙且無奇不有。 在絕大多數的生態系中,「植物」都是作為昆蟲鳥獸的食物,既不能移動、且必須靠光合作用取得養分。不過,你一定聽過某種植物能誘捕昆蟲補充養分,並且能夠在貧瘠的土地中生存下去。沒錯,那就是「食蟲植物」! 荒野保護協會長年在竹北蓮花寺溼地,維護食蟲植物。在「荒洋野草」特展上,特別展出長葉茅膏菜、毛氈苔及絲葉狸藻等食蟲植物供民眾近距離觀賞。竹北蓮花寺食蟲植物保護區的專案計畫執行人沈競辰老師說明,這次特展所展出的植物都是人工栽培的,主要目的是因為要對外展示,所以不希望使用野外採摘的食蟲。 |
2020荒野親子團桃一奔鹿團 寒假小旅行
2020-04-14
親子團之子團奔鹿團年齡小六至國二,在寒假開始前會進行小旅行規劃活動,這次桃一團奔鹿規劃他們的小旅行到礁溪五峰旗瀑布健行,雙連埤生態教室工作假期打工換宿,五十二甲溼地幫友善小農收蛋,騎車賞鳥>以下為四位奔鹿團孩子的旅行心得 桃一奔鹿 鹿二 黑面琵鷺 一大早,天還沒亮,睡眼惺忪的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前往經國轉運站集合。 這次旅行,我們是以抽籤的方式來分隊,讓大家有機會可以認識其它小隊的伙伴。 |
棲地守護
「土地的微革命」:一顆斐綠珍珠-雙連埤
2020-04-14
文/黃振福<雙連埤主任>、圖/荒野保護協會 位於世外之境的雙連埤是太平洋數千年前送給雪山姑娘的一顆斐綠珍珠,一座水納萬生的天然湖泊。豐富的溼地生態與周邊溪流及森林環境孕育出相當高的動植物多樣性,所以她身分嬌貴,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國家重要濕地,也是宜蘭的水源地,好山好水的源頭。 以保育自然棲地為宗旨的荒野保護協會很早以前就來到這個濕地天堂觀察自然、記錄生態。當時的雙連埤湖水清澈明亮,水光倒影閃爍如鏡,周邊土渠流水潺潺,生機盎然。 |
與荒野淨灘行動後之感言
2020-04-14
圖、文/陳依芳<台南分會淨灘參與者> 去溪邊玩水? 還是撿垃圾? 兒時記憶,最開心就是到溪邊玩水和灌蟋蟀,吵鬧著外婆幫我把抓回來滿滿整罐的蟋蟀炸給我吃,像極了獵人要吃下他打獵回來的戰果, 路邊野草上的黑色小果實酸酸甜甜,成為我的零食;牆上的花摘下來吸食花柄和花葶連接處,成為我的糖果。 外公會撿拾大王椰子的樹葉讓我坐在上面,把我給「拖」回家。平常還會很努力”的去外面撿拾「寶物」回來蓋起自己的秘密基地,所謂的寶物呀,其實就是一些廢木板、磚塊、廢棄布、瓶瓶罐罐…等等。這讓我體認到,雖不是在缺乏資源的年代長大,但也是在不浪費資源的年代。 |
【專題報導】野草也能出頭天(一)教你如何吃與喝
2020-03-09
文、圖/許天麟<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為什麼要吃野菜? 每一種蔬菜有不同的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提供身體所需,而目前的蔬菜生產方式,趨向於工業化栽種,雖然產量多但種類逐漸減少,而且菜園因大量用藥,生物多樣性也降低;多吃野菜除增加身體免疫力,更可支持友善小農,間接保護環境生物多樣性。 為什麼要喝野茶? 野草茶其實是養生保健中草藥,長久以來祖先由經驗中,得知某些野草中含有抑制或平衡身體功能的微量元素,依據身體及天氣狀況,喝一些野草茶可以調節身體增強免疫力。 外面的野菜別亂採! 目前農村農藥除草劑等使用頻繁,除非對當地環境熟悉,否則請勿採摘。想吃野菜可以向小農市集的友善小農購買,或者共同維護一個環境,確定當地沒有農藥等汙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