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城溪開始

我們正在做的事: 

從新城溪開始——荒野宜蘭分會「溪大調工作坊」第 1 次實地踏查

圖/李坪鍵、黃琳恩〈宜蘭分會河溪小組志工,自然名:萍蓬草、黃豆〉
文/邱麗卿〈宜蘭分會溪大調學員〉

2024.05.10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母親之河,匯集上游樹枝狀的支流,孕育出屬於在地獨有的自然與文化。在地的河川溪流是如何滋養土地,提供人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走近河川溪流,進行五感觀察,也許是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暸解方式。

  荒野宜蘭分會鄰近蘭陽溪畔,搭火車可在二結車站下車,在1月底周末舉辦二天的工作坊,說明河溪調查的重要性及實地踏查方式。第一天上午安排「生態檢核與公民參與」講座,下午由台東河溪小組分享十年來的實務經驗。當天來自各地的學員有20多位,先以微笑、問好、碰肩等破冰活動拉近彼此距離,再依序分為蝦虎組、濱溪組、水文組,課後由輔導員帶領進一步認識彼此及交流對河溪的想法。第二天開始進行實地踏查,從「新城溪」開始。

第一站:新城溪出海口

  考量到踏查時間有限,這次選定三站作定點調查,到現場後依組別各自探索,並用對講機聯繫進度。這天寒冷風大,但所幸沒下雨。面對一望無盡的開闊河口,我們竟一時不知如何著手調查。聽著導覽說明,才知道原來除了主河道外,一旁還有工業區的排水道。

  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個個散落在沙灘上的棚架,那是電視節目介紹的宜蘭沿海漁業文化之 一。漁民依規定於 11 月至 2 月間,為了在半夜捕抓目前尚無法人工培育的鰻魚苗,會搭建臨時 休息帳篷,以避開寒冷的東北季風。另外還有之前很少在沙灘注意到的,一點一點的小白石粒,大約 1 公釐以下,以石粒為頭,細沙為尾,形成水滴的形狀,構成像是迷你版的沙丘。這發現引 起大家討論,會不會是日本來的火山碎屑,因風吹雨淋變成這形狀?


▲利澤工業區廢水排放現況(匯流至出海口)

  另外,沙丘上濱海的攀藤植物區,出現一條隆起的地道,也引起大家注意。有人說是鼴鼠活動的痕跡,牠吃蚯蚓、昆蟲,在此為生。走近工業排水道及水池,岸邊長滿看似芒草的植物,淺綠色不見底的溪水,沒有奇怪的顏色,也沒有不好聞的味道,或許是因為這群濱溪植物,默默進行了過濾的工作。池邊還有有一層層像千層派的土層,是溪水隨時間沉積泥沙的痕跡;池裡枯乾的植物枝條,隨著水流拖曳留下淺淺線條,一旁有鳥類行走的爪痕和野狗奔跑的足跡,都像參與了新城溪口的沙地創作。

第二站:武荖坑橋下

  在鐵橋下的過道停車,再徒步過馬路,剛好經過夥伴家的茶行,打過招呼後,繼續前行。從武荖坑橋上往下望,看見清澈見底的溪水,令人不禁讚嘆。我們從橋旁的小徑下切,直接走進溪裡進行觀察。這是最親近河川的一個觀察點,大家也再次被提醒進行河調時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疏忽,而讓看顧大自然的美意被打折扣。

  對岸有成排豆腐狀的護坡石塊,或許是為了保護往武荖坑風景區的車道;溪流裡則有人為堆置建築廢石以分隔河道的擾動痕跡。從小有河川經驗的夥伴從石縫抓了一隻毛蟹給大家觀察,原來毛蟹因身上有毛而得名,牠伸展八爪的模樣,也很有生命力,而從狹窄三角形的腹甲,可以知道這是公蟹。聽說這溪裡的生態環境很好,於是我也試著翻開溪底石頭,找尋躲藏石頭背面的小蟲。我們回程不走原路,而是穿過橋下,涉水到對岸的斜坡上行。原以為穿雨鞋足以應付溪流地形,但沒留意溪水深度,一步踏入,才察覺冰涼溪水流進鞋筒,還浸濕襪子,或許這才是「全套」的河溪踏查,也只能脫鞋擰水,跟著大家再繼續走。

  上岸前看到一道關閉的圳道閘門,人工設施阻擋溪水下流以調節水量,但水壓仍使溪水找縫隙噴出。大家議論紛紛,宜蘭地區為一期稻作,為什麼還要全年向河川分流取水,造成水量減少 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難道是被引作工業用水? 一連串的提問,現階段卻得不到答案。

第三站:糞箕湖圳渠首工排砂門

  藍色的排砂門,在五路財神廟旁,所以即使沒跟上前車,還是可以依定位資訊找到集合點。「糞箕湖圳」的名稱,讓人聯想到阿里山奮起湖,也可以猜到這可能是古地名,因地形像畚箕而命名。「渠首工」是引水入灌溉渠道的首部工程, 而這站的觀察重點是「跌水工」,一種為了達到河水消能、降低河水下切淘刷的工程,卻造成洄游魚群不易上溯的問題。

  望著河道前端的原始樣貌,心中不禁疑問:「為什麼要蓋這工程呢?之前的原始河道不是更適合魚類洄游及河川生態嗎?」可能是為了人類農作灌溉需求。但有沒有可以兼顧生態或減低生態影響的方式?相信工程技術進化至今,應該是會有的,只是在施工前,需要先調查瞭解河川生態現況,從萬不得已興建的審慎態度來確認施工的必要性,並做好生態維護規劃。


▲糞箕湖圳渠樣態
 

  可以理解人類為改善生活,建造河川工程的動機,但期許能採用「減法」的工程概念,汰除老舊設施並集中強化必須興建的工程,降低對河 川生態環境的擾動及影響。 發現跌水工程最低的三階,因鋼筋外露剛好抓住大石塊且成排排列,好像意外形成魚群洄游時的休息區。當我們從人類的視角找不出答案時,或許可以觀察大自然,大自然會提供解方。 在排砂門下方的水道裡,看到一隻大魚逗留,因為前有大閘門阻擋,無法往前,只能往後沿者狹長的水道游出。此外,沒看到其他魚群的蹤影。河道旁的產業道路,由水泥工廠租用,進出的大卡車佔住整個車道,小車只能驚險退後閃避。看到路旁成堆的水泥石塊,想起《看見台灣》中驚人的掏空山景畫面。

  最後搭火車北返時,收到夥伴的照片,他們臨時起意回溯到東武荖坑溪的第一段戲水區,照片拍的是優美的溪流山景,三三兩兩在古意吊橋上緩步慢行,再走進溪裡作觀察,也有人疊石紀念。或許那裡人為設施的影響少了許多,也或許工程介入自然的課題始終是無解的,但希望在享受大自然無私付出的同時,能常保虔敬及感謝的心。

附加檔案大小
從新城溪的開始4.8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