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相關資訊
2021 / 05 / 11
圖、文/ 黃郁翔 (台南分會親子四團 自然名:大冠鷲)
2020年九月,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的一場幹部會議裡,台南分會副分會長曾彥翔(環頸雉)提出了吉貝耍國小水...
2021 / 04 / 08
文/李志芬〈自然名:衣魚>
圖/食蟲植物公民科學家
小時候沈迷大航海時代的冒險故事,書房牆上貼著大大的世界地圖,總是跟著主角在未知的新大陸發現各式新奇人...
2021 / 04 / 08
文/吳思儒〈川流之島流域學校創辦人〉
圖/吳思儒、川流之島流域學校
河川除了是台灣地貌最重要的自然營造力外,同時伴隨著農耕、航運、電力及污水承載等功能,都深刻...
2021 / 03 / 16
圖、文/陳瑞禮 <五股濕地棲地組四斑細蟌志工>
習慣性睡前看一些訊息,昨晚上同樣打開手機,在鳥類群組裡看見鳥友貼上斑頭雁的照片,地點在礁溪!照片的場景也非常熟...
2021 / 01 / 11
文: 劉峻儒<氣候變遷教育委員會,自然名:飛魚>
圖: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
一間房子超過100年,我們稱她為古宅,具有文化傳統價值,應該被保留下來。
一間宮廟...
2020 / 12 / 09
圖 、文/莊育偉 <棲地守護部副主任>
2019年一封來自卯澳的「求救信件」表示三條野溪即將被整治,期望荒野能夠關注投入,隨著越加深...
2020 / 11 / 12
陳惠晴<自然名:海天使>
桃園藻礁
是保護海岸線的天然屏障
硬要用巨大機具挖得坑坑洞洞
台東知本濕地
擁有絕佳美境
是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