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北分會] 青年公園與洲美舊雙溪河步道之巡覽走讀
荒野台北棲地公園組志工、棲五培訓課程總召──青苔今年的新年踏春,2/25上午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帶志工們到台北市選定12個公園生態化之一的青年公園,與我們熟知的許多公園,以人為思考的公園,綜觀青年公園,綠地多,可惜植栽的物種趨於單一化,樹冠層次少,能夠提供生物棲地使用的歧異度低,多以松鼠與公園常見的鳥類。而如何將青年公園逐漸成為有生態考量的公園、增加物種多樣性,集結來自各地志工們的意見也是此次踏查的重點。水,是所有生物賴以為生,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在橋上俯瞰水的源頭,起初是模擬溪流設計,卻因河道底部抽水補給的頻度不夠,草本植物快速占領下,陸化成草地,沿著水道,垂直的水泥岸,隔絕水與陸地的交接,即使是一步的距離,卻是生與死的鴻溝。農村時期,常種植穗花棋盤腳、風箱樹、柳樹等水生植物作為護岸,不僅營造友善生物的環境,也提供許多昆蟲蜜源與食物的來源,而緩坡的水岸,烏龜和鳥類易於遊走於水陸。匯集水道的盡頭是一個大水池,從前因為種植蓮花而起名,如今卻是空蕩蕩的水域,水池中央有個噴水裝置,意外的提供小白鷺與紅冠水雞短暫休憩的地方,只是這樣裸露、暴露行蹤實不為一個安心落腳處,如果周圍有許多植物就可以藏身其中,不受打擾的哺育後代,像這樣大的水域未來會營造人工浮島,成為生物棲息使用、淨化水質、增加景觀。除了水岸與浮島的改善外,水池邊強勢外來植物的移除、水道的分段、移植原生植物與魚類等,需要許多人力投入,將青年公園蛻變成一個生意盎然的生態公園,這一天指日可待。下午陳德鴻老師繼續帶著大家來到洲美舊雙溪河步道,從馬路轉進巷弄,分隔兩側的中央是一個水泥高牆築起的大水溝,黝黑的汙水、油漬充滿其中,繼續深入巷底,來到郭子儀廟,右側也是黑不見底的廢棄河道,不難想像周邊的工廠與生活汙水,直接侵入河道。沿著自行車的步道,一大片休耕中水稻田,另一側保有舊農村時代的護岸景緻,見證時代洪流的穗花棋盤腳僅剩一顆,車道邊有6株小苗從水邊冒頭出來,強韌的生命力守護著。水岸邊榕樹垂掛,彎下身彷彿置身在四草的綠色隧道中,靠近河岸卻是撲鼻的惡臭與堆棄的垃圾,不只是汙水,岸邊的汙染看的也是怵目驚心。突然幾棟鐵皮屋傳來狗吠聲,一個養殖場就無所忌憚的將廢水傾倒,令人不勝唏噓。傾倒的樹枝在水面上漂浮成為紅冠水雞雛鳥行走覓食的快速通道,我們的出現驚擾到紅冠水雞,媽媽急忙喊著孩子們跟上腳步往草叢中躲避。有水的地方,就會有生物,難得找到一個水域卻要忍受劣化的水質,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如果不曾來過就不會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廢棄的河道現在依舊提供灌溉,這樣種植出來的稻米與蔬菜,是毒還是營養? 如果美如四草,那是否該有守護珍貴景致的待遇呢? 更何況這也栽種人們重要的糧食作物。一天的踏查,從都市公園到遺忘的綠色隧道,時代交錯、美與惡的反差,如果沒有人關心,就沒有改變的可能,關心是一個開端,讓問題被看見,事情就有轉圜的餘地,紅冠水雞和穗花棋盤腳都沒有放棄希望,我們要繼續努力!
[台北分會] 推動青年公園園區生態化任務
大台北地區因地形及高度都市化的兩大先、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加遽了「熱島效應(heat island effect)」及「棲地破碎化(habitat fragmentation)」的影響層面,不僅衝擊了居住於都市叢林的生物們,更直接影響了現居於大雙北市內六百六十多萬(2016年6月)居民的生活品質。荒野保護協會以積極推動公民參與方式推動「公園生態化」及「生態淡水河」做為兩大任務目標,採用串點連線、連線再成面的推進方式,逐步實現將這座人口密集的都市打造為《生態台北》的宜居願景。荒野棲地志工,在「生態淡水河」方面,已累積了對淡水河下游生態的棲地調查與優化營造經驗,而近年伙伴們接續維護了如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及榮星公園(亦參與文山社大所轄的木柵公園)示範公園外,今年初也積極參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青年公園管理所」共同合作推動的「青年公園園區生態化」任務,今(1/17)上午便由本會游晨薇分會長、陳德鴻老師(公園生態化召集人)、王韻茹主任、莊育偉主任、大葉組長、陳超融專員以及青年所王淑雅主任、相關的工務、技術人員,針對園內蓮花池水域的改善工程進行施作前的共識會議,就在近一整上午熱絡交流對未來園內水域規劃為淡水河各游域物種庇護、推廣場域的想像外,還在中午前走出了會議室,實際現勘了池域邊岸設施及水源抽流等環境狀況,會末亦參謀了許多關於課程的規劃,特別是在該如何強化民眾對流域與溼地動植物等這兩大生態主題的認知與實務經驗,萬事雖未開工,但想來還是能像抬望這兩天寒流剛結束的午間涼藍色天空般,挺有得瞧的。然後,接下來就將親訪起周邊的里長們了。#與公部門合作#棲地經營管理顧問工作
[台北分會] 溫柔守護的戰果—台北親子團嵩山梯田保衛戰
圖、文/ 莊育偉〈棲地守護部專員〉 去年9月(2016) 台北親子團發起了一場與嵩山社區合作的梯田保衛戰,在北一團(140)、北五團(520)及北六團(134)相繼投入下,共794人次的參與下,前後經歷11場大小活動,並於今年7月結束了這場試驗性質的棲地守護行動(2016.09~2017.07)。 而這場歷經一年,全程由親子團獨立操作、認養場次投入梯田生物資源調查、社區服務及親手移除外來種的行動,也深深獲得了社區的認同與感謝。 但棲地的守護需要成熟有效的方式與長期的投入,除了執行時大家全心的投入外,也需要得知成效如何才能及時的適當調整,避免到頭來徒勞無功。因此棲地守護部期望藉由本文的說明與分享,將親子團投入的過程與成果甚至優、缺點與所有荒野人分享與共勉之。前情提要 親子教育前輩耀國曾於快報文章中提起「荒野親子團的活動主要是邀請父母陪同孩子在各種環境中自主探索,學習對自己、對人、對自然萬物的欣賞與尊重,並在持續的成長與學習裡培養足夠的能力付諸行動守護大地,成為保護大自然的重要力量。」(摘自: 2012.6.21親子教育委員會簡介) ,於是在棲地守護部的引介及荒野探索者小隊志工的協助下,台北親子團首次單獨與社區進行長期且互利合作的投入第一線生態調查與守護行動,這個經驗充分展現出親子團設立的初衷。 由於已知嵩山社區擁有北台灣百年的梯田景觀及自然資源,雖於2012年在江理事長推動之下於2014年9月成為新北市第七個完成農村再生的社區。但同樣面臨台灣偏鄉的處境(人口老化、外移、廢耕、外來種入侵及農藥過量),於是大家設定了清楚又簡單的目標,希望協助社區將外來種移除,也接降低農藥污染,經過幾次幹部們與社區理事長、總幹事與地主當面溝通之後,社區認同了親子團守護梯田的美意並獲得了讚賞,於是展開為期一年的行動,目標如下:移除梯田內的福壽螺與大肚魚。避免福壽螺、大肚魚再次進入梯田。協助社區工作(修繕田埂、老屋、除草)。梯田守護成果分享一、外來種移除: 統計歷次福壽螺移除紀錄,移除數量約為43公斤(不算太多),大肚魚則協調地主自行於休耕期放乾梯田處理,如審視福壽螺移除效果不佳之原因,主要是水田雜草太多,螺類躲藏其中不易發現,如地主能事前確實除草效果必定更高,另外就是親子團年齡廣泛,光是照顧年幼團員之安全及維持活動進行已經分身乏術,因此如與其他團體(企業員工)比較,相對移除效率落後許多。而也發現地主眼見移除效果不錯(僅殘留少量福壽螺),並於私下投入苦茶粕(或化學藥劑)殲滅剩餘部分,但卻失去荒野投入行動保護大地的目的,顯示環教的溝通除仍有待加強之外,也面臨人性的考驗。二、梯田生物資源普查:統計進行的七次梯田生物相普查資料後,共紀錄到梯田植物相約43種、昆蟲相約29種、鳥類相約11種、其他動物相約29種,也包含記錄到多種稀有水生植物及保育類動物,證明這百年梯田的生物多樣性。雖然本次調查方式不似研究單位的嚴謹、紀錄表格亦簡化許多、但由於親子團較少接觸這樣的調查,因此在不熟悉之下記錄資料多有謬誤之處(寫錯字、填錯欄位、漏填、日期沒寫、自創名稱…),結果資料有效率僅達25%左右。但調查目的僅在於讓各團有實際調查的操作經驗,因此如每次均有全區的巡視資料,就算資料有效率僅10%亦可獲得可用資訊。最後透過各團這樣簡單的田野調查與記錄,各團對於調查已有初步的認識甚至實務的操作經驗,也了解只要持續累積就能獲得有用的守護資料(物種名錄),也有團員詢問為什麼每次都知道下一次要移除福壽螺的區域位置呢?其實都是參考上一次福壽螺的分布調查資料來取得這下一次工作的區域,除此之外還能看出分布遷移及族群增減的變化,也就是移除的效果。三、其餘成果:包含團集會不需要每月另外找地點,省去很多聯繫、場勘、倒錯地方的問題,協助社區除草、農事協助與在地消費增加敦親睦鄰等成效,上述行動均獲得在地的認同。如何達成親子團內部共識?因親子團人數眾多,如要使各團所有成員均了解社區守護意義之難度頗高,因此除了總會專職密切的支持外,幹部們討論後立即採取一系列凝聚共識的方法,除了製作守護地區的簡報說明外,順便針對調查方式進行內部宣傳,再經各團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執行的經驗、教案等分享,讓大多數團員清楚本次行動的意義。一、綵衣娛親的行動劇 : 除了簡報簡介之外,為了讓眾人同心協力,因此親子團幹部群編排了「嵩山社區保衛戰」舞台戲,凸顯梯田的美麗與危機。二、設計「體驗式教案」: 藉由教案的製作與現場活動的操作,讓團員了解梯田生態食物鏈,了解福壽螺、農藥對水田生態的影響。三、「幸福的守護」宣導影片 :以俏皮可愛卻又深入的節奏,將守護行動製作成短片進行荒野內部宣傳,逐步強化共識及讓團員躍躍欲試,引發自發性的守護願意。梯田守護策略與調查的擬定 由於親子團較不熟悉現場狀況及調查邏輯,因此守護計畫及調查方式大多由總會棲地守護部技術支援,並於親子團幹部討論修改後執行,以簡單易懂的設提供親子一同尋寶與調查,並於團集會活動之前再次說明調查與記錄方式,以確保調查資料的有效性。而親子團於調查期間搭配相機記錄,以親子組隊方式進行,也順便讓蜂、蟻及小鹿體驗了梯田四季變化。避免與社區的雞同鴨講及增加合作意願 外地人善意的投入與幫助,對在地社區不見得是必要的協助,甚至往往成為干擾或是找麻煩、有時甚至產生誤會。因此安排了多次的造訪與現場實際的了解,找到社區真正需要協助工作,以下為本次相關的經驗分享。正式拜訪消彌誤會 : 為了消除社區的疑慮及誤解,因此安排一次高規格大陣仗的拜訪行程,邀集各團幹部及分會幹部,由專職主持會議進行正式來意及說明工作內容,讓社區清楚荒野是來玩真的。記者的訪問 : 安排確定好活動之後,邀請記者進行社區採訪,安排社區理事長、總幹事、荒野幹部進行訪問。媒體快報的提供 : 即時將新聞露出之後的效益提供社區知悉,包含臉書、新聞、電視、快報文章。尋求意見與邀請會議 : 活動辦理期間的相關的問題、流程、用餐、可能的干擾、人數限制、人員安全問題、全部諮詢社區幹部以示尊重,亦讓社區清楚荒野的工作進度及用心。避免雞同鴨講: 因社區擁有其他外單位的參訪活動,為便於雙方清楚工作進度及便於安排社區工作,與社區共同排定共同行事曆,如有變化立即更新行事曆,避免活動衝突或產生空窗。統一窗口:因本會組織龐大群組眾多,社區通常會搞不清楚哪個單位代表荒野?為避免資訊傳遞錯誤及誤會,與社區及親子團共同確認任何正式活動聯繫均由分會單一專職。有關社區的問題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任何社區或多或少都有本身條件的優缺點及內部的問題,當然能協助的部分我們量力,或是提供給與社區能更好的意見或是引進資源,而對於社區內部的問題我們討論後盡量去迴避,避免因為荒野的投入反而成為社區問題的導火線,因而採以更高更廣的角度去檢視,如所採取的行動能使社區或是環境更好的則方為之。尾 聲 雖然歷經親子團一整年的守護活動,社區各農友也各自打拼雖然福壽螺的問題依然存在但已削減危害,回顧守護的成效除了我們本身的限制之外,也顯現了與在地合作的空間與限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例如部分農友無論如何就是寧願使用農藥方式清除福壽螺,或是因為仍心存疑慮的不想與荒野進行合作,但相信一年下來所有社區內的農友也會知道有一群傻子親子團經常來社區服務,幫忙撿拾福壽螺辦活動讓農村熱鬧了起來,也因為這樣的協助讓老農友減輕很多農事壓力,而社區發展協會也能繼續宣傳推廣無毒的千歲米。 至於後續發展會如何呢?玄天上帝米會不會出現?哪一條預計穿越梯田的道路會不會真的開闢下來?百年梯田生態守得住嗎?還會有其他群組進一步的合作或進行更有效的守護嗎?這些疑問我在此都無法回答。 這也只是一場台北親子團跨出棲地守護的「初體驗」,無論最終結果會如何?最重要的是我們實際去擬訂了計畫、採取了行動、嘗試與社區去守護百年梯田,於是我們可以說親子團作到了荒野最初設定親子團對於「棲地守護」的期許與實踐。您也想發動自己的棲地守護行動了嗎? 看完了台北親子團的嵩山梯田保衛戰行動,您是否也蠢蠢欲動了呢?如果您想要更了解狀況,或是仍不知該如何投入棲地守護行動,您可以聯繫總會棲地守護部進行詢問或者可以參考第293期快報文章的守護行動流程概要,一起與夥伴們捲起袖子,展開一場屬於自己的棲地守護行動。
[台北分會] 2016.09.14【2016海洋影展】漁人24(北市圖建國總館場)
點我看預告 24小時,是一天節奏,由日出到日落;再由日落到日出,隨著時序的前進,漁人們在各個時段、各個地方,以不同漁法為生活打拼。本片紀錄了金山磺火船、花蓮阿美族用三叉網捕魚,以及台東綠島的鰹竿釣,從文化的觀點來切入,以人文、自然環境為經,社會關懷、漁人的辛勞為緯,記錄海洋與人類互動的關係,重新找回人與海洋的親密感。立刻報名【影片長度】45分鐘【出版單位】天稜澄水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導讀分享】荒野保護協會_海洋志工【放映日期】2016/09/14(三) 14:30-16:30【報到時間】PM 14:00-14:20【放映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 建國總館(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25號8樓 團體欣賞室)【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協辦單位】天稜澄水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場地協辦】(按照順序筆畫排序) ◎Caf'e Mussion 於形咖啡 ◎水牛書店 ◎永樂座書店 ◎呷米共食廚房 ◎金豆咖啡 品味迴廊 ◎金車文藝中心 ◎海邊的卡夫卡Kafka by the Sea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雅痞Art Reading Cafe (雅痞書店) ◎臺北市立圖書館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 建國總館- 協辦單位 / 場地協辦 - 建國總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 建國總館 X 2016海洋影展】◎ 9/07(三) 1430-1630「月光海岸」◎ 9/14(三) 1430-1630「漁人24」※線上報名者將優先入場。敬請提早到場以免向隅。【2016海洋影展】台北、基隆地區場次總覽
[台北分會] 〔公園水水〕池塘的水體水質
文/幸運草,圖/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池塘在都市環境中,對人類的生活和野生動物的生存佔有很重要的影響。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前輩們對池塘水體水質與水生生物間的相關研究。在熱帶的區系裡,止水域或緩流域等水體交換條件較差,水質會直接衝擊到水域生態的穩定及溶氧條件。因為池塘面積小,缺乏距離製造波浪,所以波動很小,使得靜止水域缺乏水流動的現象,故溶氧量比起流動水域還來的小。◎水質檢測參數與水生生物之關係通常水質受到天候及氣象的影響較大,故以科學分析與生物指標技術(如觀察、採集)來判定水體水質良瓢,是評估水體品質的重要參考。水質檢測參數依性質大致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三類,一般淡水水域常用之水質檢測內容包括物理性之溫度(Temperature)、水中總溶解固體(TDS)與化學性之溶氧(DO)、酸鹼值(pH)、電導度(EC)等五個水質分析參數。(一) 物理特性 1. 水溫(Temperature ℃)水溫係表示水的冷熱程度,是檢驗及評估水體品質的一項重要物理參數。水溫的變化以受氣候影響為主,而廢污水排放也會對水溫造成影響。水溫會影響水的密度、黏度、蒸氣壓、表面張力等物理性質,在化學方面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及氣體溶解度等,在生物方面可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及代謝速率等(註1)。如將較高溫度之廢污水排放到水體,不僅使得水中的溶解氧急劇減少,並將使得水體中的生物加速生殖及呼吸作用,使得好氧生物快速死亡,導致於水體生態系統受到影響,而使得水體自淨作用無法進行(註2)。因此水溫的變化會嚴重的影響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微生物對毒性廢棄物、寄生蟲、病害的敏感性。水中生物對水溫忍受範圍如表1所示。表1 水中生物對水溫忍受範圍表(資料來源:淡水河悠活學習網網)2. 水中總溶解固體(TDS g/L)即水中所溶解之礦物質、污染物、雜質、不明化學物、離子等物質,懸浮水中的固體主要為泥沙和粘土,它們來自土壤、浮游物及污水。總溶解固體量為多種物質之總稱,主要包括碳酸氫根離子、氯鹽、硫酸鹽、鈣、鎂、鈉、鉀等無機鹽及少量可溶性之有機物質(註3)。常用來測試自來水、山泉水、礦泉水與各種包裝水之水質純度。適量的離子提供水生生物生活必需的物質,以維持水中生態的平衡;太高的離子含量則限制了水生生物的生存,且無法用一般淨化法除去。過量的懸浮物使水混濁,光線不能穿透入水,而降低了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懸浮粒子能吸收日光的熱能,使水溫上升,溶氧量減少,導致水中生態平衡的破壞(註4)。(二) 化學特性1. 溶氧(Dissolved oxygen, DO)溶氧係指溶解於水中的氧量,為評估水體品質的重要指標項目之一,以mg/L 或ppm 表示。水中溶氧可能來自大氣溶解、自然或人為曝氣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水若受到有機物質污染,則水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機物時會消耗水中的溶氧,而造成水中溶氧降低甚至呈缺氧狀態(註5)。水中的溶氧量是有限的,在20 ℃的純水中,溶解於其中的氧氣,最多只有9.2 mg/L,而實際的狀況下,水中溶氧受到水溫、水中生物多寡等因素的影響,變動很大(註6)。由於所有生物均仰賴氧氣來維持新陳代謝,並藉以產生能量來再生細胞與持續生長,因此水中溶氧濃度對水生生物相當重要,溶氧數值較高則表示水質狀況良好,有助於維持水中生物的多樣性。鄧伯齡(2006)說明水中溶氧的降低,棲息在水域環境的生物種類便相對減少,生物組成份子越來越簡單,生物間能量和物質傳遞的複雜度也就相對降低(註7)。水中溶氧含量對魚類之生殖棲息有很密切之關係。通常河川之溶氧量低於3.0 mg/L 時,對大多數魚類不利或甚至導致死亡,溶氧量低於2.0 mg/L時,大多數的魚類已不能生存,欲維持魚類之良好棲息環境,水中溶氧量至少須高達5.0 mg/L 以上(註8)(表2)。因河川屬於流動水域,相較而論其容氧量應高於靜止水域。另外,倘偌水體過度曝氣或水中藻類生長旺盛,以及光合作用過強時,才會發生溶氧飽和度(DO%)大於100%的可能。表2 河川溶氧濃度代表意涵表水中溶氧量低並不代表水體品質惡劣,一般來說在靜止水域中的溶氧量會較低,因此只有少數特定的水生動物如蓋斑鬥魚、大肚魚等能在低溶氧環境下生存。此外亦不能完全代表水質一定受到污染,因為單就一個參數無法直接判斷水質的好壞,還須考量其他影響因素。正如謝蕙蓮(2002)表示深潭、湖泊與草澤、紅樹林沼澤型的潮間帶,水流緩慢,甚或靜止,養分容易堆積下來,水中的含氧量相對地比較少,底部的泥沙較易呈現無氧狀態,此時的動物則以揀食性並對低氧量耐受性高的種類佔優勢。緩流河段、湖泊、埤塘的落葉枯枝底下、泥沙地上,則是蜻蜓、豆娘的稚蟲-水蠆及蜆、蚌成長的棲地;負子蟲、沼蝦棲息於水草間(註9)。2. 酸鹼值(pH 值)pH值試驗即為量測水質呈酸性或鹼性的程度,為代表水中氫離子濃度(H+)多寡的指標,一般自然水體之pH值多在中性或略鹼性6.5~8.2 之間。pH值會影響生物的生長、物質的沈澱與溶解、水及廢水的處理等。大部分的水生生物,對水環境中pH值相當敏感,水中微生物只能適應於特定的pH值區間,即使水體的pH值僅發生些微的改變,一旦若超出水生的生物所能適應的範圍,則將造成這些水生生物的死亡(註10)。因此為了維護水環境生態平衡,需適當調節pH值,以防止對水生生物造成衝擊。3. 電導度(Electrical Conductivity)表示水質是否容易導電的特性,意即水傳導電流的能力。導電之能力與水中離子、總濃度、移動性、價數、相對濃度及水溫等有關,通常導電度愈高,表示水中之鹽分也愈高,由於大部分鹽類都可電離,因此導電度也可表示水中總溶解固體的多寡,導電度太高對灌溉有不良的影響,故導電度為灌溉水質之重要指標項目之一。方煒(2002)研究中指出,介質中可溶性鹽類( Soluble Salts )越多,則介質溶液濃度越大,滲透壓越高,作物越難以吸收水分和養分,當濃度超過作物的忍受限度時,即對作物產生毒害,造成根部受損、地上部葉片萎凋、生產緩慢等症狀,此種現象稱為「鹽害」,早期多依含鹽百分率衡量土壤鹽害程度,然而此種方式易造成誤差,因為真正決定鹽害的因子為介質溶液濃度及甚產生的滲透壓,而含鹽百分率相同的土壤,其介質溶液濃度會隨鹽分種類和介質質地而有所差異。因此科學家才發展出以「電導度」( Electrical Conductivity,簡稱 EC )直接表示可溶性鹽類存在於介質溶液中的濃度(註11)。其EC值判讀指南如表3所示。表3 EC值判讀指南◎各水質參數之灌溉標準對水環境之影響參考環保署河川、地下水與農委會灌溉用水水質檢測項目及標準,和許文昌(2005)(註12)調查監測之評估依據,將水質檢測項目之評估依據、灌溉標準及對水體環境、水生生物之影響內容整理如表4所示。表4 水質檢測項目涵意、灌溉標準及對水體環境、水生生物之影響表以上分享了這麼多,那公園裡的水域環境對大環境的都市生態有哪些影響呢?※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的概念在傳統的景觀設計及造園藝術上,水池是一項非常受歡迎而且重要的設施項目之一,所以在各種公園、綠地、社區、庭園、校園及遊樂區均可看到大大小小、形狀、深淺及構造不一的水池,水池已是台灣地區都市及社區之重要地景元素(註13)。◎都市靜水生態系串連之契機依據劉盈君(2004)(註14)自2002年10月起在臺北市區以大眾運輸工具或步行普查靜水生態系與其分布,實地踏察臺北市區381處,其中187個地點發現224 個水池與湖泊,大多位在學校和公園的人工或半人工水池。其調查結果顯示出臺北市區靜水生態系之分布與連接度之狀況,摘錄如表5。由此調查結果與資料分析,可預期臺北市未來若欲連接既有水環境空間,只要正確選擇適切之地點,並配合道路之綠廊、綠籬及綠地等,應有很高的契機可串接水與綠網絡,達成生態城市之理想。表5 臺北市區靜水生態系之分布與連接度分析一覽表◎都市與生態環境結合之可行性有了串連的契機,更需要審慎評估與規劃。倘若欲新設公園生態池或需對其掩蓋與大面積施工時,可透過模擬系統預先評估該水池的設立或消失,對臺北市區靜水生態系之整體連接性有何影響,例如在何處設置其連接度之效益最顯著、對哪些生物遷移的影響最大。在規劃時便可將此物種棲地需求納入設計之考量,以提供保育教學機會與強化都市整體生態環境之完整性。公園是都市居民親近自然的重要場域,配合環境生態學之水域生態系統、食物鏈(網)、營養階級及生態金字塔之思考,將傳統觀念中以「人」為環境主角的思緒,逐漸轉換成以「自然生態」為中心思考之環境規劃方式,相信對於居民的身心靈,以及公民教育的推廣,會有極大的助益。也因為公園生態化之需求,以及增加環境教育的便利性,相對會帶來新的經營管理問題,或許因為這樣的過程,才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逐步的朝向保育、教育及永續發展之路邁進。【參考資料】註1. 環境水質監測,環保署,http://www.epa.gov.tw/np.asp?ctNode=33159&mp=epa註2. 檢測數據意義說明 - 第8屆世界水質監測日,http://wq.epa.gov.tw/WMD/2010/wmd02.htm註3. 行政院環保署,飲用水水質項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安全飲用水手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發行。註4. 蕭次融、何寶珠,2006,看看我們環境中的水,環境教育資訊網。註5. 第三屆(2005年)世界水質監測日活動-水質監測領隊教師研習教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註6. 蔡博旭等,2005,愛河生態調查研究,高雄市立七賢國民中學。註7. 鄧伯齡,2006,水雉與地濕,http://reader.roodo.com/limosa/archives/1059043.html註8. 台北縣新海人工溼地工程,2005,愛魚生態工程有限公司。註9. 謝蕙蓮,2002,濕地生態之美,社教資料雜誌:第291期。註10.台北縣新海人工溼地工程,2005,愛魚生態工程有限公司註11.方煒,2002,溫室環境控制工程,http://ecaaser3.ecaa.ntu.edu.tw/weifang/Hort/chap04.htm註12.許文昌,2005,“太魯閣國家公園非生物環境監測-峽谷段水域及空域監測計畫”期中報告,太管處委託研究報告。註13.彭國棟,2002,如何營造自然美、有活力的生態池塘,鄉間小路:第28卷第1期:P.12,臺北市/豐年社。註14.劉盈君,2004,七星映月--都市靜水生態系連接度之模擬研究,臺灣二OO四年國際科學展覽會 。
[台北分會] [人物專訪]溫柔而堅持地前行-- 專訪北五團前育成會會長 鄭佳文(珊瑚)
台北分會編採志工:文/王仰均(夜鷺) 圖/王仰均(夜鷺) 星期日的下午,我與珊瑚相約在熙來攘往的麥當勞,原本以為相認會有困難,但閃亮黃的北五親子團團服,讓人一眼就注意到。團服的主人有著大方的笑容和爽朗的笑聲,毫無架子的氣質透露著溫暖。「爸爸帶兒子去運動了,我們可以好好聊天了。」兩個媽媽一見面,很快就有了默契:小孩不在身邊,可以喘息一下啦! 雖然,對於兒子不在身邊感到如釋重負,但之所以會加入親子團,以及之後成為育成會會長,這一切的一切,其實依然不離媽媽對孩子的牽掛與著想。鄭佳文,自然名:珊瑚「我的孩子非常好動,在團體中直來直往,加上是家中獨子,所以當我知道荒野有親子團時,便希望能帶他一起加入共學。」「每個月的團集會結束時,兒子都會因為 一些活動過程感到不愉快,但看他下一次團集會時,又再度躍躍欲試的神情,我都會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珊瑚不諱言加入親子團,在時間和體力上多少都有負擔,但憑藉著和孩子一起堅持下去的理想,她一路參加至今,甚至於前年還擔任了育成會的會長。 育成會是荒野親子團中,一個很特別的設計。由於親子團強調的是家長們與孩子一同學習,所以每位參加親子團的家長,不能只將親子團視為一般的「自然才藝班」,也必須加入育成會,藉由會中安排活動與課程訓練,讓家長們認同荒野的理念和理解親子團的目標。珊瑚認為,擔任育成會長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於家長們普遍無法接受「一同參與」的想法,甚至會認為參加育成會等同「被教育」,因而產生排斥。「我曾經看過孩子們在活動中,開心拿著鋤頭協助契作,而家長站在旁邊,完全不想沾到泥土。」珊瑚笑著說道。因為家長們來自各行各業,彼此的親子互動模式也不一,加以對參加親子團的期待不同,育成會最大挑戰便是卸下家長們的心防,以及化解親子團「易子而教」時的衝突尷尬。雖然小狀況無法掌握,但珊瑚不斷強調,只要育成會持續努力,相信家長們不只能「共學」,也能「共好共融」。 如果說,親子團能讓孩子們對於環境保育的觀念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那麼,對珊瑚而言,育成會的經歷也打開了大人的視野,甚至療癒了家長育兒的辛勞。「我永遠記得一個畫面:第一年小隊出隊時,三個導引員看顧八個孩子。我的小孩在隊伍中穿梭,橫衝直撞,讓我對引導員很不好意思。但,此時隊中大老山毛櫸一手牽起我的孩子,說『我們一起走吧!』我的孩子瞬間靜定,慢慢跟著山毛櫸一起走。我看著他倆的背影,心中充滿感激。」因為曾這樣被協助過,所以珊瑚明白「能被幫助」的重要性,也因此她接下擔任會長的任務,期待在親子團中多盡一份心力,在教養的路上幫助其他家長。 「其實我們家長還有很多需要進步的地方啦!跟孩子們比起來,我們要有更多彈性,和投入嘗試的心情。」訪談尾聲,珊瑚很謙虛地談到育成會的發展。雖然她是如此縮小自己,但其實誰都明白,陪伴孩子成長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無法速成,也沒有規準,而身為一個母親,用心認真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以及這些孩子的家長,應該就是「育兒」這份習題中,最好的答案。
[台北分會] 公園水水與生物的關係(下)
文/幸運草筆者今天和大家分享「池塘生態系」的水生生物(Aquatic organisms)與食物鏈(Food chain)關係。大家知道甚麼是水生生物嗎?水生生物意即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之總稱唷!從溼地生態系的生物組成與營養結構、層級來看,水生植物是主要的生產者,也是構成食物鏈與食物網的基礎,提供草食性動物的食物與能量來源,如果缺乏植物的存在,食物鏈與食物網便無法構成,其他水生動物便無法存活,生態系統便無法正常運作(1) 。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食物鏈就是透過取食與被取食的關係,把生產者所儲存的能量,在生態系中逐層傳遞的過程。當生物與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關係是錯綜複雜時,會讓生態系中的所有生物發生直接或間接的網狀關聯,此種分枝交錯的食物鏈便組成了食物網,越複雜的食物網,會讓生態系有越厚實的穩定基礎,就越能承受外來的干擾。以池塘為例,吃藻類的草食性消費者可能有草魚、白鰱和田螺;而肉食性消費者也有鱸魚、烏鰡和鷺鷥,甚至還有一些雜食性的消費者像烏龜、鯉魚等都可以同時存在。其中數量、重量最多的是植物、藻類和植物性浮游生物等基底層級,其次是田螺、白鰱、草魚等草食性動物層級,再次才是鱸魚、烏鰡等肉食性動物層級,而鷺鷥則是居於生態金字塔的頂端,不管重量或數量都是最少的,此種各層級總量由下向上依序遞減之關係便是「生態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的概念(圖1)。此外若池塘中的草魚消失了,肉食性消費者還可捕食田螺和白鰱;若鷺鷥離開了,也還有烏鰡和鱸魚的補食壓力,使得田螺和白鰱等不至於過度繁殖而破壞生態系的正常運作(2)。生態金字塔概念圖(資料來源:朱錦忠,2003)◎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生理異於陸生植物,其根部系統已衰退,葉子漂浮於水面或靠近水面,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持而缺乏陸生植物的強固結構(木質部)(3),其乃池塘重要的生產者,可吸引及帶動各種生物前來棲息與活動,通常池塘的植物浮在周邊生長,有些甚至覆蓋整個池面。廣義的水生植物並非一定要生長在水中,基本上只要供其生長的土壤處於潮濕或飽和含水量狀態下、在水生植物可以生存的最低限度以上即可生長者均屬之(1)。而台灣目前之特有種有台灣水韭、台灣萍蓬草、雲林莞草、台灣水龍、大安水蓑衣、台灣水蕹、水社柳、台灣菱等。其中北台灣分布型(包括大台北地區、桃園、新竹等地區)以台灣水韮、烏蘇里聚藻、水杉菜與台灣萍蓬草是最典型的代表(4)。北部地區常見水生植物之功能及作用表◎水生動物水生動物泛指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大致上可以區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蟲類、甲殼類、 軟體動物和水棲昆蟲等。一般池塘中常見之魚類有蓋班鬥魚、鯽魚、青魚、鯉魚、鯈條、革條副鱊,兩棲類有貢德氏赤蛙、腹斑蛙、拉都希式赤蛙、台北樹蛙、面天樹蛙、莫氏樹蛙、小雨蛙,爬蟲類有紅斑蛇、唐水蛇,甲殼類如小蝦,軟體動物有田螺和水棲昆蟲如水蠆、紅娘華等。在池塘生態環境中水生動物和昆蟲、鳥類是重要的消費者,由水及水生植物帶動各種生物前來聚集與覓食,而不同層級的消費者有不一樣的消費習性,如田螺以齒舌刮食底泥上的有機物沈積以及藻類等微生物為主;青魚喜食田螺或福壽螺;蓋班鬥魚喜食蚊子幼蟲孑孓等,此循環關係構成龐大且複雜的食物網和豐富的生態體系。(5)北部地區常見水生動物之棲地與生活習性一覽表|參考資料來源|1.徐明光、陳德鴻、王嘉祥,2006,濕地植物,「溼地‧台灣」總統府文化台灣特展系列,p.64,文建會。2.朱錦忠,2003,環境生態學,p.113、115-117,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G. Jones, A. Robertson, J. Forbes and G. Hollier;陳蔭民、宋偉良 譯,2004,環境科學辭典,二版:p.197-198,貓頭鷹出版。4.李松柏,2005,台灣水生植物地圖,P.60,台北市:晨星。5.河川生態系:http://life.nthu.edu.tw/~labtcs/ls2143/09.html6. 海洋教育數位典藏:http://meda.ntou.edu.tw/aqua/?t=1&c1=0&c2=07.台灣鳥類網路圖鑑:http://today.to/tw/index-pc.html8.淺談淡水的螺類 -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生態教室9.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http://www.nmmba.gov.tw/Environment03_02.aspx10.楊懿如的青蛙學堂:http://www.froghome.idv.tw11.臺灣溪流中的蝦兵蟹將 -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下集分享:池塘的水體水質
[台北分會] 公園水水與生物的關係(下)
文/幸運草筆者今天和大家分享「池塘生態系」的水生生物(Aquatic organisms)與食物鏈(Food chain)關係。大家知道甚麼是水生生物嗎?水生生物意即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之總稱唷!從溼地生態系的生物組成與營養結構、層級來看,水生植物是主要的生產者,也是構成食物鏈與食物網的基礎,提供草食性動物的食物與能量來源,如果缺乏植物的存在,食物鏈與食物網便無法構成,其他水生動物便無法存活,生態系統便無法正常運作(1) 。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食物鏈就是透過取食與被取食的關係,把生產者所儲存的能量,在生態系中逐層傳遞的過程。當生物與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關係是錯綜複雜時,會讓生態系中的所有生物發生直接或間接的網狀關聯,此種分枝交錯的食物鏈便組成了食物網,越複雜的食物網,會讓生態系有越厚實的穩定基礎,就越能承受外來的干擾。以池塘為例,吃藻類的草食性消費者可能有草魚、白鰱和田螺;而肉食性消費者也有鱸魚、烏鰡和鷺鷥,甚至還有一些雜食性的消費者像烏龜、鯉魚等都可以同時存在。其中數量、重量最多的是植物、藻類和植物性浮游生物等基底層級,其次是田螺、白鰱、草魚等草食性動物層級,再次才是鱸魚、烏鰡等肉食性動物層級,而鷺鷥則是居於生態金字塔的頂端,不管重量或數量都是最少的,此種各層級總量由下向上依序遞減之關係便是「生態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的概念(圖1)。此外若池塘中的草魚消失了,肉食性消費者還可捕食田螺和白鰱;若鷺鷥離開了,也還有烏鰡和鱸魚的補食壓力,使得田螺和白鰱等不至於過度繁殖而破壞生態系的正常運作(2)。生態金字塔概念圖(資料來源:朱錦忠,2003)◎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生理異於陸生植物,其根部系統已衰退,葉子漂浮於水面或靠近水面,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持而缺乏陸生植物的強固結構(木質部)(3),其乃池塘重要的生產者,可吸引及帶動各種生物前來棲息與活動,通常池塘的植物浮在周邊生長,有些甚至覆蓋整個池面。廣義的水生植物並非一定要生長在水中,基本上只要供其生長的土壤處於潮濕或飽和含水量狀態下、在水生植物可以生存的最低限度以上即可生長者均屬之(1)。而台灣目前之特有種有台灣水韭、台灣萍蓬草、雲林莞草、台灣水龍、大安水蓑衣、台灣水蕹、水社柳、台灣菱等。其中北台灣分布型(包括大台北地區、桃園、新竹等地區)以台灣水韮、烏蘇里聚藻、水杉菜與台灣萍蓬草是最典型的代表(4)。北部地區常見水生植物之功能及作用表◎水生動物水生動物泛指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大致上可以區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蟲類、甲殼類、 軟體動物和水棲昆蟲等。一般池塘中常見之魚類有蓋班鬥魚、鯽魚、青魚、鯉魚、鯈條、革條副鱊,兩棲類有貢德氏赤蛙、腹斑蛙、拉都希式赤蛙、台北樹蛙、面天樹蛙、莫氏樹蛙、小雨蛙,爬蟲類有紅斑蛇、唐水蛇,甲殼類如小蝦,軟體動物有田螺和水棲昆蟲如水蠆、紅娘華等。在池塘生態環境中水生動物和昆蟲、鳥類是重要的消費者,由水及水生植物帶動各種生物前來聚集與覓食,而不同層級的消費者有不一樣的消費習性,如田螺以齒舌刮食底泥上的有機物沈積以及藻類等微生物為主;青魚喜食田螺或福壽螺;蓋班鬥魚喜食蚊子幼蟲孑孓等,此循環關係構成龐大且複雜的食物網和豐富的生態體系。(5)北部地區常見水生動物之棲地與生活習性一覽表|參考資料來源|1.徐明光、陳德鴻、王嘉祥,2006,濕地植物,「溼地‧台灣」總統府文化台灣特展系列,p.64,文建會。2.朱錦忠,2003,環境生態學,p.113、115-117,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G. Jones, A. Robertson, J. Forbes and G. Hollier;陳蔭民、宋偉良 譯,2004,環境科學辭典,二版:p.197-198,貓頭鷹出版。4.李松柏,2005,台灣水生植物地圖,P.60,台北市:晨星。5.河川生態系:http://life.nthu.edu.tw/~labtcs/ls2143/09.html6. 海洋教育數位典藏:http://meda.ntou.edu.tw/aqua/?t=1&c1=0&c2=07.台灣鳥類網路圖鑑:http://today.to/tw/index-pc.html8.淺談淡水的螺類 -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生態教室9.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http://www.nmmba.gov.tw/Environment03_02.aspx10.楊懿如的青蛙學堂:http://www.froghome.idv.tw11.臺灣溪流中的蝦兵蟹將 -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下集分享:池塘的水體水質
[台北分會] 【五股溼地維護】2016年八月份 傻瓜日part1
文圖/蜻蛉根據新聞報導,今天是北半球最熱的一天。室外溫度給人的感受,如同即將煮沸的開水。但在五股溼地,卻有一群志工不畏炎熱的夏天,犧牲他們的假日,為這裡奉獻心力。 圖1、炎熱的夏天早上,荒野志工已準備好要幫鷸鴴科水鳥維護一個用餐和棲息的環境。每個月的第三週日,是五股溼地固定的棲地工作日,除非遇到颱風或其他災害,以及大型活動的影響,才會改期。在每個月的今天,我們會視人力狀況,調整工作內 容。於是上午,我們先做五股溼地生態教室前方的鷸鴴科水鳥灘地維護。該場域,時常有釣客在此垂釣招潮蟹,以及其他生物,作為個人休閒之使用。所以該水鳥也 面臨食物來源,被人類使用的情況。除了人類以外,牠們還得跟其他喜歡吃招潮蟹的鳥類,進行食物來源的競爭。還好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不僅以實際行動進行棲地 維護外,也搭配環境教育推廣,讓有興趣參與的一般民眾和企業團體,有機會去認識牠們的生活和我們的關係。圖2、鷸鴴科水鳥灘地的用餐和棲息地,需要定期維護,避免禾本科植物入侵而草地化。這塊灘地常見的鷸鴴科水鳥,有小環頸鴴、青足鷸;冬候鳥季,還會出現一些鷹斑鷸、田鷸、金斑鴴等。放眼望過去,人們會覺得這裡除了可見到的大型鳥,如黃頭 鷺、大白鷺,以及埃及聖朱鷺等,就不見這些嬌小的賓客。一塊棲地為了要讓它可以讓更多種鳥類使用,可能要有不同的棲地樣貌,比方我們在幫鷸鴴科水鳥維持一 個灘地。 圖3、泥灘地要引水避免草地化,同時增加招潮蟹可以擴建家的區域。 招潮蟹和彈塗魚都是鷸鴴科水鳥的食物來源,所以灘地上可見彈塗魚優游彈跳著,然後招潮蟹家族蓋起一根根貌似煙囪的家。不過,也希望這些食物來源不要被人類 因休閒而過渡釣走,然後鷸鴴科水鳥又競爭不了其他鳥類,最後這塊棲地牠們就不會來。但樂觀的想,至少我們透過棲地體驗和解說推廣,讓更多民眾瞭解。這群鳥 不要因此而消失了!可愛的模樣將永遠陪伴著我們。 圖4、招潮蟹蓋起一根根貌似煙囪的家。 圖5、在大家的努力下,八月份鷸鴴科水鳥灘地維護完成。若您喜歡這篇文章,希望關注五股溼地所發生的生態事,歡迎點擊以下連結:五股溼地生態工作室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uguwetland/五股溼地生態園區blog http://wugu-wetland.sow.org.tw/五股溼地生態園區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uguwetland/?fref=ts
[台北分會] 大海的事就是你的事
文/幸運草、溫郁琳,圖/荒野保護協會你是否曾經到海邊遊玩,看那海水拍打上岸的景象?看過潮漲潮退時沙灘上陷落的小孔洞?或是漂浮在海上的海藻跟著浪花拍打上岸?印象中,25年前的夏季某日,和親友到海邊玩沙戲水,依稀記得當時很放心的赤腳奔跑於沙灘上,玩的好開心。如今,帶著孩子到海邊,映入眼簾的除了大海之外,沙灘上出現無所不在的垃圾,寶特瓶蓋、玻璃碎片、塑膠杯、菸蒂、裝水果的網袋、鞭炮、烤肉架.......,讓人好擔心,回頭看年幼的孩子,他們還是很興奮,急著想衝到潮水與沙灘交接處玩沙踏浪。看著一望無際的大小垃圾碎片,與親近海岸的人們,不經思索著這些垃圾它們的來源...。我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但如果每個人都願意從源頭改變,減少使用、改變習慣、做好回收...等,或許這些垃圾會有更好的去處,而不是灘地與大海!回歸正題,面對巨量的海洋垃圾問題,絕對不是一群愛護環境的夥伴,在沙灘撿拾垃圾就可解決的。這實在是撿也撿不完!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加入監測海廢,至今(2016年)已累積逾400筆海廢數據、超過5萬人參與,清理超過127噸(等於12萬7000公斤)重的海洋廢棄物。 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淨灘垃圾的90%且以飲食相關包裝材料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恢復潔淨海洋的關鍵!所以,我們希望從源頭端開始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試著盤點今天(可能)產生的垃圾,例如一份早餐有多少塑膠垃圾?一份午餐有多少塑膠垃圾?一份點心有多少塑膠垃圾?我有自備環保筷和水壺嗎?...沉思一下,我今天好像製造不少塑膠垃圾呢!那我可以怎麼做呢?選擇友善環境的商品(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潔淨水質與零廢棄),試著改變使用習慣(減少塑膠用量、促進回收循環),加入淨灘行列!再過一個月又5天就是國際淨灘日囉!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起行動,行動就是改變,改變由你我開始!不猶豫,改變從今天做起! 讓我們及後代還有機會看到真實的、會發光的海岸線。荒野十年海洋大夢(字幕版) <---3分鐘以內的好短片~讚唷!也歡迎以友善消費來貢獻一份力,選擇「2016愛海無距 優惠組合」,支持再生寶特瓶紗製成的衣服或包包、以及18/8食用等級不鏽鋼環保水瓶。→支持愛海商品:http://goo.gl/iJ9u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