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做的事
內容總覽
2020 / 05 / 15
文/洪于盈(臺北分會編輯採訪小組志工,自然名:瓜子蕨)
圖/洪于盈、柯馨怡(荒野節能專案秘書)
2012年開始,荒野與經濟部能源局及工研院合作共同...
2020 / 05 / 13
圖、文/許天麟<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我們經常說雜草雜木,意思就是無經濟價值或低價值的草或木,但其實所謂經濟價值只是人們以目前有限的知識與經驗下的...
2020 / 05 / 13
圖、文/宋家元<台北分會親子團北二團,自然名:北極熊>
時光飛逝,由荒野主辦的環境行動論壇已經來到了第六屆,還記得當時一群夥伴憑著熱情促成的論壇能夠實現,並且不...
2020 / 05 / 13
文/陳雍慧<氣候變遷教育委員會 能源議題組,自然名:海冰>
當初就是因為關切氣候變遷這個議題,才一腳踏進荒野的。
從推廣講師的志工培訓,讓我深深感...
2020 / 05 / 11
羅慶仁、羅慶江兩個礦場,過去與亞洲水泥玉山礦場相連,2016年曾共同送審,但後來為了規避採礦面積超過50公頃要進行二階環評的規定,亞泥技術性撤案,羅慶仁與羅慶江...
2020 / 04 / 14
文/黃鈺茹<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麻雀>
圖、影片/劉揚德<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不鹿>
豐富小明童年時光的雙連埤(謝偉賢...
2020 / 04 / 14
文/黃振福<雙連埤主任>、圖/荒野保護協會
位於世外之境的雙連埤是太平洋數千年前送給雪山姑娘的一顆斐綠珍珠,一座水納萬生的天然湖泊。豐富的溼地生態與周邊溪...
2020 / 04 / 14
圖、文/陳依芳<台南分會淨灘參與者>
去溪邊玩水? 還是撿垃圾?
兒時記憶,最開心就是到溪邊玩水和灌蟋蟀,吵鬧著外婆幫我把抓回來滿滿整罐的蟋蟀炸給我吃,像極了獵...
2020 / 04 / 14
文/張源錄(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麋鹿)
圖/荒野保護協會
生態不只奧妙且無奇不有。
在絕大多數的生態系中,「植物」都是作為昆蟲鳥獸的食物,既不能移動、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