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新聞稿】古蹟關燈為哪樁?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
古蹟關燈為哪樁?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 地球一小時 關燈點亮萬物生態 全球環保盛事「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今年(2021)將在3月27日舉行,荒野保護協會邀請大家從關上不必要的燈做起,這個關燈的小動作若能擴及到全臺灣、全世界的每個人身上,便能創造岀極大的節能效益,進而邀請大家一起思考,在關燈之外還為地球做些什麼? 臺灣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以臺北北門(承恩門)周邊古蹟為主,包括臺北記憶倉庫、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北郵局及撫臺街洋樓等周邊著名古蹟也都在晚間八點半至九點半關上周邊投射燈共同響應盛事。 為鼓勵民眾關上燈走出戶外,荒野保護協會於臺北記憶倉庫戶外廣場辦理「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系列活動,現場估計參與人數達800人次。晚間八點半至九點半的關燈重頭戲,新竹、嘉義、高雄、花蓮各有街區響應「關燈一條街」,加上於線上承諾關燈的響應單位,全臺約有1300個單位於今晚關燈。其中不乏大型連鎖企業,顯示全民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及用心。根據臺電提供數據顯示,在關燈的一小時中,全臺用電減少約12.5萬度,相當每人11年的使用量。(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108年平均每人用電量為11,255.5度,平均日用電31度) 今日「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活動中的「裸裸x野市集」以友善環境、在地飲食、天然清潔、不廢創生為主,並結合環境教育的推廣及體驗活動,分享對環境永續的理念;「為自然發聲」音樂分享會,邀請金曲歌手舒米恩及新世代網紅SALU成員林子竣,透過影像及歌曲傳達對於自然的關心。舒米恩說:「 尊重生態與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希望大家節能從小事情開始做起,所有人集結起來就會是大事情。」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電能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性,但若是在電力使用上沒有節制,因而增加產電的需求,過程對環境將產生如空汙、噪音、霾害、酸雨、生物棲地受到干擾等問題。我們應該朝著生態永續目標努力,日常節能是一種經濟、環保又友善環境的方案,隨手關掉不必要的燈與電源,減少生活中不經意的浪費。」 荒野保護協會除了鼓勵民眾在3月27日地球一小時關燈外,在今年上半年度規劃一系列環境守護活動,包含36場的「打開你的夜視鏡」夜間觀察活動、11場認識氣候變遷系列講座及「土地上的微革命」線上影展,估計參與民眾可達上千人次。荒野保護協會長年致力於環境保護,期望藉由活動推廣將節約能源、減緩氣候暖化的實際做法帶入生活中,因此連續11年辦理台灣地區「地球一小時」活動,邀請民眾在生活上只要透過自身行為的小改變,就能與地球產生更深刻的連結,也邀請大家持續來做一件對地球有益的事。 臺北北門(承恩門)今年響應地球一小時,關上周邊的探照燈及館內燈光。 「濕地,我的家論壇」與現場民眾分享關於濕地生態多面向知識。 地球一小時,不插電的打擊樂團,為現場增添熱鬧氣息。 歌手舒米恩獻唱,與民眾分享對土地的感受,用歌聲溫暖現場。 許多民眾在關燈的期間走出戶外,參與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活動。
【聲明】荒野保護協會為雙連埤生態教室的使命與傳承而爭
荒野保護協會為雙連埤生態教室的使命與傳承而爭 雙連埤生態教室前身為大湖國小雙連埤分校。80年代,宜蘭縣政府為了推動環境教育,將雙連埤分校規畫為「林間學校」,期望讓宜蘭縣師生能安排每年有一個星期能進入大自然,以自然體驗代替書本學習,認識家鄉好山好水的可貴,進而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健全的人格與合群的性格。因此精神,而誕生今天的雙連埤生態教室,是台灣首創推動環境教育的公部門-宜蘭縣政府,心心念念皆是為子孫的百年遠見擘畫、宜蘭價值的紀念學校。 荒野保護協會早年透過公開招標程序有緣進駐生態教室。在編撰鄉土教材收集資料時,發現了生態教室實是宜蘭前人為後代子孫細細規畫的一所林間學校。而親身參與其中,更能深刻感受到過去縣府為子孫規劃生態教室的遠見是何等珍貴!感念於此,協會傳承著前人的教育夢想,努力帶領宜蘭子弟認識家鄉的好山好水,體會鄉土的美好與可貴,將這份使命傳承、延續下去。 協會除進行各項環境守護工作之外,也規劃多元環教課程,積極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每年邀請數百位宜蘭學生前來校外教學,體會家鄉鄉土與在地文化;在不造成環境負擔的總量管制前提下,透過環境教育讓數千位一般民眾及遊客了解雙連埤的生態人文,推廣環境意識與縣府帶領宜蘭人愛鄉愛土的努力與驕傲。與家扶中心、幸夫愛兒園、宜蘭自閉症兒童協會、慈懷園、得安家庭關懷協會等社福單位合作,讓更多父母無暇帶出遠門的孩子們,透過公益兒童營、採菜體驗、生態課程等,上來到雙連埤體驗自然之美與社會關懷的溫暖。 另外,進駐生態教室之初,即開始和在地長輩合作,改種不用除草劑、農藥的地瓜,由協會協助行銷推廣。合作成果良好後,於103年開始更進一步推動社群支持友善契作,與在地長輩、返鄉青農合作,透過協會社群夥伴的支持,長期陪伴農友轉型友善耕作,讓農友有更健康的工作方式,也讓環境更健康。 這些工作,都為延續前人的夢想而耕耘,也從參與者得到美好的回饋與認同。這美妙的工作體驗讓我們衷心感激生態教室賦予的使命。 對於生態教室的經營及管理權責上,歷年來荒野保護協會都是以公開方式向縣政府投標並合理取得經營權,在地居民事先借用開會也一直順暢無礙。經營多年確實對生態教室有極深的感情,生態教室更是宜蘭縣有價值的紀念建築,也期望在生態教育與保育的使命繼續維持,不管現在及未來都是宜蘭子弟驕傲的一所林間學校,更是最受歡迎的環境教育場域。 先前縣府連繫本會並提出建議方案,以供後續協調會議的討論方向。本會依據縣府的初步建議進行內部討論與擬定訴求,預定於3月底的協調會議時提出。但因各方誤解生態教室未來定位已確立,因此對於雙連埤生態教室的用途,協會也公開表示如下聲明: 雙連埤生態教室應該是雙連埤生態教室!不因人而異,始終一脈相承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的使命與定位,持續培養愛鄉愛土的宜蘭子弟、守護雙連埤好山好水的生態環境,傳承宜蘭前人心心念念為子孫的精神。 雙連埤生態教室空間狹小,並不適合不同單位、不同目的之同時使用。如切割成更小更複雜之空間,不論是誰進駐,可以預見持續不斷的紛爭將紛至沓來,教室空間功能將嚴重無法發揮,辜負了前人用心。期望生態教室空間維持單一功能之完整性,專心傳承生態教室之使命。(20210322) 校外教學:棲地工作假期,一起來為家鄉重要濕地復育出一份力。 校外教學:濕地生態藏寶圖課程 幫在地農友羅阿公、衛大哥推廣友善地瓜 宜蘭縣政府推動環境教育的初衷 (資料來源:陳定南教育基金會官網)
【新聞稿】你腳底下的海岸安全嗎?荒野保護協會揭露台灣安全海岸排名
你腳底下的海岸安全嗎?荒野保護協會揭露台灣安全海岸排名 炎炎夏日到海邊戲水正是國人首選的消暑行程,2020年因COVID-19影響致使全台多處濱海遊憩區遊客激增,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夏季高峰期(6-10月)至少湧入四百萬人次造訪(圖一),在逐漸興盛的國內旅遊下,隨人潮而來的還有大量食品包裝、鐵鋁罐、玻璃瓶等等被遺留在海邊,除了造成環境髒亂及生態危害外,尖銳鏽蝕的海洋廢棄物更會成為海岸上的隱蔽陷阱。 荒野保護協會將記錄海洋廢棄物數量與種類的「臺灣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增加危險海廢(針筒、魚鉤、碎玻璃、鏽蝕金屬罐)項目,計算平均每10公尺中危險海廢數量並將之分級。從幾乎沒有危險海廢的等級A,到21個以上危險海廢的等級E(圖二),做出全台海岸安全性的檢驗與排名。 2020年共245場淨灘資料,蒐集全台76個海岸數據,其中僅有3個地點得到了等級A的評比,分別是苗栗西湖濕地、花蓮太平洋公園及雲林三條崙海水浴場,民眾到這些海灘戲水消暑,甚至可以光腳在海邊奔跑。76個海岸中一半以上屬於等級B,這些沙灘多半是觀光客眾多的海水浴場或濱海公園,有賴於在地管理單位的日常維護,讓危險海廢的數量僅有1~5個,造訪時仍建議要穿上鞋子或沙灘鞋。評比等級D的海岸,如天空之鏡台東加路蘭、宜蘭烏石港、新北潮境公園、新北竹圍漁港等等熱門景點,海岸安全程度相當於成年人每走一步就會踩到一個危險物品。 本次統計危險海廢等級E的海岸高達6處,包含高雄林園中門、台中高美濕地、新北六塊厝、台南大員港、澎湖漁翁島遊客中心以及新北龍門,這幾處玻璃瓶、漁網、鐵鋁罐等廢棄物數量,平均每10公尺的距離就有26-45個以上的危險物品,更有單次活動就撿到近20個針頭、針筒的紀錄 (台灣北中南東各區海岸安全級比例圖、圖三)。近年來,海岸生態及廢棄物問題逐漸被大眾所關注,荒野保護協會首次以海廢危險性為主軸進行統計,希望藉次提醒民眾在親近海岸時也顧及自身安全,並呼籲公部門在推廣向海致敬的同時,能提供更多安全無虞的海岸供民眾做岸邊遊憩。(20210319) 圖一、2020年海岸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次統計(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 圖二、安全海岸分級表(避免分級與計算過程不便,計算後結果小數點四捨五入) 圖三、台灣北中南東海岸分級比例圖 01海邊碎玻璃的來源,通常是民眾任意拋棄酒瓶而來,破裂後成為海邊隱藏的危害因子。 02玻璃瓶與遭棄置的釣魚用具經常出現在海邊。 03釣客任意拋棄在海邊的釣鉤及釣線,除了對生物之外也為親子活動帶來威脅。 04在海邊遊玩,只要多加注意不難發現任意棄置的釣鉤與釣線。 05部分沙灘也容易撿拾到醫療用或養殖業使用的針頭,在海岸行走時宜多加注意。 06漁船任意拋棄的釣鉤與釣線。 07淨灘時也容易在海岸邊發現醫療用的針筒,但針頭已不知下落。 08養殖業常用的針筒經常出現在海岸邊,也成為危安的因子之一。 09部分海岸也發現遭棄置的高壓桶,如瓦斯桶、氧氣瓶、殺蟲劑,如銹蝕恐有洩漏或爆炸的疑慮。 10因役情導致國人大量使用口罩,也導致淨灘活動期間撿拾到大量棄置的醫療級口罩。 11因各地潮流的不同導致很多海漂垃圾集中於某些海域,行走其間宜多加注意安全。 12潮水所帶來的漂流物容易堆積在高潮線上形成一道阻隔,也阻隔了人與海洋的距離。 13海邊除了天然的廢棄物之外,最大宗的就屬漁業廢棄物及一般民生垃圾,交織成我們的海岸環境。 14許多於海邊靜謐的小路容易成為亂棄垃圾的熱點,當颱風大雨過後就進入海洋成為海漂垃圾。
【聲明】有關荒野保護協會承租宜蘭「雙連埤生態教室」相關事宜說明
近日宜蘭雙連埤生態教室因其所在土地及地上建築物(即教室)各為員山鄉公所及宜蘭縣政府所有,而有土地及建物「管用合一」的可行性討論目前仍在進行,宜蘭縣政府教育處也積極協助對話,期許未來生態教室可以在生態保育教育功能及地方使用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荒野保護協會為由具守護環境熱忱的志工組成,成員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界人士。雙連埤具有臺灣珍貴的自然景觀及生物多樣性,因此本會投入守護行動,2010年進駐雙連埤生態教室後,傳承宜蘭縣政府規劃「林間學校」的教育夢想,積極推廣宜蘭鄉土教育與環境教育。 承租雙連埤生態教室期間,除推動環境教育,也透過帶領民眾認識雙連埤濕地人文生態、深度戶外體驗、清除外來種、弱勢兒童營、與在地農友友善環境契作等方式,落實棲地守護及復育。在宜蘭縣政府教育處長期的支持下,棲地復育累積了大量成果,為縣府復育雙連埤自然生態的願景建立基礎。2019年更在全台眾多環境教育認證場域中獲選為績優單位。 在執行環境教育的工作中,生態教室發揮環境、鄉土、戶外體驗等多面向的功能,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為宜蘭囝仔留下好山好水好教育。一路走來,經常有不同身分、不同背景、不同黨派的貴人給予各種協助與支持,可見關懷環境是我們共同認同的價值。 荒野保護協會會持續站在守護的第一線,協會感謝及尊重近期各界關心雙連埤的發言,生態教室未來的功能定位仍在討論中,還請每位關心雙連埤生態及生態教室使用的夥伴,持續關心宜蘭的鄉土,守護宜蘭價值,及一脈相承的好山好水。2021/03/10
【新聞稿】米倉國小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設置圍籬,讓水鳥媽媽安心育雛
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小與荒野保護協會及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合作,在主管機關同意下於淡水河河口沙灘上試驗性的豎立起一道護生圍籬,盼藉由圍籬的設置與護生的宣導,呼籲國人在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繁殖季並宣導民眾不應於繁殖期間將四驅車駛入沙灘,以免不慎輾壓幼鳥或鳥蛋,期望大家一起讓水鳥媽媽育在雛期間能安心的照顧小寶寶。 根據調查每年3-7月常有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高翹鴴、小燕鷗(保育類)、燕鴴(保育類)等水鳥在海岸沙灘地形進行繁殖或過境停歇,以東方環頸鴴為例,由於沙灘提供了寛廣的視野避免遭受天敵輕易的捕食,因此配對後的親鳥通常直接在沙地上下蛋育雛,也因為沙灘上沒有遮避物,豔陽下為了確保鳥蛋能正常孵化,親鳥必須經常將羽毛沾水後幫鳥蛋降溫,而如有民眾或動物過於靠近時,親鳥為了保護鳥蛋或幼雛,常捨身以「擬傷行為」試圖引開入侵者,由此可知親鳥育雛的辛勞。 其實自2005年起,荒野與新北市政府已進行多年的淨灘宣導,期望民眾在愛海的同時也應考量生物的需求,於沙灘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的繁殖期間(北部4至6月、南部3至5月),期望藉由這樣的宣導與規範,讓民眾清楚愛護環境之餘也要體貼與關注其他生物的需求。而根據每年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調查區域東方環頸鴴的巢位穩定於250多巢以上,顯示常年的宣導有一定的成效。但宣導至今仍有許多民眾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干擾水鳥育雛,甚至將四輪傳動車馳騁於沙灘上,迫使親鳥必須經常離巢致使繁殖率下降,加上巢位隱密度高、鳥蛋及幼雛亦具有良好的保護色,因此極有可能於人們善意的淨灘活動或休閒活動之下,直接遭受到無意的傷害。 為此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經多次評估與會勘後,同意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與在地團體攜手於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內辦理「試驗性的圈護作業」,盼藉由在地師生與志工的雙手守護在地的生態,如成效不錯將擴大辦理。 本次活動中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配戴好手套與工具、神采奕奕地領取木樁前往沙灘上,依荒野志工指定的位置將木樁固定於沙地上、再綁上棉繩形成圍籬,隨後學生們再將自行繪製的布條繫在圍籬上,提醒大家多多注意不要任意干擾。 事實上只要有適合水鳥繁殖的環境,即使是狹小的沙灘都可能使用,民眾於夏季親水活動如聽見水鳥警戒的叫聲時請留心腳步,更不要為了貪圖方便或刺激將四輪傳動車於沙灘上取樂,請留給這些水鳥們一個安心繁衍的空間與機會。如欲辦理淨灘活動,建議可將地點轉移至岩岸地區或調整為淨溪及淨山,藉以降低水鳥在繁殖期間的人為干擾。讓我們在付出行動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多留一點心思一起關懷沙灘上的其他生物。2021/03/09 米倉國小學生親筆寫下對大家的呼籲 簡易式圍籬提醒大家育雛期間,千萬不要將四驅車駛入沙灘地區 學生依現場需求與指示,每個人親手立起數根木樁,也宣示守護在地生態的心意 大家體驗第一次親手拿鎚子固定木樁的工作、也第一次為了生物的生存權力發聲 學生將木樁固定與繫上棉繩 完成立樁與圍繩的同學開始將勸說標語繫於簡易圍籬上 同學們親手製作完成的簡易圍籬 水鳥繁殖期間很容易受到干擾,如果水鳥們會說話,會許將如勸說標語那般大聲要求人們不要任意干擾 面對海邊的氣候,使用簡易圍籬較易維護,當繁殖季結束之後也較容易全數撤離 入口端設置告示牌,提醒大家於繁殖期間不要任意干擾水鳥育雛
【聯合聲明】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荒野保護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聯合聲明
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荒野保護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聯合聲明 關於媒體報導環團與陳吉仲主委見面溝通一事,因為會議選定時間太過急迫,無法在足夠時間內邀約相關人員、團體參與討論,擬將此次會議暫緩,再找合適時間辦理。 只要是對於守護藻礁有益的事,環團就會持續努力與溝通,不會放棄。 藻礁公投案,環團會更積極合作,也會做更好的分工。守護環境的初心,不會改變。 2021/03/07
02/21-02/23 專職訓各分會暫停服務
????荒野公告???? 2/21(日)-2/23(二) 我們員工訓練去 各分會及總會將會暫停服務唷!! 若有任何需求 或服務,請提早與各分會聯絡,或是留下您的需求與聯絡方式,待專職訓後,會再回覆!
【新聞稿】123藻礁自由日 主播大集合 齊力救藻礁
為搶救7600年稀有生態「粉紅大潭藻礁」,25位老中青三代主播齊聚大安森林公園,號召民眾挺身公投連署。史上首例電視主播大集合,讓冷僻的公投議題,成為注目的焦點。 除了還在螢光幕前的錢怡君、張齡予、韓佩穎、秦綾謙等人外,許多久未露面的媒體人,包括85歲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前東森新聞雲副董馬詠睿、吳中純、張旭嵐、吳恩文、拉娃谷幸、朱國珍、齊怡、蘇莉婷、王薇、丁雯靜、江宜汾、劉靜文、黃洛婷等人,也都熱心響應。 不論在役或退役,這些平時散居社會各地的中堅份子,都因一份社會責任感,披上戰袍站在第一線,呼籲大家一起守護生態。 由於疫情不明,記者會直到前一天還在猶豫是否續辦,但這些人好不容易騰出時間湊在一起,加上公園寬闊的戶外場地,主辦單位幾經討論,決定以高規格防疫措施如期舉行,熱心公益的主播們:周艾齊遠從台中北上、張宜真和黃靜蓉特地從新竹,至於蔡依臻則是從基隆趕來。 把這些人兜在一起的前東森主播鄭怡華,是去年才加入荒野協會的志工,她坦承也是最近才知道什麼是「藻礁」。因為連署進度告急,她私下探問身邊的主播朋友,能否出面幫忙號召,沒想到一個拉一個,竟拉出這麼多新聞工作者一起參與。 配合這難得的重聚,記者會是以「仿現場連線」的方式進行,在電視新聞淺白而生動包裝下,讓民眾抓住連署重點,並付諸行動。全台最大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也出動上百名親子團員前往聲援,他們拿著「珍愛藻礁」的大旗和訴求書,兵分五路從各地遊行至會場。許多幼稚園和小學低年級孩子,沿途高喊「請救救藻礁」,那天真而稚嫰的聲音,令人感受到我們為下一代守護千年藻礁的迫切性。 整個活動的最高潮,莫過於所有主播一一牽著孩子們上台,掛上「希望果」為粉紅藻礁祝福的時刻,這個象徵世代傳承的橋段,是整個活動的主要訴求;爾後在主播群溫馨的合唱歌聲中,為記者會畫下圓滿的句點。 剛獲得第四屆堉璘台灣奉獻獎的荒野保護協會表示,打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便在全台各地展開宣導行動,無奈許多人對粉紅藻礁仍感到陌生,使得連署一度遇到瓶頸,如今能有這麼多主播齊心參與,無疑為公投連署注入一劑強心劑。 位於大潭海岸的藻礁,在齊柏林《看見台灣》的鏡頭下,呈現鮮豔的粉紅色,這個全球獨一無二的稀有景觀,是大自然7600年才形成的曠世鉅作。由於藻類造礁過程緩慢,平均10年才長高1公分,比起年增1公分的珊瑚礁,更顯珍貴。這裏被全球最知名的海洋保育團體「藍色任務」,評定為東亞地區首個「希望熱點」,同時也是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棲息地,及50隻台灣白海豚的覓食區,這裏更發現了19種前所未見的新生物。 然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計畫,將嚴重危害這裏的生態環境。為促使接收站遷離,全省76個環保團體串連起來,發動公投連署的行動,希望能在3月16日之前,將35萬份連署書送交中選會,以取得8月28日公投的門票,創下台灣史上首例生態保育的公投案。 連署告急,請大家跟著主播群的腳步,幫忙催票。守護台灣、守護下一代、我們需要您!! 附錄: 連署書下戴 主播群語錄 丁雯靜(前中天電視長天傳播總經理) 『如果我們是海洋之國,藻礁是海洋之國裡孕育生命的搖籃。沒了搖籃,沒了魚群,海洋滅了,國還會在?』 王薇(前華視主播)『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 平秀琳(東森主持人)『搶救藻礁,延續台灣7600年來美麗的風景線』 江宜汾(前中視主播)『留給後代永續台灣,關心生態責無旁貸』 朱國珍(前華視主播)『珍愛藻礁』 李富城(資深氣象主播)『生態一被破壞,就再也無法回頭』 李健光(前東森主播)『保護藻礁 愛護生態 人人有責』 吳恩文(資深媒體人)『2021你也許會做上萬個決定,但哪個決定會在100年後,仍然被記得?』 吳中純(敏實集團行政副總)『珍惜藻礁、真愛台灣 ,為孩子留下千載難逢的美麗海洋』 拉娃谷倖(前TVBS主播) 『守護藻礁!許下一代多元的生態的環境』 周艾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留給下一代最珍貴的寶藏』 馬詠睿(前Ettoday東森雲副董)『讓我們用行動守護環境、守護下一代』 唐一寧(紀錄片製作人)『讓我們的心因藻礁的存在,變得更美!』 秦綾謙(TVBS主播)『10年累積1公分的美麗,人類1秒鐘就能破壞殆盡,藻礁生存戰需要你!』 張旭嵐(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守護藻礁珍愛台灣,讓我們一起愛家愛地球』 張齡予(三立主播)『藻礁永存,我們會找到經濟與環境永續的解方』 張宜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執行長)『珍愛藻礁、留住美麗、保育環境』 黃靜蓉(交通大學副教授)『讓我們細心保育台灣的自然生態』 黃洛婷(前年代主播)『保護大潭藻礁留給下一代美好的希望,人人有責』 齊怡(紀錄片導演) 『她是先我們而到的島嶼原住民,讓我們用最大力量捍衛她的生存和美麗』 錢怡君(TVBS主持人)『7600年的等待,不要毁在我們這一代。珍愛藻礁』 蔡依臻(東森主播)『願藻礁的美,能被留下;自然生態,能被守護』 劉靜文(前鳳凰衛視主播)『一人一分力,守護藻礁,珍愛家園』 鄭怡華(前東森主播)『天地有愛、人間有情、願我們為下一代凝聚所有的美好』 韓佩穎(東森主播) 『 搶救藻礁,多一份守護,多一份力量!』 蘇莉婷(前中天主播)『用心守護,還給藻礁一個家』 【自由時報】盼成史上首例生態保育公投案 搶救藻礁拚連署35萬份 【ETtodat新聞雲】搶救大潭藻礁拼公投 老中青三代主播現身號召連署35萬份
【新聞稿】你的加減新生活 為萬物棲地留下好生活
荒野保護協會首次與統一超商合作,今年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展開募款活動,募款所得將全數支持荒野保護協會進行『「集眾力 護棲地」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專案計畫,可於7-ELEVEN門市零錢捐、ibon便利生活站以具體公益捐款行動,便利關心環境。 今年荒野保護協會規劃年度『「集眾力 護棲地」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專案,計畫於全台各地推動多元環境教育計畫,除提供民眾參與自然生態保育的管道,此次更與7-ELEVEN合作推出超過百場【7-ELEVEN生態教室活動】,讓您在7-ELEVEN就能探險生態之美,讓生態教育走進您的生活。也規劃環境志工培訓課程、建置生態調查資料庫等工作項目,以達到「永續山林、生態城市」的環境守護目標。也期望能藉由與7-ELEVEN門市零錢捐合作,集眾人之力一同支持「生態城市」、「永續山林」、「公民電廠」等三大環境計畫,一起關注台灣山林與城市中的綠地,給大地一個喘息的機會。 荒野保護協會於1995年成立,以關懷台灣為出發點,放眼世界,致力以全民參與方式,透過自然教育、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投入環境議題、社區生根、拓展志工組織,來推動台灣及全球荒野保護的工作,為保護台灣環境做出貢獻。2021年提出「集眾力 護棲地」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專案,針對「生態城市」的部分,有鑑於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均綠地至少需要9平方公尺,經評估可從增加公園綠地面積與改善公園綠地品質著手、而改善綠地品質則是最直接、有效益的方式,因此荒野將「公園生態化」優先列為推動的策略,將於全國各地帶領民眾換一個角度來認識公園,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讓生活更親近土地。 「永續山林」則優先針對溪流進行長期現況監測調查。台灣溪流生態豐富,近年來各地以治山防洪及維護居民生計財產的名義大肆進行野溪整治,卻忽略現場實際及生態需求進行規劃設計,使得都市邊緣至郊山溪谷之間,原本生態豐富的天然溪流因水泥化,導致山林失去水資源調節功能,原本的生態也破壞殆盡。荒野將為此進行長期現況監測,並將所得數據資料提供各地主管機關,要求先進行環境檢核完成現場實際需求的盤點,再依實際需求進行治山防洪工程。 近年來再生能源的議題逐漸受到國人的矚目,2014年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共同推行的國際倡議行動「RE100」,加入該計畫也成為各大型企業支持能源再生的重大指標。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9年統計台灣再生能源佔所有能源的5.56%,其中太陽能光電僅佔1.46%。然而近年在發展再生能源同時,太陽光電設置應避免選址不當對環境造成破壞,應優先以「屋頂型太陽能」為主要推動目標,並邀請民眾一起參與,荒野將於今年進行一座公民電廠的設立,建立可持續20年的環境守護及社會公益指標性效益。 荒野保護協會誠摯的邀請所有關心台灣環境與永續未來的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多元的環境教育與棲地工作方式進行環境的守護,即日起到7-ELEVEN投下零錢為愛地球付出小小心意,讓捐贈的每一塊錢,做為支持永續環境的實質付出,一起為台灣努力!
【新聞稿】來自於兩萬志工的無私奉獻 荒野保護協會獲第四屆堉璘台灣奉獻獎肯定
今年創會滿25年的環境保護團體「荒野保護協會」,30日獲得第四屆堉璘台灣奉獻獎肯定。由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所成立的台灣奉獻獎,自2015年起舉辦至今已進入第四屆,有別於前三屆得主皆是以個人身份獲得,今年首次頒發給以團體為單位報名的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在本次獎項申請時,提出未來五年之間即將推動的三項環境守護計畫,包含「永續山林」、「無塑海洋」、「生態城市」守護計畫,希望藉由環境教育、棲地守護行動、倡議行銷行動、民眾議題關注宣導、法令調研等方式,推動生態永續的具體執行。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代表領獎時特別提到:荒野能獲得奉獻獎的肯定,是倚賴志工夥伴們為環境教育所投入的心力,以及充滿著對土地及對人的愛,我們以螞蟻雄兵方式,展現對環境無私的奉獻,成為環境保護工作上默默付出的英雄。 第四屆堉璘台灣奉獻獎於12/30在新北市淡水美麗新淡海影城舉行頒獎典禮,主辦單位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表示,荒野保護協會每位志工看似微小平凡卻偉大的日常行動,跨世代影響全台男女老少一起愛護環境,充分展現人人都可無私奉獻的渲染力,以及深遠流長的影響力。執行長林鴻南表示:荒野保護協會走過25年,從開創初期,到現今約2萬志工的自願投入,牽動跨世代,甚至全台人民對台灣土地的愛,寫下近乎奇蹟的動人篇章。 今年因疫情影響,許多公益組織面臨極大考驗,今年奉獻獎共有117件個人和團體參與報名。荒野保護協會因擁有永續發展的資源多元化策略,並於25年前便開始用行動耕耘,從對土地的愛出發,逐漸影響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廣大志工群,接力走進自然,透過自然教育、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投入環境議題、社區生根對等來對台灣土地做奉獻,持續創造跨世代公民運動的能量,因此得已獲得肯定於此屆奉獻獎脫穎而出。 【關於堉璘台灣奉獻獎】 宏泰企業機構創辦人林堉璘先生深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企業家回饋社會最誠摯的心意,自2015年起陸續設立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並設立堉璘台灣奉獻獎,期許找到「致力解決台灣社會問題、默默推動台灣進步」的傑出奉獻者,彰顯他們的人格特質,帶來正面向上的力量,成為樹立典範、推動台灣進步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