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影展-鯨豚之歌
串聯巨鯨之路、與大翅鯨同遊、鯨之聲三部影片,海洋危機不只存在於歷史,現存的問題也將影響到未來的海洋環境。
以「巨鯨之路」為名的常設展,目前全球僅展示約25件完整藍鯨標本。臺灣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自2023年末起展出一座巨大、令人瞠目結舌的藍鯨骨骼標本。這是臺灣首次記錄到藍鯨擱淺,也是國內首座藍鯨標本。透過邀請簡毓群導演拍攝的《巨鯨之路》紀錄片,以2020年發現生物擱淺為起點,拍攝骨骼標本修復至2023年末完成吊掛的全部過程。這頭生前遭繩索綑綁頭部以致於無法進食的藍鯨,經歷肉體上與心理的折磨而讓牠的年紀僅僅停留在兩歲,無從得知藍鯨媽媽與寶寶別離的痛苦。當我們知道的這頭藍鯨的遭遇,是否也能啟發我們,促使我們多花點心思關注海洋保育與環境?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監製、委託生態攝影師中川西宏之拍攝的《與大翅鯨同游》,以8K超高畫質攝影機,生動而寫實地記錄下大翅鯨孕育下一代的身影。透過認識大翅鯨聲音、形體外貌、覓食、繁殖養育、固碳貢獻等豐富的科普教育知識,期待更多人能瞭解大翅鯨並加以保護牠生長的海洋環境,並傳達鯨魚碳捕獲潛能,有助減緩地球暖化危機,同時喚起大眾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
數百支離岸風機正在臺灣西海岸大肆興建,緊鄰不到50隻的中華白海豚將長期受到噪音干擾,長年投入鯨豚病理與聲音研究的獸醫楊瑋誠,試圖揭開這些看不見真相,開發與保育的故事,正在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