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居民也以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及便利的生活圈為傲。但近海漁業面臨枯竭、海漂垃圾汙染海域、海岸周邊生態系也遭到巨大變動,經數年淨灘資料統計,海洋廢棄物中,80%左右為生物無法分解的「一次性塑膠產品」,廢棄物中有漁業及水產養殖用具如保麗龍浮具、漁網、釣魚線、浮標、水產養殖的用具…,還有民生方面的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瓶罐、塑膠蓋,也有醫療廢棄物如塑膠針筒、軟管等。細細觀察海灘細沙,更可發現塑膠廢棄物經過日照與海水沖刷後,已裂解為難以分離及撿起的塑膠微粒。

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塑膠廢棄物及塑膠微粒可能已成為海洋生物覓食或誤食的對象,因此也成為海洋生物致死原因之一,要維持藍海清潔及海洋生物棲地健康,減少或全無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唯一而且必要的環境守護手段。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生活、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環保政策、推動減塑或無塑的包裝、推動塑膠製品的重複利用及循環再生等,為達到清淨藍海、無塑海洋的重要面向。或許每個人可以從減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做起、也可以在購買或利用時以可分解材質取代塑膠製品,更可以將塑膠製品好好的回收及再利用,以教育的面相推動從自身減塑做起,以政策面推動從減塑要求來推動,以行動方案推動淨灘及淨溪方式,讓海洋沒有新增的塑膠廢棄物,也將舊有堆積的塑膠廢棄物清除,期望終有一天能達到清淨藍海的樣貌。

無塑海洋

相關資訊
2018 / 10 / 03
  淨灘是臺灣近年全民熱門的環境守護行動,但從汙染治理的角度,臺灣海灘上的人造廢棄物的研究論文,歷年來只有三篇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上,且僅限於北海岸、高雄、臺南區...
2018 / 08 / 28
【2018年8月28日 臺北】         臺灣淨灘盛行,估算每年都有超過五百場由企業、學校、民間團體及公部門發起的...
2018 / 07 / 05
文/胡介申(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為了守護全世界最大的生物棲息地...
2018 / 07 / 05
      近年來,由於政府及民間組織的鼓勵及推廣,「做環保」成了一件很潮、很熱血的事,荒野保護協會從2005年的淨灘行...
2018 / 07 / 02
愛護海洋沒有句點 不只「撿」不停、更要不停「減」 今夏,除了淨灘 也讓我們與吸管和平分手吧!       近...
2018 / 06 / 21
       【2018年6月21日 臺北】 環保團體自2013-17年的淨灘結果顯示,塑膠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和外...
2018 / 05 / 09
塑膠碎片從陸地到海洋的旅程 -海廢科學調查- 圖、文、表/吳純綺(海廢調查專案人員) 調查緣起         生物...
2018 / 05 / 09
第六屆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The Sixth 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 6IMDC )在今年(2018年)...
2018 / 04 / 11
文/胡介申(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海洋廢棄物:汙染或是髒亂?        淨灘常被視為單純的髒亂...
2018 / 02 / 13
      行政院環保署於今日(2/13)召開記者會,與荒野保護協會等關心海洋的環保公民團體共同發布「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