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自然生態新亮點 溪埔子、柯子湖人工溼地公園

我們正在做的事: 

報導媒體:大成報

新竹市府打造頭前溪溪埔子及柯子湖人工溼地公園成為自然生態新亮點

新竹市環境保護局26日在頭前溪溪埔子人工溼地舉辦溪埔子及柯子湖人工溼地公園生態體驗活動,由市長林智堅主持,並邀請議員、里長、水環境巡守隊與民眾來體驗,藉由荒野保護協會導覽,透過賞鳥及生態觀察等活動,一同體驗人工溼地建構出的豐富自然生態。 

當初決定設置人工溼地,主要是考量本市土地開發度高,計畫區內之土地利用類型以集合住宅大樓居多,所產生的家庭生活廢水,而且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接管進度比較緩慢,新竹市政府為維護頭前溪水質及營造河岸溼地公園之親水環境,向環保署爭取經費於頭前溪施做兩處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將溪埔子及柯子湖排水系統水質淨化後排入頭前溪,亦同時改善頭前溪部分河段雜草充斥和髒亂的現象。 

人工溼地的功能相當廣泛,包括提供生物棲地、淨化水質、滯洪防災、補注地下水、提供水生動植物營養來源、改變微氣候、環境教育、提供休憩空間等。溼地生態公園不僅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體系,同時具有深度之人文產業活動,以做為推動永續生態旅遊的後盾。透過結合社區與生態資源,以深度旅遊做為目標,以永續發展與經營模式,發揮頭前溪人工溼地之深度旅遊價值。希望經由認知、學習與體驗,進而產生對溼地環境之認同及關懷,同時藉此提升民眾自然美學之素養。 

目前溪埔子溼地植生已漸茂密,因生態池中陸島棲地形成,已聚集鳥類如雁鴨科水鳥族群、燕子、夜鷺、大捲尾及白鷺鷥等,且逐漸形成之溼地生態系統,也已經有水鳥棲息。生態池中的魚類群聚數量逐漸增加,民眾可於溼地木棧橋觀賞水鳥燕群及夜鷺捕魚。民眾在跑步、散步或進行遊憩活動時,除了避免打擾溼地內之鳥類外,並勿撈捕、垂釣池內魚類,對於植栽也請民眾小心呵護,環保局提醒民眾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帶有幼小孩童到溼地或夜間生態教育活動時更要注意安全,並請民眾勿接近各淨化池池邊,避免發生危險。 

溼地公園將有效減少頭前溪污染 

溪埔子及柯子湖兩處溼地公園是目前本市首座兼具水質淨化及休閒遊憩複合式公園,分別收集溪埔子大排及柯子湖溪排水上游段廢水。這一段河段橫跨新竹都市計畫區,因為區域內的土地開發度高,以集合住宅大樓居多,所產生的家庭生活廢水,未來可以經過溼地公園各生態池淨化後,再排入頭前溪。 

先前由於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接管進度比較緩慢,市政府及環保局為了維護河川的水質,向環保署爭取補助經費,展開這兩處建置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除了可以淨化水質之外,進而改善頭前溪高灘地雜草充斥和髒亂的現象。大片水域面積更可減少沿岸揚塵影響民眾的健康,也將帶來水生動植物的棲息環境,創造美好的水資源生態區。 

溼地公園營運及維護成本低,做為親水廊道發展基礎 

兩處人工溼地原則上不需要用馬達抽水,而是自然引進排水系統的水,不但可減少使用操作電力費用,同時兼具水質再淨化的效果,以節能低碳的做法呈現水質污染改善的成果。 

頭前溪上游與新竹縣交界的自行車道已設置完成,這兩處溼地公園可以做為親水廊道發展的基礎,配合沿岸自行車道延伸,結合新竹縣市頭前溪岸幾處公園綠地,打造出親水遊憩空間。 

溼地公園讓民眾進行生態體驗並成為遊憩教育的新亮點 

近來民眾假日騎自行車或開車經由快速道路途經溼地工程,被溼地水域生態景觀吸引,目前已進行溼地功能測試,讓民眾進行生態體驗、遊憩、賞鳥及生態觀察等活動。 

未來將透過設置戶外生態教室,發展自然教學,提供完整生態教育資訊,也會結合社區觀光資源,讓頭前溪畔豐富自然生態成為巿民遊憩及教育的新亮點。 

人工溼地配置與視覺景觀延伸,將人工溼地上下游處的景觀透過自行車道等串聯,改善以前雜亂之用地現況,規劃整體生態廊道,提供民眾包含生態、親水、休閒與環境教育等多功能溼地及完整的親水廊道。兩處人工溼地是市民日常散步、騎車及休閒的生態遊憩場所,成為新竹市頭前溪畔新亮點。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

溪埔子溼地 頭前溪畔新亮點

新竹市溪埔子溼地,植生已漸茂密,生態池中陸島棲地形成,吸引燕子、夜鷺、大捲尾及白鷺鷥等鳥類棲息,生態池中的魚類群聚數量也逐漸增加,市府表示,將把人工溼地上、下游處的景觀,透過自行車道串聯,規劃整體生態廊道,提供生態、親水、休閒與環境教育等多功能空間,打造新竹市頭前溪畔新亮點。

新竹市環保局昨天在溪埔子人工溼地,舉辦生態體驗活動,邀請市議員、里長、環境巡守隊與民眾體驗,由荒野保護協會導覽,市長林智堅也到場,透過望遠鏡賞鳥及觀察溼地水生植物生態。

林智堅表示,新竹市土地開發度高,計畫區內的土地利用類型,以集合住宅大樓居多,產生大量家庭生活廢水,且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接管進度比較緩慢,市府為淨化頭前溪的水質及營造河岸親水環境,向環保署爭取經費,在頭前溪施做溪埔子、柯子湖兩處人工溼地,頭前溪畔雜草叢生和髒亂現象也獲得改善。

林智堅說,人工溼地的功能,除提供生物棲地、淨化水質,還可滯洪防災、補注地下水、提供水生動、植物營養來源與做為環境教育及休憩的空間等。豐富的自然生態體系,並可與人文、產業、社區結合,推動生態旅遊。

溪埔子人工溼地設有木棧橋,供民眾近距離觀賞動、植物生態,市府提醒散步、遊憩時,避免打擾溼地內的鳥類,並勿撈捕、垂釣生態池內的魚類與破壞植栽,接近池邊也要注意安全。