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居民也以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及便利的生活圈為傲。但近海漁業面臨枯竭、海漂垃圾汙染海域、海岸周邊生態系也遭到巨大變動,經數年淨灘資料統計,海洋廢棄物中,80%左右為生物無法分解的「一次性塑膠產品」,廢棄物中有漁業及水產養殖用具如保麗龍浮具、漁網、釣魚線、浮標、水產養殖的用具…,還有民生方面的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瓶罐、塑膠蓋,也有醫療廢棄物如塑膠針筒、軟管等。細細觀察海灘細沙,更可發現塑膠廢棄物經過日照與海水沖刷後,已裂解為難以分離及撿起的塑膠微粒。

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塑膠廢棄物及塑膠微粒已成為海洋生物誤食的對象,也是海洋生物致死原因之一。因此,維持藍海清潔及海洋生物棲地健康,並阻止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必要的環境守護手段。

綜觀海洋廢棄物的問題,除了塑膠材質本身難以分解之外,廢棄物數量過大也是造成物質流入海洋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推動源頭減塑,也應透過釜底抽薪的方式是推動零廢棄的生活:推動資源循環的環保政策、推動自備容器購物、推動生活用品的重複利用及循環經濟等,以達成無塑海洋的重要面向,期望終有一天能重回清淨藍海的樣貌。

無塑海洋

相關資訊
2016 / 08 / 10
2009年起,荒野保護協會在每年9月份的國際淨灘日,於臺灣各地舉辦淨灘活動,邀請民眾利用「臺灣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International Coastal...
2016 / 07 / 07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自然名:螃蟹) 荒野保護協會十年來的淨灘經驗,不僅清除了沙灘上的成堆廢棄物,更累積了許多海廢監測數據;不只為美麗的...
2016 / 07 / 07
文/荒野保護協會企劃推廣部、圖/荒野保護協會 淨海專家講座 這次結合產、官、學界觀點所邀請的三場專家講座,在現場爆滿的報名人數中,於大雨磅礡的6 月5 日週六...
2016 / 07 / 07
文/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在兩億多年前的恐龍時代,地球就居住著一群迷人的生物,至今牠們仍優雅漫步在土地及海洋間,繼續上演這則與自然共存的古老故事。自19...
2016 / 07 / 07
文/徐順利(前荒野保護協會企劃部副主任、現為海巡署臺北機動查緝隊查緝員,自然名:海歸) 肯恩威爾伯在「萬法簡史」中提到,進化是包含過往,超越以往的狀態,新的真相...
2016 / 07 / 06
【2016年愛海無距】海洋職人帶你打開五感,今年夏天愛海零距離 不論我們身在臺灣本島任何角落,與海的距離都不會超過100公里,認識海洋,是展開守護的第一步。今...
2016 / 06 / 08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2009 年信天翁雛鳥與塑膠垃圾的照片在網路流傳,「兩個德州大的太平洋垃圾帶」開始在人們腦海中...
2016 / 06 / 08
文、圖/許祥瑞(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六○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 波爾丁(Kenneth Boulding)提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
2016 / 06 / 08
2016第一屆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從發光的海岸線上 找尋淨海新商機 國內首創由環保單位舉辦之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於2016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於空總TA...
2016 / 05 / 09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已經是門好生意 當氣候變遷從趨勢圖跳躍到牆上的溫度計,環境衝擊從教科書沖擊到家戶門前,民眾因眼前體表的真實感知,焦急在傳統的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