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城市森林,推動自然生態公園

我們正在做的事: 
我們正在做的事: 

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呼籲臺北市長候選人正視此一問題,柯文哲得知後,表達關心之意,特別前往富陽公園了解臺北當前公園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臺北市公園上百處,大小不一,卻用同一套標準,加上權責管理多頭馬車,造成潛在危機四伏,尤其生態性多樣公園,面臨法令不完備、資源匱乏與人為破壞重大危機。

臺北市公園現況面臨五大缺失,分別為:一、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切割破壞棲地。二、入侵生物氾濫排擠原生物種。三、過度管理,造成生態系統失衡。四、公園管理從業人員缺乏生態素養。五、缺乏跨局處資訊整合與溝通。

以臺北市富陽公園,在公民團體請命下,成為唯一一處生態公園,還是面臨很多高挑戰問題,其他相類似公園,在沒有分級保護下,浩劫日益嚴重。

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呼籲臺北市長候選人正視此一問題,柯文哲得知後,表達關心之意,特別前往富陽公園了解臺北當前公園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柯P專心聆聽資深夥伴林智謀(左)介紹公園生態後好奇發問

搶救城市森林七大訴求

一、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

公園裡有過多水泥花崗岩的硬鋪面步道,每一條步道的開發無疑都是一場生態浩劫,有許多步道乏人使用,卻讓動植物飽受摧殘、光禿的地表不但造成土壤流失,更喪失了涵養水源的作用,許多設計不當的人為設施及鋪面,不但造成綠地損失,亦破壞了公園裡生物棲息的多孔隙環境。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公園除了代表立面空間綠化程度較高,能減少城市的二氧化碳,紓緩熱島效應,亦能扮演生態跳島的角色,創造較高的生態多樣性。

二、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

地景的多樣性不但為公園帶來不同層次的美感,也創造不同種類的生物的棲息空間,多樣性的棲地常是在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生態演替下所發生的狀況,例如自然化的公園水岸,能創造多孔隙之生物棲息空間,維持或營造多樣化水體,配合水生動植物之生活史及棲息條件,使水體保有多樣之水域環境。

三、生態公園分區管理與利用

我們主張將有生態潛力的公園,優先打造為以生態保育為主的自然生態公園,並進行分區管理與利用,其中設立生態保育區作為生物主要生存、棲息、繁衍及物種最集中之區域,並劃設界線,為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棲地完整性,保留生態敏感區,區內僅供科學研究、生態復育及監測活動。

四、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公園內動植物之優勢種常經過人為無心或刻意的選擇與淘汰,非自然現象,這些外來入侵種,經野生馴化且生長旺盛,會對在地原生物種產生威脅性,降低生物多樣性,並入侵到其生態空間,嚴重影響到當地生態平衡。 

五、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自然生態公園可接受民間團體認養,使公園的管理得以因為在地力量的注入而永續,提昇其認同感,利用方便學習、操作的公園棲地管理系統來推廣、培訓各公園的在地志工,公園的經營管理亦應結合公民參與機制,進行定期環境監測,確保園區不致受到不當干擾及破壞,並積極復育遭受破壞之棲地環境。

六、公園串連組成完整生態廊道

每一座獨立的生態化公園就是一座小型的生物島,可以作為都市化與工業化後被迫遷走的野生物僅存的棲地;而在台北地區,土地開發利用所造成的棲地碎裂效應,更有賴這樣的自然生態公園串連破碎的自然棲地,供為野生動物移動的廊道。

七、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

公園管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得有效溝通的模式才能得以避免浪費公帑、意見衝突的管理模式,並且得以尊重彼此,唯有透過催生自然生態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才能使政府部門有法源依據與社區居民溝通,並輔以環境教育,建立公、民、專業團體都能有效溝通的平台,落實「生態之都」的發展口號。

為落實「生態之都」發展口號,訂定適切之管理辦法具有急迫性,應於期限內迅行制定。

公園現況幾大缺失

  • 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切割破壞棲地。
  • 入侵生物氾濫排擠原生物種
  • 過度管理,造成生態系統失衡。
  • 公園管理從業人員缺乏生態素養
  • 缺乏跨局處資訊整合與溝通

五大潛力生態公園

  •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生態公園範例
  • 木柵公園
  • 中強公園
  • 榮星公園
  • 南港公園
  • 大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