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然大挑戰

 

荒野保護協會關心臺灣多處棲地,各有生態特色,也面臨著不同危機,雖然有在地長期投入關心,
但過往生態資源缺乏有效累積,遇到突發狀況可能無法佐証棲地的重要性。
 
因此持續累積生態數據,除做為棲地守護的重要佐證、阻擋可能的開發及破壞,亦可做為解說資源、物種保育、棲地改善等用途。
讓我們一起朝隨手做記錄、守護荒野棲地的目標邁進!
 
 
 
什麼是
城市自然大挑戰?
 
2016年首次由美國發起,希望透過競賽的方式鼓勵大家探訪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
只要將記錄到的物種照片或是錄音上傳至iNaturalist平台就可以參加!
 
全世界的參與者在每年四月底連續四天的活動期間,走出家門、用心觀察附近環境,
用手機將生活周遭的生物記錄下來並上傳到共同的平台,
為自己生活的家園增添物種紀錄,並喚起更多人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
 
2019年台灣由嘉義縣市代表首次參與,截至2022年,台灣已有16個縣市參賽,全球更有250個城市共同參與。
 
 
城市自然大挑戰
活動資訊
 
          
                              
 

 
       
 
       
 
       
 
       
 
       
 
 
挑戰小撇步
 
如何尋找?
❶ 仔細觀察經過的每一株植物
❷ 多注意小水漥或溪流等水源附近
❸ 觀察各種小縫隙
❹ 夜晚到燈光附近尋找
如何記錄?
 盡量拍全身照,從斜上方拍最佳!
 記錄細節(觸鬚、口器、身體、腳、翅膀)
 錄音叫聲
 如果有在覓食、交配、護幼等行為可一併記錄
 
 
如何尋找?
❶ 於清晨或黃昏時出發尋找!
❷ 在暖和的上午或開闊的山谷上空較容易觀察到猛禽
❸ 也可以到水域棲地尋找涉禽等鳥類
❹ 跟隨聽到的鳥叫聲尋找
❺ 背對著陽光
❻ 降低音量、放慢動作
如何記錄?
 有照相最佳,盡量拍攝不同角度
 錄音紀錄叫聲也是有效的紀錄,但儘量一段錄音一種鳥類
 拍攝紀錄周圍環境
 鳥的腳印、羽毛、蛋殼也都是很好的證據
 
(記錄時請不要干擾到鳥兒的繁殖跟休息喔~)

 

如何尋找?
❶ 靠近水源最有機會發現兩棲類
❷ 兩棲類在雨天或雨天過後最活躍
❸ 傍晚時較有機會記錄到青蛙及蟾蜍
❹ 尋找樹梢異常突起的部位(可能就是樹蛙在休息!)
❺ 氣溫涼較容易觀察到爬蟲類
(通常氣溫高於30度時牠們就會躲藏起來~)
如何記錄?
 拍攝物種全身,並盡量從各種角度拍攝多張照片
 拍攝物種的周圍環境
 如果是蛇,試著近距離拍攝頭部與尾部特徵(但是安全第一!!)
 錄音紀錄蛙類或蟾蜍叫聲

 

 
全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