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邁向永續海洋,環團舉辦聯合永續海鮮尾牙
【永續海鮮推廣暨環團聯合尾牙新聞稿】 邁向永續海洋,環團舉辦聯合永續海鮮尾牙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海洋對地球生態影響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各方正視。年關將近,尾牙大餐一向是民間犒賞一年辛勞工作的重要習俗,尾牙的餐飲消費力量不容小覷。為了讓這股力量能成為海洋永續的守護者,使「永續海鮮」概念能深入人心,成為民間尾牙點菜時的重要考量,媽祖魚保育聯盟今年特別與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黃金蝙蝠生態館、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及台灣綠黨等共十個環保團體,一起舉辦「永續海鮮聯合尾牙」,將在1月24日中午,在板橋永安公園活動中心席開十八桌,示範美味佳餚與環保兼具的可行性。尾牙以海鮮素(俗稱「魚素」, Pescetarian)為主,供應以友善漁法撈捕、受到管理規範的海鮮,另有一桌全部採用有機、生態農法或友善農法的蔬食素桌。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梁詠淇表示,舉辦環保團體們的聯合尾牙,目的希望在環境運動上,環團們彼此有更多互動、互相提攜,讓這股守護台灣的力量能更團結。同時也特別感謝這次環團們的共襄盛舉,讓「永續海鮮」概念能為社會各界更多人認識,將來能蔚為風氣、成為時代潮流。永續海鮮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友善的漁法以及完善的追蹤管理魚獲。推動對台灣白海豚友善的漁法,如停止在近岸使用流刺網與底拖網,如此,可同時讓台灣近海已匱乏的漁業資源得以恢復豐富。民間支持「永續海鮮」的消費力量可以協助台灣沿近海的漁民往更友善、更永續的漁法轉型,讓白海豚的數量有機會回復到100隻的保育目標,達成「與漁業共榮共存」的共贏局面。 主婦聯盟董事長江妙瑩認為,食物與我們生活關係最為密切,安全的食物來自健康的土地與海洋,因此主婦聯盟多年來始終堅守「共同購買」的綠色消費力量,支持友善環境的食材。我們透過海洋漁業的綠繪本教材,讓孩子珍惜海洋資源的環保意識扎根茁壯。我們也關心家庭汙水、濫用清潔劑對海洋與漁業的毒害。透過綠色飲食教育,讓消費者瞭解漁業資源枯竭、慎選海鮮。 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李建安表示,荒野從2010年開始倡議「永續海鮮」,推出永續海鮮挑選守則,以守護地球最大的生物棲地─海洋;2011年發起大規模的「愛鯊計劃」,關注魚翅和鯊魚撈捕管理與消費問題,因身為頂端掠食者的鯊魚,是維持海洋生態系健全的關鍵。今年很高興有機會透過尾牙宴,再次讓大家知道,如何運用「吃」與「消費者」的力量影響漁業模式,確保有限的地球資源能永續利用。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表示,達成「海洋永續」的途徑很多,消費永續海鮮與友善土地的農產品,都是民間在生活中參與實踐的一種重要方式。海洋概括承受陸地上的所有污染,包括化學肥料與農藥。所以今年永續海洋尾牙宴也採用友善大地的農產品,讓他們成為愛護海洋的最佳戰友。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副執行長甘宸宜解釋,永續海鮮觀念其實在全球海洋保育運動已經推廣多年,界定永續海鮮的考量項目主要為「漁法、撈捕對象與族群數量」三者,每一項均需漁業管理、嚴格執法與產銷履歷制度支撐。海龍王協會一直致力於法規與政策之倡議,也印製「深海食堂」卡片發送給民眾,作為餐廳點菜的參考;未來將持續參與永續海鮮標章的推動,如責任漁業指標或小漁友善撈捕認證等,讓民眾與餐廳業者在海鮮食材採買上,有更豐富與安心的選擇。 綠黨代表呂東杰表示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但國人卻不親近與了解海洋,海洋生態的破壞日益嚴重,例如桃園觀音新屋珍貴的7500年的觀新藻礁是西部海岸唯一的大面積礁體可以提供魚蝦貝類的躲藏與成長應該早就被列為自然地景保留區,目前卻一再被當地政府開挖破壞與承受觀音工業區的重度汙染,也是西部魚源減少的主因之一。綠黨認為消費者對吃下肚裡的食物有知的權利,而餐廳也有責任確保自己所提供的海鮮除了要安全外,也應該符合永續與社會正義的原則,在飲食中對於海岸保護的亦是必須要重視,有永續的海岸保護才會有永續的海洋生物。 記者會上,這次承辦尾牙活動海鮮料理的湧升海洋公司老闆徐承堉特別準備尾牙中的「生魚片、海鮮羹、清蒸台灣鯛、麻油烏魚湯」,並詳細介紹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 簡稱RFI)的概念與評分標準,包括水產品在食物鏈的營養位階、生產或撈捕方式、族群數量的回復力、族群數量的瀕危性、漁業管理強度的現況等五項評分標準。徐承堉認為企業有社會責任讓產業往更永續的方向前進,這套系統有別於目前國際大型環保海鮮標章,會更適合台灣的漁業體質,能讓台灣漁業在資源永續利用上,能更有方向的提升進步。民眾若想購買永續海鮮,可在安溯食堂、主婦聯盟等通路洽詢。 尾牙中提供蔬食料理的呷米共食廚房楊佩珍則端出了一道「地瓜茶巾」,向記者解釋食材來源,並表示此次永續海洋尾牙的蔬食供應,多為當季無毒的食材,是來自台灣各地採用友善土地耕作方式的小農與有機農場,每一道菜的農夫背後都有堅持理想的動人故事,這也是老闆當初成立呷米餐廳的初衷,希望用吃的力量捍衛地球。 延伸閱讀 安溯便當「永續海鮮餐會」 永續海洋尾牙菜單-永續海鮮料理 永續海洋尾牙菜單-無毒蔬食料理 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 簡稱RFI)介紹 新聞聯絡人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 秘書 簡婕羽 02-23825789*15 0921-923904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副執行長 甘宸宜 0928-926180
2014/12/27(六)無補上班公告
各位夥伴大家好: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荒野總會與全台各地分會皆不補上班,會所不開放服務,還請不要白跑一趟,若有連絡事項,敬請來信(分會聯絡信箱),或待下週工作日時來電洽詢,謝謝大家對荒野的支持,若造成不便,懇請見諒,謝謝!
2014國季淨灘新聞稿 生活減塑,加綠 拒絕「塑膠時代」
首度公開2014海洋廢棄物前十大排名 台灣沙灘塑膠碎片驚人數量 2014年11月20日,荒野保護協會於台北NGO會館召開記者會暨海洋講座,公佈今年國際淨灘行動實績及台灣首次「微塑膠密度調查」。今年最新十大海洋廢棄物數量排名依序為:塑膠碎片、保麗龍碎片、紙袋塑膠袋、玻璃飲料瓶、吸管攪拌棒及封套、瓶蓋、免洗餐具、菸蒂、衣服鞋子手套、塑膠飲料瓶。其中,塑膠產品所占比例高達88.8%。根據海洋廢棄物監測數據,可分析出台灣各城市的產業結構及居民生活習慣,並顯示各縣市面臨不同的問題。 淨灘清除了大型廢棄物,而荒野保護協會今年首次執行微塑膠(microplastic)密度調查,卻發現淨灘過後,每平方公尺的沙灘上仍有高達約800件的細小塑膠碎片,顯示單純的從末端撿拾並不能阻擋塑膠廢棄物的全面入侵。被塑膠汙染的沙灘與海洋不僅嚴重傷害觀光產業、遊客安全與船舶航行,更會吸附毒性物質後進入食物鏈,造成海鳥、哺乳類與魚類誤食,威脅國人酷愛的海鮮美食。 身為海島住民,民眾都期待擁有潔淨的海洋,但個人飲食產生的塑膠垃圾,已經包圍台灣的每吋海岸線。荒野保護協會賴榮孝理事長呼籲:「中央與地方環保機關應立即與產學界及環團合作,根據各縣的塑膠汙染問題研擬源頭改善的政策;同時民眾也應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對拋棄式塑膠製品的依賴,使用重複性環保製品,並妥善做好垃圾處理。」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台灣分會長陳致遠,今天蒞臨記者會現場表示:「海洋塑膠汙染是全世界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從去年起阿拉善SEE生態協會開始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共同推動海洋保育工作,未來將聯合兩岸再針對海洋塑膠議題做更深入的研究與監測。」 今年9至10月,荒野保護協會於全台啟動18場淨灘行動,共動員約6,000名志工,淨灘總長度達16公里,撿拾約7,931公斤,共計107,618件海洋廢棄物。從今年的十大海洋廢棄物排名發現,塑膠碎片依然穩居榜首;保麗龍碎片竄升至第二位;免洗餐具量降至第七位;特別值得注意,從未上榜過的衣服鞋子手套項目榜上有名,排列第九;去年排名第八的外帶飲料杯,今年則不在榜內。根據今年的海洋廢棄物數據分析,「塑膠碎片」在台北、桃園、新竹三地排名首位。另外「塑膠帶與紙袋」也名列此三地區前三名,塑膠碎片多為破碎寶特瓶、免洗餐具、塑膠袋等生活用品,顯示出北部都市人口密集高、外食族多、對一次性塑膠製品極高依賴,除了民眾應減少使用並做好回收,環保署也應持續推動塑膠製品的減量政策。「保麗龍碎片」則榮登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四地之冠,此四縣市之漁業與水產養殖發達,保麗龍碎片多來自於漁船碰墊、牡蠣養殖等產業,漁業署應立即制訂保麗龍漁具的使用規範與回收處理措施,並確實執法。基於政府資訊公開原則,呼籲相關單位應公開已完成行政處分的違法案件,提供大眾檢視,並鼓勵民眾檢舉違規事項,以利取締違規業者,還給國人乾淨的沙灘。 為了監測塑膠破碎後的汙染狀態,荒野保護協會也首次在新北市、台南市與高雄市三處調查尺寸介於0.1-2.5公分微塑膠(microplastic)的密度,發現各種塑膠廢棄物早已破裂成細小碎片,嚴重入侵台灣海岸。其中高雄市林園區的中芸沙灘,僅僅一平方公尺的沙灘內,微塑膠的密度就高達787(件/平方公尺),其中72%均為微小的保麗龍碎片。而台南市南區的四鯤鯓沙灘除了微塑膠密度達199(件/平方公尺),更有17%是五顏六色的塑膠原料顆粒。初步的調查顯示數以億萬計的微塑膠已悄悄汙染台灣每吋海岸,每一件碎片都極有可能被海鳥、海龜甚至是魚類誤食,進而危害人類食用海鮮之安全。而三個沙灘均驗出一般人不會接觸的塑膠原料顆粒,更顯示塑膠製造業在原料端的控管也發生問題。 面對塑膠廢棄物的全面入侵,淨灘是近來的熱門活動,主管機關環保署雖有投入預算推廣認養海灘,但每年上萬場淨灘仍未見垃圾減少,顯示每年入海的廢棄物重量遠遠超過淨灘的數千噸。荒野保護協會呼籲環保署立即與環團、學界與產業合作,收集各縣市海岸塑膠汙染的基礎資料,釐清廢棄物來源與組成,再針對源頭管制。荒野保護協會也認為,乾淨健康的海洋必然將回饋更優質的海洋遊憩產業與更安全的海鮮產品給全體國民;初步的淨灘數據已證實台灣海洋正被免洗餐具、塑膠袋等嚴重汙染,荒野保護協會邀請民眾從飲食與生活習慣中守護海洋,改用環保的替代品以減少一次性的塑膠物,確實做好垃圾之減量與回收,共同幫助大海恢復湛藍。 【新聞聯絡人】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媒體宣傳部專員 0912-057-563 張永祥/荒野保護協會公民教育部海洋專員 0911-131-796
搶救城市森林,推動自然生態公園
臺北市公園上百處,大小不一,卻用同一套標準,加上權責管理多頭馬車,造成潛在危機四伏,尤其生態性多樣公園,面臨法令不完備、資源匱乏與人為破壞重大危機。 臺北市公園現況面臨五大缺失,分別為:一、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切割破壞棲地。二、入侵生物氾濫排擠原生物種。三、過度管理,造成生態系統失衡。四、公園管理從業人員缺乏生態素養。五、缺乏跨局處資訊整合與溝通。 以臺北市富陽公園,在公民團體請命下,成為唯一一處生態公園,還是面臨很多高挑戰問題,其他相類似公園,在沒有分級保護下,浩劫日益嚴重。 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呼籲臺北市長候選人正視此一問題,柯文哲得知後,表達關心之意,特別前往富陽公園了解臺北當前公園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搶救城市森林七大訴求 一、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 公園裡有過多水泥花崗岩的硬鋪面步道,每一條步道的開發無疑都是一場生態浩劫,有許多步道乏人使用,卻讓動植物飽受摧殘、光禿的地表不但造成土壤流失,更喪失了涵養水源的作用,許多設計不當的人為設施及鋪面,不但造成綠地損失,亦破壞了公園裡生物棲息的多孔隙環境。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公園除了代表立面空間綠化程度較高,能減少城市的二氧化碳,紓緩熱島效應,亦能扮演生態跳島的角色,創造較高的生態多樣性。 二、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 地景的多樣性不但為公園帶來不同層次的美感,也創造不同種類的生物的棲息空間,多樣性的棲地常是在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生態演替下所發生的狀況,例如自然化的公園水岸,能創造多孔隙之生物棲息空間,維持或營造多樣化水體,配合水生動植物之生活史及棲息條件,使水體保有多樣之水域環境。 三、生態公園分區管理與利用 我們主張將有生態潛力的公園,優先打造為以生態保育為主的自然生態公園,並進行分區管理與利用,其中設立生態保育區作為生物主要生存、棲息、繁衍及物種最集中之區域,並劃設界線,為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棲地完整性,保留生態敏感區,區內僅供科學研究、生態復育及監測活動。 四、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公園內動植物之優勢種常經過人為無心或刻意的選擇與淘汰,非自然現象,這些外來入侵種,經野生馴化且生長旺盛,會對在地原生物種產生威脅性,降低生物多樣性,並入侵到其生態空間,嚴重影響到當地生態平衡。 五、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自然生態公園可接受民間團體認養,使公園的管理得以因為在地力量的注入而永續,提昇其認同感,利用方便學習、操作的公園棲地管理系統來推廣、培訓各公園的在地志工,公園的經營管理亦應結合公民參與機制,進行定期環境監測,確保園區不致受到不當干擾及破壞,並積極復育遭受破壞之棲地環境。 六、公園串連組成完整生態廊道 每一座獨立的生態化公園就是一座小型的生物島,可以作為都市化與工業化後被迫遷走的野生物僅存的棲地;而在台北地區,土地開發利用所造成的棲地碎裂效應,更有賴這樣的自然生態公園串連破碎的自然棲地,供為野生動物移動的廊道。 七、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 公園管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得有效溝通的模式才能得以避免浪費公帑、意見衝突的管理模式,並且得以尊重彼此,唯有透過催生自然生態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才能使政府部門有法源依據與社區居民溝通,並輔以環境教育,建立公、民、專業團體都能有效溝通的平台,落實「生態之都」的發展口號。 為落實「生態之都」發展口號,訂定適切之管理辦法具有急迫性,應於期限內迅行制定。 公園現況幾大缺失 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切割破壞棲地。 入侵生物氾濫排擠原生物種 過度管理,造成生態系統失衡。 公園管理從業人員缺乏生態素養 缺乏跨局處資訊整合與溝通 五大潛力生態公園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生態公園範例 木柵公園 中強公園 榮星公園 南港公園 大湖公園
11月8日起跟著節能熊阿光 到科教館節能趣
11月8日起跟著節能熊阿光 到科教館節能趣 2014年11月8日至13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經濟部能源局、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將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免費「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11月8日下午13:30至15:30將舉辦展覽開幕會,透過節能闖關遊戲、節能體驗、節能手法推廣、社區素人節能劇團表演及「節能綠活圖」作品等多元活動,讓民眾認識來自全台的「節能綠活圖」實際行動,節能講師亦將在現場帶領民眾用認識節能手法,歡迎家長與教師陪同孩子一起參與這場趣味十足的節能展覽,一起透過簡單務實的方式來守護家園。荒野保護協會自2012年起與經濟部能源局、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進行社區節能推廣計劃,至今已邁入第三年。荒野保護協會節能講師走訪全台22個縣市、鄉鎮社區、學校、機關團體,除講座推廣外,更帶領民眾動手實際操作,將生活節能手法繪製成「節能綠活圖」,另於暑期籌辦「節能阿光魔法小學堂」親子夏令營,讓節能觀念具體落實至每一個家庭。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請上活動網站。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5年起推動夏至關燈,2010年開始改與國際一同響應「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每年透過倡議行動來推動節能減碳與氣候變遷調適觀念。2012年起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合作,共同推動民生用電的六大節能手法。2013年更進步將六大能源手法結合「綠色生活地圖」,發展出「節能綠活圖工作坊」,讓參與學員在接受節能手法後,學習檢視生活中各項用水、用電、能源消耗情形,繪製「節能綠活圖」來檢核與提醒。 三年來在經濟部能源局指導下荒野保護協會與工研院合作共培訓851位節能志工參與推廣、節能綠活圖工作坊共舉辦337場、推廣講座共1,560場,總計參與人次為151,560人,以一個家庭4人來計算,透過參與學員共計影響全台60萬人。 在全台巡迴推廣將近兩年中,節能綠活圖工作坊與學員共創許多動人故事,如台南關廟區天后育幼院,參與學員除國小至高中院生外,甚至有外國服務志工加入,對於工作坊推廣教材讚不絕口;位於教學資源相較缺乏的偏遠地區——南投信義鄉望鄉長老教會、雲林橋頭國小許厝分校,當節能講師到校教學時,當地學生直接與熱情的參與及回饋讓講師感動不已;此外,來自由一群婆婆媽媽組成的台南市土城子鄉音劇團,更在參與節能檢核踏察後,凝聚社區情感,創作以地球暖化為主題的行動劇,以表演方式來表達對氣候變遷的關心,11月8日活動開幕當天,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亦將北上演出,以行動共襄盛舉。 2014年「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將在11月8日起至11月13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活動為免費入場,現場亦有節能講師帶領民眾在深入了解節能手法。展覽內容除提供氣候變遷資訊,更以節能手法設計成遊戲關卡活動,讓大小朋友透過趣味方式認識節能的重要。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表示:「今天的分享會現場展示三年來各個參與單位的推廣成果,更期待透過免費分享會影響全民,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用簡單的節能手法聰明節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浪費。歡迎對地球、環境關心的朋友走訪現場,跟著節能代言熊~阿光一起節能趣!」 【展覽時間】2014年11月8日—11月13日 週一至週五09:00—17:00,假日延至18:00(逢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一樓大廳(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活動網站】https://www.sow.org.tw/info/news/20141024/3171 【新聞聯絡人】 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媒體宣傳部專員 0912-057-563 劉峻儒/荒野保護協會社區節能推廣計畫主持人 0988-970-015
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 用「行動劇」教你生活節能
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 用「行動劇」教你生活節能 邀請厝邊一同來看戲 由荒野保護協會承辦,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主辦的「2014節能綠活圖 社區校園工作坊」至今年已邁入第三年,全國各地節能講師深入社區與學校,帶領民眾避免用電浪費、達成有效節電,並繪製「節能綠活圖」註1來檢視成效。其中台南市安南區(古台江)「土城子鄉音劇團」成員於今年度培訓課程結束後,有感環境議題已影響切身甚鉅,將在2014年10月22日晚間7時30分於台南安慶里活動中心,以「行動劇」表演方式呈現「燒風」(台語:熱風)所發生的變化,帶領民眾了解地球暖化下的環境是如何改變個人日常生活。 參與節能綠活圖工作坊的台南市安南區(古台江)「土城子鄉音劇團」,成員由社區婆婆媽媽組成,平時以關懷社區文化生活為議題來創作劇目,在今年度工作坊結束後,了解環境議題與個人習習相關,主動開始蒐集鄰里間的生活經驗,持續和荒野保護協會節能講師討論,構思劇本並定期排演,將以「燒風」發生的緣由,透過演出真實呈現人民靠天吃飯的擔憂和無助,期盼讓非都會區裡的鄉村居民能對地球暖化有所理解,開始對生活節能付出行動。2014年10月22日的首演將作為三年節能推廣成果的序曲,歡迎關心生活環境,重視氣候變遷,愛護土地家園的人,一同前來支持鼓勵在地居民的行動劇。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2年開始與工研院及經濟部能源局合作,共同推動民生用電的生活節能手法,運用綠色生活地圖的節能icon深入全台20個縣市裡的社區、社團與學校,經由全國各地節能講師帶領下,讓一般民眾熟悉周遭用電狀況後,再運用工研院「生活節能手法」構思節省不必要用電方法、達成有效節電,並繪製節能綠活圖來檢視成效,讓節能減碳不只是口號,而是貼近民眾的生活實際運用。 【聯絡人】劉峻儒/荒野保護協會社區節能推廣計畫主持人0988-970-015 10月22日(星期三) 表演資訊 演出地點:台南安慶里活動中心(台南市安南區長溪路一段168巷133號) 演出時間:2014年10月22日(三)晚間19:30-21:00 主辦單位:經濟部能源局、工業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一群人到底在拉扯些什麼呢10/22晚上答案就揭曉了 即將收成的虱目魚因溫差太大全部「翻肚」
[台南分會公告] 分會地址傳真變更
荒野台南分會自2014年10月3日起於新址為大家服務,會所新址:台南市裕農路288巷15號。 聯絡電話:06-2607259(維持不變) 聯絡傳真:06-2095569(請更新通訊錄) 電子信箱:sowtn@wilderness.tw、sowtn2@wilderness.tw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至21:00
2014年國際淨灘行動場次異動公告
因鳳凰颱風來訪,已造成台灣各地海岸風勢強勁,考量大型活動首重的安全性,台北分會、桃園分會、花蓮分會、宜蘭分會已公告原訂淨灘日期異動如下表。 因時間調整而造成參與淨灘夥伴的不便,敬請見諒。 異動場次一覽 分會 淨灘地點 原訂日期 異動後日期 台北分會 八里區挖仔尾 9/20(六) 9/27(六) 台北分會 石門區麟山鼻 9/20(六) 取消辦理 台北分會 金山區沙珠灣 9/20(六) 取消辦理 桃園分會 新屋鄉觀新藻礁 9/20(六) 9/27(六) 台南分會 安平區漁光島 9/21(日) 取消辦理 高雄分會 林園區中芸海灘 9/20(六) 10/4(六) 宜蘭分會 宜蘭壯圍鄉公館沙灘(線上報名) 9/20(六) 10/4(六) 07:30-12:00 花蓮分會 七星潭 9/20(六) 9/28(日)
[花蓮分會公告] 分會服務時間異動
花蓮分會經兩個月實施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之服務時間後,因應分會業務的實際需求,自9月1日起,服務時間恢復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請各位夥伴留意異動後的服務時間,謝謝! >> 更多花蓮分會資訊
無「塑」生活,「塑」否可辦到?
無「塑」生活,「塑」否可辦到? 荒野保護協會帶領60位中港台青年 拒絕「塑膠時代」拯救塑化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世界地球日起,開始籌辦淨灘行動及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六年來的數據分析顯示,塑膠垃圾一直超過海灘廢棄物數量的八成,而海灘垃圾並未因為淨灘行動而逐年減少,「源頭減量」乃是解決塑膠垃圾問題的根本之道。荒野保護協會於2014年8月23日(六)至8月25日(一),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及阿拉善SEE基金會合作,號召60位青年學子於海生館參與「海洋減塑青年行動」論壇,透過國內外11位海洋行動者分享自身經歷,在恆春半島直接向民眾推廣「減塑生活」,希望透過消費者、店家的力量去約束對環境造成傷害的塑膠產品,呼籲全民共同拯救塑化海洋。青年承諾將這三天的經驗落實於生活中,並推廣至校園、社區與社會。荒野保護協會將彙整青年創意減塑行動,分享至網路媒體,製作推廣教材,期待未來更多青年加入守護海洋行列。 台灣有塑膠王國之稱,人們日常生活對塑膠製品依賴度甚高,來自香港「無塑海洋」(Plastic Free Seas)非營利組織Tracey Read提出:「90%的生活用品都含有塑膠成分,平常使用的洗臉磨砂膏、牙膏都有微量塑膠微粒,隨著城市排水系統,穿透汙水處理系統直接流入海洋,成為海洋食物鏈的一環。」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胡介申表示:「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塑膠在陽光照射下會緩慢地剝離成小碎片,最後形成奈米尺寸的塑膠微粒,並未從地球上消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理事張泰迪發現:「台灣有個奇特現象,多個垃圾掩埋場蓋在海岸邊,經海浪多年累月摧殘,堤防損壞垃圾散出,儼然成為海上廢棄物。」智利海洋生物博士Martin Thiel透過科學研究瞭解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迫害。高達80%的塑膠垃圾來自於陸地,隨著水流來到海洋,站在海洋保育的第一現場,發現許多不同種類吞食塑膠垃圾、被塑膠廢棄物綑綁纏繞的海洋生物。我們日常使用的塑膠製品已不僅影響人類健康,更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 美國的無塑生活達人Beth Terry,分享自己的「無塑生活」,傳達不用塑膠製品並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理念,鼓勵青年一同加入。活動第二天60位青年鼓起勇氣走入恆春鎮、墾丁大街、後灣海灘等地,現學現賣將海洋汙染問題透過創意行動向民眾宣導:與上百位國內外遊客聯署「拒絕塑膠超量使用」協議;向當地飲料店、刨冰店、雜貨店、商家宣導塑膠減量觀念,並張貼「不主動提供塑膠袋」手繪海報;部分青年前進後灣海灘向遊客宣導「海灘垃圾不落地,還給寄居蟹一個家」拒絕隨意丟棄垃圾的概念。環保餐具雖已於台灣推廣多年,但經由青年實際田野調查發現,多數民眾並未使用,青年藉此呼籲民眾拒絕使用「一次性消耗品」。更有學員發揮專長利用半天時間拍成2分鐘短片,讓「塑膠減量,地球發亮」觀念透過網路媒體如Facebook、Google+、LINE、Youtube分享給朋友,不到一天的時間已影響上百位民眾。 青年在半日內直接行動時發現,外國遊客比國人更能接受減少塑膠使用的觀念。由此更見國人的環保知識需儘速加強,民眾應主動拒絕商家「自動化塑膠包裝」,而商店應需「不主動提供塑膠耗品」。來自日本的Shigeru FUJIEDA(藤枝繁)教授透過海上漂流打火機的研究更指出:「垃圾會隨洋流四處漂移,海廢已不是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議題。」紐約華裔環境藝術家La Benida Hui分享:「海洋需要全人類的關注,當我們撈起一湯匙的海水便可發現百萬個微小浮游生物,目前人類對『家』的概念僅止於陸地,期盼能將愛的力量擴大到海洋。」德籍藝術家liina klauss再次用垃圾裝置藝術驚艷學員視覺,透過色彩省思重新定義廢棄物價值。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表示:「21世紀是翻轉的世紀,從個人、企業、政府都應翻轉心態,跨越領域參與生態保護。現在青年們更須學習思考,期盼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海洋生態環境。」 荒野保護協會透過教育宣導、志工推廣、藝術展覽、國內外環保友會串連、督促政府立法等行動進行守護海洋理念,期待更多民眾透過個人,將觀念散播至生活、校園、社區、政府,把對塑膠製品的依賴程度降到最低,「無塑生活」指日可待。 「海洋減塑青年行動」活動網站:cleanoceanyouthmovement.blogspot.tw 【新聞連絡人】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媒體宣傳部專員 0912-057-563 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公民教育部海洋專員 0911-729-500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贊助單位:阿拉善SEE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