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解決氣候變遷、真正公平正義的神器
|
源由 ![]() |
台灣的氣候變遷治理,長久以來一直成效不彰,國際排名敬陪末座,原因非常多,像是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沒有積極的目標、長期以來能源不當補貼、缺乏公民的溝通、以及各部會首長不加重視等等,此外,台灣欠缺一個最重要政策工具:碳定價。也就是排碳者付費。這也是世界最被重視的一個政策工具。
諷刺的是,原先的2015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已明定政府應推動『進口化石燃料之稅費機制, 以因應氣候變遷, 並落實中立原則,促進社會公益』,但行政機關卻遲遲未啟動,放任台灣的氣候變遷治理和能源結構惡化,長期以來人均排碳量高居世界前廿名。
台灣政府之所以不願啟動碳稅費機制,最主要是擔心碳稅費開徵後、民意反彈。2018年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多年下來,氣候變遷惡化的速度已超越科學家原先所預期,世界各國花愈來愈多的成本在對抗和解決層出不窮的氣候變遷災難上、眼見要大禍臨頭,歐盟率先抛出「碳關稅」的政策規劃,引發全世界產業大地震,已有不同國家準備跟進,導至世界各國碳定價的政策腳步不得不跟快。在台灣於2021年抛出淨零碳排目標、2022年抛出12大關鍵戰略後,緊接著是推出「氣候變遷因應法」,環保署終於承諾要課徵『碳費』。
雖然政府在2022年也終於要規劃在2024年課徵碳費了,但是『碳費』有什麼問題?
1.用途限定:碳費和空污費一樣,被大法官解釋屬於「特別公課」,所以這個費用,必須用在溫室氣體的減排用途、用途嚴重受限,如果環保署用不完,還可能拿去給排碳廠商補貼設備,導至這些排碳戶「一手交錢、一手拿補貼」扭曲現象。
2.無法有「節能減碳」誘因:這個費用被環保署收了去,成了小金庫給環保署用、金額無法提高,也就無法具有「以價制量」的經濟誘因效果,也不可能讓台灣達到淨零。
3.對出口不利:環保署只能少少的收一噸數佰元台幣,雖然對物價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金額過低、和歐盟的碳邊境稅(CBAM)差距過大,而美、日等國也在積極研議,甚至有可能會超前歐盟開徵類似稅制,如果台灣碳費金額過低、未來出口廠商還要補繳鉅額費用給課徵碳邊境稅的國家。
因此,我們請財政部 出來,儘速訂出有減量誘因效果的碳稅。
碳稅![]() |
|
比起碳費來,碳稅有以下好處:
1.具減碳誘因:碳稅由於直接入國庫,並非環保署的小金庫,因此可以訂出有減量誘因效果的金額,以減碳的經濟誘因(省錢)確保全國上下、工商業和全民力行節能減碳。
2.具公平正義:碳稅是要確保節能減碳,而不是要增加民眾負擔,因此必須在「稅收中立」的原則下,可以全民普發,或排富普發,讓節能的人、弱勢族群、或年輕世代,可以有額外的被動收入。
3.可提高國家產業競爭力:波特假說(Porter Hypothesis)指出,設計良好且較嚴格的環境管制不僅能提升環境品質,且能促使創新與進步,提升競爭力。而Ambec et al.(2013)亦發現具有彈性與經濟誘因的環境保護制度,例如能源稅與碳稅,較能夠達到提升環境品質、促使創新與進步、以及提高生產效率的結果。(連結: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發行 《綠色經濟電子期刊》(Green Economy) 第A1-23頁)
訴求![]() |
基於以上,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1.碳稅普收:請財政部 出來,儘速訂出有減量誘因效果且普收的碳稅,而不是只針對排放大戶來徵收。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具有減量誘因機制、確保該減排的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努力減少排放量,來達到2050 年淨零目標外,還可以讓我們的碳稅可以接軌歐盟的碳邊境稅,也就是 CBAM。我們希望這個稅率用逐年遞增方式來收取、提早公佈至少十年以內、每年增加的稅率,讓工商業有時間做轉型的因應。
2.碳收中立、回饋民眾:我們主張要清楚明定在碳稅條例中,規定絕大多數的碳稅稅收,返回給人民,換而言之,是把碳稅收入,做一個全民的普發、或排富的普發。讓人民知道,我們課碳稅不是要增加他們的負擔。甚至絕大多數的族群,包含弱勢以及年輕族群因為排碳量少、可以拿到比支出更多的碳稅回饋金。台灣所得頂端1%富者的排碳量、約為底端收入人口排碳量的30倍,因此這樣的碳稅回饋,也是所得重分配、降低貧富不均的一種好方式。
|
3.未來世代碳移除基金及其他:在絕大多數的稅金直接回饋給民眾後,我們也呼龥要為未來世代留下一個未來世代碳移除基金(碳債基金),讓他們可以用來移除我們這代人及上幾世代過度排放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我們這世代人欠年輕及未來世代的碳債),才能做到2050淨零排放以及2050年以後淨負排放的巨大且艱難的工作。剩下的碳稅稅收也可以拿來照顧轉型勞工、環境正義、公共運輸的普及化、或是地方災難調適因應,先端技術研發。
4.課徵時程:我們要求政府,現在朝野有共識、碳費在 2024年開徵,那麼最慢應該要在2026年開始課徵碳稅,這個時候碳費就可以落日、或授權給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自治條例決定是否課徵交由地方使用、因地制宜的碳費。
支持團體![]() |
荒野保護協會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看守台灣協會
彰化環境保護連盟
(率續增加中)
加入連署![]() |
我們需要有更多人來響應這個活動,讓政府聽到人民的聲音。氣候變遷迫在眉睫、氣候變遷治理最重要的政策工具:碳稅,無法再讓政府,用各種理由塘塞或拖延下去!
我們這一世代人,可能是人類六仟年以來的文明史和十幾萬年來的環境變遷史上,最關鍵的一個世代,因為我們正站在懸崖之上,可能和人類萬物一起踏入氣候變遷災難的深淵、一起大滅絕,或是我們可以成為:帶著民眾迷途知返、撥亂反正、解決氣候變遷危機的勇敢世代!
我們需要你的力量和你的聲音,一起響應!請加入連署:https://forms.gle/ZqXgKYB15eZAPi1Z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