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星花園花3個月 完成螢火蟲復育棲地

我們正在做的事: 

報導媒體:蘋果日報

榮星花園花3個月 完成螢火蟲復育棲地

台北市工務局推動螢火蟲復育計畫3部曲,首部曲在榮星花園公園,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及荒野保護協會、行仁里里長陳德賢1月起合作,短短3個月內就打造適合螢火蟲復育棲地,公園處今也舉辦「螢光點點在榮星」活動,與民眾見證榮星花園公園的螢光點點。

公園處表示,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為舊有瑠公圳露頭遺址,有乾淨地下水提供適合黃緣螢生長的棲地環境。為保有這難得一見的城市瑰寶,首先展開生態調查規劃及棲地營造,在生態池的周邊種植垂榕綠籬,調節螢火蟲繁殖期間園燈放光時間,並將公廁窗戶及園燈朝向生態池方向遮光,以減少光害對螢火蟲繁殖造成的影響。同時裝置循環水設備,增加水中溶氧,減少優養化。

延伸閱讀:台北市自然生態公園

報導媒體:聯合新聞網

找回消失的螢火蟲 北市3公園進行復育

為了在都市也能看到螢火蟲,北市府擬定三部曲,計畫找回「消失的螢火蟲」,今年展開棲地環境改造,未來目標讓使用度最高的大安森林公園,都看得見火金姑蹤跡。

「螢火蟲三部曲」選定榮星花園、木柵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等3座公園進行復育,其中榮星花園、木柵公園都曾出現螢火蟲,大安森林公園則是要「從無到有」,難度最高。

北市公園處長張郁慧說,榮星花園的螢火蟲幾乎滅絕,要請螢火蟲「回家」;木柵公園旁的私人土地曾出現螢火蟲,要邀螢火蟲「搬家」,而大安森林公園復育螢火蟲,則是「挑戰不可能」。

台大植物標本館長郭城孟指出,台北盆地原本就有螢火蟲,只是環境開發造成濕地減少、螢火蟲消失,若能讓生態環境恢復到相當程度,就能把螢火蟲找回來。

張郁慧說,榮星花園復育計畫,和荒野保護協會合作,結合社區推動棲地改造,目前已有初步成果,為保護螢火蟲生態,民眾活動空間必須受限。木柵公園復育計畫與文山社區大學合作,並請台大教授指導,最近將發包清淤公園內的萃湖,預定9月完工。

至於大安森林公園復育計畫,大安森林基金會有意接下挑戰,找學者專家共同復育螢火蟲。經過台大教授群觀察,認為公園生態池旁的「小生態池」,環境適合螢火蟲生長,將和公園處合作,預計花3年復育。

北市公園處圓山所主任楊淑惠指出,復育螢火蟲棲地最困難之處,就是移除外來種。許多民眾基於宗教因素,或飼養熱情退去,會在公園生態池放養鯰魚、吳郭魚,甚至是巴西烏龜,破壞生態。

楊淑惠表示,螢火蟲以水池螺類維生,但烏龜和吳郭魚會吃掉螺類,阻斷螢火蟲食物鏈,烏龜甚至會吃螢火蟲的蟲卵,現在積極為公園水池清淤、清除外來種,也希望民眾不要隨意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