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荒野的自然體驗活動,有別於其他旅遊團體所進行的模式,跳脫一般單純的解說方式,著重於深入的體驗,發展出一種互動式、體驗式、分享式的活動,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聯結。荒野認為最好的解說,便是將民眾帶到大自然裡,讓自然去感動他。

環境教育

相關資訊
2020 / 03 / 09
文、圖/許天麟<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為什麼要吃野菜? 每一種蔬菜有不同的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提供身體所需,而目前的蔬菜生產方式,趨向於工業化栽種,雖...
2020 / 03 / 09
圖、文/謝祥彥 <棲地守護部主任>   台灣是座寶島,因為氣候、地形及地理位置等因素,讓豐富的生物能夠居住在此。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也比許多國家還要高,台灣陸域面...
2020 / 03 / 09
武漢肺炎的病原體是冠狀病毒, 病毒具有下列特性:需寄生在專一性細胞內才能表現增殖及遺傳特性, 也就是在細胞外就沒有增殖能力。 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體目前確...
2020 / 01 / 10
圖、文/劉千鴻(中一小蟻團育成會文書)  自然名:喬木 11月,秋正濃,一眨眼就過了。 一眨眼的那一瞬間,是第一周及第三都的週末培訓營,而第二週末...
2020 / 01 / 09
文/李志芬<花蓮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衣魚> 圖/荒野保護協會 全國河川論壇的起心動念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環境保護團體在關心河川相關環境問題時,就...
2019 / 12 / 09
今年國小五年級的平安龜,自2017年與雙親章魚、魚媽一同加入高雄分會野溪調查小組,是小組中年紀最小的正式成員,兩年來踏查了近30條野溪。她分享自身的經驗,和同學...
2019 / 12 / 09
圖/文 陳欩融 <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超人> 「族群未死,只是很喘」,你幽幽回道(註1)。 另兩種木本植株──水柳及水社柳,也栽植在生態浮島上了,長得...
2019 / 12 / 09
文/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第三、四屆理事長> 圖/莊燿鴻<台北分會志工,自然名:獵戶座> 十月中旬臉書私訊有一則劉月梅理事長捎來的訊息...
2019 / 12 / 09
圖、文/何以琳 (企劃部專員)   聖誕節,孩子們,不是約會。這是一種心態。-瑪麗·艾倫·蔡斯Mary Ellen Cha...
2019 / 11 / 25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自93年起,開始辦理國家永續發展獎,迄今已完成16屆,為表揚推動永續發展績效卓越單位,鼓勵全民參與與永續發展推動工作,並落實永續發展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