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是溫室氣體減量或保障排放?

2015-06-17

報導媒體:民報專欄 文/詹順貴 2005年行政院既已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10年來歷經3次一讀,卻始終難出委員會。如此結果,並不意外。日前(2015年6月15日)終於通過。但同時聽聞此三讀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溫減法),其草案於本會期最後協商階段,竟連經濟部與中華民國工業總會(以下簡稱工總)都積極遊說立法委員盡快通過,則感到非常訝異,究竟是此二單位決定洗心革面,積極捍衛人民生活環境品質?抑或新版溫減法草案不僅是無牙老虎,甚至根本反向保障既有溫室氣體排放源所擁有排放量的排放權或交易權? 於是,好奇找來2015年6月5日、6月11日及6月12日下午等協商結論版研讀,發現草案內容除第4條明確宣示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需降為2005年排放量的50%外(但其實同條第2項也賦予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適時調整此目標的權利,此時僅需送行政院核定即可,立法院再難直接置喙),其餘可能對溫室氣體排放源具體課以減量義務與減量期程、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部分,則幾乎不是宣示性規定,便是另外授權中央主管機關環保署需會同以經濟部為主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其中部分尚需報請行政院核定請參附表:溫減法架構表)。難怪握有會同訂定這隻尚方寶劍的經濟部與擁有強大遊說、影響能力的工總,會「樂觀其成」。 但對於既有排放源的排放量,乃採「免費核配」(第5條第3項第2款),雖然該條文表面上規定管理原則應逐步從「免費核配」到「配售方式」規劃,原本未在6月5日的協商結論條文內直接實施配售的期程、比例與方式,可以預期未來要改採有償核配的機會將微乎其微。所幸6月12日的最後協商版本調整為核配額中屬有償配售的比例,應於階段管制目標內明定,並應分階段增加至百分之一百。較符合公平正義又不失給予政府彈性因應世界情勢。 但第21條第2項,自始至終給予事業事先透過機制與成效不明之先期專案等方式取得超過其核配額度的排放量,豈非溫減法未上路即先開啟提高增量排放之巧門?且減量抵換與交易制度,原本以完全容許境外抵換或交易取得,但試想除靠國際認證之查驗機構查驗認證外,政府機關如何稽查? 何況,溫減法立法過程,老是舉歐盟為例,但除上述查驗問題外,歐洲目前大致屬空氣潔淨國家,鼓勵企業協助境外溫室氣體減量以取得抵換交易權,固無不妥,但台灣目前仍屬空氣污染嚴重以及每人溫室氣體平均排放量高的國家,自己境內既已亟需減量,豈應於溫減法實施之初,即容許境外抵換、交易取得?後來,6月11日以後的協商結論雖然加入:「應以國內為優先」,但仍為德不卒。 原本最令人擔心的是,附帶決議「於本法施行時,同步廢止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及全氟化碳等溫室氣體為空氣污染物之公告」,如前所述,溫減法實施之後,尚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執行實質減量,卻立即要求環保署立即公告廢止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及全氟化碳等溫室氣體為空氣污染物,讓這些空氣污染排放源可以不在受空氣污染防治法之管制,又無需立即減量,即使未來需為減量,從外國(尤其對岸中國)交易取得之排放量用以抵換,根本難以查稽,難怪工總對於此次溫減法立法樂觀其成。最後版本雖改為10年後才廢止上述公告,但依台灣政經國情,相信10年之溫室氣體減量,仍極為有限,未附加條件即貿然全部廢止,仍不恰當。 其他比較細節性問題不談,我們必須清楚,之所以要立溫減法,是我國有此實際需要,而非要僅是要向國際社會交代。所以,捫心自問,台灣目前空氣污染問題嚴不嚴重?如果答案是肯定,再進一步釐清是哪些污染物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該如何規定具體期程並對症下藥地立法要求改善?誠如此次溫減法協商過程中努力捍衛有償核配原則與不同意境外抵換的林淑芬立委所言,台灣目前以細懸浮微粒為主的空氣污染嚴重,於推動溫減法立法的同時,應該同步修訂空氣污染防治法,直接立法明訂期程課以污染排放源減量義務,並落實區域總量管制(跨行政區域治理模式轉型)與超額減量交易抵換。 可惜立法院捨此正本清源之道,將已公告為空氣污染物的上述6種溫室氣體,獨立出來制訂一部可以預期宣示多於實質的溫減法,並於10年後廢止此6種溫室氣體為空氣污染物。筆者仍必須直白地說,此次立法,算不上成功!   媒體報導: 溫室氣體減量法3讀 台灣邁入減碳時代(中時電子報) 立院三讀 訂溫室氣體減量總目標(中央通訊社) 三讀通過!未登錄足額溫室氣體排放額度 開罰3倍(自由時報) 溫減法審查 綠委擋圖利條款(台灣立報)

關西山坡保育區恐不保 亞泥開採石灰石闖環評

2015-06-16

關西山坡保育區恐不保 亞泥開採石灰石闖環評 文、圖/張訓竹、海茄苳 影片連結:https://www.peopo.org/news/277531 1997年鑒於水泥工業造成嚴重汙染破壞,政府決定將台灣西部所有石灰石礦區均保留不再開採。但在台灣水泥生產過剩的狀況下,2013年經濟部仍解禁關西石灰石保留區,因此亞洲水泥及玉山礦業陸續提出申請重新採礦。 5月22日環保署官員、支持此案的關西鎮民代表會主席、要求回饋金的居民、擔憂家園會成為下一個小林村的自救會成員及關心此案環保團體等進行現場勘查,站在已停止運作老舊礦區現場,不免有時空錯亂之感;開發單位表示此礦區預計開採15年,採小區域開挖範圍控制在每區2公頃以下,於開挖後立即進行植生綠化工作;但現場觸目所及仍是數十年前採礦留下之鑿痕,樹木植栽卻不復見,可見生態並未如預期般回復。 目前由於西部石灰原料不足,所以亞泥橫山廠一年只能生產3個月,每年虧損數千萬當中,雖然開發單位表示橫山廠以內銷為主,但過去記錄顯示台灣的水泥大部分仍是外銷獲利。台灣的未來需要的是什麼產業?水泥產業是典型的自然資源非永消耗,開挖多少土地就減少多少土地;若開採只是為一個15年後還是會虧損的老廠,為何不將我們珍貴的國土留給後代子孫 ?  6月4日於環保署進行亞洲水泥在新竹縣關西鎮的石灰開採案首次環評會議,關西鎮除亞洲水泥外,還有另外二案;因此專案小組決議退回補件再審,並要求開發單位,三案合併環評。 亞洲水泥關西礦區5月22日進行現勘,荒野新竹分會派,訊竹、翠琴及海茄苳前往參加。 現場有民意代表表達歡迎亞泥採礦 也有金山里居民憂心恐造成第二個小林村   亞洲水泥二十幾年前的棄石堆積金山里附近山丘,造成居民擋土牆龜裂錯動。   亞泥一在強調開採後會做好植被復育,但我們看到二十幾年前被開採區域至今仍然裸露。 延伸閱讀:http://takaohillas.pixnet.net/blog/post/212985074 媒體報導:https://www.sow.org.tw/info/news/20150604/3811

海洋新氣象 海洋保育署三讀通過

2015-06-16

海洋保育署組織法三讀通過 荒野保護協會從2011年發起海洋部連署、2012再次連署、2015與環團等單位共同推動海洋保育署連署,訴求政府能更重視台灣整體海洋保育,終於在今天(2015/6/16)上午由立法院傳來消息,三讀通過數個海洋的相關法規,確定未來的行政院二級機關「海洋委員會」將下轄「海洋保育署」,專責處理台灣海洋保育的重要工作。 掛牌上路前的挑戰 過去台灣的海洋、海岸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資源保育工作過去分別散落在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經濟魚種)、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野生動物)、行政院環保署(海洋汙染)、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海岸管理)與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部分海域遊憩)等單位,且絕非該機關之主要任務。在產業權益第一、陸域議題優先等思維下,難以推動以「年年有餘/魚」考量的永續保育政策。 聯合國已經警告本世紀的全球經濟魚群將崩潰,海洋生態系統亦面臨多重威脅,當物種稀少為貴,貴重之物勢必不能再視為無主財產。從海洋資源珍貴有限且破壞後不易回復的角度來看,「海洋保育署」是下一世代台灣人最需要的海洋保育專責機關,我們期待海洋保育署能匯聚上述單位執掌海洋保育之人才,一起在「海洋保育署」的招牌下攜手合作,逐步解決目前台灣海洋面臨的漁業過度捕撈、珍貴物種瀕臨滅絕、海岸過度開發、海洋廢棄物汙染等無解難題,用環境永續的思維來規劃中央政策。 掛牌海保署 = 海洋保育成功? 我們相信新招牌並不能代表海洋保育大功告成,也預料未來海保署需要花費相當的磨合期與其他單位釐清位階與權責,避免管轄權競合。但若我們眼光放遠,可以試著從立國百年來的「環境保護專責機關」的發展脈絡發現,中央機關每換一次招牌都可能換新血與換腦袋,未來「行政院環境資源部」的招牌下,「核心價值、政策思維、組織位階、專業人事任用」,肯定與原始的「內政部衛生司」或「經濟部工業局第七組」有根本的差異。 每個陸地上的台灣人隨時都在享受海洋資源,從每一口新鮮氧氣、每一盤美味海產、每一片淨白沙灘到每一幅壯闊海景,我們也應該勇敢承擔守護與傳遞這份珍貴資產給下一代的責任。海洋保育不是單一中央機關與特定利益人士的責任,而是全民的責任,這是當台灣史上第一個有「保育」兩字的中央三級機關掛牌時,我們應給自己的期許。   【新聞稿】 海洋新氣象 海洋保育署三讀通過 立法院於6月16日會期最後一天,三讀通過了政府組織改造中的「海洋四法」,包含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海洋研究院。終於為台灣的海洋保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正式邁入「海洋國家」之林。這次立法成功,除了民間團體通力合作外,也要感謝立委邱文彥、立委田秋堇與其他多名立委長期不懈的關注、努力與協商,還有多位學者勇敢發聲,才能有今天海洋四法同時通過的成果。 從2011年初便為「海洋保育」進入政府組織而奔走的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表示,這是政府組織改造中,唯一全新出現的機關,象徵著21世紀人類的新課題-環境永續。海洋保育署除了解決海洋事務過去幾十年來多頭馬車的問題,更將「海洋保育」觀念帶入政府,未來政府可以專心專業的規劃、執行、巡護海洋生態與永續管理的工作了。 在協會平台上發動連署與民意調查的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指出,這次海洋保育署能在組改列車中擠上末班車,要感謝民眾的熱烈連署與關注,這現象表示海洋保育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與關心,海洋保育署是很重要的回應。 在立法院不斷傳遞即時訊息、使海洋保育署能一次次趕上協商機會的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陳秉亨表示,白海豚的保育過程中,最能感受政府主管機關多頭馬車的困境,期待未來海洋保育署能扮演強而有力的整合角色,真正保護台灣的海洋生態環境與珍貴的海洋生物。 長期透過世界海洋日向民眾推廣海洋保育的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說,政府的海洋保育工作與民間的海洋環境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海洋保育署的設立有助於深化愛海的文化,這是今年世界海洋日遲來的禮物。 根據黨團協商,海洋委員會成立後,將立刻組成海洋保育署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的籌備處,將於12個月內整合移撥事宜、正式成立。   新聞聯絡人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祕書長 陳瑞賓 0988670350 荒野保護協會   理事長 賴榮孝 0922823699 媽祖魚保育聯盟  理事長 陳秉亨 0920563724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理事長 林愛龍 0911711733   媒體報導 海洋4法三讀通過 台灣海洋保育邁入新紀元 立院三讀 設海洋委員會專責海洋事務

嘉市首波空污防護講師培訓營 盼讓校校都有種子教師

2015-06-14

報導媒體:台灣好新聞報 繼5月全國首創辦理兩場「空污防護講師培訓營」,成功培訓來自各地76位種子教師後,嘉義市衛生局及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6月針對全市國中小、幼兒園校方老師、護理師、衛生組長、甚至園長、校長等,推出「空污防護講師培訓營-學校組」,吸引近70人報名。 12日培訓營於市府8樓會議室登場,所有學員披上嘉義市空污防護講師紅背帶,宣示「空污防護、健康守護!」市長涂醒哲勉勵大家成為「對抗空污」尖兵,一起讓嘉義市成為真正空氣乾淨的城市。 「美化數據、把頭栽在沙堆裡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涂市長表示,嘉義市空氣品質倒數第一,正視空污危害是改善空氣品質的關鍵第一步。上任後雖全國首創「成立空污防制委員會」、「以美國高規格標準在國中小懸掛空污旗」等措施,6月6日中南部環保團體大串聯,更號召嘉義、彰化、雲林、台南、高雄等地數百人集結「空污走 健康來」遊行,但對抗空氣汙染,必須有更嚴格的標準與更積極的行動。 涂市長指出,掛上空污旗不會讓空氣變得更乾淨,但是能提醒民眾注意空氣品質,做好自我保護。兒童是空污危害的敏感族群,希望所有防護講師發揮為人師表及健康照護能力,回校立即行動推廣,為孩童與家長注入空污健康防護知識,落實防護行動,培養更多健康自主管理與空污防護防制小尖兵。 為了改善空氣品質,市府推出多項空氣汙染防治政策,包含為柴油車加裝濾煙器,積極發展e-bike、公車系統等綠色大眾運輸及自行車道等。期望今日防護講師培訓,能「化宣導為行動」,讓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一起面對問題,重現在嘉義市就能看到畫家陳澄波所見的玉山積雪景象。 課程理論實用兼具,除邀請嘉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理事長余尚儒講述「PM2.5介紹與健康危害」及總幹事劉懿德提供「空污健康防護與經驗分享」,並邀請嘉大附小學務主任沈桂枝進行「校園及社區宣導經驗分享」,且由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副會長許愫真進行實務演練。 衛生局表示,學員們完成訓練及學習評量者將授予認證書。未來將每月辦理「空污防護講師培訓營」,7月社區組預定邀請各里里長、里幹事、志工等報名培訓。衛生局並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空污問題,可電洽衛生局05-2341906。

荒野保護協會榮獲「第六屆SEE生態獎」肯定

2015-06-12

     報導出處:中國財富 第六屆「SEE生態獎」由SEE和中城投資聯合主辦,主題是「全民給綠,創享未來」,經過探訪及最終評選後,最終10名獲獎者新鮮出爐! 獲獎者名單: 劉業勇 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理局護林員 陳傑 新京報攝影記者 趙治海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總農藝師、穀子研究所所長 柴靜 獨立調查記者,前央視主持人 荒野保護協會 自然之友法律與政策宣導部門 劉湘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污染受害者幫助中心(CLAPV)訴訟部部長, 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 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 山東環保廳宣教中心 貴州省劍河縣南哨鄉老寨村老寨鵝掌楸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 獲獎者: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是一個由大眾自發組成的環境保護團體。自1995 年成立以來, 透過「環境教育、棲地保育、守護行動」,推動臺灣及全球荒野保護的工作,為我們及下一代締造美好的自然環境。 獲獎理由:一群對自然充滿了本能的興趣和情感的人,在臺灣成功推動了環境教育和公眾參與保護地管理,更用十餘年的時間,在大陸一代代的青年中播下了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種子」。多年後,這些青年,為人父、為人母、做環保、做公益,將對自然的愛昇華成了改變中國大地的力量。   報導出處:SEE官方微博 第五位獲獎者是荒野保護協會。一群普通人在台灣推動了環境教育和公眾參与保護地管理,更用十年的時間,在大陸的青年中播下了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種子」。他們表示:「每個人對環境都有責任,不分地域。我們希望能把在野外的感動傳遞給大家,一起努力。」 #給綠生態獎 #荒野保護協會:讓公眾看見自然的力量   上台領獎的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李建安還收到了一份驚喜——大陸年輕的環保者賴芸、費曉靜、劉毅錄製的獲獎祝福語,他們都從學生時代就受益於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啟蒙教育,現在都在從事不同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還來到了現場對荒野表示感謝。   報導出處:中國公益時報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2015第六屆SEE生態獎的獎盃頒給了十位元組織和個人。他們當中有你熟識的知名人士,有一線環保人和埋頭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也有我們的記者同行。來看看他們都是誰。 說到最近影響最大的環保人士,柴靜以一部轟動網路的《穹頂之下》當之無愧。她用老百姓都能看懂的方式,呈現了空氣污染的前前後後,激發了公眾對於環境問題的認識與參與,無疑也給政府帶來了壓力。 獲獎者中還有另一位媒體人,新京報首席記者陳傑。2014年陳傑辭去攝影部主編,背起相機回到一線,隨後,他的一系列重大環境事件報導:《沙漠之殤》《鄂爾多斯:萬餘珍禽離奇死亡》等,成為社會熱點,也使多家大型污染企業被迫整改。 護林員可能是一個寂寞也有趣的職業,雲南哀牢山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理局護林員劉業勇,在無量山中守護了13年,對山中每一群長臂猿的叫聲、行為特徵都瞭若指掌,是科學家們在大山裡的觸角,並帶村民們成立巡山護猿隊伍,讓長臂猿的天籟之聲不成絕響。 趙治海被稱為北方的袁隆平,將高產抗旱的雜交穀子研製、落地、推廣,改善了荒漠地區農業結構,使農村生計與地下水保護得以同時實現。 公眾是環保的最重要力量,民眾自發組織的環保機構以更廣泛的動員,更專業的方式守護自然。荒野保護協會,至今在臺灣發展了68個棲地守護點,他們引導了「自然啟蒙運動」,影響了一代青年人的環保理念,並孕育和陪伴了海峽兩岸眾多優秀環保主義者的成長。

為下一代前進 反中科擴廠大遊行

2015-06-11

報導媒體:PeoPo 公民新聞 五月二十四日,梅雨季帶著豐沛的雨量,毫不留情的澆在台中市最熱鬧的七期區段。台中市著名的觀光公園秋紅谷聚集著一群為保護台中生態的群眾,向台中市政府高喊「反對中科擴廠、搶救大肚山森林」。除了二十多個中部公民環保團體、生態團體,也有許多家長帶著小孩穿著雨衣,不畏滂沱大雨的高舉標語,自秋紅谷集合沿著台灣大道向台中市政府前進。 立即停工 保護森林 「大肚深呼吸,空氣更清新」環團與主婦聯盟豎起標語,呼籲台中市政府能正視大肚山森林。並強調台中市的空氣汙染已經造成嚴重影響,台中市區域內已經有火力發電與中龍鋼鐵等汙染源,此次台積電擴廠更增加火力發電廠11%以上的碳排放量,相當於一年四百四十萬噸的排碳量,擴廠更會讓台積電每天生產近55噸的有毒廢棄物。再加上此次環評仍留有爭議,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副教授楊國禎表示:「以2004年的衛星影像充當2012年的,他們說這不是森林,沒有那麽多樹,欺騙不知實情的人,誤導環評委員以為這沒什麼樹,明顯環評造假。另外,3平方公里的調查範圍,只調查了500平方公尺,嚴重違背環評規範,也調查不實。」 許多專家學者在多年以前就已經表示中科許多不當的開發案,許多工業閒置用地不用,卻不斷開發綠地。荒野保護協會也舉出大肚山森林是週邊區域難得的生態跳島,中科管理局在彰化二林與台南科學園區皆仍有閒置用地,卻偏偏要選在大肚山具有完整生態的森林綠地進行開發。台積電為了要複製N28晶圓廠的成功經驗而要進行擴廠,難道只是為了要連接廠區這麼簡單的原因,即要影響豐富的大肚山彈藥庫森林。台中市的密集開發已經徹底影響到各項環境汙染,若忽視此次對大肚山生態的危機,將讓八年台中節能減碳所達到的成效一次化為烏有。 空汙退散 媽媽心安 此次活動除了有主婦聯盟的參與之外,有不少父母帶著小孩冒雨來參加。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執行委員許心欣表示:「現在台中的空氣就糟透了,我們怎能在中火還沒改善前,再讓中科擴廠?」高科技高污染的晶圓廠一旦動工,大肚山最後一片森林將消失,開始營運量產後,每天排出大量的空水廢毒,讓台中的環境品質每況愈下,台中的空氣品質呈現空前惡劣的狀態!重視孩子和家人健康的媽媽們更無法再坐視工業污染台中,為自己和下一代的生存權站出來護樹反空污! 此次遊行中環保團體、護樹聯盟、主婦聯盟、各學校社團或公民團體高舉各式不同的標語,也在醒目地標惠中橋掛上大布條,寫著「中科擴廠爆增58%有害事業廢棄物」、「擴廠用電增加11%火力發電空污」、「中科造成居民體內有七種重金屬」與「鄰近中科民眾體內砷濃度最高」等標語。每一張斗大的字都是為了要守護台中難得的綠肺,呼籲台中市政府與台積電與人民站再一起,想想未來孩子們所需要的,並讓這些一起上街的子女將來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擁有他們應得的生活環境。

世界海洋日 守護海洋刻不容緩

2015-06-09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週末生活版 小改變,守護我們的海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 中研院:過度捕撈 40年後恐吃不到海鮮 昨天是世界海洋日,但海鮮該如何吃得「永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與海科館助理廖運志修訂第三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國人多吃吳郭魚、虱目魚,但將「隆頭鸚哥」、「龍王鯛」(即蘇眉魚)與「鰻魚」增列入「避免食用」魚種,建議少吃黑鮪魚和豆腐鯊,也別吃色彩鮮豔的珊瑚礁魚類。 建議吃植物性餌料養殖魚 邵廣昭表示,「過度捕撈」是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凶手,再不採取行動,四十年後人類將無海鮮可享用。建議吃海鮮以「底食」為原則,多吃植物性餌料養殖的魚蝦、少吃動物性餌料養殖魚,全世界一年抓了兩千至三千萬噸的小魚當飼料,「如果小魚都被抓走,那大魚要吃什麼?」 邵廣昭並指,鯨鯊在「華盛頓公約」列第二類瀕危動物,台灣已不允許抓捕;林務局去年依法新增全台估僅剩六十隻的「隆頭鸚哥」與「龍王鯛」為保育類動物,海鮮指南因而也增列了「避免食用」魚種。「鰻魚」入選,是因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統計鰻魚全球數量已減九十%,計畫列瀕危動物,明年在華盛頓公約討論。 此外,據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資料,太平洋黑鮪魚數量自一九五二年迄今已減九十六%,有絕種可能;台灣東港黑鮪魚在二○○一年曾捕獲六千多尾,至二○一一年已不到八百尾,也建議避免食用。珊瑚礁魚類也要避免食用,以保護珊瑚礁生態系。 廖運志說,目前國賓飯店與欣葉餐廳已不販售IUCN所列紅色瀕危物種,在推廣永續海鮮上具有指標作用。 此外,荒野保護協會昨呼籲民眾發起「愛海無懼三行動」,一是到海邊玩時多撿一公斤垃圾並傳照片(cleanocean.sow.org.tw),協助海洋廢棄物監測;二是「看一場海洋電影」,荒野六月到九月全台展開海洋影展讓民眾認識海洋;三是「人人都是愛海人」,到愛海無懼網站「想一想」單元尋找護海方式,例如全台一年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可從生活中減塑。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 世界海洋日 來場愛海小旅行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荒野保護協會邀請民眾「愛海小旅行」,到海邊遊玩時多撿1公斤垃圾、看一場海洋電影,並找到屬於自己守護海洋的方式,人人都能「愛海無懼」。 「Health ocean , Health planet(健康海洋,健康星球)」是今年國際世界海洋日的主軸:沒有健康的海洋,就沒有健康的地球,人類也不會有健康的身體。荒野發起「愛海無懼三行動」,行動一:「到海邊遊玩時多撿1公斤垃圾」,邀請民眾來場「愛海小旅行」,到海邊遊玩順手撿垃圾,並紀錄數量及重類,協助做海洋廢棄物監測,並上傳淨灘數據與分享照片(cleanocean.sow.org.tw)。 行動二:「看一場海洋電影」。荒野自6月起到9月於全台展開「海洋影展」,透過4部國內外影片,讓民眾從生產者、消費者、環境變遷、野地探索等角度認識海洋。 行動三:「人人都是愛海人」,在愛海無懼網站(oceanevent.sow.org.tw),特別規劃「想一想」單元,引導每一個人找到屬於自己守護海洋的方式,歡迎全民一同加入。     報導媒體:中時電子報 世界海洋日 環團發起愛海無懼行動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環團推出「愛海無懼」行動,邀請民眾到海邊遊玩時多撿1公斤垃圾、看一場海洋電影,並引導每一個人找到屬於自己守護海洋的方式。 荒野保護協會連續6年帶領台灣民眾響應國際海洋行動,今年荒野規劃一個專屬「旅行X淨灘」的守護海洋網站(cleanocean.sow.org.tw ),邀請民眾在旅行前以臉書帳號註冊為網站會員,並於平台上揪團,尋找夥伴在旅途中一起淨灘,並記錄垃圾數量及種類,協助做海洋廢棄物監測。 此外,6月至9月間,荒野保護協會於全台展開「海洋影展」,透過4部國內外影片帶領民眾認識海洋,詳請可上官網(http://oceanevent.sow.org.tw/)查詢。     報導媒體:蘋果日報 世界海洋日 環團推愛海無懼三行動 今天6月8日是聯合國頒定的世界海洋日,荒野保護協會推出一系列響應國際海洋行動的活動,今年主標定為「愛海無懼」,呼籲民眾將恐懼留在陸地,奔向海洋,邀請民眾一起參與揪團分享淨灘活動,或是看一場海洋電影,並可以參加「想一想」活動,找到屬於自己守護海洋的方式。 荒野表示,愛海無懼三行動為行動一:到海邊遊玩時多撿一公斤垃圾,將旅遊與淨灘結合,邀請民眾在「愛海小旅行」網站(cleanocean.sow.org.tw)揪團、分享照片、上傳淨灘數據。 行動二:看一場海洋電影,第六屆海洋巡迴影展,共有四部電影,從生產者、消費者、環境變遷、野地探索等角度認識海洋。 行動三:人人都是愛海人,在愛海無懼網站(oceanevent.sow.org.tw),特別規劃「想一想」單元,引導每一個人找到屬於自己守護海洋的方式,歡迎全民一同加入愛海無懼行動。     報導媒體:中廣新聞網 世界海洋日 環團籲旅行順便淨灘 6月8號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今年也持續響應保護海洋行動,並將今年主題定為「愛海無懼」,呼籲民眾到海邊遊玩時,可以順便淨灘,保護大海。(余曉涵報導) 荒野保護協會表示,今年國際世界海洋日的主軸是「健康海洋,健康星球」,主要是要告訴大家沒有健康的海洋,就不會有健康的地球,更不用說人類的健康身體。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近年來,各種生物因為誤食垃圾導致消化不良致死,或者因為遭到廢棄物傷害而受傷的案例非常多,而海灘上和海洋中散佈著無數的垃圾,在太平洋上甚至成為一座垃圾島嶼。 為了保護海洋,今年荒野保護協會不僅規劃一個專屬的「旅行×淨灘」的守護海洋網站,要讓民眾在啟程之前,可以在平台揪團淨灘,並且將淨灘的結果上傳網路,邀請更多民眾保護海洋,也邀請民眾一起發想要如何保護大海,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專屬的愛海洋方式。除此之外,荒野保護協會也將在全台舉行「海洋影展」,要透過影片讓民眾對海洋保育有更多了解。

海灘堆滿滿 環團籲禁保麗龍

2015-06-08

報導媒體:中時電子報 全世界每年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汙染海洋,根據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最新的淨灘紀錄,台灣海岸垃圾高達近9成為塑膠製品及保麗龍碎片。為改善此一現象,環團發起連署,呼籲禁用保麗龍餐具。環保署回應,預計今年底將先推動全面禁用保麗龍杯。 2010年黑潮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南市社區大學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組成「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每年舉辦國際淨灘行動,並以國際通用的標準表格記錄海洋垃圾的種類及數量,並彙整給國際組織,以了解各地的狀況並訂定防制措施。 免洗餐具 減量見效 根據清淨海洋行動聯盟連續4年的統計,塑膠製品、保麗龍碎片、玻璃瓶及各類材質的免洗餐具皆高居每年垃圾排行榜前3名,就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台灣國際淨灘活動撿到的垃圾以塑膠碎片最多,共計有2萬6849件,保麗龍碎片排名第2多,有近2萬4000件,數量驚人。 不過免洗餐具部分,2013年至2014年間從1萬餘件減為5000多件,塑膠杯及外帶飲料杯也有下降的趨勢。荒野保護協會公民教育部海洋專員張永祥曾撰文指出,這都和推動自備環保杯、不提供一次性免洗餐具等相關環保運動有關,但仍有進步的空間。因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積極推動網路連署,呼籲環保署推動禁用保麗龍餐具。 攤商飲料店 擬限塑 環保署廢管處長吳盛忠表示,保麗龍因有絕熱、防震的特性廣為使用,但也因保麗龍易脆和回收不易,回收率僅約2成。 吳盛忠說,目前限塑政策已明訂公部門、私立學校、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及有店面的餐飲業者,不得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政府部門及公私立學校更不能提供各類材質的免洗餐具以供內用。 吳盛忠表示,預計今年底將進一步規範手搖飲料店及攤商全面禁用保麗龍杯,以逐步減少保麗龍的使用。

水從哪裡來流向哪裡 大體驗

2015-06-08

報導媒體:大紀元 台灣今年遭逢百年大旱,桃園更是首當其衝,影響民生用水,桃園市政府環保局表示,為了讓民眾瞭解水資源的重要性,將於7月4、5兩日在復興區的霞雲國小辦理「2015桃園水水故鄉兒童自然體驗營」,讓大家在石門水庫的「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裡,親身體驗水從哪裡來,流向哪裡去。 本次活動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藉由生態觀察,引導小朋友與大朋友一起踏查溪流的生態環境,在炎熱的天氣,穿上安全的救生衣去野溪中溯溪。另外,活動課程中,講師將傳授利用水生昆蟲來判斷環境水質指標,只要下去撈一撈,再算一算水生昆蟲的數量,就知道水質的好壞。活動自即日起開始報名,預計招收40名學童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環保局也說,兩天一夜的體驗營,會在桃園市復興區的霞雲國小操場露營過夜;溯溪活動則在學校旁的溪流舉行,參加對象為2015暑假後升國小四年級至國中一年級之學童,並且以就讀桃園市學校或是戶籍在桃園市的學童優先,報名網站及活動資訊請至桃園市水環境保育網路平台查詢。

2015世界海洋日 愛海無懼三行動

2015-06-08

2015世界海洋日,愛海無懼三行動 把恐懼留在陸地上,奔向大海! 行動一:到海邊遊玩時多撿一公斤垃圾 行動二:看一場海洋電影 行動三:人人都是愛海人 6月8日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是聯合國頒定全世界唯一的海洋節日,荒野保護協會自2010年以來第6年帶領國人響應國際海洋行動,今年主標定為「愛海無懼」,呼籲民眾將恐懼留在陸地,奔向海洋!愛海無懼三行動,行動一:到海邊遊玩時多撿一公斤垃圾,將旅遊與淨灘結合,邀請民眾在「愛海小旅行」網站揪團、分享照片、上傳淨灘數據;行動二:看一場海洋電影,響應第六屆海洋巡迴影展,從生產者、消費者、環境變遷、野地探索等角度認識海洋;行動三:人人都是愛海人,在愛海無懼網站,特別規劃「想一想」單元,引導每一個人找到屬於自己守護海洋的方式,歡迎全民一同加入愛海無懼行動。 「Health ocean , Health planet(健康海洋,健康星球)」是今年國際世界海洋日的主軸:沒有健康的海洋,就沒有健康的地球,人類也不會有健康的身體。過去人類認為海洋能夠無止盡地消化人類隨意丟棄的廢棄物,然而近年來根據各種數據的調查其實不然。網路上充斥著各種生物因誤食垃圾導致消化不良致死,或因遭廢棄物傷害而受傷的照片,海灘上及海洋中散佈著無數的垃圾,甚至在太平洋上成為一座垃圾島嶼(太平洋垃圾帶)。「我們能為海洋做甚麼?」今年荒野保護協會規劃一個專屬「旅行×淨灘」的守護海洋網站,邀請民眾思考:到海邊旅行除了遊玩是否還能回饋於海洋?啟程以前,民眾只要以臉書帳號註冊為網站會員,於平台上揪團,尋找志同道合、願意共同為海洋努力的旅伴一起來淨灘;旅行途中,為海洋多撿一公斤的垃圾並紀錄數量及重類,協助荒野保護協會做海洋廢棄物監測;旅途結束後,上傳淨灘數據、照片及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今年夏天,邀請國人來一場「愛海小旅行」! 自6月起到9月,荒野保護協會於全台展開「海洋影展」,透過4部國內外影片帶領民眾當面對浩瀚無垠的大海時,不要因陌生而畏懼她,而是以謙卑的心學習與海洋做朋友,跟隨影片中的愛海人士一同瞭解、擁抱海洋。在2部國外影片中,描述兩位青年放下恐懼重回自然的原點;另外,在面對海洋生態浩劫,走遍15個國家、歷時4年追蹤險象環生的冒險與環境革命。2部國內影片,探討永續海鮮的議題,從魚販的堅持、海鮮的選擇、消費者的態度,唯有觀念的轉變將海洋生物視為野生動物而非僅飯桌菜餚,選擇對環境相對影響力較低的魚種,讓海鮮得已永續;另一部則是透過本地導演的鏡頭,關注淡水河口討漁人的生存之戰。 在臺灣的任何角落與海的距離都不超過100公里,身處海島國人擁有比其他內陸國家更多接觸海洋的機會,轉換思維以行動來守護地球最大的棲地。荒野保護協會2015年海洋倡議行動,從6月世界海洋日延續至9月國際淨灘行動,將透過網站、影展、講座、淨灘等行動,邀請全民、企業、公部門等團體共同參與,轉換思維以行動來守護地球最大的棲地,「愛海無懼」需要您的加入。 愛海無懼 為什麼有人能毫無懼怕,張開雙臂悠遊於海洋? 他們沒有翅卻於浪端飛行、沒有鰭卻與魚群共遊、沒有鰓卻能潛入深洋。 恐懼,數千年來阻隔了人類與海洋;拋下成見,重回大海母親的懷抱。   相關網站: 「愛海小旅行」海洋守護網站:cleanocean.sow.org.tw 「世界海洋日」活動網站:oceanevent.sow.org.tw 新聞連絡人: 荒野保護協會媒體宣傳專員 何芝迎 (02)2307-1568#22;0912-057-563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 胡介申 (07)322-7526;0911-72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