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台南週週見:棲地營造物種關懷,從單一到多樣
基於協會推廣棲地守護、環境教育之目的,活動過程將對參與者進行拍照/錄影記錄,將來用於製作教案、業務推廣等用途,凡參加者視同同意現場照片肖像權授權於活動後各式露出使用。
荒野台南週週見:棲地營造物種關懷,從單一到多樣
時間|2025/11/29 (六) 13:00-15:00、15:30-18:30
地點|
【戶外實地講解】七股台區鹽田 13:00-15:00 (13:00-13:10 七股觀海樓集合)
【室內講座】七股頂山國小(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15:30-18:30 (室內地點)
費用|免費
講師|陳德鴻(萬里濕地教育中心)
講座內容|
實際踏查荒野認養的七股台區鹽田,了解現況。
除了陳德鴻老師的棲地經驗分享,也共同討論可以進行的後續行動。
加入荒野以前,德鴻老師早就一頭栽入濕地的領域,並關心雙連埤已久。加入荒野之後,有了伙伴的支援,更是熱心的投入,經常台北與宜蘭兩頭跑,逐漸將資料建構起來,知道有哪些物種、知道植物的需求是什麼、知道該如何保護它,就是這個歷程,慢慢有了棲地的概念。
鍾情濕地的德鴻老師,不忍各地的溼地植物因為棲地的破壞而逐漸消失,便將萬里家中的地,開闢成「植物庇護中心」,收容原棲地遭破壞,被荒野搶救回來復育的溼地植物。這個萬里工作站,有了協會行政上的支援,並得到7-ELEVEN綠色基金的挹注,也開始培育志工,有系統地進行營造,荒野也因為這件事,終於有了棲地守護管理的實務經驗。日後,荒野成立棲地工作委員會,德鴻也繼阿孝老師之後,成為第二任棲地工作委員會召集人,引領荒野的棲地志工,在全國關心並營造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