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居民也以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及便利的生活圈為傲。但近海漁業面臨枯竭、海漂垃圾汙染海域、海岸周邊生態系也遭到巨大變動,經數年淨灘資料統計,海洋廢棄物中,80%左右為生物無法分解的「一次性塑膠產品」,廢棄物中有漁業及水產養殖用具如保麗龍浮具、漁網、釣魚線、浮標、水產養殖的用具…,還有民生方面的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瓶罐、塑膠蓋,也有醫療廢棄物如塑膠針筒、軟管等。細細觀察海灘細沙,更可發現塑膠廢棄物經過日照與海水沖刷後,已裂解為難以分離及撿起的塑膠微粒。

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塑膠廢棄物及塑膠微粒可能已成為海洋生物覓食或誤食的對象,因此也成為海洋生物致死原因之一,要維持藍海清潔及海洋生物棲地健康,減少或全無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唯一而且必要的環境守護手段。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生活、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環保政策、推動減塑或無塑的包裝、推動塑膠製品的重複利用及循環再生等,為達到清淨藍海、無塑海洋的重要面向。或許每個人可以從減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做起、也可以在購買或利用時以可分解材質取代塑膠製品,更可以將塑膠製品好好的回收及再利用,以教育的面相推動從自身減塑做起,以政策面推動從減塑要求來推動,以行動方案推動淨灘及淨溪方式,讓海洋沒有新增的塑膠廢棄物,也將舊有堆積的塑膠廢棄物清除,期望終有一天能達到清淨藍海的樣貌。

無塑海洋

相關資訊
2017 / 05 / 11
圖、文/張恩惠〈臺中分會志工 自然名:木棉〉 “世界地球日”,參與了綠島清除外來種的活動。      ...
2017 / 05 / 08
守護水鳥繁殖與夏日海灘活動-以東方環頸鴴為例 文/謝祥彥〈棲地守護部主任 自然名:雁子〉 圖/東方環頸鴴調查小組 2017-05-08   荒野保護協會自2...
2017 / 04 / 18
文:陳怡穎〈桃園親子一團團員  自然名:蘋果姊姊〉 圖:花敏煌〈桃園親子團桃一團團員 自然名:暗光鳥〉/ 尤獻隆〈桃園親子團桃一團團員 自然名:椪柑...
2017 / 04 / 18
圖、文/陳君瑜(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高雄三團小蟻團 小蟻:平安龜、大蟻:魚媽、章魚) 減塑,絕對不是喊一天的口號!      ...
2017 / 04 / 18
文、表圖/凌宇震(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高雄三團奔鹿團育成會導引員,自然名 : 斑鳩) 源起        身為荒野保護協會...
2017 / 01 / 17
文、圖/胡介申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施耘心(荒野保護協會企劃推廣部主任)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志工...
2016 / 12 / 21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志工於全台淨灘,同時進行海洋廢棄物的檢測分析。2016年統計全台數據,已獲得240筆淨灘數據,另材質上寶特瓶一舉躍...
2016 / 12 / 10
口述/ Dr. Won Joon Shim(韓國海洋科技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家、韓國科技大學教授)文字記錄、圖/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
2016 / 12 / 10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海岸線是人類腳步的終點,卻是人造廢棄物旅行的起點,各種海漂垃圾離開祖國領土、穿越公海、突破另一...
2016 / 11 / 08
文/林千地(荒野臺南親子團一團奔鹿團草原鹿,自然名:非洲象) 清晨初光,白色的光芒慢慢的映入眼前,小鹿值星官徐易廷(自然名:葉翅螳螂)帶領我們在觀汐平臺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