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荒野台北週四見 ¦ 傾聽大自然 療癒點滴
9月荒野台北週四見 ¦ 傾聽大自然 療癒點滴
最下面也可以直接填寫報名
您在森林荒野之中感到放鬆忘憂,身心舒暢嗎?
本月週四見邀請您一起傾聽大自然的療癒點滴!
放下身段,放慢腳步,冬季烏來山區鳥類會不經意間總讓人驚艷不已,一起觀察鏡頭下花園新城的鳥世界,
感受生物的奧秘,物種的競爭演化與堅強生命力,讚嘆之餘我們也深受啟發,一次次被療癒的歡喜點滴,
踩踏汐湖組獨一無二的濕冷的東北季風與夢幻美景,以及認識圍困的地形與物種多樣性驚奇!
淡水河,這條台北的母親河,每一條偉大的河流,都藏著一座城市的靈魂,曾以潺潺水聲見證艋舺的繁華、大稻埕的茶香,倒映過北淡線火車搖晃的風景,
9月深處,讓我們再次愛上生態解說的世界,
感受自然療癒的歡喜與點滴。
四場探索,發現自然療癒的美好,就存在須臾的神奇感動中。
9/4 花園新城賞鳥季(實體課程)
春天的花園新城充滿了生命的喜悅,
楓香大道兩旁冒出粉嫩鮮紅的幼葉,
清晨在和煦陽光的照射下,萬物騷動,迎接這美好的一天。
生活在這片有山、有溪水的居民,與牠們共享這片美麗山林。
花園新城是台灣第一個實踐田園城市理論的社區,不僅是一個住宅區,更是一個將自然、人文、藝術融合的獨特社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位於小粗坑山,社區依山勢而建,呈現三面環山、開口朝北的谷地地形。 每年冬季烏來山區鳥類會降遷在附近林間,鳥類生態非常豐富,不經意間出現遷徙過境的稀有候鳥,總讓人驚艷不已。春季有許多鳥類在此繁衍後代,是賞鳥人不可錯過的地方。極光透過鏡頭分享花園新城的鳥世界。
【時間】2025年09月04日(四) 19:30-21:30
【地址】臺北市詔安街204號B1(荒野廳)
【講師】張品中/極光
極光是一位科技背景的工程師,18年前參加解說員訓練,擔任荒野解說志工,同時參與台北市鳥會的賞鳥活動,展開精彩的鳥類探索世界,18年來紀錄台灣約4百多種鳥類。曾擔任荒野台北分會副會長、台北解說組總組長,目前擔任解說常務委員。
09/11 在荒野大自然中,發現生物如何療癒人們(實體課程)
獅頭山與士林芝山岩是少數早在清朝、日治時期就受保護的山區,高大樹木隨處可見,保有原始森林的闊葉林風貌與寧靜。豐富的林相加上緊臨檳榔坑溪,孕育出獅頭山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資源。台灣光復以後,新店居民與地方政府逐年建設登山步道網路、並興建多個堅固永久性休憩涼亭、國旗平台等,使得新店獅頭山成為台北盆地南緣不可多得的登山休閒生態寶地。
單單從2018年至2025.07.18為止,在iNaturalist(全球性的公民科學平台)上,新店獅頭山就記錄了研究等級之動物569種,植物418種。荒野台北獅頭山組成立於民國93年6月,22年來歷經20多位組長的帶領擘劃與全體解說員的辛勤耕耘,創造了卓越非凡的環境教育與自然觀察成果。
您有處在森林荒野之中感到放鬆忘憂,身心舒暢嗎? 您有在自然觀察時發現生物不僅多采多姿,且趣味無窮嗎?
您若放下身段,放慢腳步,生物的奧秘,物種的競爭演化與堅強生命力,讚嘆之餘我們也深受啟發與療癒(育)。
這一次,且讓荒野水松來跟大家分享報告17年來在野外自然觀察,生態攝影的驚奇體悟與發現,一次次的被療癒的歡喜點滴,期盼您的到來,2025/9/11晚我們荒野廳見。
【時間】2025年09月11日(四) 19:30-21:30
【地址】臺北市詔安街204號B1(荒野廳)
【講師】吳松/水松
荒野保護協會荒野解說員、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寬尾解說員/國小香草老師/蝴蝶種子教師/荒野生態心理學志工第五期/獲得多次生態攝影比賽首獎 優等 佳作等獎項。
09/18 驚艷大台北的水水世界(實體課程)
倘佯水水世界 ,山環水繞的汐湖定點,不同個性的湖泊濕地和瀑布峽谷,
強烈的季風洗禮下,水可以溫柔婉約也可以萬馬奔騰,
就在這周晚上~神遊夢幻湖面,觀賞大自然的律動,一起看見奇特的生命形式,一起挖掘古老的生態故事…
汐止與內湖最有名的是淹水,但也造就獨一無二的生態傳奇
1.濕冷的東北季風與夢幻美景2.圍困的地形與物種多樣性
大台北最強大的濕冷生態
1.最多樣水生植物和食蟲植物天堂 2.圓吻鯝和鯉魚洄游產卵寶地 3.保育類台灣細鯿最後棲地的故事 4.從大葉越橘多樣演化看汐湖微環境
【時間】2025年09月18日(四) 19:30-21:30
【地址】臺北市詔安街204號B1(荒野廳)
【講師】林智謀/野牛
荒野保護協會 汐湖連絡處 負責人、紀錄片製作參與兼導覽。台灣公共電視 下課花路米。台灣大愛電視 發現 經典。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
09/25 淡水河之美與不可承受之「輕」(實體課程)
邀請您與淡水河來一場溫柔的相遇
每一條偉大的河流,都藏著一座城市的靈魂。淡水河,這條台北的母親河,曾以潺潺水聲見證艋舺的繁華、大稻埕的茶香,也倒映過北淡線火車搖晃的風景,與無數如「志明與春嬌」般的故事。她不只是地圖上的藍色曲線,更是我們共同記憶的載體——時而澎湃如青春,時而靜默如遺忘。
如今,防洪牆隔開了人與河的距離,但我們仍能從詩句的縫隙、河岸的風裡,找回與她對話的方式。這是一場關於記憶與重生美麗與哀愁的講談,讓我們重新感受這條孕育北台灣的河流,如何繼續流淌在我們的生命裡。看我們如何回應淡水河的呼喚。
1.淡水河之美(含夜渡淡水河影片)(野鹿)
2.淡水河的前世今生 (野鹿)
3.關渡宮與先人墾殖故事 (綬草)
4.社子島、獅象悍門的美麗與哀愁 (麻竹)
5.淡水八景與五分港溪的變遷(海洋)
6.鹵蕨在淡水河流域與棲地維護(藍鯨)
7.生態、美景、在地人文故事(風)
8.淡水河溯源分享(樹蛙)
9.投入護生的悲喜。東方環頸鴴的保護歷程 (黑貓)
【時間】2025年09月25日(四) 19:30-21:30
【地址】臺北市詔安街204號B1(荒野廳)
【講師】解說淡水河流域組
成員:野鹿、海洋、藍鯨、麻竹、風、綬草、黑貓、樹蛙、大冠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