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居民也以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及便利的生活圈為傲。但近海漁業面臨枯竭、海漂垃圾汙染海域、海岸周邊生態系也遭到巨大變動,經數年淨灘資料統計,海洋廢棄物中,80%左右為生物無法分解的「一次性塑膠產品」,廢棄物中有漁業及水產養殖用具如保麗龍浮具、漁網、釣魚線、浮標、水產養殖的用具…,還有民生方面的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瓶罐、塑膠蓋,也有醫療廢棄物如塑膠針筒、軟管等。細細觀察海灘細沙,更可發現塑膠廢棄物經過日照與海水沖刷後,已裂解為難以分離及撿起的塑膠微粒。

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塑膠廢棄物及塑膠微粒可能已成為海洋生物覓食或誤食的對象,因此也成為海洋生物致死原因之一,要維持藍海清潔及海洋生物棲地健康,減少或全無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唯一而且必要的環境守護手段。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生活、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環保政策、推動減塑或無塑的包裝、推動塑膠製品的重複利用及循環再生等,為達到清淨藍海、無塑海洋的重要面向。或許每個人可以從減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做起、也可以在購買或利用時以可分解材質取代塑膠製品,更可以將塑膠製品好好的回收及再利用,以教育的面相推動從自身減塑做起,以政策面推動從減塑要求來推動,以行動方案推動淨灘及淨溪方式,讓海洋沒有新增的塑膠廢棄物,也將舊有堆積的塑膠廢棄物清除,期望終有一天能達到清淨藍海的樣貌。

無塑海洋

相關資訊
2013 / 09 / 13
  每年9月與10月,台灣一千多公里長的海岸線上都有一點點不一樣。     周末一到,小島上2300萬居民開始四處移動...
2013 / 07 / 09
荒野保護協會辦理愛海講座,是為了在影展之外,更長期的深入在地進行推廣,讓更多人了解海洋現況與海洋淨灘及保育的急迫性。愛海講座內容包含了映前說明、影片觀賞、映...
2013 / 06 / 26
長年在北海岸培訓潛水員的王教練, 眼見這片海底教室漸漸充斥著各種垃圾, 特別是海中廢棄的流刺網愈來愈多,像一座座死亡長城, 糾纏著無辜的海洋生物...
2013 / 06 / 26
台灣附近居住著超過 130 種寄居蟹,都喜歡四處找同伴打交道。牠們的腹部十分柔軟且脆弱,從小就必須住在螺殼中保護自己,隨著體型成長,牠們會交換彼此背上的房子,一...
2013 / 06 / 11
『愛上大海我的家特展』 用藝術穿越高山與海洋 一窺海洋奧秘 西瓜月亮哥姐化身愛海大使,與小小海洋守護者呼籲別讓海洋羞羞臉 每...
2013 / 04 / 19
台灣曾有過的許多珍貴海洋生物,現今都已消失或瀕臨滅絕,例如大型的硨磲貝和馬蹄鐘螺已二十年未再見到過;使用毒魚的方式,大量捕捉熱帶魚販賣出口,致使許多珊瑚礁魚類...
2013 / 04 / 19
曾經,台灣漁業撐起台灣經濟的一片天,豐富的漁獲讓漁民的船隻愈買愈大,漁業技術於來愈進步;曾有耆老說過,過去的魚群甚至要選擇性的捕捉,因為,擔心魚群太大量,導致...
2013 / 04 / 19
大海納百川,但不代表她擁有無窮的自淨能力,台灣的潛水者都知道海底垃圾之多,幾乎可以說是到處可見,而且陸上有的垃圾,海底都有,甚至連墾丁國家珊瑚礁海域也是舉目可...
2012 / 10 / 05
定點觀察 定點觀察站的設立是荒野長期守護棲地的第一步,我們規劃每個會員都能接受自然觀察的訓練打開親近自然的任督二脈。如果有時間和願意付出,則可以接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