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荒野的自然體驗活動,有別於其他旅遊團體所進行的模式,跳脫一般單純的解說方式,著重於深入的體驗,發展出一種互動式、體驗式、分享式的活動,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聯結。荒野認為最好的解說,便是將民眾帶到大自然裡,讓自然去感動他。

環境教育

相關資訊
2024 / 10 / 09
2024台東海岸行腳之旅 文/王湘騏〈台中分會親子團中二團小鹿,自然名:小雪山〉 圖/張英娟〈台中分會親子團中二團志工,自然名:大雪山〉 2024.10.10...
2024 / 10 / 09
特工坊實習側記 文/王秀蘭〈台北分會特導員,自然名:雪山花楸〉 圖/楊松育、廖欣娥、洪子涵〈台北分會特導員,自然名:椪憩、白千層、銀杏〉 2024.10.10...
2024 / 10 / 09
滂沱大雨中的近千人淨灘 文、圖/陳德諠〈行銷部專員,自然名:灰喜鵲〉 2024.10.10   每年的九月是荒野重要的國際淨灘月份!全台各個分會輪流在九月的週...
2024 / 09 / 09
你吃過「糕渣」嗎? 文/張桂馨〈宜蘭親子團育成會會長、生態回聲劇團團員,自然名:水鹿〉 2024.09.10   你知道宜蘭有個傳統小吃叫「糕渣」嗎?   糕...
2024 / 09 / 09
五十二甲濕地藝術節專職籌備心得 文/林怡秀〈環境教育部五十二甲專職,自然名:蕨〉 2024.09.10   按原本計劃好的,在濕地藝術節活動結束後的隔天讓自己...
2024 / 09 / 09
文/陳怡慈〈宜蘭分會副分會長、雙連埤兒童營志工,自然名:母老虎〉 圖/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兒童營活動記錄 2024.09.10   守護需要認同,沒有人的認同和...
2024 / 08 / 07
文/陳柏豪〈美濃湖水雉棲地志工〉 圖/邱秀梅、何克祺〈美濃湖水雉棲地志工〉 2024.08.10    ▲ 非繁殖羽的水雉成鳥   水雉的長尾墨黑,頸斑金燦...
2024 / 08 / 07
文/胡簡麟〈宜蘭分會親子團小蟻,自然名:虎鯨〉 圖/吳穎怡〈宜蘭分會親子團志工,自然名:香草〉 2024.08.10 (為保留筆者文章風格,文內成員皆用自然名...
2024 / 08 / 07
文/陳玟蓉〈台北分會第23期推廣講師,自然名:馬告〉 圖/2023Podcast實體課程助教提供 2024.08.10   從我五年前開始上講師志工訓時,我有...
2024 / 08 / 07
文、圖/方意舒〈宜蘭分會親子一團志工,自然名:松果〉 2024.08.10   2023年時,荒野年會在宜蘭舉辦,這真的是對宜蘭荒野志工來說,最棒的福音。尤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